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联网产业化商业模式与路径选择

2014-01-22 21:40吴义杰张仲金许盛吴玮
现代管理科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商业模式创新路径选择物联网

吴义杰 张仲金 许盛 吴玮

摘要:物联网被称为继互联网之后的新一轮信息浪潮,物联网具有感知、传输与应用三层式的架构,依此可将物联网产业链划分为上、中、下游三个层次。我国物联网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商业模式的模糊不清将阻碍物联网业务的迅速推广与大规模应用,文章通过对现有物联网产业化商业模式的分析,提出了给合我国国情的若干商业模式创新,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物联网产业化的路径选择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物联网;产业链;商业模式创新;路径选择

一、 国内外物联网发展现状

自2009年以来,物联网概念再次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主要经济技术强国都加快了对物联网产业的研究。2009年1月,美国推出了“智慧地球”战略,同年8月7日,中国政府发出了建设感知中国中心的号召。据相关资料报告,2012年全球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为1 580亿美元,到2016年将达到4 32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接近28%。其中,微加速度计、压力传感器、微镜、气体传感器、微陀螺等器件将在汽车、手机、电子游戏、生物、传感网络等消费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012年2月14日,国家工信部发布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将培育10个产业集聚区、100家以上的骨干企业以及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在9个重点领域完成一批重点应用示范工程。到目前为止,中国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数量达到了154个以上,计划投资规模超过1.1万亿元。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2012年约为3 650亿元,预计到2016年市场整体规模将达到10 55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超过30%,市场投资前景巨大。随着物联网的提出,云计算、大数据等概念应运而生,为物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与大规模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然而,我国物联网产业化步伐进展缓慢,市场碎片化现象严重,市场推广和商业模式远不够成熟,虽然经过近几年的较快发展,但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目前仍处在初级阶段。一方面,不同行业之间缺乏有效的系统连接,导致行业“孤岛”的存在,部门之间的壁垒致使整个物联网市场缺乏真正系统级的应用,跨行业的物联网应用很难得到推广。另一方面,物联网的应用的主要客户仍是政府的公共需求为主,对企业和消费者来说,物联网应用投入成本高、投资回收慢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市场的推广。因此,要大力推动物联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物联网商业模式必须创新,商业模式的问题解决了,才能使物联网产业得到真正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

二、 产业链结构分析

研究物联网产业化模式,应从分析物联网产业链的结构入手。

1. 物联网产业链定义。物联网产业链是以物联网的架构与通信网络为基础,以应用解决方案为核心,以传感感知、传输通信、处理应用为关键环节的集成创新价值链。它遵循从技术端到应用端的发展规律,从先进传感器、核心控制芯片、短距离无线通信等相关技术的研发开始,通过组网和协同处理、运算处理、开放性平台、系统集成再到应用方案解决机制,最终形成一条完善的产业链。

2. 物联网的产业架构。从物联网的层次架构来看,可以具体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个层次部分。感知层(传感网)主要实现感知和识别物体,由各种感知设备组成,可以看作物联网系统的五官和皮肤,具体包括各种传感器、射频身份识别标签和读写设备、定位设备、M2M终端、摄像头等,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商、设备终端制造商、传感器开发商都处于该产业链环节。

网络层(传输层)的主要功能是将感知层感知得到的数据经处理后上传,可看作是物联网的神经中枢,设备上主要包括各种通信网络(有线、无线)、网关、数据中心(DC、IDC),通信设备制造商和运营商都处于网络层环节。

应用层(业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具体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化应用,主要包括各种解决方案,目前,应用层主要通过“共性物联网平台+具体行业应用”来实现功能,业务运营服务商和大量应用软件开发服务商都处于这一层次环节。

3. 物联网产业链分析。根据物联网三层式的产业架构,物联网产业链可分成上游、中游、下游三个层次,包括从底层芯片设计至最终用户八个环节。从产业链的角度上来看,上游(芯片制造商、RFID&传感器制造商)、中游(设备提供商、系统集成商、平台提供商)、下游(电信运营商、应用服务提供商、用户)将依次先后发展,产业链环节的空间依次增大,这也将成为物联网的三大投资与操作机会。

根据物联网产业价值链阶梯式推进的发展规律,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可划分为基础期(2012年之前)、成长期(2012年~2017年)、成熟期(2017年~2020年)和运行期(2020年以后)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均蕴含着巨大的商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需要整个产业链的通力合作和融合,推出的产品应用才能切实迎合市场需求,这需要政府、科研单位、以及众多业内的生产厂商、集成商和运营商的协作。

整体来讲,目前我国物联网市场刚起步,从产业链角度看,在部分环节特别是物联网服务设计提供等环节有所不足。从物联网市场角度上看,虽然应用已具有一定量上的规模,但产业结构还比较混乱和零散,缺乏质上的突破,可以说还在摸索阶段。只有针对当前我国物联网产业价值链还比较分散的现实,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并实现有效突破,实现物联网大规模产业化的目标才能有根本保障。

三、 物联网商业模式及其创新

1. 物联网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是指公司结构以及伙伴关系等资本运营要素和公司为客户所实现的价值的系统性商业逻辑架构。由此可见,商业模式的运营不仅使客户价值通过公司经营得到实现,而且其参与者能够分享不同形态的利益。

著名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说过:“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通过对物联网产业链结构的分析,可以得知,所谓物联网商业模式就是产业链上八大环节的企业如何通过合理的合作和配合,各司其职地将物联网应用推送给目标客户,并从服务的收益中获得各自合理的利益,在这种联合合作模式中,往往某一类的厂商占主导地位。

2. 对物联网现有商业模式的分析。根据物联网产业链上的企业服务于目标客户的方式不同,国内外物联网产业化的商业模式主要有通道型、合作型、自营型、定制型、混合型五种,如表1所示。

目前使用最多的模式类型是通道型,在该模式下,电信运营商仅负责业务通信通道,对电信运营商的要求相对较低。合作型模式是运营商真正参与物联网产业的主流方式,并占据主导,该模式下,业务通常由运营商发起,并主要与一些中小型的系统集成企业合作。自营型模式是指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自行搭建物联网运作所需的一整套系统(如感应终端、平台及业务开发等)直接提供给用户,该模式适合于对个性化需求明显、私密性要求高以及跨行业拓展难度较大的行业应用,如电力远程监控、水文监控、污染源监控等行业。定制模式是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特殊要求,运营商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物联网业务。

3. 中国物联网商业模式创新。我国尚处于物联网发展的初期阶段,产业化的道路仍很漫长,物联网产业链上各厂商的各自为政、政府体制导致的行业壁垒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发展。随着网络技术、传感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的不断完善,必然召唤新的商业模式。可以说,针对我国国情的物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性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过了技术创新,从商业模式的设计上,实现多方共赢,这才能有效推动我国物联网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国内外已有的商业模式,从我国行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我国物联网产业化可以在以下几种模式中实现创新:

(1)政府主导下的BOT模式:我国尚处于市场经济的初期,政府对产业的推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在中国物联网发展的现阶段,由于各方面条件还不很成熟,,由政府牵头,来完成一些具有示范意义的大的民生工程和公共服务应用,这不仅可以解决资金问题,而且有助于产业化过程中各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与联动。另一方面,为减轻政府财政负担,缓解资金压力,政府可采用BOT模式,即政府特许运营商自建物联网应用业务,待特许经营期满后移交给政府并由政府指定的专门机构负责运营。笔者认为,政府主导下的BOT模式是现阶段我国物联网产业化发展的首选模式创新,它能有效推动物联网产业化的快速发展,起到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2)运营商主导下的通道兼合作模式:它是通过对上述现有模式中的通道型与合作型模式进行组合创新所形成的一种新模式,如图1所示,在该模式下,电信运营商提供物联网应用的共性平台,系统集成商与终端设备、通信设备提供商互相合作,提供与平台相配套的设备和服务,最终由电信运营商主导,面向用户提供完整的应用解决方案。在该模式下,从客户角度看,应用的专业化程度高,适应性强,从参加的各个企业角度来看,业务分工和合作关系明确,有利于收益的分配,真正实现共赢。

(3)“免费服务”模式:这种模式是指通过免费或者部分免费来吸纳客户,进而扩大客户收费范围。事实上,它是通过“先免费、后收费”,或“免你费,收他费”的方式来实现赢利的。例如:在江苏盐城实施的政府公车管理系统建设中,该市的物联网公车管理系统的专业开发费用是由政府公车投保的保险公司支付的,盐城市政府仅需承诺在若干年之内,政府所有的公车都在该保险公司投保。在这一商业模式中,政府享受了“免费”服务,如图2所示。

(4)电商平台模式:它是指通过基于互联网搭建B2B2C物联网电子商务平台来推进物联网的产业化,平台运营商即可以是电商企业也可以是物联网系统集成企业。在该平台上,不仅可发布项目信息、产品信息、企业信息、解决方案和中介服务信息等,而且可提供网上接单、产品交易、专家服务、资讯服务和其它特色服务。如入驻中国物联网研究与发展中心的企业“江苏中科龙源(网址:www.loongsource.com)”建立了“IotBay”平台,已成功吸引了20000多注册用户;入驻南京市物联网与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创新中心的企业“南京未来星”建立了“物联网蓝眼睛平台”(网址www.iblueye.com),以打造“联网时代的天猫”为目标,提供开放的平台结构和交易环境,平台试运营期间,已促成几十家系统集成企业与RFID标签制造企业和读写器设计企业的业务合作,成功实现了订单业务。

总之,我国的物联网应用尚处在起步阶段,为适应物联网规模化、快速化、跨领域的应用,原有的商业模式需要不断地创新升级,同时创新商业模式,让参与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企业均能合理地获取回报,真正实现共赢,这样,才能有效推动我国物联网产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四、 关于物联网产业化路径选择的几点建议

众所周知,信息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物联网是未来智慧产业的重要基石,物联网的发展将形成一个万亿级的产业空间。但要实现物联网的大规模产业化,必须选择好正确的发展路径,加快商业模式的创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多元化商业模式。为此,从促进产业化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从物联网产业链的角度出发,根据产业梯次推进的发展规律,物联网上、中、下游产业将依次发展,在当前阶段,芯片制造厂商、RFID及传感器制造厂商将首先获利,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扶持此类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抢占先机、加快发展。

2. 在产业化商业模式的选择上,应与物联网发展阶段结合起来,加快探索能实现多方共赢商业模式的创新。在物联网发展的初级阶段应首选政府主导下的BOT模式及运营商主导下的通道兼合作模式,以便积累经验,产生示范带动作用;中、后期可选用自营模式、定制模式及电商平台模式等,最终形成几种模式并存,并以一种或两种为主、其它模式为辅的多元化运作模式。

3. 在物联网产业化的初期,企业应筛选好物联网目标客户,选准获利把握比较大的目标市场。中国物联网目标客户群很多,面也很广,当前应首选的行业应用是政府、电力、交通、智能农业、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因此,物联网的从业单位应根据自身的业务背景,选择合适的行业领域进入,明确定位和市场战略,以提高行业竞争力。

4. 在我国现阶段,为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民生工程建设,政府应规划一批影响力大、可引起社会效应与示范效应的大工程、大项目、示范工程、示范项目,并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以推进,形成示范效应,推动产业化向纵深发展。

5. 坚持标准先行,加快物联网行业标准的制订,努力抢占物联网产业化的制高点。以RFID应用为例,标准的缺失严重影响了RFID的大规模产业化;因此,实施以感知为核心的物联网标准化战略迫在眉睫。

6. 以建设智慧城市为抓手,加强对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产业深度融合的研究,探索建立高效有序、开放共享的中国物联网全产业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全国性的物联网规模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与平台服务,助推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2012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年度蓝皮书.

2. 张胜英,王烟军,宋若臣.浅析中小型物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企业导报,2012,(4).

3. 陶冶.物联网产业商业模式的探索与创新.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4. 张千帆,蒋越.物联网合作机制的演化博弈分析.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

5. 范鹏飞,曹自立,黄卫东.基于运营商视角的物联网商业模式.通信企业管理,2010,(1).

6. 郑欣.物联网商业模式发展研究[博士论文].北京邮电大学,2011.

7. 程元栋,陈巧莲.我国物联网发展中的瓶颈及应对策略分析.改革与战略,2012,(3).

作者简介:吴义杰,南京大学商学院理论经济学博士后,南京市物联网与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创新中心主任(总经理);张仲金,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硕士,南京市徐庄软件园管委会主任;许盛,南京大学工学硕士,南京市物联网与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创新中心产业发展部经理;吴玮,南京审计学院国际审计学院审计专业学生。

收稿日期:2013-11-28。

猜你喜欢
商业模式创新路径选择物联网
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间的内在机理分析
科技型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力研究
“互联网+”下的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分析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中国或成“物联网”领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