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娅楠, 陈建生
(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222)
根据Chafa的理论,典型书面语与口语的区别在于说话人直接与听众互动,而作者却并非如此[1]。因此典型的书面语应该是独立的[2]。在英语口语表达中,我们往往会通过第一人称、第二人称以及其他一些手段来凸显我们的话语内容与听众、与说话人本身的某种联系,应该含有大量的第一人称、语用标记、模糊所指以及直接引用等;书面语应该含有大量的被动语态、名词化以及抽象主语。这是一种正式语体倾向。
本研究以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语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变量对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写作中作者/读者显现度的影响,揭示出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非正式语体倾向。继而与前人的研究进行对比,并提出一些新的定性研究发现以及作者/读者显现度指标对于写作教学的意义。
20 世纪 90 年代,从 Learner English on Computer[3]一书问世开始,利用学习者语料库进行中介语对比分析(Contrastive Interlanguage Analysis)的研究逐渐兴起。国内外的研究者如 Petch-Tyson[4]、Cobb[5]、文秋芳等[6]、刘兴兵[7]、Mc Crostie[8]都发现读者/作者显现度在二语/外语学习者的书面语中存在比英语本族语者使用频率偏高的情况。
Petch-Tyson为研究者如何量化读者/作者显现度提供了系统的框架,她指出通过第一二人称代词、模糊词、强调性小品词和写作情景指示词等使用频率为主要依据,来分析写作中的这一指标。她认为从读者/作者显现度指标可以看出学习者存在过度使用的情况。Petch-Tyson的研究成为作者显现度研究的蓝本。
在国内,文秋芳等利用高级英语学习者语料库探讨了作者显现度等中国英语学习者存在的非正式性语体倾向。她利用学习者语料库CLEC和SECCL与本族语语料库BNC进行对比,对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口笔语中的高频副词进行了研究。
从作者显现度这一指标切入,研究我国高级英语学习者的非正式语体倾向较客观。本研究将不同程度学习者的语料结合起来,探究随着英语水平提高作者显现度呈现的趋势,结合科学的统计检验,其结果清晰可靠。
本研究主要探讨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在议论文写作中的作者显现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今我国英语教育现状,提出并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我国高级英语学习者议论文写作中的作者显现度是否明显高于本族语使用者?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作者显现度是否随之减弱?(3)议论文写作中体现的作者显现度是否对英语学习和使用产生了明显的阻碍作用?
本研究所选的高级英语学习者语料库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英语专业学生语料库(Corpus for English Majors,以下简称CEM),语料来自2004—2006年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作文。对比库为英语本族语者议论文语料库LOCNESS,语料是以英语为母语的美国和英国大学生所写的议论文。该语料库的使用已获版权所有者S.Granger教授授权。
为了回答第二个研究问题,建立了两个小型语料库用于与CEM进行对比。一个语料库由下载自China Daily官方网站的社论及专栏作家的文章构成(以下简称CD)。从社论或专栏作家的署名可以确定这些文章是由母语为汉语的报社编辑或专栏作家用英文撰写,因此这部分语料可以反映我国高水平英语学习者英语议论文的写作情况。另一个语料库为非英语专业EFL学生作文语料库(以下简称EFL),该库语料由天津市多所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考试作文或平时作业作文构成,涉及48个话题,水平为大学英语三级或四级。这个语料库用于提取水平较低的英语学习者的相关数据。表1是四个语料库的情况统计。
表1 本研究使用的四个语料库的情况统计
以Petch-Tyson的研究为蓝本,参照她提出的作者显现度七个指标,使用语料库检索软件WordSmith Tools 4.0分别对四个语料库中作者显现度的七个指标进行检索和统计,并根据功能将七个指标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人称代词,包括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第二类为其他小品词,将统计结果做卡方检验,以确定差异的显著性(见表2)。
表2 作者显现度的七个指标在四个语料库中的分布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在这两类指标中CEM和EFL语料库的数据较接近,而LOCNESS与CD语料库数据较接近,说明学习者与本族语者相比,在议论文写作中体现了较高的作者显现度。将LOCNESS与CEM两类指标比较,得到的结果分别做卡方检验,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x2值均大于3.84,p值均小于0.05)。因此,可以得出结论:高级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使用者在议论文的作者显现度方面有很大差距。随着学习者英语水平提高,作者显现度呈下降趋势,当水平达到专业作家或报纸编辑水平时,其作者显现度与本族语者的程度最接近。
表2的数据表明,作者显现度与学习者的英语水平有很大关联,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仔细观察数据可以发现,在人称代词使用方面,尤其是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本族语者和学习者的差距很大,而在其他小品词使用方面,差距却没有那么大。以下主要分析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在第一和第二人称代词使用方面存在差异的原因。
首先,分别在四个语料库中检索包含I的词丛。为了方便检索,主要选取长度为2—4词的词丛,选取前10个高频词丛。经检索,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在使用含有I的词丛方面有很大差异,在前10个高频词丛中,本族语者各个词丛使用较分散,学习者集中使用“I think”、“I believe”。“I think”是学习者最常使用的词丛,在总共前10个高频词丛中,“I think”在 EFL中出现375次,所占比例为43%;在CEM中出现943次,所占比例为32%;而CD库中和本族语库LOCNESS中,各个词丛的分布较平均,没有呈现出学习者库的高度集中现象。说明本族语使用者词汇覆盖较广,比学习者拥有更大的词汇量及更强的语言运用能力。此外,还发现有“as far as I”和“Iam concerned”两个词丛出现在了学习者的前10个高频词丛中,未出现在本族语者前10个高频词丛中。观察“as far as I”和“I am concerned”的检索行发现,实际上学习者经常使用的是“as far as I am concerned”或“as far as I'm concerned”,由于本研究检索的词丛长度为2—4词,所以才被拆开。从前10个高频词丛中选取最能代表作者显现度的“I think”、“Ibelieve”和被学习者广泛使用而被本族语者回避使用的词丛“as far as I”、“Iam concerned”,在四个语料库中检索这4个高频词丛(见表3)。
表3 四个高频词丛在四个语料库中的分布
从表3可以看出,本族语者与学习者在4个高频词丛的使用有显著差异。本族语者或专栏作家极少或不使用“as far as Iam concerned”,大学生却经常使用,反映出这类固定用法被我国英语学习者滥用。究其原因,可能是在我国英语教学中,许多固定用法被当作“谚语”、“搭配”教授给学生,使学生产生了固定的思维模式,过度依赖某一种表达方式。现阶段许多教辅书籍也把此类固定搭配写入“高分写作模板”,使得我国英语学习者过度使用不规范、不准确的书面英语表达方式。这些模板由很多连接词组成,老师告知学生如果使用这样的模板,就会少犯错误并且能有效地达到衔接和连贯的效果,所以学生写作过程就类似于“填空”过程。许多不规范的表达被学习者滥用,套用写作模板,使得我国英语学习者的作文较僵化,在逻辑上显得刻板。
在使用人称代词“we”时,本族语者与学习者之间也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在CEM语料库中,“we”出现了9705次(153次/万词);在 LOCNESS中,“we”仅出现 1816次(28次/万词),说明本族语者更倾向于使用单数形式来表达自己观点,体现了较清晰的作者身份以及对责任的承担程度。受传统中庸文化的影响,我国英语学习者更倾向于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复数形式,表达群体的观点或弱化主体,并将主体观点隐藏在群体之后,借助群体表达自我的观点。
关于人称代词使用差异产生的原因,可以用隐喻来解释。熊学亮、刘东虹曾探讨过为什么低水平的学习者比较高水平的学习者或本族语使用者使用更多的人称代词[9]。研究发现,两组学习者在人际隐喻中非人称句和被动句以及语篇隐喻中的主位同等结构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即低水平学习者使用人称句较多,特别是第一和第二人称,由于过分强调了作者本身,文章显得口语化。文秋芳探究了作者显现度差异产生的原因,认为高水平学习者在英语专业课程及论文撰写课程中学到的专业知识使他们有意隐蔽了作者显现度这一标记[6]。熊学亮、刘东虹从隐喻角度提出了解释,认为高水平学习者也许更善于激活和迁移母语的语法隐喻思维,将其运用于目的语[9]。
根据Petch-Tyson的研究,第二人称代词“you”体现了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关系,在正式文体中这种互动关系应该避免,第二人称代词的过度使用会使文章显得不正式。Smith甚至在研究中将第二人称代词排在第一人称代词之前,作为最能凸显作者/读者显现度的指标,因为第二人称代词凸显了读者身份,强调读者与作者的互动。在Halliday的功能语法理论中,第二人称代词“you”比“I”、“we”等第一人称代词凸显了更多的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马广惠指出,多用第二人称代词反映出语篇的互动性;从写作策略的角度说,英语学习者倾向于使用第二人称代词,说明他们有意或无意采取了一种和潜在读者进行心理交谈的写作策略,用以弥补其语言能力的不足,使之在构思和写作过程中能保持不间断的思路和写作的连贯[10]。从迁移理论而言,这是一种文化修辞的迁移。在中国的文化中,人们比较倾向于在语篇中使用第二人称,“你”在汉语中已经泛化用来指代复数的“你们”,有些情况下还会泛指人们,表示尊敬的代词“您”也被广泛使用,所以中国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出现了母语的负迁移,比本族语者使用更多的第二人称代词。
以上数据表明学习者在议论文写作中的作者显现度远远高于本族语者,原因可以归结为三点:受母语的负迁移影响而忽略目的语的语境;写作中忽视语体特征;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首先,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议论文写作中使用的很多搭配都受到了母语的负迁移影响,产生了一些“中式英语”词汇和表达。熊学亮曾探究过母语负迁移在学生英语学习中对隐喻的使用产生的影响[11]。由于被动句是有标记的语言形式,被动概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图式化成具体的语言时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英语被动语态涉及语法概念的词汇化或屈折化,汉语则没有类似形态变化,因此我们可以说汉语没有被动语态而只有被动表达”[11]。根据标记理论与母语迁移的关系[12],当母语规则的无标记性与目的语的有标记性对应时,即汉语中主动句及隐性被动句较多,在转换成英语的被动句时很容易受到母语的负迁移影响,使得低水平英语学习者回避使用英语被动语态,大量使用主动语态。而高水平学习者已经逾越了母语向目的语迁移的阶段,在写作中开始使用英语的思维模式思考,较多使用有标记的句法特征,将动词词组隐喻化为被动语态,更为客观而理性。在正式语体的写作中,很多学生并不了解正式语体与非正式语体之间的区别,原因很可能是在教学中教师未对语体之间的区别加以特别强调。由于受到传统中庸文化的影响,在选用第一、二人称代词方面,倾向于使用表示群体的复数“we”,少使用单数“I”,也是作者显现度产生差异的原因之一。
研究显示,本族语使用者与学习者的作者显现度有很大差异,学习者的作者显现度显著高于本族语使用者,当高水平的学习者达到专栏作家及报社编辑的程度,他们的各项指标与本族语者最为接近(如CD语料库数据显示)。写作中的语体特征是一个很复杂的指标,受到环境、文化、心理状态等因素影响,不能简单界定对错,要具体分析,本研究在这个方面的探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另外,研究涉及的两个对比语料库EFL和CD的规模都不足20万,规模较小,有可能在资料收集方面不够全面,也是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给予我国英语教学以启示。在人称代词使用方面,本族语者与学习者存在较大差异,应该引起我们对英语教学的反思,许多广泛使用的固定搭配不一定就是被本族语使用者广泛使用的,甚至很多都是生硬的直译,受母语负迁移影响的不地道的表达,语体这一重要的因素更是被遗忘在角落,很少在教学中提起。第二语言学习者在用英语进行写作时大多是用母语思考,我们在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对汉英思维方式的不同进行比较,让学生对汉英思维的差异有所了解,提高其跨文化意识,培养其对英语文化的敏感性,在英语学习中克服汉语思维的影响。
语料库具有其他研究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可以直观看出本族语者日常使用英文的真实情况,所以语料库这一手段应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因其较为客观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我国英语教学有很大帮助。同时,符合我国国情的语料库建设及检索工具的开发也是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
[1]Chafe W.Integration and involvement in speaking,writing,and oral literature[C]//Tannen D(ed.).Spoken and Written Language:Exploring Orality and Literacy.Ablex:Norwood,1982:35 -53.
[2]Tennan D.Oraland literate strategies in spoken and written narratives[J].Language,1982,58(1):1 -21.
[3]Granger S.The computerized learner corpus:a versatile new source of data for SLA research[C]//Granger S(Ed.).Learner English on Computer.London & New York:Addison Wesley Longman,1998:3 -18.
[4]Petch-Tyson S.Writer/reader visibility in EFL written discourse[C]//Granger S(ed.).Learner English on Computer.London & York:Longman,1998:107 -118.
[5]Cobb T.Analyzing late interlanguage with learner corpora:quebec replications of three European studies[J].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2003(3):393 -423.
[6]文秋芳,丁言仁,王文宇.中国大学生英语书面语中的口语化倾向[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4):268-274.
[7]刘兴兵.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英语书面语中的口语化倾向[J].理工高教研究,2005(1):109 -112.
[8]James Mc Crostie.Writer visibility in EFL learner academic writing:acorpus-based study[J].ICAME Journal,1999,32:97 -114.
[9]熊学亮,刘东虹.英语学习中语法隐喻的迁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37.
[10]马广惠.中美大学生英语作文语言特征的对比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5):345 -349.
[11]熊学亮.语言学新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2]Ellis 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