许翔
摘 要 本研究以教育学、体育学、社会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探究性教学的概念和特点进行梳理,运用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南京树人国际学校初一年级120名男生进行了教学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探究性教学能够更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更多的成功的喜悦,有效地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
关键词 探究性教学 运动 感受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Practice Research of Inquiry Teaching for Students' Movement Feelings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XU Xiang
(High School of Affiliated to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Shuren Campus, Nanjing, Jiangsu 210003)
Abstract In this study, take education, sports science, sociology as a theoretical basis, through the inquiry teaching concepts and features to sort out, the use of literature and survey research methods,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Shuren Campus first grade boys performed 120 experimental study of teaching.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inquiry teaching to more effectively develop students' ability to self-inquiry learning, students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awareness, so that students experience the joy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more successful and effective to achieve the target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Key words inquiry teaching; sports; feeling
1 探究性教学的概念
探究性教学是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施瓦布教授在“教育现代化运动”中提出的。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
探究性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身所具备的条件,獨立自主地搜集与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有效学习方式。探究性教学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提供一些事例和问题,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思考、讨论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规律的一种方法。探究性教学关注的不是探究成果的大与小、探究水平的高与低,而最终重视的是探究的过程性、内容的丰富度与探究方法的多样性。在探究过程中,体育教师给予学生以充分的时间思考,让他们自主地去分析体育动作结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2 探究性教学的特点
(1)学习内容的综合性与开放性。探究性教学的最有价值的意义在于,消除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分科教学、学生分科学习所造成的弊端。探究性教学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习过程的自主性与主动性。探究性教学不仅能够使得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主动地学会接触实际社会生活,而且也改变了学生以往的灌输性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发现问题,充分挖掘学生的个人潜力。(3)学习结果的创造性。探究性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充分发挥学生创造力的宽松环境,其探究的结果主要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过程。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探究性教学在初中体育与健康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具体教学实验对象选取南京树人国际学校初一年级男生120名。并在实验开始前对这些学生进行相关身体素质、运动技能、体育学习态度的测试与调查,结果表明两个班学生的成绩均无显著性差异。
3.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检索查阅教育学、体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与研究相关的研究成果,掌握最新研究动态,为本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2)问卷调查法。采用“运动愉快感问卷” 调查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学习现状以及运动感受,问卷采用当场发放,当场回收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 120份。回收问卷12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20份,有效问卷率为100%。(3)数理统计法。对所有实验数据,运用SPSSl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4 探究性教学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对学生运动感受的实践研究
4.1 实验对象
南京树人国际学校初中一年级120名男生。
4.2 实验时间
2012年9月——2013年1月。
4.3 实验控制
为了实验的准确性,实验的整个过程,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和教师均不告知进行教学实验。在进行探究性教学实验时,要求按照学校正常课程,安排不同项目的教学。
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时数、教学场地、教学设备等都相同,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教学要求上课。
4.4 探究性教学对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中运动感受的分析
4.4.1 实验前、后精神振作感比较与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通过教学实验,60名同学在体育课中学习动作技能后精神振作感“感觉很好”、“感觉较好”的总和为37人,“感觉不好”、“感觉很差”的总和仅为11人。对照组的情况为“感觉很好”、“感觉较好”的总和为30人, “感觉不好”、“感觉很差”的总和为18人。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实验组同学对体育课精神振作感相比较实验前有了较大提高,而对照组和实验前后基本没有变化。综合以上分析说明:在体育教学中使用探究性教学的方法,对提高学生体育课精神振作感有显著效果。这是因为,参与探究性教学活动的学生增加了与同学之间的友谊。在探究性教学活动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了更多的兴趣,同时通过运动和比赛同学相互之间会产生亲切感,特别是一些如篮球和排球等集体性项目,可以使人们在运动中直接或者间接地结识更多的朋友,使同学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同时,参与探究性教学使得学生能够体会完成运动动作后的成功喜悦,这也是造成学生在体育课上精神振作的原因。
4.4.2 实验前、后娱乐感比较与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通过教学实验,60名同学在体育课中娱乐感“感觉很好”、“感觉较好”的总和为39人,“感觉不好”、“感觉很差”的总和仅为9人。对照组的情况为“感觉很好”、“感觉较好”的总和为30人,“感觉不好”、“感觉很差”的總和为16人。表明实验组同学在体育课中学习和完成动作技能后娱乐感相比较实验前有了较大提高。综合以上分析说明:在体育教学中使用探究性学习的教法,对提高学生学习或完成动作技术的娱乐感方面有较好效果。说明探究性教学能够较好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符合中学生喜爱独立动脑、动手的特点。
4.4.3 实验前、后自我实现感比较与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通过教学实验,60名同学在体育课上自我实现感“感觉很好”、“感觉较好”的总和为33人,“感觉不好”、“感觉很差”的总和仅为10人。对照组的情况为“感觉很好”、“感觉较好”的总和为29人,“感觉不好”、“感觉很差”的总和为16人。从调查的特征来看,实验组同学在体育课中完成动作技术后自我实现感较实验前有了较大提高。这说明在体育教学中使用探究性的教法,使得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自主探究,对运动技术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基本可以做到自主完成,学生在学习运动技能的过程中不断去勇敢尝试,果断做出应变,这种学习过程就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更多的成功的喜悦,因此自我实现感也就更加明显。
4.4.4 实验前、后积极参与感比较与分析
实验显示:实验组通过教学实验,60名同学在体育课中积极参与“感觉很好”、“感觉较好”的总和为33人,“感觉不好”、“感觉很差”的总和仅为10人。对照组的情况为“感觉很好”、“感觉较好”的总和为26人,学习兴趣“感觉不好”、“感觉很差”的总和为14人。以上说明在体育教学中使用探究性的教法,对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的投入程度有较大帮助。
探究性教学强调学生要真正成为学习运动技能的主人,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在探究性教学中,通过创设较多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并担任学习的组长,通过小组学习过程的方式,在纠正错误动作等方面发挥自己的特长,使得学生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5 结论
探究性教学无论是作为一种学习的方式,还是一种教学的形式,它都会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发挥空间,它最终的效果并不是为了让学生取得卓越的创新成果,而是在于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独立的思考,自主探究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伯华.“探究式学习”的有效尝试[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2(21).
[2] 刘久成.探究性教学评价的原则、内容和方法[J].教育科学研究,2004(4).
[3] 邓树勋.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 陈丹.中学化学探究学习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
[5] 安杰.体育教学探究性教学中的几个理论问题[J].体育与科学,2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