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健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文章记录了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齐鲁长勺之战的全过程。文章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深谋远虑、精明强干、睿知机敏、沉着冷静,具有杰出军事才能的军事家曹刿的形象。而文中另一位“陪衬”人物鲁庄公又是怎样的形象呢?大多数教学参考书都把鲁庄公看做是一位见识鄙陋、轻率鲁莽、缺乏政治远见而又没有军事指挥才能的庸君,我认为有失公允。如果我们能进一步研读课文,结合当时历史背景,换一种角度重新审视鲁庄公,就不难发现,在他身上还是有许多被忽略的优点值得肯定的。
一、国难当头,不畏强敌,敢于应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在那个弱肉强食的年代里。面对强大齐国的入侵,作为一个弱国的君主——鲁庄公没有惊慌失措、没有退缩求和,而是率军准备迎战。虽然他的应战在一定程度上看起来仓促了些,草率了些,但他那种不畏强敌、敢于应战的勇气是值得肯定的。
二、广开言路,乐于纳言,知错就改
大敌当前,作为一位有责任心、爱国心的平民曹刿,顶着众乡邻的冷嘲热讽,挺身而出要拜见鲁庄公。“乃入见”,可见他的要求没有受到任何阻拦,很顺利地见到鲁庄公。可见鲁庄公能够广开言路,愿意招纳贤才,愿意倾听百姓的呼声和建议。起初鲁庄公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近臣的拥护和神的保佑上,见识短了些。曹刿直言否定,语气强硬,咄咄逼人,可庄公并没有生气,也没有丝毫的不耐烦。知错就改,乐于纳言。从这点看,不能不说庄公是具有一定气度的。
三、礼贤下士,知人善用,用人不疑
鲁庄公贵为一国之君,而曹刿不在“肉食者”之列,出身卑微。庄公却能放下诸侯王的架子,不以身份取人,不拘一格,打破常规,让原本默默无闻的曹刿连跨三关:“得以入见——畅谈国事——参与战争指挥”。可见鲁庄公在用人上确实做到礼贤下士。
战前曹刿的精辟分析,让鲁庄公认识到曹刿有着“肉食者”们不具备的远见卓识,并爽快地答应他的参战请求,并与曹刿携手同坐一辆战车。“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可见鲁庄公对曹刿的器重。在指挥作战过程中,鲁庄公起初犯了急躁、冒进的毛病,曹刿及时制止。曹庄公没有一意孤行、固执己见,而是积极采纳曹刿建议,放手把指挥权交给曹刿,一切听从曹刿的指挥安排,毫不怀疑。君臣鼎力配合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也正是鲁庄公的礼贤下士,重用人才,才会给曹刿提供展示军事才能的机会,从而创造了古代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四、虚心,谦恭,不耻下问
身为国君的鲁庄公在一介草民曹刿面前并没有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架势。战前他能心平气和地倾听曹刿的分析,并悟出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是要取信于民。作战过程中,作为全军主帅,他没有盲目自信,刚愎自用,而是虚心接受曹刿的意见,积极配合曹刿的指挥。特别是在战斗取得胜利后,他没有得意忘形、贪功矜持,也没有沉醉于取胜快乐之中,而是冷静思考曹刿指挥成功的奥秘。当他百思不得其解时,他没有不懂装懂,而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并以求实精神、谦恭的态度向曹刿请教获胜的原因。“既克,公问其故”,鲁庄公的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五、能够关注民生、民情,实施仁政
尽管鲁庄公心目中没有把“取信于民”放在首要位置,但从“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的话语中不难看出,他平时施政还是有些“为民办事”的举措或想法的,否则,他临时也不会想到这一条的。这和那些昏庸无道、鱼肉百姓、不问朝政、涂炭生灵的昏君、暴君相比,有着天壤之别。鲁庄公正是因为平时能够广施仁政、取信于民,因此得到广大百姓的支持,为长勺之战胜利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综上所述,鲁庄作为公春秋时代的一个小国之君,在面对强敌入侵的危急关头,及时重用一位有远见卓识的平民百姓,虚心听取和采纳他的建议,并授之以战争指挥权。如果没有一定胆识、气魄和胸怀,是难以做到的。可以说没有鲁庄公的知人善用,没有他的礼贤下士,曹刿纵有“经天纬地之材”也只能落得个“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可悲结局,最终泯然众人也。因此在学习本文时,我们在高度评价曹刿杰出才能的同时,也不应忘记给鲁庄公一个公正的评价。他是一位有作为的、比较开明的政治家。我们不应把鲁庄公归类于目光短浅的“肉食者”之列。
(责编 李 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