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中“双师”队伍建设研究

2014-02-12 15:41韩立新刘雅男方海英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双师教师队伍院校

韩立新,刘雅男,方海英

(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280)

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概况

(一)研究背景

职业教育的就是为了在提高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学会专业知识和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提出就是为了达到职业教育的这个教育目的。1998年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率先提出了职业学校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理念。

这些年来,很多人已经认清了很多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的社会现实,这种现状的造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很多大学生空有理论,实践能力薄弱,用人单位总是希望大学生可以拿过来就用,能够立刻顶岗上位,但是接受传统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很难达到这个要求。在这种现状下,我们的教育主体强烈需求双师型的教师,这样可以有针对性的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可是与如此强烈的需求相对应的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严重匮乏。这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近些年教师队伍流失严重,造成专职教师越来越少,尤其是高职院校,如果缩小范围看,就拿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来说,共有在校教职工300余人,其中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外聘教师的总和共182人,而这些教师却要承担着全院8000多学生的教学任务,而且专业学生分布不均(其中造价专业学生每年达到1500人左右),这就造成了教师平时工作量繁重,仅只是理论教学就已经难以招架,更遑论兼顾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了;另一方面,我国的教育体制长期以前,还是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业的重要标准,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为了成绩、奖学金、助学金等等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对于实践实习课程往往是敷衍了事,不求甚解,只要学分达到标准就万事大吉了。所以,从教师队伍主体和学习主体学生两方面来说,双师型队伍的建设都苦难重重,彻底改变观念,进而改变教师结构,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工作。本课题中提到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其背景是适合我国教育发展目标的,微观看也是符合社会企业人才需求和高职学院自身发展需要的。

课题提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主要是希求通过如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摸索出一条提升专业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进而树立教师们终身制学习的观念,尤其是一些实践能力要求高的专业希望任课教师或者外聘教师能够具备一定的等级专业资格证书例如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专业教师要求根据所授专业不同,尽量具备中高级电工证、维修电工证、数控机床操作证等;又比如造价专业教师要是具备建造师、造价师、监理工程师等资质,那么在授课过程中就能更好地把握教学节奏,真正起到言传声教的重要作用。故此这种情况下,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二)研究概况

近些年来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资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教师队伍的现状与面向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还很不适应,“一体化”和“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尚未真正建立起来,重理论轻技能的现象还很普遍;一些传统产业的职业教育理念仍根深蒂固;从事传统单一工种或简单工种的专业教师还相当多;只图眼前专业教师队伍够用、实用,缺乏符合产业界需要的专业教师前瞻性建设还很普遍;注重校内一般实习技术装备的建设,而忽略与现代企业建立紧密型的实习教学实习基地建设。

面对我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专业结构的调整、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社会对人才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全新要求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应用等,对高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观念、知识、能力及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滨海新区的大力开发与建设,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短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不少误区、困难与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建设与完善。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思路

(一)研究目标

1.探索出一套全新的培训模式——适合养成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

理论上,形成一套多元化的可供其他高职院校借鉴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际操作模式是迫切的。目前很多的高职院校还是把“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停留在单一形式上,停留在表面功夫,并未进行尝试多种多样形式的培训。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探索出一套符合当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发展的培训模式:力求具备分明的培训层次、明确的培养目标、长短结合的合理时间安排、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考核互补、技能和教学水平双赢的全新完善的培训模式,为各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借鉴作用。

2.建立一个模拟孵化基地——通过学校政策鼓励,财政支持,系统培训,快速有效形成培养合格的“双师型”师资的试点

人才的养成需要良好的环境,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更需要良好的孵化环境,为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发散式培养,拉动整个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目前,也有许多高职院校开始顺应教育就业发展开始探索“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模式,首先最为常见的是自力更生的培训模式。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要坚持发挥高职院校自主培养的主导地位。挖掘自身的教育优势,充分利用自身的教育培训资源,自力更生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其次,还可以藉助外力,尤其是一些关系企业,大型企业,一般都有自己的培训中心,任课教师往往都是企业中的实际工作人员,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生产技能,把高职院校的老师定期的送到这些企业中去学习锻炼是比较好的一种的培养模式,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建设离不开生产实践。另外,还可以是自我教育模式,学院应该重视激发的教师内在动力,任何情况之下,内因是决定外因的,内因决定事物的发展,真正要建立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务必要配合着教师自发自愿的心理需求。高职院校要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关怀教师的内在价值和需要,以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教师自我培训机制,发挥教师个体在“双师”化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促使教师自学自培不断提升完善。当然,就外因来看,“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离不开国家教育部门的政策支持,高职院校的培养培训,企业生产实践的磨练,职业院校的校本培训和教师自我的学习提升等多方面相结合等综合因素的配合,在此基础上持续不断地努力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所以本课题中提出的建立模拟孵化基地,就是要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前提下,整合资源,利用高职院校自身优势为主,配合社会企业支持,建立双师队伍孵化基地的试点,形成一个教师在学校里自身学习提高,在企业里实践锻炼,在社会中广泛认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养成模式。

(二)研究思路

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我市职业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该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是:调查研究→制定方案→方案试行→实施反馈→方案修正→方案再试行→再反馈→方案基本成熟后,推广实施。

第一阶段:分析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背景;第二阶段:调查研究天津市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情况;第三阶段:制定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第四阶段:方案的试点实施,并收集实施情况的相关资料;第五阶段:方案实施的反馈;第六阶段:研究并修改制定新方案;第七阶段:重复四、五、六阶段的工作直到形成成熟可行的方案;第八阶段:方案的推广实施;第九阶段:成果总结。

三、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

通过搜索和分析与课题相关文献资料,得出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理论框架。

2.调查研究

通过深入调查,了解目前高职教育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和双师型队伍教学实践工作的现状,结合本学院双师型队伍建设工作的要求和特色,写出详实的调查报告,作为本课题实践与探索的可靠依据。

3.个案研究

通过对实践案例的研究、总结,研究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养成体系。

4.行动研究

根据不同的调研对象设计与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的形式与学生、教师、企业现场调研。然后,完成各类调查问卷的回收、统计和座谈内容的归纳整理。最后,根据调研结果撰写调研报告,并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这其中,本课题组将把研究方法的重点体现在行动研究上,毕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不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最为重要的是怎样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养成链条,帮助高职院校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当然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研究方法也是如此,本课题组成员会根据理论发展和实际需要不断创新和实施更为可行有效地研究方法。

[1]刘勇.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方案探讨[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2).

[2]彭青霞.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及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04,(06).

猜你喜欢
双师教师队伍院校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