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雪芳
摘 要:概述了信息差原理及其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意义,通过在导入环节、呈现环节、运用环节设置信息差,阐述如何巧妙设置信息差,激活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关键词:信息差;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所谓信息差是指人们在掌握信息方面所存在的差距。信息差的原理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缩短或填补信息差距,把获得意义放在首位,让他们在信息交流过程中自然习得语言结构(王松美,2003)。《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听、说、读、写活动的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交流信息的过程。”要成功地完成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信息差。因此,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差的原理和学生已有背景知識,巧妙地设置信息差教学情境,激活课堂教学,显得十分重要。在长期的英语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不断地尝试和摸索,获得了一些教学上的感悟,下面就如何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巧妙设置信息差的教学情境,与大家分享:
一、导入因巧设信息差而高效
课堂教学的导入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的方法是否合理,而学生学习兴趣能否得到有效激发,来源于教师教学手段的运用。小学生具有对新事物的好奇心,而信息差的引入正是符合了学生对新、奇、特事物的心理需求,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导入环节设计与教学中,笔者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发现将导入环节引入信息差,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教学效能显著。以下是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所做的尝试:
案例一:
在教授PEP五年级下册Unit 2“My favourite season”时:
首先,复习spring,summer,autumn,winter4个季节词汇后,问:Do you know which season does Miss Du like best?
其次,用课件超链接到春天的公园情景图,但图片特意遮住了三分之二,以巧妙制造信息差,让学生猜测。
然后,将图片露出一部分,展示出笔者最爱的季节是春天,接着指着图片继续问:What does Miss Du usually do in spring?学生十分积极发言:You go hiking/fly kites/plant trees...in spring.
最后,呈现整张春天的公园情景图(包含放风筝、植树、游泳的小图),按照这样的设计教学,让学生看到他们的猜测是否正确,顺理成章地引出新词汇的教学,既为单词教学创设情境,又提供了信息差,把学生新旧知识相融合,让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由于学生的学习兴奋点被激发了,自然课堂教学也就被激活了。
在导入环节巧妙引入信息差,利用学生原有感知、记忆,来唤醒学生,激活他们的学习热情。正所谓妙引出新知,不但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关注学生,面向全体,提高学习活动的参与面,进而让英语课堂变得有趣而高效。
二、呈现因巧设信息差而生动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呈现环节是一节课的重中之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是简单地将课文语言知识呈现后硬塞给学生,是由教师单向地把信息灌输给学生,在此过程中,由于没有信息差的存在,学生在学习手段交换、信息交流、合作学习、课堂体验中所获取的信息渠道单一,信息面狭窄,信息内容大同小异,自然课堂就缺乏活力,学生的学习也就没有了动力。引入信息差,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就有助于释放学习空间,进而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从而激发课堂教学活力。因此,在呈现环节中,若能巧妙地创造具有信息差的语境,就能丰富课堂教学、感受语言魅力,让口语交际、演示表演、游戏等活动在真实、有趣的状态下进行,让信息差实实在在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以下是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所做的尝试:
案例二:
以PEP四年级上册Unit 4“My house”的教学为例,笔者先介绍自己的新家,T: Miss Du lives in a new house.My house is very beautiful. 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my house?由于学生迫切想了解老师的新家就需要通过问问题从教师处获取信息,这就是这个呈现活动的信息差所在。出于真实的交际需要,学生自然而然地说出了许多学过的句子:Is it big? Is there a study? How many rooms are there in your house?Whats in your living room?Are there any books?...笔者在为学生答疑的过程中一边引入一些新的语言知识,同时一边逐步呈现课文的情景图,通过不断让学生填补信息差的过程来呈现课文。随着叙述内容的不断增多,课堂的学习气氛就越热烈。因为是在真实自然的活动中交际,学生不知不觉就学完了整篇课文。
案例三:
在教学“Are you going to...?”句型时,为了呈现该语言功能句,笔者呈现了这样的情景:This weekend is my daughters birthday. I want to buy a present for her. What am I going to do?并用课件呈现了被遮住三分之二的礼物图片,以此巧设一个信息差:笔者知道礼物是什么,但学生不知道。为了知道礼物到底是什么,学生要用“Are
you going to...?”这个句型来询问笔者要买什么生日礼物送给女儿。学生都十分积极、活跃,课堂气氛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这样的呈现设计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表达欲,使学生乐于尝试并有机会在其中体验成功。
在呈现环节,根据文本内容和教学需求,巧妙设置一定的信息差,让课堂充满悬念和挑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信息补差的过程中发现答案、合作体验、兴趣养成甚至能总结语言使用的规律,进而灵活运用,从而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和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这就是信息差在课堂上的魅力所在。
三、运用因巧设信息差而灵活
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运用环节常常因为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内容枯燥,且运用环节的信息一成不变,让学生无法体验到成功与快乐,因此造成课堂教学疲乏无力,学生状态松散。如何解决这种局面,保持课堂教学的新鲜有趣?笔者认为巧妙引入信息差教学是一种很好的选择。首先,学生原有的感知、知识背景、交际能力本身就存在信息差,可以充分利用于运用环节,解决填补空白的问题;其次,学生对刚学的新知识的吸收、理解、消化程度也存在信息差,利用得当,既能是很好地解决运用环节的教学手段问题,又起到了课堂评价的作用;再次,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合作体验能力也存在信息差,这一差异为我们提供了相互交流、共同体验的机会。最后笔者认为,充分利用以上所言的信息差条件,进行巧妙的运用环节设计,既可以保持课堂教学活力,又能促进交流体验,填补知识空白,达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能。以下是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所做的尝试:
案例四:
在教学PEP三年级上册Unit 5“Lets eat”时,为了让学生灵活运用句型Can I have some...?提问,用Here you are./Sorry.来回答。笔者设计了一张问卷调查,调查哪家是My favourite restaurant,每个学生手中都有一张restaurant和food(表示这家餐厅所销售的食物)的图片,首先每个学生在调查前要先填好或画好自己餐厅里所销售的食物,对全班同学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反馈出My favourite
restaurant。这就产生个信息差:学生A不知道学生B餐厅里有哪些食物,他只能用所学的句型Can I have some...?向学生B询问才能获得答案,才能知道这间餐厅是不是他最喜欢的餐厅。调查之前,对话的双方都急切想知道彼此的信息,但因双方存在信息差,从而让他们的交流欲望与兴趣加强。信息差的存在,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使学生真正想交流,而不是单纯“为开口而开口”的“伪交流”,这样真正有沟通目的的交流势必会使交际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当然,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其他环节也需要信息差的存在,如在巩固操练环节中,由于机械操练枯燥乏味,效能低下,而信息差的巧妙设置能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进行信息交换的欲望,提升了学生的记忆兴趣。又如在作业布置环节中,含有信息差的探究性课外作业,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帮助锻炼他们获取、处理、选择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乐趣。
總之,含有信息差的英语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是使学生各种心理素质和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的过程。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巧妙设置有效的信息差活动,能让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激发,能促进学生语言的习得,能让学生在真实的交际英语课堂中进行交流,从而真正发挥英语的交际功能,进而达到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松美.论外语教学课堂中信息差任务的原理与设计[J].山东外语教学,2003(03).
[2]李宛庭.浅谈信息差原理与小学英语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25).
[3]苏梅红.小学英语教学中信息差原理的应用[J].吉林教育,2011(02).
编辑 李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