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探究题:一种文化的解读与建构

2009-09-01 09:03陆宝初曹叶娟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建构文本

陆宝初 曹叶娟

语文学科最本质的特点其实是它的文化性。文本的解读和探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是对文化的解读和探究。一种对阅读、思维品质和语文素养的深度考查,从一定程度上检测了学生阅读个性和文化品位,因而高考探究能力的考查,适应了人文教育的需要,把高考语文纳入了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轨道。

一、精神和文化的成长是文本探究的基础

阅读是语言文字激活生活积累,形成再现和再造表象的活动。陈明华《语文—— 一种文化的深度阅读》一文指出:“语言之于人,是一种精神意义的存在,是人的精神本体赖以存在的凭依。”(《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8年第2期)所以,语言的成长就是精神的成长、文化的成长。他说,阅读首先是对文本“文化内涵的开启和解读,从中体悟语言文字作为一种文化工具所产生的基础魅力,体悟从文本世界中所弥散开来的浓浓的文化意味”。

引导学生去感悟、揣摩、理解文本内涵,细心品读和体悟,转换、补充、生成情境,促进学生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实现语文探究学习“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这一要求,这既是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也有效地促成了语文多项目标的达成。

探究阅读首先是激发情感、精神,从而形成深层次的审美积累、生活感悟和文化积淀的过程。没有学生情感、精神的参与,语文课就失去了活力。余秋雨的《风雨天一阁》,把挖掘历史遗迹、搜罗文化古籍看做是比生命都重要的事。是啊,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几乎决定了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一个人的文化积淀也必然影响一个人的人生历程。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任何文化积淀的人将如何立足于社会,立足于生活,一个没有任何文化积淀的民族如何屹立于世界。

《考试说明》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从作者、读者、文本,从表面、内涵、背景,从历史、创新、局限等等来进行观察、思考、评价,突出了人的自主精神活动。

窦桂梅老师在上《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即将结束时说:“现在圆明园什么都没有了,那留给你的是什么?”有学生说是“难过”、“叹息”、“泪水”、“无奈”,而有一位男生说是“恨”:“不仅恨英法联军,也恨当时的中国人。”令在场的人感叹不已。窦老师从生命成长的角度,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让学生走上文化积累和精神成长的道路。有人说,十一二岁的小学生能懂得“民族性的自省”吗?是的,虽然还只是直觉,但在学生心中却留下一颗“思考的种子”,等待其日后生根、发芽。

二、人文审视是文本探究的根本

《考试说明》要求能从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探究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人文精神和人生价值。这正是作家在创作作品时,真正想让读者把握、思考、获得的精华所在。这种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思考和审视,不是单一的东西,它反映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各个层面,如2007年宁夏、海南卷14题就林冲在当时世态人情中的身份特点说说他的性格和心理,以及18题对叶圣陶“孺子牛”襟怀的探究,2007年山东卷实用类文本阅读22题根据奥蒂的世界百米冠军梦结合奥林匹克精神谈谈你的认识等等。

人文审视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寻求人的自主发展与完善,对人类生存的环境、意义的无限关怀。毛泽东说:“一个民族的发展前途总是由人文精神决定着的。”语文教材汇聚了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文章,具有鲜明的人文色彩,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

作为中学生,不太可能写出像余秋雨那样的文化散文,但只有对文本中的民族精神、人的精神、人生哲理等进行观照、审视,才能使语文课堂弥漫出文化味。

阅读鲁迅的《灯下漫笔》,在对中国封建社会中“奴化”的本质解剖中,既让你体会到鲁迅思想的博大与精深,更让你思考人的尊严与人格,展望未来社会的人的文化存在形态。现在,改革开放使我们的民族心理有了渐趋平和的开放心态,有了渐具和谐理性的社会发展心态,而现代文明的到来也使一些人对农耕文化怀着无限的依恋。2006年高考语文重庆卷19题这样说:“这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而对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谈不上的,或幸或悲。”为什么说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又为什么说“对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谈不上的”,这蕴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你怎样看待村落的命运?回答这些问题,正是一种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思考中的人文审视。

面对当前文化低俗化、从众化以及作品泛情感化的现状,我们应该进行自我反省,重新审视我们的文化品位,确立一种健康的审美标准。韩愈曾说:“文贵创新,人贵独立。”不仅要争取人格的独立,还要坚持审美价值和文化品位的独立,从众化的文化消费必然导致文化的蜕变与衰落,阻碍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文化建构和创造是文本探究的目标

古人云:“亡德而富贵,谓之不幸。”社会的发展,需要文化的引领和精神的支撑,文本探究的终极目标可能就是文化的建构和创造。

文化的建构要我们进行自身的精神劳动和创造,自觉地运用批判的眼光去审视、鉴别,在纷繁复杂的文化浪潮中获取到高品质的精神食粮。

一篇文化内涵极丰富的文章,可能因为消极的阅读态度和有限的文化涵养而使阅读变得索然无味。传统的阅读追求的是条分缕析的解读,功利的阅读追求的是昙花一现的娱乐,而对文化品位的追求,则是阅读者在阅读感悟中一次次情感的升华、一次次灵魂的荡涤、一次次人格的重铸。这种境界要用探究的精神、质疑的思维、求索的品性去阅读,这才是阅读的至境。

《考试说明》要求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是对阅读者个性文化的深层建构的要求。读2008年高考江苏卷文学类文本《侯银匠》,探究汪曾祺为何写侯银匠笔墨少而写侯银匠女儿侯菊笔墨多,考生可以从小说选材、手法、人物关系及作品主题等多个角度思考,体味作者在豁达、精致的描写中渗透出的人生况味,体味作者如何通过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表达对个性生存者富有人情味的和谐人生的昭示和呼唤,用个性文化的艺术神韵建构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的美学价值,在清淡、委婉中显现出和谐、淳朴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趣。

文化的哲学价值始于人性,重在个性。虽然一些人坚持认为,文化大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但文化的差异和文化多样性不仅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常态和主流,更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法国人莱维·施特劳斯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约撰写的《种族与历史》一书中说:“世界文明只能是各种保存各自独特性的文化在世界范围的联合,而不可能是别的什么。”只有不断汲取外来文化的营养,本民族文化才有勃勃生机。

读苏轼的《赤壁赋》,体会苏轼清静自然、超然飘逸的个性特征;读陶渊明《归园田居》,置身于闲暇和顺的生活状态,实现向自然人的复归。中国传统文化以它特有的人文精神表现了中国的文化形态。高考作为一种人性化的考试,应该尊重考生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引导考生建构生动活泼的文化个体。那种对情感、态度、价值观泛泛而谈、毫无个性的“大文化”、“大话语”的泛语文化的“探究”,恰恰与探究的初衷背道而驰。

(责编 覃亮生)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建构文本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