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考释

2013-11-22 09:07梅新林俞樟华
关键词:意指学问学术

梅新林, 俞樟华

(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浙江金华 321004)

何谓“学术”?《辞源》释之为“学问、道术”;《辞海》释之为“较为专门、有系统的学问”;《汉语大词典》梳理从先秦至清代有关“学术”的不同用法,释为七义:(1)学习治国之术;(2)治国之术;(3)教化;(4)学问、学识;(5)观点;主张、学说;(6)学风;(7)法术、本领。其中,(3)(4)(5)(6)(7)皆关乎当今所言“学术”之意义。

从语源学上追溯,“学”与“术”先是分别独立出现,各具不同的语义;然后由分而合,并称为“学术”之名;至近代以来,又逐渐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略略考察其间的演变历程,有助于更深切、准确地理解“学术”的本义及其与现代学术意涵的内在关系。

一、“学”之释义

《说文解字》曰:“斆,觉悟也。从教、冂。冂,尚矇也。臼声。學,篆文斆省。”许氏以“斆”、“學”为一字,本义为“觉悟”。段注:“详古之制字作‘斆’,从教,主于觉人。秦以来去‘攵’作‘學’,主于自觉。”以此上溯并对照于甲骨文和金文,则“學”字已见于甲骨文,而金文则“學”、“斆”并存:前三字为甲骨文,后二字为金文。甲骨文“學”字或从乂,或从爻,与上古占卜的爻数有关。占卜术数是一门高深的学问,需要有师教诲,故“学”字引申,凡一切“教之觉人”皆为“学习”,不一定是专指占卜了。如:

丙子卜贞:多子其延學疾(治病),不冓(遘)大雨?(《甲骨文合集》3250)

丁酉卜今旦万其學?/于来丁廼學?(《小屯南地甲骨》662)

然后从学习行为引申为学习场所,意指学校。如:“于大學拜?”(《小屯南地甲骨》60)大学,应为学宫名,即是原始的太学,《礼记·王制》曰:“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1]93

以甲骨文为基础,金文又增加了意为小孩的形符“子”,意指蒙童学习之义更加显豁。儿童学习须人教育,因此本表学习义的“学”兼具并引申为教学之义,故金文再增加“攴”符,成为繁形的“斆”字。由此,學、斆分指学、教二义。检金文中“學”字,仍承甲骨文之义,意指学习或学校。如:

小子令學。(令鼎)

小子眔服眔小臣眔尸仆學射。(静簋)

余隹(惟)即朕小學,女(汝)勿剋余乃辟一人。(盂鼎)

王命静嗣射學宫。(静簋)

前二例意指学习行为;后二例意指学习场所。然“斆”之不同与“學”,明显意指“教”之义。如:

克又井斆懿父迺□子。(沈子它簋蓋)昔者,吴人并越,越人修斆(教)備恁(信),五年覆吴。(中山王鼎)

《静殷》:“静斆无。”郭沫若《西周金文辞大系》考释:“斆当读为教……无即无斁。”这个“斆”字还保留了“觉人”、“自觉”的双向语义,即是说“觉人”为“教”,“自觉”为“学”,不必破通假字。传世文献则已分化为二字二义。如《尚书·说命》曰:“惟斆學半,念终始典于學,厥德修罔觉。”[2]孔安国《传》云:“斆,教也。”《礼记·学记》由此引出“教学相长”之说,曰:“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學相长也。《兑命》曰:‘斆學半’,其此之谓乎?”[1]242-243段玉裁尽管曾从词义加以辨析,说:“按《兑命》上斆之谓教,言教人乃益己之半,教人谓之學者。學所以自觉,下之效也;教人所以觉人,上之施也。故古统谓之學也。”其“古统谓之學”,说明“學”是双向的表意,在语源上是没有区别的。

“斆”为教义,征之于先秦文献,也不乏其例:

《礼记·文王世子》:“凡斆世子及學士,必时。”陆德明释文:“斆,户孝反,教也。”[1]146

《国语·晋语九》:“顺德以学子,择言以斆子,择师保以相子。”韦昭注:“斆,教也。”[3]

《墨子·鲁问》:“鲁人有因子墨子而學其子者。”[4]403于省吾《双剑誃诸子新证·墨子三》:“學,应读作斆。”

要之,由学习至学校,由教学至学习,“学”字在上古包含了“觉人”(教)与“自觉”(学)的双向语义。

春秋战国时代,在百家争鸣、学术繁荣的特定背景下,“學”之词日益盛行于世,仅《论语》一书出现“學”者,凡46处之多。而且,还出现了如《礼记》之《大学》、《学记》,《荀子》之《劝学》,《韩非子》之《显学》等论学专篇。“學”之通行意义仍指学习行为,然后向以下诸方面引申:

1.引申为学习场所——学校

《礼记·学记》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遂)有序,国有学。”[1]243《礼记·大学》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429此“国之学”、“大学”即指最高学府——太学。

2.引申为学习主体——学士、学人、学者

《荀子·修身》曰:“故学曰迟,彼止而待我,我行而就之,则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为乎其不可以同至也?”[5]20此“学”意指学习者,或衍为“学士”、“学人”、“学者”。《周礼·春官·宗伯》曰:“诏及彻,帅学士而歌彻。”[6]《左传·昭公九年》曰:“辰在子卯,谓之疾日。君彻宴乐,学人舍业,为疾故也。”[7]《论语·宪问》曰:“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8]117《礼记·学记》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1]245此“学士”、“学人”、“学者”,皆指求学者。

由求学者进一步引申,又可指称有学问之人。《庄子·刻意》曰:“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为修己而已矣;此平世之士,教诲之人,遊居学者之所好也。”[9]211成玄英疏:“斯乃子夏之在西河,宣尼之居洙泗,或遊行而议论,或安居而讲说,盖是学人之所好。”而《庄子·盗跖》曰:“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侥幸于封侯富贵者也。”[9]436此“学士”则泛指一般学者、文人。

3.引申为学习成果——学问、学识

《论语·为政》曰:“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8]13《论语·述而》曰:“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8]46《论语·子罕》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8]62《墨子·修身》曰:“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4]7此中“学”字,皆为学问、学识、知识之义,后又进而衍为“学问”之词。按“学问”,本指学习与询问知识、技能等。例如《易·乾》曰:“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10]《礼记·中庸》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1]371而合“学”与“问”于“学问”一词,即逐步由动词向名词转化。《孟子·滕文公上》曰:“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11]仍用为动词。《荀子·劝学》曰:“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5]1则转化为名词,意指知识、学识。《荀子·大略》曰:“《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谓学问也。”[5]480两者兼而有之。

4.引申为学术主张与学术流派——学说、学派

《庄子·天下篇》曾提出“百家之学”、“后世之学”的概念,曰:“古之所谓道术者……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9]488-489此“百家之学”、“后世之学”,主要是指学说。而《韩非子·显学》也同样具有《庄子·天下篇》的学术批评性质,其谓“世之显学,儒、墨也”,[12]724此“学”则意指学派。

由先秦“学”之意涵演变历程观之,当“学”从学习的基本语义,逐步引申为学校、学者乃至学问、学识、学说、学派时,即已意指甚至包含了“学术”的整体意义。

二、“术”之释义

“术”,古作“術”,本义是“道路”。许慎《说文解字》曰:“術,邑中道也。从行,术声。”段玉裁注:“邑,国也。”“術”字比较晚起,不见于甲骨文和金文,睡虎地秦墓竹简写作:

《法律答问》曰:“有贼杀伤人(于)冲術。”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擒庞涓》曰:“齐城、高唐当術而大败。”[13]冲術,即大道、大街;当術,在路上。

然“術”字虽是晚出,而表示“道路”的意义则存之于先秦文献。如《墨子·号令》曰:“環守宫之術衢,置屯道,各垣其两旁,高丈为埤倪。”[4]487術衢,指道路,衢也是道路。《庄子·大宗师》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9]94道術,即道路。词义早就存在了,而表示该词义的字却迟迟未出,滞于其后。这在汉语中是常见的现象。

与“術”关系十分密切的还有一个“述”字,见于西周金文。《说文》曰:“述,循也。从辵、术声。”段玉裁注:“述,或叚术为之。”其实,術是“述”字的分化。述为循行,由动词演变为名词,则为行走的“道路”,于是才造出一个“術”字。至少可以说,術、述同属一个语源。

“術”又由道路引申为方法、手段、技能、技艺、谋略、权术、学问、学术等义,则与其道之本义逐渐分离。兹引先秦典籍文献,分述于下:

1.由道路引申为方法、手段

《礼记·祭统》曰:“惠术也,可以观政矣。”[1]328郑玄注:“术犹法也。”《孟子·告子下》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8]349此“术”指教育方法。

2.由方法引申为技能、技艺

《礼记·乡饮酒义》曰:“古之学术道者,将以得身也,是故圣人务焉。”[1]445郑玄注:“术,犹艺也。”《孟子·公孙丑上》曰:“矢人惟恐不伤人。函人惟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8]97又《孟子·尽心上》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赵歧注:“人所以有德行智慧道术才知者,在于有疢疾之人,疢疾之人,又力学,故能成德。”[8]362此“术”与德、慧、知(智)并行,赵岐释之为“道术”,实乃指一种技能、技艺。

古代与“术”构为复合词者,如法术、方术、数术(或称术数)等,多指具有某种神秘性、专门性的技能或技艺。《韩非子·人主》曰:“且法术之士与当途之臣,不相容也。”[12]751此法术犹同方术。《荀子·尧问》曰:“德若尧、禹,世少知之,方术不用,为人所疑。”[5]538《吕氏春秋·赞能》曰:“说义以听,方术信行,能令人主上至于王,下至于霸,我不若子也。”[14]595后方术泛指天文、医学、神仙术、房中术、占卜、相术、遁甲、堪舆、谶纬等。《后汉书》首设《方术传》。术数,多指以种种方术观察自然界可注意的现象,来推测人的气数与命运,也称“数术”。《汉书·艺文志》谓:“数术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职也。”[15]其下列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六种,大体与方术相近。

3.由方法引申为谋略、权术

《吕氏春秋·先已》曰:“当今之世,巧谋并行,诈术递用。”[14]57此“术”意指一种权谋。先秦典籍文献中“术”常与“数”连称“术数”,特指谋略、权术,与上文所指技能、技艺之“术数”同中有异。《管子·形势》曰:“人主务学术数,务行正理,则化变日进,至于大功。”[16]《韩非子·奸劫弑臣》曰:“夫奸臣得乘信幸之势以毁誉进退群臣者,人主非有术数以御之也。”[12]130《鹖冠子·天则》曰:“临利而后可以见信,临财而后可以见仁,临难而后可以见勇,临事而后可以见术数之士。”[17]皆指治国用人的谋略、权术。

4.由技能、技艺引申为学问、学术

以《庄子·天下篇》所言“道术”、“方术”最具代表性。《天下篇》曰:

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

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

古之人其备乎!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

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9]488-489

“道术”与“方术”一样,在先秦典籍文献中本有多种含义。前引《庄子·大宗师》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此“道”与“术”同指道路。《吕氏春秋·任数》曰:“桓公得管子,事犹大易,又况于道术乎?”[14]285此“道术”意指治国之术。《墨子·非命下》曰:“今贤良之人,尊贤而好功道术,故上得其王公大人之赏,下得其万民之誉。”[4]216此“道”与“术”分别意指道德、学问。而《庄子·天下篇》所言“道术”与“方术”皆意指学术。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释“道术”:“指洞悉宇宙人生本原的学问”,释“方术”:“指特定的学问,为道术的一部分”。[18]“道术”合成为一词,意指一种统而未分、天然合一的学问,一种整体的学问,普遍的学问,接近于道之本体的学问,也是一种合乎于道的最高的学术。而“方术”作为与“道术”相对应的特定概念,也与上引意指某种特定技能、技艺之“方术”、“术数”不同,《庄子今注今译》引:“林希逸说:‘方术,学术也。’蒋锡昌说:‘方术者,乃庄子指曲士—察之道而言,如墨翟、宋钘、惠施、公孙龙等所治之道是也。’”[18]则此“方术”意指百家兴起之后分裂“道术”、“以自为方”的特定学说或技艺,是一种由统一走向分化、普遍走向特殊、整体走向局部的学问,一种离异了形而上之“道”、趋于形而下之“术”的学问。

要之,“道术”之与“方术”相通者,皆意指学术;所不同者,只是彼此在学术阶段、层次、境界上的差异。鉴于《天下篇》具有首开学术史批评的性质与意义,则以文中“道术”与“方术”之分、之变及其与百家之学、后世之学的对应合观之,显然已超越于“学术”之“术”而具有包含学术之“术”与“学”的整体意义。这标志着春秋战国时代以“百家争鸣”繁荣为基础的“学术”意识的独立、“学术”意涵的明晰以及学术史批评的自觉。

三、“学术”之释义

尽管先秦典籍文献中的“学”与“术”在相互包容对应中已具有“学术”的整体性意义,但“学”与“术”组合为并列结构的“学术”一词,却经历了相当长的演变过程,概而言之,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先秦两汉时期“术学”先行于“学术”

略检先秦典籍文献,早期以“学术”连称者见于《韩非子》等。《韩非子·奸劫弑臣第十四》曰:“世之学术者说人主,不曰‘乘威严之势以困奸邪之臣’,而皆曰‘仁义惠爱而已矣’。”[12]140但此“学术”皆为动宾结构而非并列结构,与当今所称“学术”之义不同。

两汉时期,学术作为并列结构且与当今“学术”之义相当者,仍不多见。《后汉书》卷五八《盖勋传》曰:“(宋)枭患多寇叛,谓(盖)勋曰:‘凉州寡于学术,故屡致反暴。今欲多写《孝经》,令家家习之,庶或使人知义。’勋谏曰:‘昔太公封齐,崔杼杀君;伯禽侯鲁,庆父篡位。此二国岂乏学者?今不急静难之术,遽为非常之事,既足结怨一州,又当取笑朝廷,勋不知其可也。’枭不从,遂奏行之。果被诏书诘责,坐以虚慢征。”[19]1030此“学术”大体已与当今“学术”之义相近,但尚偏重于教化之意。

再看“术学”一词,《墨子·非儒下》已将“道术学业”连称,其曰:“夫一道术学业仁义者,昔大以治人,小以任官,远施周偏,近以修身;不义不处,非理不行;务兴天下之利,曲直周旋,利则止。此君子之道也。以所闻孔某之行,则本与此相反谬也。”[4]224道术学业并列,含有“学术”之意,但仅并列而已,而非“术学”连称。

秦汉以降,“术学”一词合成为并列结构者行世渐多。例如:

《史记》卷九十六《张丞相列传》:“太史公曰:‘张苍文学律历,为汉名相,而绌贾生、公孙臣等言正朔服色事而不遵,明用秦之颛顼历,何哉?周昌,木彊人也。任敖以旧德用。申屠嘉可谓刚毅守节矣,然无术学,殆与萧、曹、陈平异矣’。”[20]

《汉书》卷四十五《蒯伍江息夫传》:“伍被,楚人也。或言其先伍子胥后也。被以材能称,为淮南中郎。是时淮南王刘安好术学,折节下士,招致英隽以百数,被为冠首。”[21]

《后汉书》卷四十上《班彪列传》:“其论术学,则崇黄老而薄《五经》;序货殖,则轻仁义而羞贫穷;道游侠,则贱守节而贵俗功:此其大敝伤道,所以遇极刑之咎也。然善述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诚令迁依《五经》之法言,同圣人之是非,意亦庶几矣。”[19]721

《后汉书》卷五十九《张衡列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19]1039

以上“术学”皆为并列结构,其义与今之“学术”一词相当。

2.魏晋至唐宋时期“术学”与“学术”同时并行

“学术”之与“术学”同时并行,可以证之于魏晋至唐宋时期的相关史书,试举数例:

《晋书》卷六十四《武十三王传》:“晞无学术而有武干,为桓温所忌。”[22]1025卷七十二《郭璞传》:“臣术学庸近,不练内事,卦理所及,敢不尽言。”[22]1135

《梁书》卷二十二《太祖五王传》:“(秀)精意术学,搜集经记,招学士平原刘孝标,使撰《类苑》,书未及毕,而已行于世。”[23]202又卷三十八《贺琛传》:“琛始出郡,高祖闻其学术,召见文德殿,与语悦之,谓仆射徐勉曰:‘琛殊有世业。’”[23]317

《旧唐书》卷四十三《职官志二》:“集贤学士之职,掌刊缉古今之经籍,以辨明邦国之大典。凡天下图书之遗逸,贤才之隐滞,则承旨而征求焉。其有筹策之可施于时,著述之可行于代者,较其才艺而考其学术,而申表之。凡承旨撰集文章,校理经籍,月终则进课于内,岁终则考最于外。”[24]1133又卷一百二十六《卢鸑传》:“(鸑)无术学,善事权要,为政苛躁。”[24]2269

《新唐书》卷一百四十《裴冕传》:“冕少学术,然明锐,果于事,众号称职,(王)鉷雅任之。”[25]3468又卷一百一《萧嵩传》:“时崔琳、正丘、齐澣皆有名,以嵩少术学,不以辈行许也,独姚崇称其远到。历宋州刺史,迁尚书左丞。”[25]

以上皆为同一史书中“学术”、“术学”同时并行之例。但观其发展趋势,是“学术”盛而“术学”衰。

3.宋元以降“学术”逐步替代“术学”而独行于世

唐宋之际,“术学”隐而“学术”显,实已预示这一变化趋势。从《宋史》到《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术学”一词几乎销声匿迹,其义乃合于“学术”一词。而就“学术”本身的内涵而言,则更具包容性与明确性,与今天所称“学术”之义更为接近。例如:

《宋史》卷二十三《钦宗本纪》:“壬寅,追封范仲淹魏国公,赠司马光太师,张商英太保,除元祐党籍学术之禁。”[26]

《宋史》卷三百七十六《陈渊传》:“渊面对,因论程颐、王安石学术同异,上曰:‘杨时之学能宗孔、孟,其《三经义辨》甚当理。’渊曰:‘杨时始宗安石,后得程颢师之,乃悟其非。’上曰:‘以《三经义解》观之,具见安石穿凿。’渊曰:‘穿凿之过尚小,至于道之大原,安石无一不差。推行其学,遂为大害。’上曰:‘差者何谓?’渊曰:‘圣学所传止有《论》、《孟》、《中庸》,《论语》主仁,《中庸》主诚,《孟子》主性,安石皆暗其原。仁道至大,《论语》随问随答,惟樊迟问,始对曰:爱人。爱特仁之一端,而安石遂以爱为仁。其言《中庸》,则谓《中庸》所以接人,高明所以处己。《孟子》七篇,专发明性善,而安石取扬雄善恶混之言,至于无善无恶,又溺于佛,其失性远矣。’”[26]

《元史》卷一百四十《铁木儿塔识传》:铁木儿塔识“天性忠亮,学术正大,伊、洛诸儒之书,深所研究”。[27]

《明史》卷二百八十二《儒林传一》:“原夫明初诸儒,皆朱子门人之支流余裔,师承有自,矩矱秩然。曹端、胡居仁笃践履,谨绳墨,守儒先之正传,无敢改错。学术之分,则自陈献章、王守仁始。宗献章者曰江门之学,孤行独诣,其传不远。宗守仁者曰姚江之学,别立宗旨,显与朱子背驰,门徒遍天下,流传逾百年,其教大行,其弊滋甚。嘉、隆而后,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矣。要之,有明诸儒,衍伊、洛之绪言,探性命之奥旨,锱铢或爽,遂启岐趋,袭谬承讹,指归弥远。”[28]

《清史稿》卷一百四十五《艺文志一》:“当是时,四库写书至十六万八千册,诏钞四分,分庋京师文渊、京西圆明园文源、奉天文溯、热河文津四阁,复简选精要,命武英殿刊版颁行。四十七年,诏再写三分,分贮扬州大观堂之文汇阁、镇江金山寺之文宗阁、杭州圣因寺玉兰堂之文澜阁,令好古之士欲读中秘书者,任其入览。用是海内从风,人文炳乱,学术昌盛,方驾汉、唐。”[29]2916-2917

《清史稿》卷一百七《选举志二》:“先是百熙招致海内名流,任大学堂各职。吴汝纶为总教习,赴日本参观学校。适留日学生迭起风潮,诼谣繁兴,党争日甚。二十九年正月,命荣庆会同百熙管理大学堂事宜。二人学术思想,既各不同,用人行政,意见尤多歧异。”[29]

《清史稿》卷四百七十三《康有为传》:“有为天资瑰异,古今学术无所不通,坚于自信,每有创论,常开风气之先。”[29]9793

《清史稿》卷四百八十六《林纾传》:“纾讲学不分门户,尝谓清代学术之盛,超越今古,义理、考据,合而为一,而精博过之。实于汉学、宋学以外别创清学一派。”[29]10208

《清史稿》卷四百八十六《辜汤生传》:“辜汤生,字鸿铭,同安人。幼学于英国,为博士。遍游德、法、意、奥诸邦,通其政艺。年三十始返而求中国学术,穷《四子》、《五经》之奥,兼涉群籍。爽然曰:‘道在是矣!’乃译四子书,述《春秋》大义及礼制诸书。西人见之,始叹中国学理之精,争起传译。”[29]10209

此外,明代学者章懋在其《枫山语录》中有《学术》专文,周琦所著《东溪日谈录》卷六有《学术谈》一文,《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五《陆陇其传》还有载陆氏所著《学术辨》一书,曰:“其为学专宗朱子,撰《学术辨》。大指谓王守仁以禅而托于儒,高攀龙、顾宪成知辟守仁,而以静坐为主,本原之地不出守仁范围,诋斥之甚力。”[29]7847从以上所举案例可知,宋元以来取代“术学”而独行于世的“学术”一词,因其更具包容性与明确性而在名实两个方面渐趋定型。

4.晚清以来“学术”的新旧转型与中西接轨

晚清以来,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随着中国“学术”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学界对“学术”的内涵也进行了新的审视与界说。1901年,严复在所译《原富》按语中这样界定“学术”中“学”与“术”的区别:“盖学与术异,学者考自然之理,立必然之例。术者据既已知之理,求可成之功。学主知,术主行。”[30]10年后,梁启超又作《学与术》一文,其曰:

近世泰西学问大盛,学者始将学与术之分野,厘然画出,各勤厥职以前民用。试语其概要,则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例如以石投水则沉,投以木则浮。观察此事实,以证明水之有浮力,此物理也;应用此真理以驾驶船舶,则航海术也。研究人体之组织,辨别各器官之机能,此生物学也。应用此真理以治疗疾病,则医术也。学与术之区分及其相互关系,凡百皆准此。善夫生计学大家倭儿格之言,曰:科学(英Science,德Wissenschaft)也者,以研索事物原因结果之关系为职志者也。事物之是非良否非所问,彼其所务者,则是一结果以探索所由来,就一原因以推理所究极而已。术(英Art,德Kunst)则反是。或有所欲焉者而欲致之,或有所恶焉者而欲避之,乃研究致之避之之策以何为适当,而利用科学上所发明之原理原则以施之于实际者也。由此言之,学者术之体,术者学之用,二者如辅车相依而不可离。学而不足以应用于术者,无益之学也;术而不以科学上之真理为基础者,欺世误人之术也。[31]

梁启超以西学为参照系对“学术”的古语新释,集中表现了当时西学东渐、西学中用的时代风气以及梁氏本人欲以西学为参照,推动中国学术从综合走向分科、从古典走向现代并以此重建中国学术的良苦用心。但取自西学的科学、技术与中国传统“学术”仅具某种对应关系而非对等关系,难免有以今释古、以西释中之局限。由此可见,对于中国学术尤其需要西方与本土、传统与现代学术概念的互观与对接,需要从渊源到流变的学术通观。

[1]礼记[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2]孔安国.尚书注译[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318.

[3]国语[M].罗家湘,注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285.

[4]谭家健,孙中原.墨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5]蒋南华,罗书勤,杨寒清.荀子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6]周礼[M].崔记维,校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50.

[7]左传[M].北京:线装书局,2007:522.

[8]论语 孟子[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1.

[9]张耿光.庄子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10]邓秉元.周易义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37.

[11]孟子注疏[M].赵歧,注.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131.

[12]韩非子[M].高华平,王齐洲,张三夕,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

[13]孙膑兵法[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5.

[14]吕氏春秋[M].北京:线装书局,2007.

[15]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288.

[16]管仲.管子[M]//中国古代文化全阅读:第一辑 第13册.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8:340-341.

[17]鹖冠子集解[M].上海:广盆书局,1936:5.

[18]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856.

[19]后汉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

[20]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2685-2686.

[21]班固.汉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516.

[22]房玄龄.晋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23]姚思廉.梁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24]刘昫.旧唐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25]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26]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7]宋濂.元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28]张廷玉.明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29]赵尔巽.清史稿[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30]严复.原富按语[M]//王木式.严复集(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885.

[31]梁启超.学与术[J].国风报,1911,2(15).

猜你喜欢
意指学问学术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比多少的学问
“一”的学问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在可读与不可读之间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鸡叫的学问
“贴秋膘”不等于吃肉,秋冬进补有学问
影视符号中的草原文化输出
绝妙的数字灯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