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体现这一教育理念呢?笔者认为,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和释疑,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一 教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发明千千万万,起点在于一问。”可见,“疑”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生疑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生疑、质疑。
1.创设质疑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
不难发现,我们的学生大多不敢提出疑问。为此,教师必须努力创设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营造质疑的环境,为每一个有疑而不敢问的学生解除后顾之忧。当学生鼓足勇气提出问题时,哪怕是极其幼稚的,教师也应热情地赞扬他战胜自我的勇气。假如教师用欣喜的语气评价:“这位同学提的问题真有水平,不错!”或“这位同学思维敏捷,这么快就发现了这一问题,真棒!”学生得到肯定,心情自然愉悦。其他同学感受到老师对这一同学的赞赏,感受到老师热情的鼓励,心理自然没有负担,自然也就跃跃欲试。这样,他们就敢踊跃地说出自己发现的问题了。
2.指点质疑技巧,使学生善于质疑
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因此学生的质疑能力自然有所不同,有部分学生质疑时往往不能提到点子上、关键处,甚至有些质疑是在钻牛角尖。因此,我们就必须指点给学生多方面的、行之有效的质疑技巧,给学生一双会“疑”的“慧眼”,使学生善于质疑。
第一,从文章标题处质疑。标题一般都是文章主旨性内容的高度浓缩,概括、凝练,或暗示主题,或点明对象,或渲染气氛,或交代背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因此,针对标题质疑,也就抓住了阅读的关键。
第二,从关键语句处质疑。要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就应抓住文章的关键语句进行质疑。如一些推动情节的句子、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句子、主旨句等都是可质疑的关键语句。如《孔乙己》中介绍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写道:“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就是关键语句,抓住这一句子质疑、释疑,也就了解了孔乙己的特殊身份、社会地位,从而找到分析这个人物的钥匙。
第三,从文章前后“矛盾”处质疑。有些课文的语句看似前后矛盾。实则是作者匠心独具,大多蕴含深意。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感觉“矛盾”的地方进行质疑,破解其弦外之音,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如《孔乙己》最后一段“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中的“大约”和“的确”是相矛盾的,学习时就可这样质疑:“作者将‘大约和‘的确两词并用,有何用意?”如果联系孔乙己的身份、地位及其遭遇,可能还会生出另一些疑问来,如: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大约”“的确”死了的依据各是什么?这样,抓住这一“矛盾”处质疑,就能加深对孔乙己悲惨命运的理解。
第四,从文章多次反复处进行质疑。作者使用一些手法是为了加强一定的表达效果,多次反复处正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而有意为之,需要仔细品味。比如《安塞腰鼓》中“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一句,“容不得”一词的反复出现,正是为了突显安塞腰鼓所展现出来的生命中奔腾的力量——气势磅礴,如山崩地裂压顶而来,使天地万物变得渺小。引导学生质疑理解这一反复处,有助于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二 教师要大力发展学生的释疑能力
“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须知,引导学生质疑只是手段,释疑才是最终目的。因此,我们既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更要大力发展学生的释疑能力。
1.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
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既不可置之不理,更不可包办代理。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不妨先把问题抛回给学生,让他们尝试自行解决或运用合作的方式加以解决。
2.引导学生协作攻关,共同提高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妨将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搜集起来,择取几个具有讨论价值的重点问题,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交流讨论。这样,在小组合作探究时,通过学生的思维活动、情感交流和相互启发,甚至辩论,从多方面入手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同时,还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群体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倡导求异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在释疑中,教师不要统一为一个答案,而要敢于打破常规,独辟蹊径,要鼓励、提倡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获取独到的见解。例如,《曹刿论战》中鲁庄公的形象,有人认为鲁庄公是一鄙陋的昏君,有个别学生对此产生质疑,于是,我因势利导,组织一场“鲁庄公真的‘鄙吗?”的讨论会,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辩证分析鲁庄公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上,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同学说:“鲁庄公作为国君,不仅能够接见平民曹刿,而且还能诚恳地与之探讨战前的政治准备,这在当时的封建专制社会是难能可贵的,这正说明他的开明。”还有的同学说:“在长勺之战中,鲁庄公能听从曹刿的指挥,甘心充当‘配角,战后又实事求是,不遮掩自己的不足,能不耻下问,这些都说明鲁庄公具有明君的胸怀。”……最后,同学们一致公认:鲁庄公是一位明君。
实践证明,当学生愿意并能够质疑、释疑时,他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从而能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探究精神、合作意识、创新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更应大力培养学生的质疑、释疑能力,促使他们疑中有进、疑中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