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红
在数学学习中不会解决问题的学生,往往在读题能力上都有所欠缺。平时教学中,如果注意读题能力的培养,可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益的提高。
一、读前发现:抓住细节更灵活
动笔解题前必先要读好理解好题目,否则解题时大多数会无从下手或事倍功半。读题时让学生从抓住细节入手,圈一圈、画一画,来帮助理解,发现解题的方法。
1.读具有多余条件的题目。比如,学了分数加减法后,有这样一道题:修路队修一条4千米的路。已修了四分之一,还剩下几分之几?学生读这类题目便会明显地意识到这里有一个多余的条件。
2.读缺少条件的题目。比如,学了长方体、正方体后,有这样一道题:教室长10米,宽6米,现在用白水泥将南墙进行粉刷,门窗面积 7.2平方米,至少需要多少千克的白水泥?(每平方米大约用水泥1.6千克)学生一下子就发现题目条件不足,不便解决具体问题。
3.读思路独特的题目。“一个长方体水箱,长45厘米,宽20厘米,水深15厘米。将一块石头投入水中,水面上升2厘米。这块石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学生读后发现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比较独特。
4.读有特殊词语的题目。“工人师傅做一对没有盖的长方体铁皮水桶。长5.6分米,宽5分米,高60厘米。共需铁皮多少平方分米?”学生仔细读后便发现这道题共有三处陷阱。
在数学学习中经常让学生读这些略有区别,需要去咬文嚼字的题目,学生便可以从较广泛的积累中发现诸多题目中隐含着的奥秘,同时能使学生感到学数学也像学语文一样“题读百遍,其义自见”。
二、读中思考:用心领悟更深入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会学习的学生一定是善于思考的学生。平时的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勤思考、常思考的习惯,尤其注意培养学生在深入读题的基础上去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生的思维更加趋于敏捷灵活。
1.读中思考,必须借力于教师一定意义上的追问。有这样一道选择题: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两条边分别是4厘米、8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学生大部分选择了16厘米或20厘米这一答案。可见学生读题后已经思考到了两种情况,对于“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隐含条件没有考虑,因此在学生思维出现断点,在学生读后还不能水到渠成时,教师有必要去追问学生:在围三角形时要考虑什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还要符合什么条件?被追问的学生便会茅塞顿开。
2.读中领悟,必须仰仗教师的引导、点拨。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新知与旧知的碰撞,会让学生闪现灵感的火花,这时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加以思考,可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譬如,在教学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过程中,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则比较多,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新旧知识去思考,有时还是可以荡起涟漪的。比如,由学生合作测量土豆的体积。学生准备先将土豆削成近似的长方体,但很快便感到这样不太准确。怎么办呢?有学生做出这样的思考,何不借助曹冲称象的方法呢?于是找来一个长方体容器,从里面量出它的长是17厘米,宽是12厘米。往里面倒入6厘米深的水。然后将土豆完全放入水中,水上升了4.5厘米。用17×12×4.5不就可以求出土豆的体积了吗?学生读过历史故事,又有一定的数学生活经历和经验,把两者比较完美地结合起来,则可产生有价值的思想,进而指导自己学习的实践活动。
三、读后表达:解题思路更清晰
小学生对于表达一般说来还是有积极性的,但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越大越是羞于开口,怕出错引起别人的嘲笑。所以,虽然在数学教学的活动中,比较重视学生对数学的读和思,但不去关注小学生对表达、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还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数学的问题的。因此,要想真正意义上让小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充满无限的生气和活力,在学生读题思考后,必须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表达,师生及时对表达进行诊断与评价,以便发现解题的最佳路径。
关注小学生的表达,首先要为他们树立自信,让学生明白无论是谁都有探究的能力,无论是谁都蕴含着创造的潜能,也无论是谁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如果不去大胆地表达,又有谁能够知晓你的理解的对与错。其次,要引导学生在表达时抓住关键字眼。比如教学“角”的认识时,学生在表述结论时如果不抓住“所画”这两个关键的字,学生的表达则显得毫无意义。“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的正确结论则不可能比较理想地形成。再次,耐心等待,积极评价。学生在表达时经常会出错或者不尽完善,当学生出现这样的现象,我们不能随意打乱学生的话匣子,那样会影响学生的思绪甚至会挫伤学生乐于表达的积极性。教师要善于使用这样的话语:“不要紧,可能在哪方面混淆了,再想想,老师和同学们期待着你,相信你一定能准确、精炼地表达出来。”
读题时从抓住细节、用心领悟、说出思路这些方面进行训练,学生的读题能力就会越来越强,解题的本领就会越来越大。
(责编 罗 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