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化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效果

2014-02-13 07:00蔡伟红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13年4期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青年文化作为反映青年群体存在方式和思维状态的社会意识形式,大学校园一直是其最积极、最活跃的氛围所在。由此,青年文化间接构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语境,不可避免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有效性产生着重要影响。因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彰显话语效果,就必须理性看待青年文化,以相互间的开放互动不断实现自我更新。

[关键词]青年文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060-04

[作者简介]蔡伟红,济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历史学硕士(山东济南 250022)

话语效果的形成和改变往往源于不同的语境,它对话语活动起着解释或制约的作用。话语参与者一方面受到语境要素的制约,另一方面又能够借助一些语言手段来“操纵”语境要素,以有效地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因此,不同的语境中,话语表达、话语效果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自然也不例外,在教育客体主要指向青年学生的背景下,作为反映青年群体存在方式和思维状态的社会意识形式,青年文化便构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语境,不可避免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有效性产生着重要影响。

一、青年文化与青年话语

青年文化一般都被界定为一种反主流文化,如社会学家施瓦茨和默顿认为:“按照反文化的模式,假如青年在实际中接受成人的核心角色和价值观,那么青年文化在本质上只是一种附属物。但是如果他们怀疑合法的或社会的价值,那么青年文化便是一种以真正反叛姿态而出现的反文化。把青年文化看作一种反文化,强调的是青年对成人社会传统价值观的反叛。但青年文化结构的多层次性及其与社会主流文化偏离的非对称性,说明青年文化既有反抗性也包含接受性和继承性,因此也有学者倾向于将其看作一种亚文化,认为青年文化不仅有反叛的姿态,还有与成人社会共享的观点。“我们没有理由假定,亚文化只会自发地肯定那些被广播媒体排除在外的封闭式‘解读(从属地位的意识、社会的冲突模式等)……他们不仅和工人阶级的成人文化有着许多共享的意识形态观点,与主导文化(至少在比较民主和可接近的形式中)也是如此”。当然,其抵抗的姿态不会改变,这也正是成人社会对青年文化保持警惕态度的原因。不管如何定性,青年文化都是青年在生理、心理、社会等共同条件作用下形成的特有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是对不同的历史形式和特殊情境的具体回应。这种回应是青年对时代困惑的想象性解决,其中既有消极的、反叛的因素,也有呈现积极的、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姿态。而伴随年龄的增长、时代的变迁,青年文化对一代人的影响也许会成为过去,“他们会把他们松垮下垂的西装或脚踏车收起来,定下心过体面的平静生活,把孩子抚养长大,衷心期盼他们决不会介入任何糟糕的朋克事件。同时,文化是一个符号的世界,它特别容易在不同系统中传播,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交流、渗透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如果以话语权掌握和实际影响力的大小为依据分析文化的强弱与否,青年文化对大学生可以说是一种强势文化,而一般认为强大而重要的主流文化则处于边缘状态。因此,对青年文化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是不现实的,一味地批评和指责、否认它与主流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不科学的。

在社会生活中,“话语”是一个使用广泛的术语,其意义和功能的不断扩充已经使其突破了纯粹的语言学领域,成为一个多元综合的复杂概念,正如诺曼·费尔克拉夫(Norman Fairclough)所说:“话语是一个棘手的概念,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存在着如此之多的相互冲突和重叠的定义,他们来自各种理论的和学科的立场。”在文学研究领域,话语就是一种思想、观念的表达,“……是一种文化对自身的意义建构方式的基本设定”。借用此种观点,我们可以将青年话语理解为青年群体的思想、观念的自我表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当代青年群体的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并且越来越多的以其自身的价值观为基础,而不仅仅以父母或者其他权威人物传授下来的价值体系为基础,不管是口头话语、书面话语或者更为隐蔽的行为话语都表现出个性化、自主化等特征,而对网络用语的极度热爱,更构成了青年话语主要的当前形态,这既是青年有意区别于社会大众,不断寻找归属感的心理需求,也是青年对现实世界既表达又同步消解的态度。毫无疑问,话语根源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青年文化所具有的挑战姿态便赋予了青年话语颠覆性、叛逆性,使其更容易与其他的社会话语系统发生碰撞和冲突。

二、青年话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冲突

一般来讲,话语冲突是指围绕着话语所在的语境,言说者与受话者的观点立场、文化背景、习俗传统等差异所带来的在思想意识、表达方式等方面造成的不和谐的话语行为。其形式既可以表现为语言使用不当而引发的诸如争吵、反驳、质问等,也可以表现为漠视、回避等消极行为。青年话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冲突多以后者的形式出现。在当前中国社会的转型期,惯性使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保持一贯的规范性、严肃性和稳定性,意识形态痕迹明显,对青年学生社会心理变化及其所带来的青年话语的变迁缺乏敏感,并以主流话语的身份对其保持警惕甚至排斥。而青年话语在社会文化变迁的背景下则趋于多元化、网络化和娱乐化,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形式和内容与自身的真实需求相关性较低,对之缺乏现实关切与人本关怀,因而对后者产生逆反心理,并采取了冷漠的回避方式与冲突的对抗方式。

表面上看来,青年话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冲突是由于语言使用不当而引发的沟通困境,但在深层意义上,它更多反映的是个体或群体在文化背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趋异性,虽然“话语变化、社会变化和文化变化之间的关系对于介入其中的人来说,一般情况下并非是显而易见的”,但这个过程却时刻发生。因此,青年话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冲突首先是文化的冲突。

主文化与亚文化。在任何社会,文化的发展状况都是复杂的,主文化与亚文化不过是人为划分的结果。主文化被看作“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内核,它在精神层面上积淀了长期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的成果,体现了这个国家或民族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群体趋向等特质”。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项普遍存在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中国共产党与国家用以构建国家意识与社会理想、传播政治思想、加强政治认同的重要方式,其目标在于培养受教育者具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素养,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大政方略,形成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学科话语的角度看,它主要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并表现为文本话语形式的教育理论研究及话语分析。从实践话语来看,它展示的是语言作为教育的工具和媒介,以此既实现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一般教育的终极价值,又实现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特殊教育的现实意义。这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具有了体现社会主文化的主导话语的地位。相对的,亚文化则作为副文化、次文化而存在。不同国家、社会的主文化尽管不尽相同,但青年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在现代社会却是普遍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青年文化所具有的反叛性和挑战姿态是一致的,它往往“使人联想到反叛、疏离、激进、异议、不满……”,因此,它与主文化之间的摩擦、排斥和冲突既不可避免又更容易受到关注。

前喻文化与后喻文化。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基于文化传承的视角(文化的代际传播)提出了著名的“三喻文化论”,即后喻文化(长辈教化晚辈)、并喻文化(同辈之间相互学习)和前喻文化(长辈向晚辈学习)。米德认为前喻文化就是青年文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类文化的传递和影响模式正从“后喻文化”时代转为“前喻文化”时代,前喻文化会逐渐成为现在和未来社会文化传承的趋势。其中,“年轻人按照自己的首创精神自由行动,他们能在未知的方向中为长者引路。”正如美国著名电脑专家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所说。在青少年霸占了全球信息资源的时代,需要勤奋刻苦学习、与时俱进的是成人,而不是我们的青少年。青年文化所表现出的强烈的个体性、源源不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经常让成年人感叹不已,也让成年人的教育过程显得捉襟见肘。青年文化无疑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思想政治教育却并非现代社会所独有,它历经各种国家形态的变迁,内化于社会政治生活,具有浓郁的时代性。虽然在现代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散发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现代性的维度,但在教化方式上却体现着后喻文化的价值理念。比如,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一客体”模式的框架和思维下,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话语权是极为不对称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处于话语支配地位,教育对象的话语空间受到挤压。尤其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话语往往是左右、决定学生话语形式的因素,甚至起统摄地位;而学生的话语却往往处在从属地位,成为被统摄的对象。这种教化方式自然不会轻易获得在多元化、全球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年轻人的认可,隐匿其中的抗拒性,便极易构成二者的冲突并首先外显为话语冲突。

三、彰显效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自我更新

青年文化与青年话语所呈现的颠覆性及其在大学校园中的影响力,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承受了极大压力,使其话语效果大打折扣。如果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用于描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沟通的意义系统”,那么,在青年文化的语境下,这一“意义系统”要克服低效化的困扰,彰显效果,就必须承受挑战,不断自我更新。

首先,教育观念的更新是话语更新的前提。话语外在表现为语言形式,但它又不是纯粹的语言形式,它以语言的方式存在,涉及到的是广泛的社会生活。正如巴赫金所言,“话语是一种par excel-lence(独特的)意识形态的现象”。这里的意识形态指的是观念、意识,是相对于语言的纯粹性、抽象性和工具性而言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话语更新不仅是外在语言形式的更新,更是话语所蕴涵的思想观念的更新。而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更新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观念更新是基本前提。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史,历经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不同阶段,长期以来,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显在特征,这既源于特定的社会语境,也渗透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念。为此,在青年文化的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树立理解和尊重青年文化的意识,尊重那些和成年人的理念格格不入的思想和行为,将青年文化的有益内容纳入教育理念中。今天的教师应该避免先入为主,真正摆脱多少带有居高临下意味的“主文化”和“亚文化”的二元思维方式,在教育活动中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式,充分重视与大学生的平等交流和沟通,积极引导他们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结合中发展进步。

其次,对语境的适切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更新的基本要求。“任何一种话语(理论)既是有效的,又是无效的,这取决于它的语境适应力”。语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产生的母体,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和话语方式的生成。如在革命战争年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夺取政权,“革命”、“绝对服从”等政治话语、权力话语彰显;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引起了社会语境的根本性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及方式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和谐”、“以人为本”成为当今时代的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依托一定的语境来贯彻和实现教育目的,体现其话语意义。在社会演进的历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目标发生着微妙变化,作为其表现载体的话语也不断发生着嬗递,这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语境的契合。但是“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社会发展并非总是同步进行,……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滞后于社会发展”,在当前各方面都发生深刻变革的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语境也在改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随之更新。全球化、市场经济及多元文化的背景都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切合青年学生的社会心理脉象,对其社会心理变化予以有效应对,满足其精神与利益诉求。值得关注的是,未来思想政治教育将越来越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发展必须要不断汲取心理等其他学科的话语资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多样性发展,这很大程度上指引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向微观领域拓展的方向。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转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定要不断向新的领域拓展。

最后,增强有效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更新的坐标,不管是话语内容的描述还是话语方式的改变,都要统筹到这一框架之下。在普遍语用学中,“话语是为了证明认知言语的有效性而进行的活动”,也就是说,它不是一种单纯的言说或表达,而是一种证明活动。哈贝马斯从论证的过程、程序和结果三个方面,揭示了话语作为这种证明活动的运作机制,由此从话语行为的分类中导出话语的有效性要求,即真实性、正确性、真诚性和可理解性。如此,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有效性,也需要从这四个基本条件出发。在话语内容上,通过更加贴近生活世界凸显真实性、正确性。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将现实社会的热点和焦点话题置于双方视野,引导学生在价值冲突中学会思考、判断、比较、选择,使他们在优化的话语传播环境中认真思考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而不管是有意遮蔽还是无意忽略,脱离社会生活都可能会使青年学生无法理解理论与现实的脱节,造成困惑、迷茫。另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密切关注个体生活,毕竟每个学生拥有不同的“意识框架”,包括对观念道德、智慧意志、需要和利益等都有不同的认识,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大学生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思想文化多元化,这些都是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程度的前提和基础。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宏大叙事与个体具体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真诚关爱与帮助学生,解决其实际问题,从而为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提供内化的情感动力。在话语方式上,应融入更加积极的情感,营造融洽的话语言说场景,真诚地尊重、关爱和激励学生,将积极的情感因素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中。情感是一种指导性的心理体验,对主体的认识活动会产生积极抑或消极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实践是面向青年学生,它既要求话语言说者生产出令人信服的论据,兑现自己提出的有效性主张,获得青年学生的理解;同时又要求青年学生践行自己的理解,并体现在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中。对于后者而言,如果没有认同、肯定或赞赏等情感因素的支持是无法实现的,相反,甚至会由于情感的不当而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失效或反效。可见,情感这一非言语因素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以“中国梦”引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研究
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开展高校共青团校外思想政治教育大课堂的几点思考
微博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沟通问题探析
团体动力学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课堂教学初探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
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间的“双辐射”机制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