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燕玲
摘 要 电子商务行业的迅速发展,给中职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带来了契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让电子商务专业更好地适应行业的发展?本文就从调整电子商务方向定位、改革教学内容、编制具有行业特点的专业教材、改革教学考核方式、训练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探究校企合作发展模式等方面探讨电子商务的专业改革。
关键词 中职学校 电子商务专业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f Vocational School E-commerce Professional Reform
GONG Yanling
(Huadu Polytechnic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Guangzhou, Guangdong 510800)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industry, has brought opportunities to specialized vocational school building e-commerce, but also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how to better adapt to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industry? This article from the adjustment of e-commerce orientation, reform of teaching content, preparation of professional materials with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reform and assessment methods of teaching, training and practical ability of student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l to explore other aspects of e-commerce professional reforms.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e-commerce professional; reform
隨着全球经济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到来,电子商务逐渐成为趋势和潮流,许多中职学校应时代的需求陆续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但很多都出现了一个 “怪圈”,一方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找不到满意的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现实教学效果和企业需求的不一致性,导致中职学校不能很好地体现职业教育的内涵特点与办学吸引力。如何恰当培养合适的电子商务人才,是中职学校面临的课题。对电子商务专业进行改革,是培养合适人才的必备条件。怎样开展电子商务专业改革?本文就从此方面进行了探讨。
1 调整专业方向定位,塑造合适的人才
从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角度得知,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需重新调整专业方向,努力塑造技术型和商务型人才,这两种人才有着各自的特点,它们的特点如表1:
表1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特点
2 改革教学内容,激发课程的专业特色
中职学校应打破原有课程体系,遵循“顶岗实习即可上岗”的原则,可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
(1)整合文化课和相关专业课。为了调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文化课程和相关的专业课整合起来,语文、数学和英语等基础课不再是“独立”于专业课程之外的“外人”,例如,将语文与演讲、数学与会计、英语课堂中设计单证实务信用证等内容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2)专业课程是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专业必需的知识和职业技能,形成“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为更好地适应职业的要求坚固的基石。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教学应该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相关专业课程的知识,确定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全面实施“教学一体化”的方式。
3 编制具有行业特点的专业教材
教材改革应该针对专业课程的内容、充分体现专业领域的知识和特点,参照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过程和情境,选用学习任务引领为核心、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的教材,同时,也可以引导电子商务企业参与教材的编制。教材采取模块教学形式进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模块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以小组或独立完成形式,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任务。
电子商务专业的教材可以根据任务开发相应的课程,例如网页制作、网上创业、电子支付与结算、网店管理、国际贸易、跟单员、photoshop、广告设计、EXCEL商务办公、商务文案写作、现代物流技术等等,每个项目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分为多个子任务。这样,专业教材与电子商务市场的需要融为一体,学生掌握了技能和工作能力,达到“如虎添翼”的效果,为今后的顶岗实习和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4 改革教学考核方式,为学生学习注入新动力
改革单一的课堂考核体系,建立新的、开放式的教学质量考核评估体系。在教学改革中,电子商务专业逐渐形成特色的课程考核方式,包括过程性评价、综合性评价、技能性评价。评价注重对能力的评定,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尤其是注重实际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商务实践能力的考核。如在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课程可以采用系统设计的方法来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国际贸易课程以学习任务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解决,共同完成任务;网上创业课程的考核方式以学生平时活动、网店的开店、经营等作为考核的标准。
5 训练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保持“岗位要求”的适用性
(1)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根据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要求,学生既要掌握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又必须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因此,实践教学实施是电子专业教学方案的关键环节,在教学计划中应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应与理论教学体系相配套,贯穿专业教学的始终,并且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做到有机融合。实践教学体系应由课程实训、专项实训、综合实训等三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安排多个子项实训。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实训场地,通过全方位的实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2)开展各种各样的技能竞赛。除了安排实训课程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竞赛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可以开设网上开店、网页制作、广告设计、市场营销、商务应用文写作、网店客服接待、跟单员业务、EXCEL办公运用等内容的竞赛,促进学生学习。例如在电子商务网页设计的课程教学中,针对学生的技能水平,结合课程目标,组织“网页设计竞赛”,突出学生在网页设计中的创新思维、审美能力、制作水平、合作能力的综合提高。通过竞赛,学生能将本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融为一体,学生课程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技能更加娴熟,对电子商务专业产生了深厚的兴趣。
6 探究校企合作发展模式,创建发展的新平台
(1)建立一套灵活的教学体制。从学生一进入校门开始,学校就和企业共同参与“教学”,双方合作开设“电子商务冠名班”,企业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员工”并与学校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学校可以邀请企业有经验的员工到课堂授课,让“员工”提前感受企业的文化、企业的要求以及企业新知识。
(2)企業为学校提供教学资源。学校可以通过为企业做宣传、给提供项目的企业推荐顶岗实习的学生等方式来吸引企业对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支持,例如提供教学设备的便利、建设奖学金和助学金、让企业优秀的工作者为学生授课及设立专业建设经费等。
(3)研究校企合作资源优化使用。为实现校企软硬件优化使用,中职学校可以大胆尝试“进校办厂、引厂入校”的新型合作模式,拓展校企合作的新发展,推动双方的发展。有条件的中职学校可以利用地区优势,为处于孵化期的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场地及设备,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其他中职学校可以让学生到企业中“工作”,有效地解决学校实训场地不足的问题,学校还可以委派电子商务教师到企业工作学习,“实践出真知”,让教师吸收企业的新鲜新血液,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4)争取政府支持校企合作。为了加强校企合作的发展,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政府部门应明确校企合作制度化,根据具体的形势,有效地制定相关法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地方职业教育和校企合作健康成长,令校企合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明确指引校企合作发展的方向。制定的政策规定要具体化和可行性强。为了更好地发展校区合作,政府部门若能更大力度、从更深层次大力支持中职校企合作的话,例如为吸收顶岗实习的单位减免税收或者经济补贴等,将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顶岗实习中,促进当地经济地发展,这样政府、学校和企业才能更好地创造“三赢”的局面。
总之,根据行业的特点对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进行有效的改革,是势不可挡的必经之路,是取得显著教学成果的前提,是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能适应行业需求的奠基石,更是电子商务专业蓬勃发展的“沃土”。
参考文献
[1] 喻红艳.“以赛促学”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的探讨.学科教育,2012(2下).
[2] 柴兴文.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网络财富,2010.1.
[3] 刘映春.关于中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构想.电子商务,2010.9.
[4] 罗学强.基于项目驱动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5] 张卫民.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改革的调研与分析.职业技术,2011.10.
[6] 赖春秋.促进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的策略研究.民营科技,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