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新星
新人教版教材的内容都言简意赅,强调初中通史基础上的整合,但学生往往是初中基础不牢,记忆、理解起来比较吃力。这时候辅以贴切的材料进行引导教学非常必要,这里以必修一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为例子,用材料启发教学。
导入新课:20世纪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在前半个世纪竟爆发了两次空前激烈的世界大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目前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反法西斯同盟与法西斯轴心国殊死拼搏,战火遍及欧、亚、非,最终取得了胜利。战争风云尘埃落地,和平真的实现了吗?昔日的盟友将何去何从?在后半个世纪,世界又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同进入本课的学习。
一、从盟友到对手
师:一战后,由欧洲列强主导并建立的国际关系格局是什么?二战后,世界又形成了一种新的关系格局,我们又称之为什么呢?
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生:二战后形成雅尔塔体系。
师:国际关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它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出示材料:
材料一:德黑兰会议上,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一句话:“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材料二:二战后,美国在军事上垄断了原子弹,还拥有1200多万军队,30艘航空母舰和1000多艘其他战舰;在世界各地建立500个军事基地。经济上,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材料三:战后初期,苏联兵力达到1140万人,重工业规模庞大,1943~1945年每年平均生产12万门炮,3万辆坦克,4万架飞机,这些数字仅次于美国。且通过战争,苏联领土扩大了60万平方公里。
通过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各大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变化,得出主要国家力量的消长正是影响国际关系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同时指出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二、冷戰的兴起
出示材料:
材料一:《走向全球主义》一书作者安布鲁斯指出:“尽管国家在全世界保持着优势地位,但美国领导人在1945年夏对未来有三怕。”一是怕政治上的,怕斯大林,也就是怕社会主义。二是技术上,怕原子弹秘密保持不住。第三怕是经济上的,随着和平的来临,经济会重新转向衰退。避免经济萧条的途径就是增加对外贸易,但如果世界其他地区对基本工业实行国有化或关闭其市场,美国就无法在海外竞争。
材料二:1945年12月29日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这两个材料则可以反映美苏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及国家利益的根本对立。美国将苏联视为称霸的最大障碍,但双方实力大体均衡,直接的武装冲突不符合各国的根本利益,因此展开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
三、两极格局的形成
1.“铁幕演说”,标志着冷战拉开序幕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只是美苏在国家政治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在经济、军事方面美苏同样展开激烈的角逐。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1947年)——又称欧洲经济援助计划。
师: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如果说杜鲁门主义是个政治纲领,那么,马歇尔计划就是通过经济手段来达到政治目的的。针对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苏联又表现出了什么反应?
生: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
军事上:组建北约集团。
师:冷战不仅在经济上进行封锁与反封锁,在军事上也互相对峙。为此,美国组建了北约。
师:那苏联又采取了什么措施回应西方呢?
生:组建华约。
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2.出示材料
1961年8月14日早,当柏林人一觉醒来时,发现一道40公里长的带刺铁丝网沿着苏联占领区界限被匆匆布下,切断了东西柏林间的自由往来。
柏林墙于1964年建成。1975年对柏林墙的最后一次工程竣工。柏林墙全长169.5公里,其中包括水泥板墙104.5公里、水泥墙10公里、铁丝网55公里。墙高约3.6米。沿墙修建了253个瞭望塔、136个碉堡、270个警犬桩、108公里长的防汽车和坦克的壕沟。此外,还有一接触便会发出信号的铁栅栏119.5公里。柏林墙设有7个过境站,供墙两边的人员来往之用。总共有5千人越过柏林墙逃出,至少255人在越境时死亡。
美苏双方重兵在欧洲对峙,而柏林及其混凝土屏障也成了冷战及东西德间谍战的最前沿。
最后通过讲述柏林墙事件来加深学生对东两极格局形成带来的对峙的理解。
课后记: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课堂成败的关键,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是低效率的课堂。各种各样的材料能展现更多情景,拉近学生和历史的距离,毫无疑问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法宝之一,同时材料阅读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历史兴趣,对以后的教学和练习有很大帮助。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