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亚健康人群中医基本体质类型的流行病学研究*

2013-12-25 03:47万生芳于兴旺
中医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亚健康比例体质

万生芳,于兴旺

(1.甘肃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2.兰州市康复中心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亚健康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种状态,由于其发生率高而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1]。世界卫生组织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只占5%,而患有疾病者占20%,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人的体质由先天禀赋与后天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且决定个体对某种致病因素的易感性[2]。为了了解甘肃省部分企、事业单位职工亚健康人群分布状况,以及该类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和规律,课题组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

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选择2009年1月—2011年7月在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健康体检中心、甘肃省中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参加健康体检的甘肃省6家企、事业单位(甘肃中医学院、兰州中农威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城市学院、甘肃省农村信用合作社、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甘肃省中医院)20~55岁在职职工3328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639人,平均年龄(40.44±8.13)岁;女性1689人,平均年龄(39.10±8.36)岁。男、女人群平均年龄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方 法

2.1 健康体检

所有调查人员在健康体检中心进行常规体检,采集身高、体质量、血压、心电图等信息,同时进行腹部超声波、胸部X线、尿常规以及血液大生化检测,女性配合常规妇科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刮片及乳腺红外线检查等,以排除各类重大疾病患者。

2.2 亚健康问卷调查

亚健康调查问卷参照文献[3],分为躯体症状、情志状况、精力状况、生活状况、禀赋状况、社会环境状况等6个部分,共计124项。

2.3 亚健康诊断标准

目前,亚健康诊断标准尚不统一[4]。美国诊断标准认为:只要日常活动减少一半以上即可确诊慢性疲劳综合征。我国目前对于亚健康的诊断标准为[5]:持续3个月以上反复出现不适状态或适应能力显著减退,但能维持正常工作,无重大器质性疾病及精神心理疾病。

2.4 亚健康筛查计分方法

调查问卷中所有项目涉及因素分别分为5 个等级,按0~4分计分,选项中完全没有(或很好)计0分,很少有(或好)计1分,有(或不好也不坏)计2分,多数有(或很差)计3分,几乎总是(或极差)计4分。按照美国慢性疲劳综合征(亚健康)诊断标准,人体出现半数以上不适症状即可诊断。课题组选择调查问卷中最能反映职工健康状况的48项内容进行分值加权统计,综合项目总数;有各类症状24项以上即可诊断亚健康;取其不超过60%的比例进行计算,总分值74分以下(含74分)为健康,74分以上为亚健康。

2.5 中医体质辨识

参加体检人员自愿填写中医体质辨识表,由治未病中心工作人员结合体质辨识表内容以及中医四诊资料,参照文献[6]进行中医体质辨识。

2.6 统计学方法

3 结 果

3.1 调查人群健康状况分析

通过常规健康体检,亚健康问卷调查,选择48项进行分值加权统计。全体调查人员健康与疾病、亚健康对比情况,见表1。

表1 全体人员健康状况对比 例数(%)

3.2 中医体质辨识结果

除调查人群中各类患病者以外,其他健康和亚健康成员全部参与中医体质辨识。各类人群体质类型分布状况见表2。由表2可知:总人群居于前 5位的体质类型分别是平和体质(29.67%)、阳虚体质(14.80%)、痰湿体质(14.51%)、阴虚体质(10.75%)及气虚体质(13.38%)。亚健康人群居于前5位的体质类型分别是痰湿体质(19.05%)、阳虚体质(17.19%)、阴虚体质(14.71%)、气虚体质(13.38%)及平和体质(11.03%)。亚健康人群体质类型与总人群比较,差异明显,平和体质比例显著下降,各种偏颇体质比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

表2 各类人群体质类型对比表 例数(%)

4 讨 论

亚健康状态是指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诊断,却过早表现出疲劳增加,活力、反应能力降低,适应能力减退,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1]。体质是指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2]。中医学强调,健康必须是人与自然及社会之间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即所谓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亚健康的中医病因病机多是在素体体质偏阴偏阳基础上,情志失调加之劳倦、饮食起居不节而致脏腑气机升降失常,阴阳失衡,以致气滞、血瘀、痰湿等病理产物蓄积,进而出现各种虚实证候[7-8]。

本研究中,男性亚健康比例占66.14%,女性亚健康比例占69.39%,此与文献报道结果基本一致[9-10]。作为医务工作者,应该多考虑如何防治亚健康或者干预亚健康,以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

此外,男、女性群体中的平和体质均占30%左右。男性痰湿体质比例较高,占20.77%,提示男性职工在体质量、生活方式、饮食嗜好等方面要多注意;而女性阳虚体质比例较高,占18.94%,提示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顾护阳气、防寒保暖、少食生冷、多食温补之品以助阳气。亚健康人群居于前5位的体质类型分别是:痰湿体质(19.05%)、阳虚体质(17.19%)、阴虚体质(14.71%)、气虚体质(13.38%)及平和体质(11.03%)。由此可见,亚健康人群中平和体质所占比例较总人群中所占比例下降,居于第5位;而偏颇体质比例均不同程度上升。

本研究中,亚健康人群在调查总人群中占有较高比例,偏颇体质在亚健康人群中亦占较高比例。针对亚健康人群的中医体质特点,如何进行预防保健,是众多中医“治未病”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今后我们要以中医“治未病”理论为指导,系统总结有关亚健康人士的养生保健措施,找出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让广大亚健康人士能真正培养并建立一种健康的生活、行为和工作方式,注重膳食结构的合理性,性情开朗,起居有常,劳逸结合,从而走出亚健康,远离亚健康[11-13],从根本上解决亚健康问题。

[1]赵瑞芹,宋振峰.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2,19(1):10-13.

[2]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3-85.

[3]刘保延,何丽云,谢雁鸣,等. “亚健康状态调查问卷”的设计思想与内容结构[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5):382-387.

[4]郑秋甫,段留法.亚健康研究现状[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3,5(2):67-70.

[5]刘保延,何丽云,谢雁鸣.亚健康状态的概念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11):801-802.

[6]王琦.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24-50.

[7]何裕民.未雨绸缪,开拓生存空间——亦论中医学术发展大势[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42(5):8.

[8]杨继军,董进洲,佘延芬.亚健康状态中医治疗之我见[J].福建中医药,2003,34(2):43.

[9]李俊.企业人群亚健康状态流行病学调查的初步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07.

[10]陈晶,于征淼,赵晓山.中国亚健康研究的现状与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47): 9566-9568.

[11]万生芳. 甘肃省高校教师亚健康人群中医体质类型调查与分析[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2,29(3):52-55.

[12]于智敏.走出亚健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6.

[13]万生芳,张小荣.甘肃2所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西部中医药,2011,24(9):40-42.

猜你喜欢
亚健康比例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人体比例知多少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甩掉亚健康 我们在行动
组成比例三法
跟踪导练(一)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医疗设备“亚健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