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玉林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100089)
在我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形成和凝聚全体社会成员的价值共识,规范和引导人们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在价值观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现实中进行的,需要面对价值观的代际、阶层等诸多差异问题。客观分析价值观的代际差异,理性对待这种差异,对最终形成体现了普遍性和一致性的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之代代相传,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
我国目前在价值观方面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不同性质、不同取向的价值观念都有市场,而且处在不断的变化和变革之中。具有不同时代蕴意的传统、现代和后现代的价值观念齐集,具有不同政治意向的左、中、右并存。不同的社会阶层拥有具有其阶层特色的价值观念,不同的年龄群体在价值观念上也有各自的导向。除了时代特征的多样性、政治意向的多样性和阶层、代际差异之外,地域、民族、受教育程度、职业和身份不同的群体在价值观念上也有所不同。这些差异,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存在着交叉、互渗的关系。仅就代际和阶层而言,代际之中有阶层,而阶层之中也有代际。诸“二代”之间的价值观有阶层差异,而诸阶层中也存在代与代之间的不同。具有各种差异性的价值观念的共存,构成了我国价值观念多样化的现实图景。
我国价值观念领域的多样化,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深刻变革的体现,并影响着这种变革,同时折射出利益格局、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和各种分歧。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归因分析可以归集到诸如此类的社会现实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会群体即价值观念主体的分化,价值观念的阶层分化和代际差异是最为直接的体现。价值观念的群体分化特别是阶层分化和冲突,在阶级社会中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在高度整合、思想统一的社会中,价值观念的群体分化、淡化乃至消失,不同社会群体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的差异不是影响拥有共同价值观念的重要因素。在群体分化已经表现为阶层分化,而各阶层间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及利益认同的差异趋于明晰之际,价值观念的阶层分化和群体差异就在所难免。当然,在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着价值认同,否则就不存在社会的共同价值观。只是从相异性的方面,我们认为价值观的差异和多样性与价值主体的差异和多样性紧密关联在一起。
在学术领域和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价值、价值观或价值观念都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价值和价值观是否能够脱离主体而存在也是有争议的问题①价值和价值研究都是源自西方,而在中国从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方面研究价值问题则是从20 世纪80 年代全面开展起来。价值观或价值观念,对应的英文是Values,其实就是价值或诸价值。在中国,价值和价值观或价值观念则有所区别,而价值观与价值观念也有区分。李德顺认为,“在学术上,‘价值观’与‘价值观念’有区别。价值观是关于价值问题的知识理论系统,它和世界观、人生观、时空观、矛盾观等一样,是一套学问;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的‘价值观’,实际是指‘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指人们的立场态度体系,主要表现为信念、信仰与理想。”(参见其《从价值观到公民道德》,载《理论学刊》,2012 年第9 期)本文对价值观和价值观念不作严格区分,而价值观可以理解为人们对周围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关于主客体间价值关系的主观认识或表达,或者人们关于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和理想系统等。可参见李德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年版,第一编;闵家胤:《价值和价值系统》,载《系统辩证学学报》,1999 年第3 期;李德顺:《价值研究与价值观建设》,载《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年第2 期等。。但是,就价值和价值观的客观现实性而言,“从理论上看,任何价值和价值观念都具有其特定的主体性,这是价值的本质特性。因此在谈论价值和价值观念时,一定要明白它是‘谁的’;是谁的价值和价值观念体系,就要用谁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来说明。”②李德顺:《什么是种子一样的价值和价值观》,载《人民论坛》,2011 年第12 期(下)。他在《关于价值和人的价值》(载《中国社会科学》,1994 年第5 期)等文中有更为详细的论述。下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的论述也参考了李德顺先生的观点。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多元的主体,因而价值观念就可能是多元、多样的。
青年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在理论上是有所分别的。青年价值观的主体是青年,是含有社会文化意义的年龄群体的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具体而现实地看,是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固然可以理解为社会主义这种社会形态,但这在逻辑上是很难成立的。社会形态作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本身没有情感、需要和“内在尺度”,无法成为价值主体。事实上,某种社会形态的核心价值观,是在这种社会形态中统治阶级思想的体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清晰地指出和辨明了,不能“把统治阶级的思想和统治阶级本身分割开来,使这些思想独立化”,“如果不顾生产这些思想的条件和它们的生产者而硬说该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是这些或那些思想,也就是说,如果完全不考虑这些思想的基础——个人和历史环境,那就可以这样说:例如,在贵族统治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概念是荣誉、忠诚,等等,而在资产阶级统治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概念则是自由、平等,等等。总之,统治阶级自己为自己编造出诸如此类的幻想。”[1]这同样适用于对价值观念的考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标明的是这种价值观的社会形态属性,而并非直接指陈其主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的这种或那种社会主义。在理论上,这里的社会主义可以是从空想到科学和现实的、理论和实践中的各种社会主义。但是,在现实性上,这里所指陈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所标示的那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论来源,应当是社会主义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源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同样的,由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其主体在理论上和现实中都是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是中国的广大人民群众,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体就是全体人民。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非常广泛的内容,凡是反映了全体人民需要和愿望、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价值观,都属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中的核心内容。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主体上必然是领导全体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力量,也就是中国共产党。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宽泛地说是全体人民,具体地说是中国共产党。其实,从2006 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清楚地表明,提出和领导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是中国共产党。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并不是说,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而涵盖面也非常广泛,从理想信念到日常生活、从如何对待历史到如何认识现实问题、从政治生活原则到个体道德修养等等都囊括无遗。同时,“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也是一个复合结构。党的价值观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核心部分,即已经形成理论体系并构成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一部分的正确价值观”;“第二部分是尚未形成理论体系的正确价值观念”;“第三部分是错误的价值观、价值观念和价值心理”[2]。党的价值观也是分层次的,基本上可以概括为根本价值原则、核心价值观念和具体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原则的核心价值观念。
青年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主体上的区别,在现实中呈现出非常复杂的关系,但是在逻辑上和实践中都是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青年,关注、关心、关爱青年,鼓励和支持青年,要求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就内在地包含着这种主体的区分。同样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实践过程中,也必须客观地对待这种区分。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而青年则代表着未来和希望,因而这种区分可以说是核心和外围、现实和未来的区分。在现实和未来之维上,就存在着一定的代际差异问题。同时,虽然说中国共产党中有不少青年党员,但掌握着基本权力和资源的则并非青年一代。虽然在政治身份和履行党员义务、享有党员权利上,青年党员和其他年龄层的党员是一致的,但是这里既有年龄的区分,也有权力和资源的不同,还有一定的社会文化的差异,因而从社会人而非政治人的角度来看,在党内也存在着代的不同。作为一个整体代表党的不是青年群体,从这个方面也可以说主体差异是代际差异。
二
在当代中国,价值观的代际分化和冲突在20 世纪80 年代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无论是在人生价值方面,还是在道德规范和生活方式方面,青年一代都与成人社会存在着分歧和冲突。一些经典性的事件,如1980 年“潘晓讨论”和1988 年“蛇口风波”等,相当鲜明地将这种分化和冲突展现在世人的面前。时至今日,社会对“80 后”和“90 后”的价值观念和行为的讶异或指责,都表明价值观的代际差异依然是客观存在的。虽然青年群体高度分化,群体内部在价值观念上也有差异,青年个体的选择取舍复杂多样,但是作为在社会空间中处于类似状态的代群,青年价值观具有自己的特性,而且与其他年龄群体有所不同,比如人们常说的“90 后”具有“更强的自我中心意识”。当然,在这个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代际差异特别是代际冲突不再像80 年代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和戏剧化的集中呈现。
如果说价值观的代际差异还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和理解上是否存在代际差异呢?无论是对作为总体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对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诸范畴,迄今为止都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也就是认识和理解的差异,其中也必然包含着代际的差异。但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概括还处在过程之中,还需要进一步地凝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公正、平等、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一方面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范畴,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明确了提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3]。换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只明确了基本范畴和基本原则,因而对其认识和理解的代际差异的分析研究也只能停留在青年对这些基本范畴的认识和理解方面。
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范畴的认识和理解,一方面可以具体地分别考察青年对各个范畴的认识及其与主流对各个范畴的规定性解释之间的区别,另一方面则可以从价值观的范畴排序方面来分析,还可以分析青年对这些基本范畴作为总体所代表的价值理想、价值目标和价值准则的认识及其与主流规定的区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作为一个总体,虽然是有待进一步提炼的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但其倡导的价值理念、价值目标和价值准则是非常鲜明的,代表和昭示着中国共产党在价值观方面的一贯主张和基本原则。青年对这样的基本原则的态度以及青年价值观在总体上所体现的价值原则,都是比较分析青年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差异和青年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之间差异所难以回避的问题。从总体上讲,青年对主流价值观的基本原则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在认识和认同上存在着一定的偏离,比如关于集体主义的原则。至于青年价值观,可能并不存在本质化的东西即稳定的原则,因而只能在具体的、现实的层面上分析青年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差异。
从对具体范畴的理解方面,需要关注的是存在着不同解释的民主、自由、公正、平等等范畴。如民主,上海青少年研究会2005 -2006 年对全国28 所高校在校大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显示,对“实行多党制才是真正的民主”持很赞同和基本赞同的两项合计为43.4%,这部分大学生对民主的理解与我们党的规定显然是有差别的[4]。其他可以作不同理解的范畴,也很可能存在着类似的情况。在排序方面,有调查显示,青年认可的价值观的“排名情况依次为:和平、公正、和谐、诚实守信、信义、平等、忠孝、遵守法律、自由、仁爱、团结友善、爱国主义、民主、敬业奉献、富强、以人为本、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如以人为本、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等被排在最后几位”①佘双好:《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与分析》,载《当代青年研究》,2007 年第11 期。调查时间为2006 年11 月—2007 年1 月,地点是北京、上海、重庆、黑龙江、甘肃、山东、安徽、广东、湖北和新疆,对象是初高中生和大学一年级新生,发放问卷4 000 份,回收有效问卷3 758 份。。人们有理由怀疑这个调查的可信度,毕竟样本量是有限的,而所选取的价值观范畴也存在着一定问题,但调查所反映的情况也可能是真实的。当然,由于此项调查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提出之前进行的,这里只是作为不充分的论据,但是能够反映在价值观基本范畴的排序上存在不同的理解。换言之,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无论是在对内涵的理解上,还是对位序排列的认识上,都可能与主流的规定有所不同。
青年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不同,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及其所体现的基本原则的认识和认同方面,也与主流的规定有所不同,而青年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整体上也有所不同。当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可以归纳为一些基本的倾向和特点,也可以在国家、社会、人生、工作、婚恋、消费和人际关系等层面给予恰切的描述①吴鲁平等著的《后现代化理论视野下的青年价值观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前引杨雄主编的著作和佘双好等人的论文、徐华春等人的《中国青年人生价值观初探》和辛增友等人的《中国青年职业价值观初探》,均载于《西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年第5 期,都是以实证调查的资料为基础,对当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作了客观的描述和分析,可参考。,但是以具有一定规模的样本量为基础的、多方位的、科学的调查和总结还比较欠缺,因而难以作具体的分析。但是,也还可以观其大略,如:青年价值观的涉及面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广;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上,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所不同;青年价值观的变异性、多维性和个体性特征以及一定的后现代取向,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没有的。
青年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主体等方面的差异,以及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本范畴的认知和理解上与核心价值观主体的不同,并不完全是代际差异。青年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涉及的范围不同,这显然不属于代际差异。但是,在其他方面都可以说是代际差异。代际差异在一般意义上是成年一代和青年一代的区别,成年人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区别,但并不能否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的成年性特征。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成年人价值观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成年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和理解上与主流规定的同异,这些问题都不是本文所要分析的,因为本文所关注的是代际问题。
三
价值观的代际差异,即青年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之间的差异,青年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差异,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诸范畴理解上的差异,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换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得到青年的现实认同,成为青年共同认可并践行的核心价值观,在青年价值观中处于核心地位,无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过程中,还是在教育引导青年认同践行的过程中,都需要客观面对和正确处理这种差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代际问题,是培育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应当放在培育过程和培育目标中来理解和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在多元中确立一元主导,多样中确定一致追求,多变中确立相对稳定的求同、筑基、建立核心的实践过程。一方面,当前所明确的基本范畴和基本原则成为凝聚全体社会成员的价值共识的基础和主导;另一方面,最终形成的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普遍性和一致性,而年龄、阶层等诸多特殊性、差异性因素得以消解,即特殊性、差异性包含着普遍性、一致性,而普遍性、一致性取得其特殊性、差异性的表现形式。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共有、共享的核心价值观,并不意味着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允许不同的理解和解释,更不意味着除核心价值观以外的其他价值观不再具有现实性和影响力,而只是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核心,“能够发挥出广泛的感召力、强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影响力”[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承诺和价值追求。同时,“在中国,从来没有一个政党的价值观像共产党的价值观那样,能够集中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大利益、意志和要求。”[6]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不仅具有党性,而且具有全民性。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体现了包括青年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的价值信仰和价值追求。因此,教育引导青年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上就不是将外在的价值观灌输给青年,而是激发青年的自觉性,使之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反映和代表了其价值信仰和价值追求的。因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青年价值观的代际差异问题上,不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整合青年价值观,而是培养青年的自觉性,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价值观中的核心地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和培育过程,都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对青年而言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是内生性和自发性的。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的方面看,是代表和反映了青年的核心价值追求,而从青年的角度看,则仍然具有一定的外在性。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价值观中的核心地位,虽然是使得青年也获得了主体地位,但实质上是不同的主体共同认可了同一的价值观,主体间的差异仍然存在。如果培养青年的自觉性是充分认可青年的主体性,那么在共同认可的情况下也承认主体的现实差异,更需要认可青年的主体性。换言之,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价值观中的核心地位,不是要消解青年的主体性,而是要认可和尊重青年的主体性。这也就是允许和尊重青年从自身的需求和现实出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基本范畴有自身的认识和理解。
事实上,对共同价值观特别是以范畴形式表现出来的价值观的不同理解和解释,以及在共同价值观主导下不同的实践方式,在现代社会中始终存在。对同样的价值观念或价值范畴,如民主、自由、法治、公正等等,存在的不同理解和实践方式,丰富了这些范畴的内涵,展现了其适用性和多维性,正表明这些价值观念或价值范畴所具有的生命力。当然,在不同的理解和实践方式中,存在着原则性的区别,并由此形成了价值竞争和价值冲突。因此,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命力的保持而言,青年不同于主流规定的理解和实践方式的存在,是应当允许的;而从消弭价值冲突和避免价值混乱的角度来说,则需要将其限定在基本原则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其基本范畴的认识和理解,一方面是青年在认同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不断实现主体自觉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化,即获得其青年特性和青年表现形式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赢得青年,青年化是非常重要的方面。青年化既是话语风格的转变,又是将核心价值观落实为青年所乐意接受和践行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方式,即在青年中的具体化和现实化。这样的青年化,并不是自上而下的宣传所能完成的,而是必须从青年中来才能够真正实现。只有从青年中来,才能够到青年中去,使青年坚持下去并见之于行动。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际问题的解决,关键就是青年主体性得到认可和尊重。
总之,在现代社会中,青年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是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变革的积极推动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和个体层面的价值观变迁,青年是积极的参与者,在某些方面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的价值观变迁也同样证明,缺乏青年认同和支持的价值观念,在现代社会是没有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地生根,离不开青年的认同和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薪火相传,更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接续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需要反映和体现青年的意愿和期盼,更需要发挥青年的生力军作用。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99 -100 页。
[2]李斌雄:《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238 页。
[3]王晓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253 页。
[4]杨 雄:《关注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华东地区大学生调研报告》,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年版,第46 页。
[5]李志伟 王斯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点睛之笔——中宣部副部长申维辰代表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光报日报》,2012 年11 月12 日。
[6]袁贵仁 韩 震:《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第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