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生学习倦怠的成因与对策

2013-10-11 02:59陈飞虎邹立君
职教论坛 2013年9期
关键词:被试教育学硕士

□陈飞虎 黄 胜 邹立君

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在长期学习环境中,由于学习压力或其他个人心理因素等原因而产生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及个人成就感低落等现象。学习倦怠作为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贯穿于每个层次的受教育者之中,严重影响了受教育者自身发展和身心健康。我国自1988年开始招收第一批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以来,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点由当初的一个发展至今的48个,博士点达10个左右。这个起步较晚、培养人次也不算多的专业,究竟是一些什么原因而导致了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习倦怠?针对这些原因,又该采取哪些预防策略和改善方式呢?为了能更加清楚的了解这系列问题,笔者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旨在更加清楚地了解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自身存在的学习倦怠的“症状”,及导致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改善策略建议。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带着以上种种疑问和迷惑,笔者对70名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进行了调查,笔者于2010年9月至11月通过网络(如QQ、E-mail)和走访发放调查问卷82份,调查对象包括在读和非在读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回收问卷71份,问卷回收率约为87%,剔除1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为85.3%。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被试都存在着学习倦怠的症状表现,具体如下:

(一)对该专业的学习兴趣程度不高,缺乏主动性

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之所以对该专业不了解、感觉很陌生,其原因除了在学习该专业之前,对该专业一无所知,甚至从来没听说过这个专业之外,对该专业学习兴趣不高亦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很多被试对该专业领域的发展漠不关心,并不会主动去了解和探索该专业及领域的发展。被问到“您对当前所学的专业是否感兴趣?”,70人中有46人回答不感兴趣;16人回答比较感兴趣;只有8人选择非常感兴趣,只占11.4%(见表1.1)。

表1.1 “您对当前所学的专业是否感兴趣?”情况统计单位:%

(二)学习该专业动力不强,容易疲倦

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中,大多数对该专业的学习没有动力,而且面对所要完成的作业、论文等容易产生疲倦的消极心态。如表1.2所示,选择“学习该专业没有动力,容易疲倦”人数比例占64.3%,28.6%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回答“恰好能应付”,而觉得“学习该专业非常有动力”的人数只有5人,仅占比例的7.1%。

表1.2 “您对该专业的学习是否觉得没有动力且容易疲倦呢?”情况统计 单位:%

(三)上课迟到、早退、缺课现象普遍存在

在各所大学,学生上课迟到、早退、甚至缺课现象普遍存在。针对“您学习该专业期间,存在上课迟到、早退或者缺课现象吗?”90%以上的被试都或多 或少的存在过迟到、早退甚至缺课中的一项,甚至几项。而问起“在您的印象中,自己上课迟到、早退或是缺课的次数大约在()范围内?”64.3%的被试选择范围为1—10次,选择范围在10次以上的被试为27.1%。而“担心上课点名”成为了不敢放肆地迟到、早退或缺课的重要原因之一(见表1.3)。

表1.3 “您学习该专业期间,存在上课迟到、早退甚至缺课现象吗?”情况统计 单位:%

(四)上课精力不集中

研究生上课睡觉现象似乎不常见,但是上课开小差、精力不集中现象却如家常便饭,在调查的被试中,97.1%表示自己上课开过小差,精力不集中,这种情况尤其出现在上百人拥挤在一间教室的全校公共基础课,和异常乏味的专业课中(见表1.4)。

表1.4“您上课会经常出现精力不集中的情况吗?”情况统计 单位:%

(五)自我效能感低,学习情绪低落

85.7%的被试认为自我效能感比较低,无法更好地完成自己所预期的学习目标,觉得自身所在的学校、所学专业的社会竞争力不强,导致没有信心,学习情绪低落(见表1.5)。

表1.5 “您觉得您能比较好地完成了自己所预期的学习目标么?”情况统计 单位:%

(六)普遍对该专业的就业情况表示堪忧

对回答 “您对该专业就业情况有信心吗?”74.3%被试觉得自身所读的学校、所学专业等社会竞争力不强,普遍对该专业的就业情况表示堪忧。甚至有些被试感叹自己可能会从事本科专业类的工作(见表 1.6)。

表1.6 “您对该专业的就业有信心吗?”情况统计 单位:%

二、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习倦怠的成因

造成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习倦怠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不乏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如主观原因有个人自身因素;客观原因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一)主观原因:个人自身因素

1.调剂生占多数,违背个人期望。在接受调查的被试中,绝大部分都是通过报考其他高校的相关或相近或其他专业调剂而来,占91.4%。这一方面与个人预期的期望产生了冲突,无论是预期的报考学校还是专业;另一方面也涉及到所学专业是否符合人格特征(见表2.1)。

表2.1 “您是通过调剂到该专业的吗?”情况统计 单位:%

2.未来职业目标不确定。对一些人来说,学校是学习知识,增长智慧的天堂。但是并不排除有些人选择读研,是把学校当成了暂时躲避就业的避风港,并非是基于自己的喜好,导致学习失去了方向,深感茫然。84.3%的被试认为,由于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比较困惑:进大学,竞争不过高等教育学硕士生;进高职、中职,专业性不强,无法胜任专职教师的岗位;考博,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的博士点少之又少。导致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对未来的职业目标无法确定,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抱着走一步算一步观望的心态(见表2.2)。

表2.2 “您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有明确的意向吗?”情况统计 单位:%

(二)客观原因之一:学校因素

调查中,大部分被试想好好学,并尝试去学习好本专业知识,同时也希望自己在该专业上、学术上有所建树,因此除了自身原因的影响之外,一些客观原因也不容忽视。

1.培养模式单调。笔者在调查问卷中问道:“‘当前我国高校单独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这种培养模式是否满意?”七十人中有1人回答“非常满意”、约占1.4%,4人回答 “比较满意”、约占5.7%,65人回答“不满意”,约占 92.9%(见表 2.3)。

表2.3 “您对当前高校单一的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模式满意吗?”情况统计 单位:%

2.课程设置不合理。调查中发现,有81.4%的被试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不合理,以致于抱怨“学了也没用”的消极思想。课程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其一,重理论,轻实践;其二,课程内容陈旧,缺乏前沿性;其三,课程设置模式单调等等,这些不合理极大地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见表 2.4)。

表2.4 “您对当前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满意吗?”情况统计 单位:%

3.导师素质结构不健全。导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结构的形成,同时对是否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至关重要。耶鲁大学世界闻名,他们的教师大都来自各自研究领域中的国际领先者;斯坦福大学强调教师必须要有战略眼光,能洞察专业领域的新潮流、有策略性地助学生实现梦想。而在调查中,59人(约占84.3%)认为导师的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教学方法令人乏味。

(三)客观原因之二:社会因素

1.社会压力大。在提问“哪些社会因素导致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习倦怠的形成”中,七十人选择“社会压力大”,约占100%(见表2.3)。受各种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以及社会上一些不公正现象的影响,有些学生对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产生怀疑,甚至对自我实现价值失去了信心,认为读研究生弊大于利,常常抱怨不仅浪费了金钱,还耽误了大好青春。读书再读,文凭再高,能力再强,还不如有权人、有钱人所谓的“后门”来的快、威力大。

2.就业的压力。在提问“哪些社会因素导致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习倦怠的形成”中,选择“就业压力大”有70人,约占100%(见表2.5)。认为我国高校无论是在培养目标方面、课程设置方面、培养模式方面还是在导师团队方面都强调的是研究性,没有明显的体现应用性,致使培养出来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应用能力不强,不适应时代和市场对于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需求,导致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陷入尴尬困境,就业压力油然而生(如图1)①。

图1

(四)客观原因之三:家庭因素

1.家庭经济条件问题。接受调查的被试中,由于出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家庭条件较差的被试,自认为矮人一等,产生自卑的消极心理,大大影响自身的身心健康和学习。还有些被试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利用课余甚至上课时间去校外做兼职工作,致使自己不能全身投入学习,选择家庭经济条件致使自身产生学习倦怠的被试有43人,约占61.4%(见表 2.5)。

2.父母的寄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自古以来都是父母对自己子女的殷切期望和寄托。父母都把自己的期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希望读好书,将来有份好的工作。可当今社会,文凭贬值,经验为首,即使将来硕士毕业,在社会竞争中也不占明显优势,甚至出现硕士生的“待遇”不敌农民工的“待遇”的情况也有。以上这些也同时给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导致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出现了情绪低沉、行为回避、成就感低的消极学习心理。65.7%的被试(见表2.5)认为父母的期望给自己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有种害怕家庭投资的成本与自己将来获得的回报差距很大的恐惧心理。

表2.5 “请问以下哪种或几种客观因素对自己学习倦怠的形成影响最大?”情况统计 单位:%

三、改善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习倦怠之对策

(一)加强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知识的宣传力度,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专业所在院系可以在新生刚入学时段,邀请全国著名的、资深的职业技术教育专家,以讲座的形式,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学知识的宣传,以培养专业兴趣,同时也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对该专业的入门奠定一定的基础。在专业的学习中,通过兴趣的培养,引领学生了解职业技术教育学的特点、发展动态和未来市场需求,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力。

(二)创新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国高校自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专业问世以来,一直以学科化的思维定势来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这种单一的培养模式并不利于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自身素质的提高、素质结构的健全,不利于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使得学生就业难、就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层出不穷,同时也违背了职业教育学的“职业性”。高校应该探索一条更加适合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生的培养模式,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融理论于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1]。“三位一体”、“产学研合作”及“双基地、双导师、双基地”等人才培养模式皆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三)健全导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

大学教育的本质是人才培养活动,为此,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构成大学不可或缺的两类性质和任务均有所不同的主体。世界各国著名大学的共同经验证明,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既是决定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所在[2]。导师素质结构直接决定着学生素质的形成。因此提高导师素质结构,改善教学方法,对调动学生对该专业领域新知识的求知欲望及素质结构的养成都异常重要。要完善导师素质结构,应该做到:拓宽导师来源渠道;加大导师培训力度;严格导师遴选制度;建立导师组制度等。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办学宗旨,对健全导师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质

研究生阶段处于人生定位的关键时期,拥有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自我意识异常重要。高校要发挥心理辅导和咨询机构的作用,针对研究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症状”,经常性的举办心理健康的知识讲座。学生通过学习和了解心理知识,有利于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同时加强研究生人际训练不可小觑,鼓励学生学会正确地与同学、导师等交流沟通。当发现自己出现学习倦怠的征兆时,学生自身应当勇敢面对现实,沉着冷静,正确认识和对待学习倦怠的各种症状,查源寻路[3]。

(五)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合理规划未来

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合理规划未来,树立信心,勇敢面对就业困惑。

(六)创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陶冶情操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其目标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性课程,能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和感染,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正面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应体现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理念、坚定的目标追求、强烈的进取精神、良好的团队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公平的竞争环境和独特的文化韵味[4]。

(七)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减轻心理负担

良好的家庭环境是研究生的坚强后盾,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学习。家长应该根据子女的个人特质,对其寄予合理的期望和要求,而不是不断地施压。父母应当相信自己的子女已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要时给予一定的建议和意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精神支持。

注释:

①图1来源于刘晓,石伟平:应用型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理想、抉择与实现[J].高教与经济,2010(1):51-56.

[1]李宇,等.愿景与可能: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之思[J].职业技术教育,2011,11(28):35-39.

[2]眭依凡.营造优秀教师队伍[J].创新科技,2008(06):48.

[3]周海霞,郭成.硕士研究生学习倦怠及教育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0(34):60-62.

[4]徐慧.大学生学习倦怠原因分析及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10(03):103-106.

猜你喜欢
被试教育学硕士
一部系统研究批判教育学的力作
——评《批判教育学的当代困境与可能》
山东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多级计分测验中基于残差统计量的被试拟合研究*
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
曲靖师范学院教育学学科
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研究
河南省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调查研究
韦钰:神经教育学与创新力培养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