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建
(河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2013 年5 月13 日,海南万宁某小学校长带着该校6 名女学生在海口某高档酒店开房,致使学生身体及精神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5 月27 日媒体报道,河南桐柏一个56 岁男教师杨某在几年内持续对二十多名幼女实施强奸及猥亵行为。7 月23 日,在北京市大兴区,男子韩某因停车问题与一位女性发生争执,将这位女性仅两岁多的孩子举过头顶摔在地上,孩子因重度颅脑损伤死亡。8 月24 日晚,山西省汾西县一名6 岁男孩被人挖去双眼。8 月19 日,河南省安阳市发生公交车上持刀杀人案,3 名遇难者均为未成年人,分别为10 个半月大的女婴、年仅10 岁的男孩和将满十八岁的男孩。8 月初,黑龙江省北安市一名不满周岁的女婴身体被扎入4 根缝衣针,犯罪嫌疑人竟然是女婴的父亲。9 月16 日,辽宁卫视报道,一个刚刚32 个月大的男童在幼儿园内,一天竟被重打4 次,其中一次竟被踢出半米远,孩子由喜欢上幼儿园到拒绝去幼儿园,最后甚至发展到晚上做噩梦,等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对于未成年人人身伤害事件的报道接连不断,令人瞠目结舌。
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在全民素质得到大幅度提升的中国,为什么还会出现这么多未成年人的受伤害事件呢,笔者认为其中有着深刻的教育学渊源。
长期以来,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和家长,其职责我们总是单方面地强调文化教育,却往往忽视其监督、保护的职责,致使这些教化者很少关注未成年人的情绪、情感,导致伤害事件愈演愈烈,伤害程度不断加深,不能起到防微杜渐之作用。事实上教育的底线功能应是确保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河南桐柏性侵案中,家长曾回忆说,当时小孩回家就情绪低落,一直说下体痒,我看看就是又红又肿,以为就是简单的发炎,给孩子洗洗也就没注意那么多,根本就没多想。
32 个月大的男童在幼儿园内一天竟被重打4 次,其母亲非常懊恼地回忆道:孩子这段时间一提去幼儿园就哭,他还给我说,幼儿园的阿姨打他了,你说我当时怎么就不信孩子的话呢?我一直以为是孩子的问题,怎么也没想到……我都快后悔死了。
种种案例证实,往往事件发生后,老师、父母及亲人会非常懊恼,认为如果及早从监护的角度关注未成年人的这些不正常反应,可能事情就不会发展到如此严重的地步。
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未成熟、易受伤害,很多受伤害未成年人意识不到位,表达不清楚,这时作为教育主体就更需要发挥其监护作用,应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多给孩子一些表达的机会,不要拿自己的认知去做判断,尤其是不可重男轻女,或者放任不管。
据中国最大的寻子网站“宝贝回家”统计,从2007 年成立至今,该网站共收到全国范围内的寻子登记五千多条,这些丢失儿童的家庭中,有90%是因为家庭监管缺失导致孩子被拐走,其中50%的被拐家庭属于农民工家庭。专家指出,外出务工的家庭由于忙于生计,居无定所,对孩子的监管较弱,给犯罪分子留有可乘之机。
在未成年人人身伤害案件中,性侵案件尤为突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严重,对女孩的关爱缺乏,导致很多性侵事件发生而监护人不知道甚至不重视;另一方面是传统观念作祟,认为家里孩子遭到性侵是全家人的奇耻大辱,不宜张扬,宁愿忍气吞声,自认倒霉。然而笔者则更倾向于问责“性教育”的滞后与匮乏。未成年人因为自身对性就懵懂与无知,在其受到伤害时自然就说不清道不明,更谈不上自我保护了。
在题为《17 岁女孩怀孕5 月才发觉 妈妈:悔没跟女儿谈过性》的一则新闻中报道,该女孩怀孕5 个月却浑然不知,其父母也是在5 个月后发现女儿肚子不对劲经再三盘问才得知其原因,但是最终因胎盘前置等高危因素,造成了中止妊娠手术时险象环生。其母亲事后极其后悔自己从不跟女儿谈性。她说,总觉得姑娘还小,跟她讲男女之事“难以启齿”。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性教育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一个盲点,包括家长和教师的性教育培训。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未成年人性教育体系,性教育的开展也主要是在大城市的某些高校,中小学几乎没有任何相关课程。而且未成年人的性教育也只是以生物课本、健康课本及体育课本来充当教材,这些教材中有关性教育的内容往往是点到为止。
完善我国未成年人性教育体系已迫在眉睫。除了要培训、组建专业素质水平高的性教育师资队伍外,更要把握好未成年人性教育的方法和尺度。就首部突破传统尺度的小学生性教育前卫教材《成长的脚步》引发的广泛热议来看,有不少家长难以接受其中的字眼和插图,称之为“黄色漫画”。更有专家坦言,相对孩子,更担心老师在授课时难以启齿,使教材不能物尽其用。可见,对未成年人的性教育,选择恰当的方法,把握合适的尺度也非常关键。
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方式由于未成年人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等客观原因,一般仅限于说教,家长和老师只会告知孩子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但就其一旦触及到了安全隐患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未成年人应该如何防范、如何自救讲得就比较少,且常常与日常生活相脱节,显得凌乱而不系统。例如家长经常会对孩子说,“不要摸电门啊,那危险!”但是家长往往不会告知孩子为什么摸电门会危险,摸了以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以至于每年不少儿童触电死亡竟是出于自己的好奇心,出于自己对事件后果认识不清楚造成的。所以建议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要采用多种教育形式,让其深刻感知到,或是理解到发生危险的严重性,以及在现实生活中怎样能及时有效地脱离险境,保护自己。
在题为《好奇心太强,13 岁少年饱餐后上吊身亡》的新闻中,家长解释为孩子的好奇心太强,什么都想尝试。其父回忆到:小孩胆子大到能让我们后怕。我配了点“安定”片来改善自己的睡眠,小孩偶尔发现了药品,当着我的面就一口吞下几颗,说是“尝尝味道”。当告诉他铁锅是用来烧菜的,他竟然可以把锅放在炉灶上用锅铲铲锅底直至漏底。这次我们想是不是孩子在家看电视时接收到了不良信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走上了“不归路”,但这已无从查究。
当然,目前全国各省市都针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如郑州市未成年人安全自救自护教育基地在十一期间为全市6—11 岁儿童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在1000平方米的体验场馆,运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模拟了有可能引起儿童安全问题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营造出逼真的体验环境,让走进这里的孩子们能有机会真正体验到生活中什么是危险,遇到危险时应该怎么自救。像这样的教育形式希望不要仅限于省一级或市一级的教育基地才有,希望这种教育形式能够更多地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进家庭。
在未成年时期,教育环境是不得不提的重要影响因素。未成年人成长的教育环境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它们既是教育系统中互相独立的教育领域,同时也是不可分割、彼此贯通的教育子系统。由于未成年人自身具有判断力差但可塑性强的特点,成长环境的不良对其影响就会显得尤为严重。
大河网报道:在对郑州校园的暴力调查中,竟有半数小学男孩有过被劫经历。他们时常会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突然遭遇到被高年级学生抢钱、无缘无故被打的情况,却又不敢向老师、家长诉说,以致害怕出家门,不愿到学校去……
搜狐网新闻《父母赌博输掉数万元,孩子心情不好服药自杀》,讲述了重庆巫山县巫峡小学六年级2 班学生因父母迷恋打牌,短短几天内输掉几万元,在家闹得不可开交,造成孩子心情不好,产生了自杀念头,最后幸亏县医院抢救及时才脱离生命危险。
以上案例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在家庭、学校、社会不良环境下,未成年人所遭受的不同伤害。家庭作为未成年人成长的基本环境,其教育功能本是为挖掘和发现儿童的天赋潜能,培养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传统家庭模式的变革和现代化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转变,使得一些家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父母离异等都会对未成年人造成很大的伤害。学校作为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和主课堂,其教育功能主要是为培养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就目前中小学的实际环境来讲,频繁出现“打劫”中小学生,有学校的地方一定会有“网吧”,校内猥亵事件层出不穷等,使我们不得不对学校环境忧心忡忡。未成年人最终要走进社会,在社会的“大舞台”上接触各种类型的人和事物,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成长,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可目前出现的各种不良社会风气对未成年人思想的冲击让我们不寒而栗,“我爸是李刚”事件,“‘根红苗正’的李天一”事件等等,无不淋漓尽致地反映了这一点。
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作为未成年人成长的教育环境本应得到良好净化,但现实却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