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伏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外科,北京 100010)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中医外科学形成了丰厚的学术积淀,学术发展的过程充满了理论争鸣与认识修正。其中,关于疮疡发病的“寒邪致病论”和“火毒致病论”两种观点最具代表性,学术分歧表现的最为突出。由于中医外科学传统上归属广义疮疡的范畴,如何理解疮疡发病的“寒热”观点,建立中医外科学范畴的“寒热”观,直接关系到对中医外科学的理论阐释和疗效优化,更重要的是,透过理解中医外科学一般证治规律,有助于对中医学中一些基础而重要疑问的解读。
疮疡在历史文献中有痈疽之称。从事中医外科的人都熟悉《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其中的“痈疽原是火毒生,经络阻隔气血凝”[1]是对疮疡病因病机的著名概括,认为疮疡的发病是火邪为患,这种观点在近现代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治法上主张清热解毒、凉血消肿,被称为中医外科学理论中的“火毒致病论”。而翻开中医经典《灵枢·痈疽》,却赫然见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2]的论述,分明阐释了疮疡起因于寒邪为患的道理,这种观点兴盛于秦汉,影响延及唐宋,治法上主张温经通络、畅达气血,被称为中医外科学理论中的“寒邪致病论”。
两种观点在疮疡发病原因的理论认识上存在分歧,导致临床治疗上方法迥异,差别之大可谓形同水火。近现代以来,“寒邪致病论”因存世年代久远,被质疑为“古法今病不相宜”,已鲜有临床应用;“火毒致病论”的观点逐步占据主导,已成为疮疡辨治中的思维定式。然而,随着中医经典学习的热络,“寒邪致病论”的观点备受重视,学术争议再度兴起。
在学术争议的求解过程中,作为中医经典的《黄帝内经》是后学者进取探索的不二法门。当经典理论与现行观念不能吻合的时候,正是后学者参悟反思、提升能力的契机。为了对疮疡发病“寒热”观点形成正确的认识,后学者必须回归对经典原文的研习。《灵枢·痈疽》说:“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2],其意义解读为,寒邪凝滞经络,营血运行受阻,卫气因之汇聚,奋起破除瘀滞,气血壅盛作肿,寒邪不祛,营血难通,卫气不归,肿势难消,遂即发为痈肿。此段经典是“寒邪致病论”的理论基础,强调了“寒邪客于经络”是疮疡发病的初始病因。
此后《灵枢·痈疽》指出:“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脓不写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写,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熏于五藏,藏伤故死矣”[2],其意义解读为,营血凝滞,卫气汇聚,破瘀不胜,使凝滞化为壅盛,形成寒邪化热、火毒炽盛的病理,卫气独强,营血不复,令肌肉、筋骨、经脉、髓血、脏腑相继失养败坏,最终危及生命。此段经典阐释了疮疡“寒气化为热”的病机转化和从浅入深的传变规律,提示后学者由“寒”化“热”是疮疡连续的病理阶段,“寒热”是不可分割的并存状态。
为更好地认识“寒热”的特殊关系,正确理解中医经典深邃的内涵,需要运用经典学习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即以经释经。由于经典行文具有以后释前的特点,后学者可以通过参看经典对相关内容的前后论述,在不同语境中进行文意考据,以佐证求解。其中,《素问·热论》是《黄帝内经》论及“寒热”关系的著名篇章,开篇即道:“今夫热病皆伤寒之类也”[3],其意义解读是,当今表现出热象的病证无一例外都是伤于寒邪的结果,阐明了“寒热”之间存在着依存和转化的必然关系,是《黄帝内经》对“寒热”特殊关系的经典解读,是中医外科学乃至中医学共同遵循的普适规律。
笔者认为,“寒邪致病论”秉承了经典精神,在对“寒热”关系的认识中重视“寒”在疮疡发病中的本源意义,但同时也论及了“寒气化为热”的病机转化,并未否认“热”的病理转归;“火毒致病论”则关注“热”的现实影响,对疮疡发病中“寒邪客于经络”的初始病因抱持怀疑。关于疮疡发病“寒热”观点的理论争议,形式上表现在对“寒热”特殊关系的认同与否,实质上则聚焦于对“寒”的概念的认识分歧。
为了正确认识“寒”的概念,寻求产生认识分歧的原因,需要运用经典学习中的另一条重要原则,即文化关联。由于中国文化具有同源多流的特点,后学者可以通过提取中医理论中蕴含的文化特征,从不同角度进行关联思考,以参照作答。
古文典籍擅长灵活运用所谓“赋、比、兴”的修辞手法。古代先辈奉治学传道若神圣的使命,为确保学术传承的纯粹性,避免流散市井的传承灾难,维护理论阐发的完整性,达到举一反三的教育目的,在经典行文中很少平铺直叙,经常运用特殊的修辞手法,就词面的意义进行解释难以领悟经典的深意。笔者认为,经典中的“寒”就是“兴”的修辞手法的典型运用,意义早已超越寒冷的本身,被引申用以传达经典的学术精髓。古今对修辞手法的运用不同,是当今经典学习中产生传承偏移的原因之一。
《中医基础理论》对“寒”的概念总结为“寒主凝滞、寒主收引、寒主疼痛”[4],这是一个侧重于对病理结果和状态的描述,并没有强调寒冷的本意。从感受寒冷的“外寒”到阳气衰微的“内寒”,再到对“气血凝滞、经络收引、阻隔不通”状态的指代,“寒”的概念逐步超越了与寒冷本意相关的致病因素和临床表现,理论引申认为,无论遭遇寒冷、炎热、过劳、过逸、饱食、气郁、外伤等致病因素,是否具备恶寒、畏寒、身冷、肢凉等临床表现,只要符合“气血凝滞、经络收引、阻隔不通”的特征,均可归属为“寒”的范畴,这是中医基础理论对“寒”的认识从狭义到广义的理论深化。
《中医外科学》关于疾病发病的总病机认为:“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隔、脏腑失和”[5]是一切中医外科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源。总病机虽然没有直接阐释“寒”的作用,但其中的“气血凝滞、经络阻隔”又是多么的似曾相识!在进行了关联和比对之后,笔者惊喜的发现,中医经典中所涉及之“寒”,就是对“气血凝滞、经络阻隔”病机的高度概括,广义“寒”的概念构成了中医外科学总病机的核心。通过文字演化、修辞手法、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外科学等多角度的关联解读,完成了对“寒”的概念正名,特别是在中医外科学范畴中明确了对广义之“寒”的现代释义,使得古今认识上的差异得以融通,成为消除“寒热”争议和理论分歧的重要步骤。
在“寒邪致病论”的认识问题上,要彻底超越狭义之“寒”的温度概念,基于对广义之“寒”即是“气血凝滞、经络阻隔”的理论认同。《灵枢·痈疽》中“寒邪客于经络”是疮疡发生根本原因的阐释,如此才能获得理论的圆解。在中医外科学总病机“气血凝滞、经络阻隔”的核心病机中,“寒邪致病论”的逻辑合理性就显得顺理成章了;在“火毒致病论”的认识问题上,要及时调整“寒气化为热”之后的病机重心,鉴于“热”可致“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继而“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熏于五藏”的现实关切。《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痈疽本是火毒生”,是疮疡发展关键病机的概括,应该得到临床的接受。在中医外科学总病机“正邪盛衰、脏腑失和”的病机演变中,“火毒致病论”的临床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寒邪致病论”与“火毒致病论”的争议解决问题上,后学者特别需要建立中医外科学范畴中正确的“寒热”观,理解“寒热”观中所蕴含着变通思维。发源于“寒邪客于经络”,发展到“卫气归之,不得复反”,这是气血由凝滞转化为壅盛,就是从“寒”化“热”的必然趋势,因此《素问·热论》“今夫热病皆伤寒之类也”的论断,作为“寒热”之间特殊关系的定律理当获得强化。
“寒邪致病论”强调的是“寒”对发病的本源意义,而“火毒致病论”则突出了“热”的病机转化,是对不同病理阶段、病机特点的反映,两者并不存在本质上的矛盾。实际上,中医外科学的“寒热”规律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并未发生变化,“寒邪致病论”和“火毒致病论”反映了对规律认识的一体两面,观点阐释互承互补,最终应在对中医外科学总病机的深入理解中获得理论统一。建立中医外科学范畴中正确的“寒热”观,不仅有利于在专科中消除理论争议,更为中医学的全面研修提供了思路借鉴,成为提升理论水平和临床能力的重要门径。
[1]清·吴谦.医宗金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灵枢经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3]黄帝内经素问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4]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5]中医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