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媒体文化丰富语文课程资源

2009-09-01 09:03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名著语文课程作文

徐 林

媒体文化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越来越普遍地进入了大众的生活。媒体文化“生产”的形象、观念与知识渗透到了现代人类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语文教育也随之发生了重要变化。在信息时代,语文课程不再固守传统的封闭的结构,而是不断增添新的内容。从形式上看,它不仅包括文字文本,而且还包括口头文本、电子文本和媒体文本、广告作品、影视作品及许多大众文化与流行文化作品进入了语文课程,大大地丰富了语文课程的内涵。与此同时,社会对语文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媒介素养被置于语文课程目标的突出位置。我们必须逐步从传统学校教育走向现代教育,培养青少年适应媒体文化时代的现代语文学习意识与学习观念,教育青少年懂得信息时代的现代语文学习方法。

一、推介图书,亲近名著,传承优秀文化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指出初中生“要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并要求“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同时对课外阅读的材料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古今中外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经典作品应是初中生课外阅读的首选。经典名著是优秀的文学积淀,是优质的精神食粮,是人类社会基本价值的携带者……因为阅读一部优秀文学名著而影响其一生的例子屡见不鲜。因此,我们也有必要创造机会与条件让青少年走近名著,此外,银幕、荧屏、图书、报刊……要有文学名著一席之地。

世界上任何一部文学艺术作品,都取材于生活,艺术地再现生活。它们凝聚着创作者的智慧与汗水。他们将自己的作品植根于生活、精神、情感的土壤之中,自我表现无疑是作者心声的倾吐与独白,同时也是用带有激情和幻想翅膀的心灵去洞悉世界、体验生活的,在一种超脱的忘我境界中创造自由、完整而独立的心灵形象。这类作品大多是灵感的产物,这种自我意识可以为人所理解和接受。它们有着顽强的艺术生命力、闪烁着瑰丽的艺术光辉,它们传播真善美,指点人生,拨动心弦,激荡心灵,净化灵魂,感召生命,催人奋进……

通过阅读名著,弄清主要内容、情节和人物关系等。用精读方法阅读精彩片段,评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品味作品的语言特点。在阅读名著的实践中,学生可以从中直观感受文章的布局谋篇、选材立意,如何开头结尾,这一切再也不是老师课堂上干巴巴的说教,应该怎样怎样,听得大家头都大了,可还是用不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写出来的文章“涛声依旧”,该写成什么样的还什么样,不会因此有大的改变或产生老师期望中的提高。试想,南京考生蒋昕捷如果没有名著的熏陶,2001年会有《赤兔之死》的精妙作文横空出世吗?用古白话写就的佳作不仅让阅卷老师一致拍案叫绝,给出了满分。作者文学功底相当深厚,《三国演义》没读过5遍以上绝不可能写出来这样的作文。历年来的考场优秀作文无不证明了这一点。

二、走近影视,欣赏佳作,打造精品课程资源

电影作为人类重要的文化和精神财富,它从诞生以来伴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不断进步,为人类带来极大的文化享受和精神享受,早已突破一般的娱乐和消遣的特质,电影艺术融入各种表现手段,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优秀电影形成的电影文化的发展提升了人们思维和审美的品位,优秀电影融文化、艺术、科技、审美所提供的人文信息孕育出一种非常宝贵的教育资源,现代教育没有理由抛弃电影文化。在信息时代有效利用电影资源改变或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何尝不是一种创新思维和创新的学习模式?

然而,现今的中学生,时逢快餐文化的时代,加上学习的压力,普遍缺乏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尤其是外国名著。分析其原因,在于西方文学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对于学生来说较为陌生,其行文结构与中学生的阅读情趣又存在较大的差距。

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影视与文学的密切关系,把影视引进课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在我们的时代,电影不仅对儿童,而且对成人都是最有力的教育因素。”许多人往往就是因影片中某个印象深刻的人物或复杂多变的情节而开始走进名著,进而使自己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

依此,教师可以适当选择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片段在学生中播放,让学生与名著进行对比,在比较中理解名著的精彩之处。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白光看由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读名著。因为,影视作品与小说在欣赏方式上存在着很大差别:小说讲究文字描绘的形象化;影视作品讲究人物的行动化和视觉化。因此,读小说要将文字转化为“意象”,这是一种积极的再现过程,需要联想、想象,需要心灵体验,需要集中精力,需要进入心气平和的状态,需要沉浸在宁静和谐的状态之中。这样,就陶冶情操,增进智慧,提高语言感受能力,获得难以名状的读书愉悦,培养阅读名著的兴趣。

三、关注传媒,走进社会,挖掘社会人文资源

新闻媒体主要包括广播、电视、报刊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这要求教师调动一切手段,让学生了解家事、国事、天下事,从现实生活中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积累写作素材。

针对此,教师完全可以充分运用网络资源,有选择地下载并播放一些如《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共同关注》、《今日说法》等栏目中的节目,以及《见证》、《大家》,国内、国际的《年度新闻记忆》等年度总结式节目。这些都是现实生活的浓缩,学生可以从中把握生活鲜活的脉搏:如火如荼的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谐社会的人生百态,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学生拓宽了知识面,就能自觉关注社会、民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此外,如“艺术人生”、“中国骄傲年度人物”、“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等节目中的人物故事,不仅是学生写作中极佳的素材,更重要的是,那些社会精英、平凡人物的人格魅力与高贵品质,将成为学生今后的人生楷模与精神动力。

此外,如“感动中国颁奖”、“感动中国的十位母亲”、“2008抗震救灾文艺晚会”节目等,我认为都是生动感人的好教材。历年来考场作文的话题其实都离不开真善美的主题,而这些材料中的人物事件,是真善美的典范,不管是为积累写作素材还是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这些材料都不容错过。以2008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他们》为例,文章的思想深度和朴实的文字赢得所有阅卷老师的赞赏,终于获得了70分的满分,专家称这是上海近年来高考中难得一见的佳作。作文题“他们”,构成整张试卷一个亮点。阅卷专家分析说:“这篇文章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视角独特,关注农民工的人很多,但是关注农民工子女的人却很少。作文在客观描述、合理想象之中又饱含真情实感,不愧为上乘之作。”这篇作文把深刻的思想用朴实的文字表现出来,全文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时尚的包装,但是立意高,角度新,字里行间透露出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引发了阅卷者内心的共鸣。而文章的点睛之笔就是最后一句:“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考生没有一味抱怨,写出了变化和希望。文章让我们读懂了真实生活素材是作文的源泉。那些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大家看得见感触得到的社会现象,转化为文字后,自然会引起大家的共鸣,作者如果没有关注社会,没有关注媒体,也许根本挖掘不出这样的社会资源。

四、走进网络,对接现实,拓展信息互动资源

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利用网站、论坛、帖吧、博客、播客等公众的与个人的网络平台,收集与筛选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存精,拓展交流互动资源。

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后,一大批优秀文学作品和新闻作品最先通过网络向公众发表了,如:《生死不离》、《大地震纪实:我们在一起》、《一切为了生命》等。灾难考验文学,促进不朽作品的诞生。这些作品不仅仅真实回放了大地震过程,以全球视角阐释震灾之于整个人类的启示和警世意义,也展示了在惨绝人寰的大灾面前,英雄的中国人民表现出的坚毅、顽强、友爱、互助的美好品德与战胜灾难、重建家园的伟大精神。作品中人物对爱情的执着、对亲情的呵护、对家庭伦理的信守以及对职业的笃诚,都升华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情感,成为中华民族和整个人类的精神遗产。

例如,“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怕你/碰了头/快/抓紧妈妈的手/让妈妈陪你走……”自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众多网友自发创作的诗歌难以计数,其中一首佚名的《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感动了很多人。这首诗为纪念地震中遇难的学生而写,在网络、手机和电台中流传,并被制作成MV。中国通信业媒体人乔楠在博客上转载了这首诗,并说这首诗价值600万元。乔楠介绍,这首诗感动了盛大总裁陈天桥,5月16日盛大网络宣布再捐600万元,捐款总额达到1000万元。众多网友甚至建议,这首诗应入选中小学课本,纪念地震中遇难的孩子。据网友反映,这首诗最早出现在5月13日上午的百度贴吧,随即被网友们到处转载。

全民抗灾的这段经历,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给学生以启发和思考:体现了中华民族有着怎样的优秀传统、怎样在危急时刻作出理性选择、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道德的力量等等。通过视频画面,学生能够感觉到人们不畏艰险、尊重生命、团结互助、爱心相连的道德风尚与精神面貌,在直观感受之余又可以进行思维的拓展延伸训练。

利用媒体文化教育是新课程下语文教学改革创新的途径之一。媒体文化的养成教育,比较起传统的语文教育,学生有了更充分的自主学习意识,媒体文化接受过程中的独立思考与价值判断成为了必须的思维方式。这种现代媒体文化的素养教育又是现代青少年心智健康发展的必然途径。

(责编 覃亮生)

猜你喜欢
名著语文课程作文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