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择偶偏好的周期转换效应:三种解释视角

2014-02-05 23:19池丽萍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黄体期男性化排卵期

池丽萍

女性择偶偏好的周期转换效应:三种解释视角

池丽萍

进化心理学的研究显示,女性更喜欢那些拥有男性化面孔及特定体味、身体对称、外表健康的男性,并且这种偏好会随着女性的月经周期而发生转变。在排卵期表现出明显的男性化偏好,而在其他时段偏好不明显,该效应被称为“周期转换效应”。通过梳理三种主流的解释视角,即基因选择假设、激素刺激假设和排卵引起知觉偏差的假设,结合“周期转换效应”遇到的挑战,从而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月经周期;择偶偏好;周期转换效应;基因选择;激素刺激

一、月经周期与女性择偶偏好

月经周期是女性生殖器官功能在下丘脑、垂体和卵巢激素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变化,是女性生殖系统发育成熟的标志。根据卵泡发育过程及相应激素水平的变化大致可将一个完整的月经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月经期、卵泡发育及排卵期(以下简称排卵期)、黄体期。月经期伴随子宫内膜脱落而出现阴道出血,卵泡开始生长。此时,女性体内的促卵泡激素、雌激素、孕激素、促黄体生成素等激素水平较低,受孕几率最小。之后,在促卵泡激素的作用下卵泡发育,成熟后排出卵子,称为排卵。此时,女性体内雌激素、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已逐渐达到峰值,女性受孕几率最高。随后进入持续约14天的黄体期,受孕几率将逐渐降低。黄体期中,女性体内各种相关激素水平逐渐降至最低,接下来便进入下一轮月经周期。[1]通常黄体期和月经期所测得的各种生理指标和行为表现没有太大差异,且都与排卵期不同,因此也有研究者将月经期和黄体期合并称为低受孕风险期,排卵期相对称为高受孕风险期。

以往有关女性月经周期的研究大都局限在生理学、医学和体育运动等领域,然而,随着认知神经科学和进化心理学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已有心理学研究者开始将月经周期及其伴随的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变化纳入研究视野中,考察周期与择偶的关系。[2]本文将围绕女性月经周期与择偶偏好这一主题梳理新近研究。

根据进化心理学的观点,在远古时期为了应对影响物种繁衍的各种威胁,人类进化出了很多生理、心理特征和内在机制。[3]例如,在择偶方面,自然选择让具备了某些身心特征的男性拥有更多吸引力,赢得更多胜出机会。新近的研究显示,那些身体对称、外表健康、具有男性化面孔、特定体味、男性化声音、挑逗性的面部动作等身体特征以及拥有高创造力、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等心理特征的男性更加吸引正在择偶的女性。[4]

然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发现,女性对这些特征的偏好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发生偏移和转换的。[5]例如,研究发现身体左右对称的男性的身体气味能够吸引月经周期正常的、没有使用过激素类避孕药物且处于高受孕风险期的女性。但是,那些使用了激素类避孕药品和在低受孕风险期的女性却不会表现出这种气味偏好。[6]2000年,Penton-Voak和Perrett用电脑合成了白人男性和女性的面孔照片,并调整面孔趋向男性或女性的程度,制造出不同男性化程度的面孔,以此作为实验材料考察女性在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段对男性化面孔是否存在偏好。[7]其研究结果显示,女性在排卵期更偏好男性化面孔,而在周期的其他时段更偏好女性化面孔。Flowe,Swords和Rockey考察了女性被试对男性实验者魅力的评价,发现排卵期女性比非排卵女性更容易被男性实验者吸引,且实验者的男性化程度越高,这种效应也越明显。[8]Morrison等人的研究也发现,那些处于高受孕风险期的女性更容易被男性挑逗性的表情吸引,而低受孕风险期的女性则很少被吸引。[4]这一系列研究都得到一个类似的结论:周期正常的女性在排卵期,即高受孕风险期更加偏好标志优质基因特征的男性,而在受孕几率较低的时段没有表现出这种偏好。研究者将这一现象称为择偶偏好的“周期转换效应”[3],并从基因选择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解释。

二、来自基因选择假设的解释

基因选择假设认为,女性所偏好的那些特征标志着个体具备了远古时期人类占有生存优势的优质基因。当代生理学及进化心理学研究给出了实证依据。

首先,身体对称特征。研究显示,人类身体的左右对称表明个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抵御基因和环境压力的能力很强;而那些不对称的个体则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适应不良影响了其胚胎发育造成的。[7]人类身体左右对称与基因健康、生理和心理健康(如认知技能、智商)呈正相关。[9]相对于不对称的男性,对称男性肌肉更健壮,体型更高大,容貌更英俊,更有活力,社会支配性更强,基础代谢率较低。在择偶方面他们也相对成功,他们有较多的性伙伴,能更快与恋人发生性关系,也更容易发生婚外性行为。[10]

第二,身体气味特征。许多证据表明,化学信息素或嗅觉线索在人类性选择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男性体味对女性性欲的影响更为强烈。研究发现,女性对某些雄性激素(如雄甾酮)的嗅觉敏感性会在排卵之前、接近排卵时增强,而雄甾酮会影响男性的体味。可见,女性的性选择有嗅觉成分参与其中。[7]

第三,男性化面孔特征。男性化面孔可能反映了男性体内较高的雄性激素水平,它使得个体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和支配倾向,能够在远古时期的生存竞争中获胜。因此,男性化面孔逐渐进化为携带优质基因的表现。[11]

上述特征,包括未能详细论述的外表健康、男性化声音、高创造力等都被认为是有助于在生存竞争中获胜的基因特征,女性后代若获得了这些基因,生存几率也会大大提高,因此女性在择偶中会偏好标志好基因的特征。这种解释称为“好基因假设”或“基因选择假设”。那么,为什么女性对优质基因的偏好未能贯穿整个月经周期,而表现出“周期转换效应”呢?

在人类进化中,为了保证自己的后代健康并能够顺利生存、成长,人类女性祖先需要进行基因选择,保证子女能遗传到优质基因,同时她还需要一个能在孕期及子女出生之后、成年之前愿意并能够为其持续提供物质支持的伴侣。但是,在人类的男性祖先中优质基因携带者通常缺乏诚实、合作、热情、忠诚、有责任感等这些可以成为好丈夫和好父亲的特质。[12]因此,女性祖先倾向于在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偏好:寻找一个面孔相对更女性化的,具备热情、忠诚等社会特质的男性做永久伴侣,但在受孕几率较高的时期渴望与一个更多男性化特质的男性发生性关系。这应该是对女性最有利的:让后代携带优质的基因,同时又和一个社会性方面更理想的男性保持婚姻关系。Little等人的研究显示,那些处于亲密关系中的女性比其他女性表现出更强烈的“周期转换效应”,这似乎从侧面支持了基因选择假设对“周期转换效应”的解释。[13]可见,身体对称、男性化气味、男性化面孔、高创造性等特征并不一定是女性择偶的稳定标准,女性仅在受孕几率较高的排卵期才表现出对这些标志优秀基因的特征表现出偏爱,似乎只能称其为短期择偶标准。那么,女性对长期和短期伴侣的选择标准是否真的存在差异呢?

(一)作为调节变量的伴侣类型

Little,Jones和Burriss曾在研究中区分了长期伴侣和短期伴侣。[14]女性与长期伴侣的浪漫关系是建立在承诺基础上的,双方会为了这种关系而放弃其他浪漫关系,且关系的发展目标是促成婚姻。而在那些为了寻求短时刺激而发生的无承诺的性爱关系中,如短期外遇或一夜情,关系双方可能同时拥有多个异性伙伴,他们仅是对方的短期伴侣。

Penton-Voak和Perrett使用电脑合成面孔考察了43位英国女性的面孔偏好,结果只有那些被要求选择“短期伴侣”的被试表现出月经周期对男性化面孔偏好的影响。[7]Little和Jones分别考察了女性在选择长期伴侣和短期伴侣时对男性化面孔和对称面孔的偏好。[12]结果发现,女性只在选择短期伴侣时才会表现出面孔偏好的“周期转换效应”;选择长期伴侣时则没有这种效应。女性不偏好长期伴侣的面孔、身体等性吸引力,而更偏重对方是否具备温暖、经济成功、忠诚等社会特质,而且这种偏好不会随周期发生变化,也不会在高受孕风险期减弱。这类研究结果让基因选择假设的解释更为具体化,并催生出“双重择偶假设”。该假设认为,女性择偶有两个功能,一是为子女找到最好的基因,即在受孕几率较高的时期表现出对那些身材高大、对称,面孔英俊、具有男性化特征的男性的青睐,这也是短期择偶的目的;二是为自己和子女寻求更好的物质和社会资源,这是女性的长期伴侣选择标准,它不因月经周期而变化。“周期转换效应”就是女性祖先在进化过程中权衡这两种需求的适应性结果。

(二)原配偶的性吸引力的影响

如果女性挑选优质基因和寻求物质支持这两种需求能在同一个伴侣那里得到满足,即“双重择偶”需求不存在矛盾,可以在同一个男性身上实现,是否就不表现出偏好的“周期转换效应”呢?Jones,Little及其同事采用被试间设计比较了93个月经周期正常的女性在周期不同时段对配偶关系的幸福程度和承诺程度的评价,结果并没有发现幸福感随周期发生变化,但在黄体期关系承诺增强。[15]由于这个研究样本容量较小,且周期推算方法不够精确,也缺少被试配偶是否具有优质基因特征的信息,因此研究结果并没有被广泛采纳。最近,Larson,Haselton,Gildersleeve和Pillsworth采用被试内设计,并利用激素检验和周期自我报告两种方法确定女性被试的月经周期时段,考察被试原配偶的性吸引力是否会影响其表现出“周期转换效应”。[16]研究结果显示,若原配偶在性方面吸引力较低,那么这些女性在高受孕风险期会比低受孕风险期更加疏远配偶,更多地批评配偶缺点;而那些原配偶性吸引力较高的女性则表现相反,她们在高受孕风险期比低受孕风险期表现得与配偶更亲近,更满意与配偶的关系。除了原配偶吸引力会让配偶关系发生周期性变化外,Larson等人还考察了原配偶吸引力是否影响女性感知其他男性的吸引力。[17]结果发现,那些原配偶基因质量较差(性吸引力较低)的女性在受孕几率高的时候会体验到更强烈的来自其他男性的吸引力,而原配偶的性吸引力较高的女性则较少被其他男性吸引。

除了伴侣类型、原配偶的性吸引力外,女性被试所处的关系阶段、性别角色、年龄段等也会影响“周期转换效应”,这些变量都曾作为调节变量出现在周期效应的检验研究中,并且作为“周期转换效应”出现的必要条件或者效应增强的充分条件。

三、来自激素刺激假设的替代性解释

基因选择主要关注高受孕风险期女性对男性化特征的偏好现象,而另一些研究者则将目光投向低受孕风险期女性的偏好,独辟蹊径提出了对周期效应的另一番解释。Lawrence指出,女性在月经周期中除了选择优秀基因的需求外,还要为顺利度过孕期做准备,而那些处于黄体期的女性所表现出的偏好正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18]黄体期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与孕期类似。这一时期女性更偏好那些能在此阶段为自己提供社会支持和物质支持、帮助降低染疾病风险的伴侣特征,如女性化面孔和声音、健康的外表、与自己相像的面孔。Jones,Little等人在研究中请女性判断一组男性和女性面孔的吸引力,结果发现对女性化面孔的偏好也表现出周期性的转换:女性在黄体期最偏好女性化面孔,在排卵期偏好最小。[15]研究者还发现,对女性化面孔的偏好水平与被试体内的黄体酮水平呈正相关。也许女性化面孔看上去更可信、更像好父母,怀孕女性接近拥有这种特质的人可能会增加其在孕期得到的支持。

除了偏好女性化面孔外,Jones,Little等人的研究还发现,即使是那些在排卵期偏好男性化面孔的女性被试在黄体期也更偏好健康面孔,而且对健康面孔偏好的周期性变化与对男性化面孔偏好的变化无关。[17]这说明对健康面孔的偏好不是男性化面孔偏好的副产品,而是另一种拥有其他功能的独立偏好。几乎所有的“周期转换效应”研究都要从被试中排除服用激素类避孕药物的女性,那是由于激素类的避孕药物是通过提高服药者体内的黄体酮水平,制造出怀孕假象以达到避免受孕目的的,因此,服用激素类避孕药物的女性、孕妇以及周期正常且未服用避孕药物但处于黄体期的女性,这三个人群的激素水平类似。若“周期转换效应”真的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有关,那么这三类人群应该表现出同样的偏好趋势,并执行相同的进化功能。Jones,Perrett等人的另一项研究就做了这种检验。他们考察了孕妇和服用激素类避孕药物的女性对健康面孔的偏好情况,以此来推论黄体期女性的这种面孔偏好是否与怀孕后寻求支持有关。研究结果显示,孕妇对健康面孔偏好比同年龄、同地区、也拥有长期伴侣的非孕期女性更强烈;服用激素类避孕药物的女性也表现出比未服药女性更强烈的健康面孔偏好。[19]由此,Lawrence提出黄体期对健康面孔的偏好或者对不健康面孔的厌恶反映的是一种母亲免疫抑制机制:降低女性在社交中与疾病的接触,以保护胎儿。同时,由于对健康面孔的偏爱在短期伴侣选择中的表现比在长期伴侣中更强烈,因此可以排除健康面孔偏好是长期伴侣的选择标准,说明黄体期女性偏好与择偶无关。

除了女性化和健康面孔外,黄体期女性还偏爱与自己相像的面孔。面孔与自己相像是存在亲缘关系的表现。男性和女性都认为与自己相似的异性面孔很可信,但没有吸引力,特别是缺乏作为短期伴侣的性吸引力。这被认为是增加家庭支持、降低近亲繁殖的进化机制。De Bruine等人采用被试内设计检验了74个女性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对与自己相像的男性和女性面孔的偏好,结果发现女性处于黄体期比排卵期更偏好相似面孔,且这一效应对女性面孔比男性面孔更强烈;激素水平检验显示相似面孔偏好与黄体酮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与雌激素水平或受孕风险无关。可见,周期性的相似面孔偏好更可能是寻求亲友帮助驱动的功能,而非避免近亲繁殖。

综上所述,有关女性黄体期面孔偏好的研究并不排斥基因选择假设,也不否认“周期转换效应”的存在,而是为“周期转换效应”提供了另一种替代解释——激素刺激假设。这一假设认为,月经周期对择偶偏好的影响仅是激素水平变化的副产品,是女性保证孕育成功的机制,即保护母亲和胎儿健康的策略(如获得更多社会支持,避免疾病感染等)。因此,男性化特征偏好的“周期转换效应”可能只是怀孕保障功能的副产品。

四、来自知觉偏差的直接解释

无论是基因选择假设还是激素刺激假设,它们对“周期转换效应”的解释都是本质层面的,解答人类身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最近,有研究者提出对这一效应的直接解释,形成了对本质解释的补充。虽然将基因优秀的男性作为短期伴侣或许会得到好处,但是女性怎么会相信与一个对自己撒谎、欺骗并抛弃自己的人建立关系是理智的呢?Durante等人指出,女性在排卵期可能出现了知觉偏差,错误地将那些更对称的、高支配性的帅气男性知觉为好父亲。[20]换言之,在这个阶段,女性错误地以为和这样的人交往不会付出代价。研究者采用被试内设计,检验了33个月经周期正常、三个月内未服用激素类避孕药物的女大学生的激素水平,并要求她们分别在排卵期和黄体期进入实验室,观看性感无赖或者可靠男性的照片以及突显他们个性特征的传记性说明,想象与描述中的男性见面并判断如果和他有一个后代,估计从这个男人那里能得到多少照顾婴儿等家务支持。研究结果显示,当女性处于排卵期时,相对于黄体期预期性感男人会为后代投资更多;但排卵与否不影响她们对可靠男人的知觉。这个结果证实了排卵会导致女性对性感无赖(即具有很多优秀基因特征,但责任感较差的男性)产生认知偏差,错误地将其知觉为好父亲。

然而,排卵导致的知觉偏差或许还不止于此,Durante等人进一步检验了这种认知偏差是仅仅发生在自己的浪漫关系中,还是同样会发生在任何有性感无赖参与的浪漫关系中。研究结果显示,排卵期女性认为那个时尚、性感又有领袖气质的男性(即研究设定的性感无赖)会成为自己孩子的好父亲,但他却不会为其他女性付出,也不会成为其他女性孩子的好父亲。由此可见,女性在择偶中的知觉偏差具有特异性,它出现在排卵期女性身上,也只发生在性感男性身上,更重要的是只发生在性感男性和自己的浪漫关系中。而在评判其他女性的性感男友时,即使是排卵期女性也可以做出理性判断。以往有关浪漫关系中的积极幻想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这种知觉偏差产生的原因。研究发现,浪漫关系中的个体通常对自己伴侣的评价,比伴侣好朋友对其的评价具有更多优点,如有艺术气质、身体上的吸引力、社交有技巧、聪明,甚至个体对伴侣的评价往往比伴侣的自我评价还要高。[21]这是一种自我服务性认知偏差,女性只对自己的伴侣产生知觉偏差,排卵期女性对性感无赖的知觉偏差也是女性为增加自己利益而非其他女性利益时出现的自我服务性认知偏差。Aitken等人有关月经周期与马基雅维利主义男性偏好的研究也发现,女性能够识别性感无赖的欺骗信息,但是当将其作为自己的伴侣进行评价时,排卵期女性仍然认为那些无赖非常有吸引力。[2]

是否所有女性都会在排卵期出现这种自我服务性的知觉偏差,会不会在某些女性身上更容易出现这种排卵引起的知觉偏差?进化心理学研究者指出,远古女性有两种不同的繁殖策略——快速繁殖和缓慢繁殖策略。那些同时拥有多个短期伴侣的女性通常不想从这些男性身上获得承诺或长期关系,她们更多采用快速繁殖策略——提早进入青春期,更早发生性行为以快速获得优秀基因。相反,遵循缓慢繁殖策略的女性期望寻找稳定、高承诺性的、能为自己付出的长期伴侣。所以,她们第一次排卵的时间通常较晚,性行为开始也晚,这可以有效避免她们在青春期早期遇到一个不负责任的性感无赖。由此可见,执行快速繁殖策略的女性应该更容易产生知觉偏差以维持与短期伴侣的浪漫关系。Durante等人的研究证实了上述推论:月经初潮年龄较早的女性中,处于排卵期的女性会认为性感无赖能为自己的孩子付出更多,也对自己更为忠诚、可靠;与其相反,初潮较晚的女性在排卵期会将性感无赖看作更差一些的父亲和承诺性更差的丈夫。[20]那么,为什么这些女性会在受孕风险高的周期时段表现出这样的知觉偏差呢?这需要将现象的本质解释和直接解释结合起来。当女性进入排卵期时,雌激素水平升高导致性欲提高,而性欲通常指向身体特征有魅力的、性感的、不负责任的无赖型男性,这些优秀基因和消极人格特征共存的状况让女性认知不协调,而此时对性感无赖的知觉偏差则能够有效降低认知不协调,以维持浪漫关系,达到获得优秀基因的目的。可见,知觉偏差的直接解释能更合理地解释现代女性身上出现的周期效应,它弥补了基因选择和激素刺激等解释中忽略女性对偏好的主动、有意识加工的缺陷。

综上,在“周期转换效应”的研究中,虽然基因选择假设和激素刺激假设能够在本质层面揭示周期效应存在的价值,但是它们却忽略了女性在此过程中的意识和能动性。而最近有关择偶知觉偏差的研究在尝试对女性择偶偏好中表现出的周期转换效应做出直接解释,用来弥补本质解释缺乏直接实证依据的缺点。这可能也是未来“周期转换效应”能够焕发新生命的重要途径。

五、挑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虽然“周期转换效应”得到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并能由上述三个假设合理解释,但是仍有研究者对此提出质疑。Harris以800多名月经周期正常、未怀孕、未绝经、未使用过任何形式的激素类避孕药物的育龄女性为被试,采用Penton-Voak和Perrett的研究中所使用的男性面孔图片及周期计算方法去检验“周期转换效应”,却未发现女性对男性化面孔的偏好会随月经周期发生变化。[22]Harris等人通过文献梳理指出,现有的支持“周期转换效应”的众多研究在设计中存在缺陷,从而增加了研究误差,影响了研究结果的可信度。[23]对此,Penton-Voak,De Bruine和Gildersleeve等人也做出回应,形成了围绕周期转换效应的热烈讨论。下面就双方争论集中的几个方面做出介绍。

(一)研究设计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首先,在发现“周期转换效应”的众多研究中,关于高受孕风险期的确定有多种方法,例如,根据下一次月经初始日期向前推算、根据上一次初始期向后推算,计算出的排卵期会存在3—9天的偏差。[23]作为对照组的低受孕风险期也曾出现过黄体期中段和所有非排卵期两种不同的分类。对照组不同也会影响研究结果。对此,Gildersleeve等人认为这是不同研究者采用被试间和被试内设计时必然出现的差异,不同研究设计都支持周期效应更能说明研究结果是可靠的。[5]

其次,“周期转换效应”的研究中调节变量使用不一致。通常在文献中,调节变量会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发挥作用:第一,调节变量是一个效应出现的必要条件,即效应只在这些条件下出现。这种情况下,这个调节变量会在后来的研究中一直沿用。第二,无论调节变量是否存在,效应都会出现,但是调节变量能增大效应。这样的话,无论调节变量是否存在,我们都能看到效应显著。但是,在“周期转换效应”的研究中却出现了与这两种情况都不相符的情形。例如,在Penton-Voak和其同事的研究中,无论是否处于浪漫关系中,女性被试对男性化面孔的偏好都表现出“周期转换效应”,并发现男性化偏好的周期转换只出现在选择短期伴侣的背景中,长期关系中不存在。[1]但是,在Penton-Voak的研究小组后续的研究中并没有将“处于浪漫关系中”和“短期伴侣选择”两个调节变量作为得到“周期转换效应”的必要条件,却依然得到了支持周期效应的结果。[7]显然,上述两个调节变量不属于第一种关键的、必要的调节变量,而是起到增大效应作用的变量。但是,效应支持者Little和Jones却认为“周期转换效应”没有出现是源于没有找到潜在的调节变量。这样的分析显然又将这些调节变量视为效应出现的必要条件了。[12]效应支持者们认为,这是研究目的不同造成的,不能因为少数研究不支持周期效应就推翻被大多数研究所支持的结果。[3][5]但是,目前研究对调节变量作用以及变量发挥作用的条件限定都不够明晰,已经给同类研究之间的比较带来了障碍,未来的研究应当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除此之外,实验中所使用的刺激材料呈现方式多种多样,包括静态图片、动态录像、文字描述、语音呈现、真人互动等。刺激材料呈现方式可能导致研究结果的不一致。这些不一致未必意味着“周期转换效应”受到挑战,研究者通过分析不一致结果可能会发现效应的更多适用条件和限制,如女性对男性化的声音和男性化面孔的偏好可能不同。女性择偶偏好的测量方法也存在类似的差异:有研究者追踪女性被试眼动轨迹来确定哪类图片更有吸引力,也有人要求被试口头评价图片上男性对自己的忠诚度和对家庭的责任感。不同的偏好测量指标也会导致结果的差异。但是,多种测量方法和指标的使用有利于检验“周期转换效应”的稳定性,也有助于研究者发现其他能增进效应的变量,推动该领域的研究。

(二)效应理论推理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

“周期转换效应”的理论推理也引发了研究者的争论。周期效应提出,男性化的男子具有好基因,但缺乏责任感,攻击性强,合作性差,爱冒险,因此女性只在排卵期偏好他们以获得好基因,而不会选择他们做长期伴侣。Harris等人指出攻击性、合作性、冒险倾向等属于人格特质,存在某种程度上的遗传性。[23]这就意味着女性在选择了男性化的所谓优秀基因的同时,也选择了对个体生存不利的劣质基因,即与男性化男子发生性行为并没有获得十分突出的基因优势,因此,女性根本无需在排卵期对他们表现出独特的偏好。

Harris等人还指出某些研究结果不能用“周期转换效应”解释。例如,当面孔偏好研究中包括两个不同人种的面孔时,很多被试都更偏爱本人种的面孔[6],这说明人们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学习什么样的人是有魅力的,而不是深植于人类基因中的择偶机制所起的作用。Harris还发现那些发生婚外情的女性大都(61%)是在低受孕风险期出轨的,她们似乎有意避免获得短期伴侣的基因。[24]这似乎也与“周期转换效应”中获得短期伴侣基因的说法不符。Gildersleeve等人指出周期转换效应仅仅说明这种情况或机制曾经出现在人类女性祖先身上,并不能完全用它去解释现代环境中的女性配偶选择。[5]

[1]Peterson,A.&Geher,G..Ovulatory Shifts in Mating Intelligence[J].Journal of Social,Evolutionary,and Cultural Psychology, 2013,(1).

[2]Aitken,S.J.,Lyons,M.,etc.Dads or Cads?Women’s Strategic Decisions in the Mating Game[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3,(2).

[3]DeBruine,L.M.,Jones,B.C.,etc.Evidence for Menstrual Cycle Shifts in Women’s Preferences for Masculinity[J].Evolutionary Psychology,2010,(8).

[4]Morrison,E.R.,Clark,A.P.,etc.Women’s Probability of Conception is Associated with Their Preference for Flirtatious but notMasculine Facial Movement[J].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2010,(6).

[5]Gildersleeve,K.,DeBruine,L.M.,etc.Shifts in Women’s Mate Preferences Across the Ovulatory Cycle:A Critique of Harris (2011)and Harris(2012)[J].Sex Roles,2013,(9-10).

[6]Perrett,D.I.,Lee,K.J.,etc.Effects of sexual dimorphism on facial attractiveness[J].Nature,1998,(6696).

[7]Penton-Voak,I.S.&Perrett,D.I..Female Preferences for Male Faces Changes Cyclically:Further Evidence[J].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2000,(1).

[8]Flowe,H.D.,Swords,E.,etc.Women’s Behavioral Engagement with a Masculine Male Heightens during the Fertile Window:Evidence for the Cycle Shift Hypothesis[J].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2012,(4).

[9]Yeo,R.A.,Hill,D.,etc.Developmental Instability and Working Memory Ability in Children:A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J].Developmental Neuropsychology,2000,(2).

[10]Confer,J.C.,Perilloux,C.,etc.More Than Just A Pretty Face:Men’s Priority Shifts toward Bodily Attractiveness in Short-term Versus Long-term Mating Contexts[J].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2010,(4).

[11]Scott,I.M.L.,Clark,A.P.,etc.Do Men’s Faces Really Signal Heritable Immunocompetence[J].Behavioral Ecology,2013,(3).

[12]Little,A.C.&Jones,B.C..Variation in Facial Masculinity and Symmetry Preferences Across the Menstrual Cycle is Moderated by Relationship Context[J].Psychoneuroendocrinology,2012,(7).

[13]Little,A.C.,Jones,B.C.,etc.Preferences for Variation in Masculinity in Real Male Faces Change Across the Menstrual Cycle: Women Prefer More Masculine Faces When They Are More Fertile[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8,(5).

[14]Little,A.C.,Jones,B.C.,etc.Preferences for Masculinity in Male Bodies Change across the Menstrual Cycle[J].Hormones and Behavior,2007,(5).

[15]Jones,B.C.,Little,A.C.,etc.Commitment to Relationships and Preferences for Femininity and Apparent Health in Faces Are Strongest on Days of the Menstrual Cycle When Progesterone Level Is High[J].Hormones and Behavior,2005,(3).

[16]Larson,C.M.,Haselton,M.G.,etc.Changes in Women’s Feelings about Their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cross the Ovulatory Cycle[J].Hormones and Behavior,2013,(1).

[17]Larson,C.M.,Pillsworth,E.G.,etc.Ovulatory Shifts in Women’s Attractions to Primary Partners and Other Men:Further Evidence of the Importance of Primary Partner Sexual Attractiveness[J].PLoS ONE,2012,(9).

[18]Lawrence,M.S.Hormones and Social Affiliation:Menstrual Cycle Shifts in Progesterone Underlie Women’s Attention to Signs of Social Support[A].Electronic Theses,Treatises and Dissertations[C].2011,(2411).

[19]Jones,B.C.,Perrett,D.I.,etc.Menstrual Cycle,Pregnancy and Oral Contraceptive Use Alter Attraction to Apparent Health in Faces[J].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B,2005,(2).

[20]Durante,K.M.,Griskevicius,V.,etc.Ovulation Leads Women to Perceive Sexy Cads as Good Dad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12,(2).

[21]Murray,S.L.,Holmes,J.G.,etc.What the Motivated Mind Sees:Comparing Friends’Perspectives to Married Partners’Views of Each Other[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0,(6).

[22]Harris,C.R..Shifts in Masculinity Preferences across the Menstrual Cycle:Still not There[J].Sex Roles,2013,(9-10).

[23]Harris,C.R.,Chabot,A.,etc.Shifts in Methodology and Theory in Menstrual Cycle Research on Attraction[J].Sex Roles,2013, (9-10).

[24]Harris,C.R..Menstrual Cycle and Facial Preferences Reconsidered[J].Sex Roles,2011,(9-10).

责任编辑:张艳玲

Cyclical Shifts in Mating Preferences:Three Perspective

CHI Liping

Research shows women’s preferences for masculine properties,such as body symmetry,healthy appearance,masculine faces,body scent and high creativity change cyclically.A woman’s probability of conception is associated with her preference for masculinity.Women prefer more masculine properties when they are fertile.The phenomenon is named Cyclical Shifts in Mating Preferences.Hypotheses of gene selection,hormone stimulation,and perception error induced by ovulation are used to explain this behavior.Future research could be more precise in design of experiments,and require proximate mechanisms.

menstrual cycle;mating preferences;cyclical shifts;gene selection;hormone

10.13277/j.cnki.jcwu.2014.06.009

2014-07-27

C913.68

A

1007-3698(2014)06-0069-07

池丽萍,女,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女性心理、儿童与家庭心理。100101

猜你喜欢
黄体期男性化排卵期
排卵期出血也要重视起来
黄体期口服滋肾育胎丸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效果及对激素水平的调节作用
如果武大郎没有错过潘金莲的排卵期
排卵期出血是怎么回事
对《消失的地平线》中布琳克洛小姐矛盾的人物性格的探讨
女性黄体期与卵泡期对靶控输注依托咪酯镇静效应的影响研究
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术男性化的研究
排卵期女性身体的四个改变
不同卵巢刺激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妇女中的应用效果
体育活动提高男生基本特质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