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思维差异对大学英语写作的负迁移影响及教学对策

2014-02-17 06:23:21刘雪梅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4年1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写作负迁移教学对策

【摘 要】本文引用了语言学上关于语言与思维的相关描述以及母语负迁移理论,列举了大学英语写作中常见的受到母语干扰的不规范现象,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对策,希望对改进今后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以及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英汉思维差异;负迁移;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对策

一、引言

研究表明,二语习得者英语写作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写作过程受到母语思维的影响而造成语言输出的负迁移。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工作,希望通过描述学生英语作文中常见的汉语思维现象进一步明确影响大学英语写作的因素,并对今后的英语写作教学提出建议。

二、理论依据

1.语言与思维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也是人类形成思想和表达思想的工具,人类思维的过程或结果体现在词汇和其他语言结构里。刘宓庆认为,“思维支配语言”。许钧也指出,思维对语言起决定作用,许多语言现象的产生原因必须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中去找。

2.母语负迁移

语言学家Lado认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那些与母语规则相似之处就易学,而与母语规则差异较大之处就难学。学习者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借助母语知识帮助学习目标语。当母语特征与目标语差异较大,而学习者误以为相同时,就会出现负迁移,即母语干扰。Habbard认为母语干扰是造成学生写作错误的首要因素。

三、英汉思维差异与大学英语写作

英汉思维方式差异很大。英民族注重抽象思维,擅长用抽象概念表达具体的事物。而汉民族恰恰相反,更习惯于运用形象的方法表达抽象的概念。此外,英语注重语言结构的搭配一致,即形合,而汉语注重语义的完整统一,即意合。如果在英语写作过程中不注意这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那么写出来的东西便是受到汉语言思维习惯干扰的中国式英语,而非地道的英语。笔者在日常的大学英语作文批改过程中,发现了以下一些较常见的汉语思维现象:

1.词汇

(1)英语用词具体、细腻,而汉语用词笼统、模糊。即使具有相同汉语意义的英语词汇,其词义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使用范围和搭配方式也有所不同。很多大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直接对应汉语意思来选择英语词汇,结果导致词语的选择不准确。一位学生在描述自己的父亲时写道,“My father is a good people”,其中的“people”意为“人,人们”,是集合名词,更为恰当的词语应该是“person”,或者直接提示性别属性的“man”比较好。

(2)汉语的时态和语态都不是通过动词的变化来实现的,而英语的时态和语态变化都需要动词作相应的词形变化,这无疑对于广大英语学习者来说造成了记忆上的负担,是学生们经常犯错的原因。

(3)汉语在表示名词的复数时,只需加上数量词就可以了,名词本身没有变化;而英语则需要对名词本身进行变化,而且有些名词的复数形式是不规则的变化,这同样造成了学生记忆上的负担。

(4)汉语有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人称,英语除了这三类人称之外,每类人称还分别具有主格和宾格形式的变化。此外,汉语的所有格通过在人称后面加上“的”就可以实现,然而英语中还有名词所有格及相应变化,因此学生们常常会写出像“I dont like the way of talking”这样的句子。

2.句式

(1)英语用“there be”句型表示“某处有某物”,“be”即“有”的意思。很多学生会“创造性”地写出“There have many students throwing waste anywhere”这样的句子,這就是汉语思维的干扰作用。

(2)程度副词very不能修饰动词,然而许多学生会按照汉语的说话习惯去字对字地翻译英语,写出像“I very like your suggestion”这样的句子。

(3)除了主谓不一致、单复数不一致以外,学生作文中还经常出现并列成分不一致。因为汉语注重意合,并列成分之间无需考虑词语的形式一致,因此我们会看到像“We should work hard and to make our dream come true”这样的句子。

(4)英语多用事物作主语,而汉语多用人作主语。因此在学生作文中会经常看到“I think…”,“I find that…”等主观性极强的句子。

(5)“It is a very important thing”是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又一类很典型的句子,这是因为汉语句子多重复和补充。比较恰当的英语句子应该是“Its very important”,既简练又到位。

3.语篇

西方人的思维为直线型,写文章习惯开门见山,即开篇点题,态度明确。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大多为螺旋型,在写作时表现为“画龙点睛”,即用大量的笔墨用在铺垫、陈述上,最后才摆出自己的观点。在大学英语写作中存在的汉语思维现象是学生作文的段落结构不合理,表现为开头段过于冗长,现象摆了一大堆却迟迟没有提出中心论点;中心段的论据不够充分,或者是几个论据之间出现重复赘述;结尾段经常以类似口号或者祝愿性文字结束,如“Lets fight for it”,或者“Hope we can become good friends”等。

四、教学对策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课内的阅读材料以及课后的汉英翻译练习,从词汇、句式以及语篇等方面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英汉思维方式差异在语言上的具体表现。最主要的是逐渐摆脱汉语思维的干扰,养成用英语思维进行写作的习惯。

参考文献:

[1]高宝虹,《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03(2):101

[2]王丽娟,《大学英语写作母语负迁移研究》,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3):88-90

[3]叶琴,《英汉思维模式对比分析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TECHNOLOGY AND MARKET, 2010.03(2):76

作者简介:

刘雪梅,(1981年~)女,硕士,沈阳师范大学 大学外语教学部,讲师。

注:本文系沈阳师范大学第六批教改研究项目立项“提升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2-YB064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写作负迁移教学对策
汉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及启示
科技资讯(2016年25期)2016-12-27 10:55:46
中文母语对日语语序及动词学习的正负迁移
法语第二外语教学中英语的迁移作用分析
青春岁月(2016年20期)2016-12-21 19:08:44
母语负迁移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及对策
考试周刊(2016年95期)2016-12-21 01:02:38
大学英语写作课程中线上同学评价对学习者阅读能力的促进作用
科技视界(2016年26期)2016-12-17 20:07:02
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写作课程中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89期)2016-12-01 12:57:56
试析韩语汉字词对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学习韩语过程中的语言迁移现象
人间(2016年24期)2016-11-23 18:10:48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给大学英语写作课带来的新思考
科教导刊(2016年26期)2016-11-15 20:00:44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05:14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00: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