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敏,杨东东,肖 文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00)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造成失眠的原因很多,包括环境因素、个体因素、躯体因素、精神因素、情绪因素等。长期失眠不但妨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而且会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全身相关脏器的功能紊乱和免疫功能减退。中医药在失眠症的治疗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通过对20 a余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中医诊治失眠文献进行分析,中医将失眠多分为痰火扰神、心脾气血虚、肝郁气滞、阴虚火旺、肝火炽盛和心肾不交6种证型[1],并予相应方药治疗取得良好疗效。2010年6月—2011年7月,笔者采用蒿芩清胆汤治疗胆经湿热型失眠32例,总结报道如下。
选择本科室住院的胆经湿热型失眠症患者64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男6例,女26例;年龄15~65岁;病程6个月~10 a。对照组32例,男9例,女23例;年龄18~61岁;病程9个月~8 a。两组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2](3版),中医辨证以不寐为主症,兼症见寒热如疟,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黏,胸胁胀痛,舌红苔白腻,脉濡数。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给予阿普唑仑片,每次0.4 mg,每日1次,于每晚睡前30 min口服。
治疗组给予蒿芩清胆汤,药物组成:青蒿15 g,黄芩 15 g,淡竹茹 15 g,法半夏 15 g,陈皮 10 g,枳壳15 g,赤茯苓 15 g,滑石 18 g,青黛 10 g,甘草 3 g,石菖蒲15 g,生龙骨20 g。每日1剂,水煎服。
两组均以3周为1个疗程,共1个疗程。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睡眠时间达6 h以上,醒后精力充沛,伴随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显效:每晚睡眠时间在5 h左右,伴随临床症状减轻,病情逐渐向痊愈方向发展。有效:每晚睡眠时间在3~4 h之间,伴随临床症状好转不明显。无效:每晚睡眠时间不足2 h,伴随症状未见改善或加重。
见表1。两组对比,经 Ridit分析,u=2.06,P <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病例资料采集的所在地蓉城属于亚热带季风型气候,由于四周高山环绕,又呈典型的盆地地形,夏季闷热,雨水充沛,故而此地居民多受湿热痰扰,胆经湿热证型的患者不在少数。而少阳胆经湿热所致不寐,笔者浅析其病机有3:①《灵枢.邪客》云:“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暝,不卧出者,何气使然……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行于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硚满;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暝。”[4]湿热之邪客于胆腑,则卫气独行于外,不得入于阴,故不寐。②胆腑若受湿遏热郁,则胆中之相火乃炽,胆火炽必犯胃而液郁为痰[5],致胃不和,则卧不安;“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6],故少阳胆经湿热证之不寐可伴有口苦、呕逆黄涎等症状。③胆主决断,调节情志,湿热郁胆则胆之调节情志功能失常,可见胸胁胀满,烦躁易怒,情绪激动难以入眠。蒿芩清胆汤中以青蒿、黄芩、竹茹为君药,清泻胆火;碧玉散有引胆之相火下泄之功,与君药协力泻胆中之相火,火邪散则卫气由阳入于阴,乃能寐;法半夏、陈皮、枳壳为臣药,和胃化痰,胃气和则卧能安;赤茯苓效在渗利湿热,引热从膀胱而出,相较于茯苓渗湿健脾之功,赤茯苓去除热邪之力更强,湿热出则胆腑清,情志舒畅眠乃佳。研究表明,蒿芩清胆汤治疗胆经湿热型失眠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1]司富春.失眠中医证型和方药分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9):520-523.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119.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20.
[4]田代华,刘更生.灵枢经校注[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235.
[5]沈元良.绍兴伤寒学派与通俗伤寒论今释[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47-148.
[6]牛兵站.黄帝内经灵枢译注[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