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数学的习题教学

2014-01-21 14:47伏芸芸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计算器奇数偶数

伏芸芸

习题是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载体,教材中每一道习题的编排既有知识应用与技能形成的功能,也有为学生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明晰数学基本思想,锻炼思维的价值。在实践中,一般教师比较重视教材中范例的教学,但不屑于对教材习题进行研究,有时仅仅把教材的习题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缺少对习题的挖掘以及教学过程的整合,使得习题功能弱化,教材意图不能凸显。

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挖掘好习题背后隐藏的思维内涵,在课堂教学中正确把握好数学知识的深度、广度、梯度,合理利用教材中相关基础习题进行必要的“还原”,优化教材,丰富教学资源。

一、深究习题,展示思维

深究习题就是教师在分析学生现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引导使学生对知识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对问题的思考更深刻。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在现有认知水平和教师引导下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有一个区域,这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就要作用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促进学生发展。

【案例1】四年级教材上有这样一题:在得数相同的两个算式后面画“√”。

(1)(28+16)×7 28×7+16×7 □

(2)15×39+45×39 (15+45)×39 □

(3)74×(20+1) 74×20+74 □

(4)40×50+50×90 40×(50+90) □

学生答题后,教师指着第(4)题引导学生交流。

师:这题是左边算式的结果大,还是右边算式的结果大?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生1:左边等于2000+4500=6500,右边等于40×140=5600,所以左边算式结果大。

生2:40×50+50×90=50×(40+90)=50×130=6500,40×(50+90)=40×140=5600,所以左边算式的结果大。

生3:40×(50+90)=40×50+40×90,和左边的算式比较,都有40×50,而40×90比50×90小,所以左边算式的结果比右边大。

上述处理使习题中内在的思维价值充分外显,学生对乘法分配率的掌握得以深化,不再是为了解题而解题,而是通过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猜测验证等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及问题解决的能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数学能力得到了发展。

【案例2】六年级教材中的一题:

分数 分数 分数

小数 小数 小数

一位教师是这样教学的。

第一层次:让学生用分数和小数表示阴影部分。这是对素材中基本要求的达成。

第二层次:让学生用分数和小数表示空白部分。这是对素材进一步的开发,也是辩证统一思想的渗透。

第三层次:教师出示另一个空白图形和0.3、0.35、0.012三个数,让学生在空白图形中分别表示出这三个数。这是对学生逆向思考能力的培养。

第四层次:教师继续提供空白图形,让学生自主涂色,并用分数和小数表示阴影和空白部分。这是创造和提升。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顺着学生的思维特点,由浅入深对同一个素材进行了充分的挖掘和深究,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素材的内蕴,使课堂变得简约却富有意蕴。

二、拆分习题,点拨思维

教材习题是对教学内容的巩固和发展。教师要领会教材意图,优化使用教材习题,放大习题资源功能,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将习题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教材习题的呈现方式是多样的,有的可以直接呈现,有的可以逐步呈现,有的需要设计一定的情境呈现,要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选择呈现的方式,使习题功能增值。

【案例3】有这么一节“百分数的认识”的公开课,让人听后不由得为教者对教材的教学资源的充分挖掘与利用赞叹。

第一层次出示图1,让学生用三种数表示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图1 图2

分数 小数 百分数

师:你想先填哪一个?(让学生根据自己喜好任选一种数先填)能把这三类数进行互化吗?

(师先示范一个,学生自己开始填其余两种数)

第二层次:用这样的三种数你能表示出空白部分的面积吗?

学生试一试,相互选一题说一说是如何想的。

教师选一题让学生汇报。

第三层次:(电脑出示图2)按要求在图2中用阴影分别表示出0.4,■,0.012。

师:如何在图2中把0.4表示出来?

生:先把0.4化为■。(学生试做)

师:■可以直接表示吗?

师:0.012化为百分数是多少?化为多少便于表示,可以试着涂一涂。

第四层次:(电脑出示空白图)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在图形中涂色,并说说小数、分数、百分数该如何表示。

综观教者对习题四个层次的设计,层层推进,思维逐步深入,提升与发展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对书本习题资源进行挖掘与利用的处理方式,使得习题的内涵更加丰富,教学不再停留在就题讲题的层面上,有利于学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点拨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形成了一定的解题策略。

教学要以教材中的习题为依据,但又不拘泥于教材习题,教学中习题呈现方式的改变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探索的空间,从而达到激活课堂、点化思维的教学目的。

【案例4】教学“7的乘法口诀”一节,教材上有一道习题设计了“每排七罐奶粉,共有六排,问一共有多少罐奶粉”的问题情境,教学时教师除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熟练7的乘法口诀,同时还有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激活思维。(下图中用○表示一个牛奶罐)endprint

出示图3,请学生估计出这个盒子里可以放多少牛奶罐。在学生猜的基础上给出图4进行提示,多数学生的估计比较接近于答案。这时出示图5,学生都能说出得到正确答案的原因。教师通过图示,为学生估计、判断提供了支点,让学生感悟到估计时所考虑的相关因素越多,结果越准确。这一经历,学生对“估”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猜”的经验上,而是提升了学生的思维,使估算有理。事实证明,灵活拆分、组合、调整习题的内容,能较好地实现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切实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三、延伸习题,引深思维

教材中的习题是编者根据大部分学生的水平设计的,因此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完全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课程标准倡导: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尽可能拓展习题的功能,既要巩固基础又能培养能力,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发展。

【案例5】四年级上册教材第97页“想想做做”第5题是这样的:□中可以填哪些数?

9□875≈10万 39□0000000≈39亿

在学生获得准确结果后,教师提出:老师也想了一个整数,它四舍五入到万位后也是10万,这个数最大可能是多少?最小可能是多少呢?

学生迅速思考、动笔尝试。

生1:这个数最大是99999,最小是95000。

生2:不对,最大应该是104000。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2:要想原来这个数最大,显然不能五入得到10万,而应四舍得到10万。所以,原数千位上应该是4,这个数最大是104000。

生3:我觉得还可以更大,应该是104999。因为千位上是“4”后,百位、十位和个位上的数不会影响结果。

生4:我也觉得是104999,因为如果再比它大1,那就成105000了,而这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是11万,不符合题目要求。

尽管原题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开放性,但这种开放性更多的是建立在尝试、归纳的基础上,思维含量并不丰富。而延伸后的习题,无论从其答案的开放性,还是其思维容量上来看,都有了更多的超越,在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有序、合理性等方面,都是原题所无法比拟的。

【案例6】四年级上册第101页有这样一道习题:先用计算器算出前四题的得数,再直接填出后两题横线上的数。

1×1=

11×11=

111×111=

1111×1111=

× =

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对习题进行了改编与延伸。

师:既然同学们都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了,下面就请大家拿出计算器,试着算出下面这道题的结果。

111111111×111111111=

很快,学生通过操作纷纷发现这道题的“问题所在”。

生1:我的计算器只能显示8位,9个1显示不了。

生2:我的计算器只能显示10位,但计算结果显示不出来,大概是数位不够吧。

师:看来,计算器也不是万能的。我们是否能想点法子进行研究呢?

生3:我们可以从11×11算起。

师:那你们就研究吧!

(学生在边研究边讨论)

生4:11×11=121,111×111=12321,1111×1111=1234321。

生5:我知道了,这题的结果为12345678987654321。

师: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交流了自己发现的规律)

在这个教学中教师不是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去“发现”规律,而是先引出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并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建构模型,并最终利用模型解决相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给了我们丰富的启示,值得我们深思、借鉴。

四、拓展习题,发散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思维在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将思维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然,在教学习题时也不能例外,教师要用足用好每一道练习题,认真钻研教材,理解编排意图,明确每一道习题的作用和功能,有效地加以拓展、发散学生的思维。

【案例7】四年级下册教材第81页有这样一道习题:4个任意的小球,分别标上数字1、2、3、4。每次任意摸出2个小球,两数之和为偶数算小红赢,两数之和为奇数算小明赢。这样的游戏规则公平吗?

看到这道习题,生1忍不住回答:当然公平啦。

师(及时给他表达的机会):那你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1:因为两个数相加的和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所以可能性同样大,也就是这个游戏规则公平。

生2:我也认为这个游戏规则公平,因为给我们的4个数当中有2个奇数和2个偶数,当然是公平的。

师:你们说的似乎很有道理,其他同学有不同看法吗?

生3:不一定吧,虽然是2个奇数和2个偶数,但是它们的和也不一定正好一半是奇数,一半是偶数吧。

师:那我们就动笔来算算,用数据说话吧。

(学生探究的欲望被调动起来了,纷纷在作业本上计算起来)

生4:我知道了,这个游戏规则不公平。它们任意两个数字的和有6种不同情况,分别是“1+2=3,1+3=4,1+4=5,2+3=5,2+4=6,3+4=7”。在这6种和之中,偶数的只有2种情况,而奇数的却有4种情况。

师(适时进行引导,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可是刚才几个同学的回答听起来也挺有道理的,怎么就会不公平了呢?

生5:因为只要是奇数加偶数就得到奇数,而偶数加偶数或者奇数加奇数才得到偶数,但是偶数加偶数或者奇数加奇数的情况比较少。

教师并没有结束此题的教学,而在原有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发散。因为只要有了开放的交流,学生的思维一定会在发散中得到提升。

师:那有什么办法让这个游戏变得公平呢?

(学生立刻在作业本上验算起来,过了一会,他们又有了新的收获)

生6:只要将这4个数字改成1个偶数和3个奇数就公平了。比如改成1、2、3、5。

生7:或者将这4个数字改成3个偶数和1个奇数也公平。比如改成2、3、4、6。

真为学生精彩的发言和独到的见解而骄傲。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通过训练不断探索解题的捷径,使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不断地扩充,而多次的渐进式的拓展训练,又使学生进入了广阔而又发散思维的佳境。

教材习题是整合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工具。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好习题的内涵,放宽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参与分析、类比、归纳等数学活动,将知识系统化,实现解题思路的自我发现、自我构建和自我创造,将知识转化成智慧。

(责编 金 铃)endprint

出示图3,请学生估计出这个盒子里可以放多少牛奶罐。在学生猜的基础上给出图4进行提示,多数学生的估计比较接近于答案。这时出示图5,学生都能说出得到正确答案的原因。教师通过图示,为学生估计、判断提供了支点,让学生感悟到估计时所考虑的相关因素越多,结果越准确。这一经历,学生对“估”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猜”的经验上,而是提升了学生的思维,使估算有理。事实证明,灵活拆分、组合、调整习题的内容,能较好地实现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切实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三、延伸习题,引深思维

教材中的习题是编者根据大部分学生的水平设计的,因此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完全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课程标准倡导: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尽可能拓展习题的功能,既要巩固基础又能培养能力,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发展。

【案例5】四年级上册教材第97页“想想做做”第5题是这样的:□中可以填哪些数?

9□875≈10万 39□0000000≈39亿

在学生获得准确结果后,教师提出:老师也想了一个整数,它四舍五入到万位后也是10万,这个数最大可能是多少?最小可能是多少呢?

学生迅速思考、动笔尝试。

生1:这个数最大是99999,最小是95000。

生2:不对,最大应该是104000。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2:要想原来这个数最大,显然不能五入得到10万,而应四舍得到10万。所以,原数千位上应该是4,这个数最大是104000。

生3:我觉得还可以更大,应该是104999。因为千位上是“4”后,百位、十位和个位上的数不会影响结果。

生4:我也觉得是104999,因为如果再比它大1,那就成105000了,而这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是11万,不符合题目要求。

尽管原题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开放性,但这种开放性更多的是建立在尝试、归纳的基础上,思维含量并不丰富。而延伸后的习题,无论从其答案的开放性,还是其思维容量上来看,都有了更多的超越,在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有序、合理性等方面,都是原题所无法比拟的。

【案例6】四年级上册第101页有这样一道习题:先用计算器算出前四题的得数,再直接填出后两题横线上的数。

1×1=

11×11=

111×111=

1111×1111=

× =

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对习题进行了改编与延伸。

师:既然同学们都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了,下面就请大家拿出计算器,试着算出下面这道题的结果。

111111111×111111111=

很快,学生通过操作纷纷发现这道题的“问题所在”。

生1:我的计算器只能显示8位,9个1显示不了。

生2:我的计算器只能显示10位,但计算结果显示不出来,大概是数位不够吧。

师:看来,计算器也不是万能的。我们是否能想点法子进行研究呢?

生3:我们可以从11×11算起。

师:那你们就研究吧!

(学生在边研究边讨论)

生4:11×11=121,111×111=12321,1111×1111=1234321。

生5:我知道了,这题的结果为12345678987654321。

师: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交流了自己发现的规律)

在这个教学中教师不是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去“发现”规律,而是先引出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并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建构模型,并最终利用模型解决相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给了我们丰富的启示,值得我们深思、借鉴。

四、拓展习题,发散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思维在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将思维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然,在教学习题时也不能例外,教师要用足用好每一道练习题,认真钻研教材,理解编排意图,明确每一道习题的作用和功能,有效地加以拓展、发散学生的思维。

【案例7】四年级下册教材第81页有这样一道习题:4个任意的小球,分别标上数字1、2、3、4。每次任意摸出2个小球,两数之和为偶数算小红赢,两数之和为奇数算小明赢。这样的游戏规则公平吗?

看到这道习题,生1忍不住回答:当然公平啦。

师(及时给他表达的机会):那你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1:因为两个数相加的和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所以可能性同样大,也就是这个游戏规则公平。

生2:我也认为这个游戏规则公平,因为给我们的4个数当中有2个奇数和2个偶数,当然是公平的。

师:你们说的似乎很有道理,其他同学有不同看法吗?

生3:不一定吧,虽然是2个奇数和2个偶数,但是它们的和也不一定正好一半是奇数,一半是偶数吧。

师:那我们就动笔来算算,用数据说话吧。

(学生探究的欲望被调动起来了,纷纷在作业本上计算起来)

生4:我知道了,这个游戏规则不公平。它们任意两个数字的和有6种不同情况,分别是“1+2=3,1+3=4,1+4=5,2+3=5,2+4=6,3+4=7”。在这6种和之中,偶数的只有2种情况,而奇数的却有4种情况。

师(适时进行引导,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可是刚才几个同学的回答听起来也挺有道理的,怎么就会不公平了呢?

生5:因为只要是奇数加偶数就得到奇数,而偶数加偶数或者奇数加奇数才得到偶数,但是偶数加偶数或者奇数加奇数的情况比较少。

教师并没有结束此题的教学,而在原有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发散。因为只要有了开放的交流,学生的思维一定会在发散中得到提升。

师:那有什么办法让这个游戏变得公平呢?

(学生立刻在作业本上验算起来,过了一会,他们又有了新的收获)

生6:只要将这4个数字改成1个偶数和3个奇数就公平了。比如改成1、2、3、5。

生7:或者将这4个数字改成3个偶数和1个奇数也公平。比如改成2、3、4、6。

真为学生精彩的发言和独到的见解而骄傲。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通过训练不断探索解题的捷径,使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不断地扩充,而多次的渐进式的拓展训练,又使学生进入了广阔而又发散思维的佳境。

教材习题是整合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工具。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好习题的内涵,放宽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参与分析、类比、归纳等数学活动,将知识系统化,实现解题思路的自我发现、自我构建和自我创造,将知识转化成智慧。

(责编 金 铃)endprint

出示图3,请学生估计出这个盒子里可以放多少牛奶罐。在学生猜的基础上给出图4进行提示,多数学生的估计比较接近于答案。这时出示图5,学生都能说出得到正确答案的原因。教师通过图示,为学生估计、判断提供了支点,让学生感悟到估计时所考虑的相关因素越多,结果越准确。这一经历,学生对“估”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猜”的经验上,而是提升了学生的思维,使估算有理。事实证明,灵活拆分、组合、调整习题的内容,能较好地实现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切实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三、延伸习题,引深思维

教材中的习题是编者根据大部分学生的水平设计的,因此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完全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课程标准倡导: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尽可能拓展习题的功能,既要巩固基础又能培养能力,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发展。

【案例5】四年级上册教材第97页“想想做做”第5题是这样的:□中可以填哪些数?

9□875≈10万 39□0000000≈39亿

在学生获得准确结果后,教师提出:老师也想了一个整数,它四舍五入到万位后也是10万,这个数最大可能是多少?最小可能是多少呢?

学生迅速思考、动笔尝试。

生1:这个数最大是99999,最小是95000。

生2:不对,最大应该是104000。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2:要想原来这个数最大,显然不能五入得到10万,而应四舍得到10万。所以,原数千位上应该是4,这个数最大是104000。

生3:我觉得还可以更大,应该是104999。因为千位上是“4”后,百位、十位和个位上的数不会影响结果。

生4:我也觉得是104999,因为如果再比它大1,那就成105000了,而这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是11万,不符合题目要求。

尽管原题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开放性,但这种开放性更多的是建立在尝试、归纳的基础上,思维含量并不丰富。而延伸后的习题,无论从其答案的开放性,还是其思维容量上来看,都有了更多的超越,在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有序、合理性等方面,都是原题所无法比拟的。

【案例6】四年级上册第101页有这样一道习题:先用计算器算出前四题的得数,再直接填出后两题横线上的数。

1×1=

11×11=

111×111=

1111×1111=

× =

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对习题进行了改编与延伸。

师:既然同学们都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了,下面就请大家拿出计算器,试着算出下面这道题的结果。

111111111×111111111=

很快,学生通过操作纷纷发现这道题的“问题所在”。

生1:我的计算器只能显示8位,9个1显示不了。

生2:我的计算器只能显示10位,但计算结果显示不出来,大概是数位不够吧。

师:看来,计算器也不是万能的。我们是否能想点法子进行研究呢?

生3:我们可以从11×11算起。

师:那你们就研究吧!

(学生在边研究边讨论)

生4:11×11=121,111×111=12321,1111×1111=1234321。

生5:我知道了,这题的结果为12345678987654321。

师: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交流了自己发现的规律)

在这个教学中教师不是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去“发现”规律,而是先引出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并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建构模型,并最终利用模型解决相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给了我们丰富的启示,值得我们深思、借鉴。

四、拓展习题,发散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思维在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将思维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然,在教学习题时也不能例外,教师要用足用好每一道练习题,认真钻研教材,理解编排意图,明确每一道习题的作用和功能,有效地加以拓展、发散学生的思维。

【案例7】四年级下册教材第81页有这样一道习题:4个任意的小球,分别标上数字1、2、3、4。每次任意摸出2个小球,两数之和为偶数算小红赢,两数之和为奇数算小明赢。这样的游戏规则公平吗?

看到这道习题,生1忍不住回答:当然公平啦。

师(及时给他表达的机会):那你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1:因为两个数相加的和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所以可能性同样大,也就是这个游戏规则公平。

生2:我也认为这个游戏规则公平,因为给我们的4个数当中有2个奇数和2个偶数,当然是公平的。

师:你们说的似乎很有道理,其他同学有不同看法吗?

生3:不一定吧,虽然是2个奇数和2个偶数,但是它们的和也不一定正好一半是奇数,一半是偶数吧。

师:那我们就动笔来算算,用数据说话吧。

(学生探究的欲望被调动起来了,纷纷在作业本上计算起来)

生4:我知道了,这个游戏规则不公平。它们任意两个数字的和有6种不同情况,分别是“1+2=3,1+3=4,1+4=5,2+3=5,2+4=6,3+4=7”。在这6种和之中,偶数的只有2种情况,而奇数的却有4种情况。

师(适时进行引导,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可是刚才几个同学的回答听起来也挺有道理的,怎么就会不公平了呢?

生5:因为只要是奇数加偶数就得到奇数,而偶数加偶数或者奇数加奇数才得到偶数,但是偶数加偶数或者奇数加奇数的情况比较少。

教师并没有结束此题的教学,而在原有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发散。因为只要有了开放的交流,学生的思维一定会在发散中得到提升。

师:那有什么办法让这个游戏变得公平呢?

(学生立刻在作业本上验算起来,过了一会,他们又有了新的收获)

生6:只要将这4个数字改成1个偶数和3个奇数就公平了。比如改成1、2、3、5。

生7:或者将这4个数字改成3个偶数和1个奇数也公平。比如改成2、3、4、6。

真为学生精彩的发言和独到的见解而骄傲。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通过训练不断探索解题的捷径,使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不断地扩充,而多次的渐进式的拓展训练,又使学生进入了广阔而又发散思维的佳境。

教材习题是整合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工具。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好习题的内涵,放宽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参与分析、类比、归纳等数学活动,将知识系统化,实现解题思路的自我发现、自我构建和自我创造,将知识转化成智慧。

(责编 金 铃)endprint

猜你喜欢
计算器奇数偶数
奇数与偶数
偶数阶张量core逆的性质和应用
关于奇数阶二元子集的分离序列
[计算器不是万能的]
一个损坏的计算器
一个损坏的计算器
有多少个“好数”?
奇偶性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