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涵化效果”理念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3-08-20 06:22方乐莺
继续教育研究 2013年7期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方乐莺

摘要:校园媒介环境由各式各样的校内、校外媒介及其传递的信息和符号(包括内容和形式)所构成,是一个充满符号互动的意义环境,它是校园的传播环境、信息环境和文化环境。以“媒介涵化”理念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以全面、系统的观点组织大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利用媒介技术有意识地营造媒介环境,从知识、技能、思想道德、社会交往、媒介素养等方面全面进行“涵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和造就学生。

关键词:媒介环境;涵化理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7-106-03

如果从以下三个视角看待媒介:作为环境的媒介、作为工具的媒介、作为媒介的环境,那么,深刻认识和研究媒介环境对于大学生文化学习、社会交往、思想认识、道德意识的影响便刻不容缓。校园媒介环境是大学校园内外的媒体所营造出的一个“情境”——这个情境可以是社会的,也可以是校园的,更可以是意识形态和文化上的。校园媒介环境由各式各样的校内、校外媒介及其传递的信息和符号(包括内容和形式)所构成,是一个充满符号互动的意义环境,它是校园的传播环境、信息环境和文化环境。

一、校园媒介环境的形态和特征

波斯曼说,学校是“复杂的多媒介的符号环境,自有一套词汇和规则”,来“规定师生做什么,如何做,如何互相联系,如何与这个环境之外的一切东西建立互动关系”。校园本身就是一个复杂、丰富的传播环境,它由自我传播体系、人际传播体系、组织传播体系和社会传播体系等构成。

从媒介的种类和特征来看,校园媒介环境可主要从以下五种形态进行分析。

1.从未消逝的语言符号。语言作为最古老最主要的一种传播媒介,在大学校园的信息交流、知识传播、文化传承、人际交往等方面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的大学出现于清末,语言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作为符号环境的内容与形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如最初的文言文到近代的白话文,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推广标准普通话,到近几年网络流行语言,伴随时代变迁而产生的语言的发展首先集中发生在学校,特别是与时代进步和社会接触最广泛、最活跃的高等学校。

2.书本是知识传承的经典载体。书本一直是知识体系的主要载体,它能以固定的文字形式对知识进行传承、再现和解释。在现代大学,毋庸置疑的是,日益丰富的图书对历史情境的解构与再现、对科学知识的释义与想象功能得到强化。但是有一个现象也应引起重视:随着因特网的普及,大学生如完成课业需要查资料、写论文,倾向于求助便捷的网络媒体,书本等传统媒介在大学教育体系中反而有被边缘化的趋势。

3.大众媒体入侵。大众媒体对于社会情境的展现和重构,普遍地影响着人们对于社会现状的认识和体验,同样的,大学生虽然生活在大学校园内,但不可避免地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大众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所重构的社会情境入侵校园,对于思维方式、意识观念等尚未发展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对于社会图景的认知。比如,一直饱受道德诟病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其宣传和倡导的拜金主义倾向就有可能给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大众媒体给大学校园带来意识形态冲突、暴力倾向和娱乐化问题也在困扰着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

4.新媒体革命。以网络和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革命极大地改变着大学生的认知方式、知识积累方式和社会化方式,也对大学的教学、管理、思政等工作带来难题。“新媒体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必需品”。第一,新媒体的变革开创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社会接触的新形式,发展了新的知识来源和知识建构方式,以往以记忆为主的知识积累方式得到弱化,记忆的优势被“百度”所替代,这使得课堂上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和考试方法面临挑战。第二,大学生对于社会图景的认知更加直接和主动——他可以寻找到任何他想要的主题进行搜索和探知(而无关乎真实)。第三,网络舆论表达的可能性和空间加速大学生个人角色的社会化进程,这种公共空间的存在使大学生管理面临两大新难题:个人意见的自由表达尺度和参与公共事件的可能性增大。第四,有公共空间,便有意见领袖,于是出现大学生两种新的角色定位值得研究:意见领袖或者是意见领袖的追随者。第五,大学生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取向的易塑性在媒介环境中得到强化体现,新媒体中的信息过载可能导致新的意识形态困惑。第六,网络的开放性导致大学生新信任危机,如何在网络的观点、唾沫洪流中正确进行道德评价和道德自守,也是思政工作者应研究的课题。第七,大学生课余生活、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等深受媒体泛娱乐化影响。第八,校园舆情监测与引导形势复杂。

5.以视频和图像制作技术为代表的校园视觉文化传播手段在校园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是校园媒体外在的重要媒体形式。传统的校园媒体可能主要体现在校园平面媒体,如校报、系刊、海报、横幅、宣传展架等。随着视频制作技术和图像制作技术的普及,在校园电视、电子大屏幕等载体上播放的动态影像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视觉体验,同时也丰富着校园文化。

二、以“媒介涵化”理念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媒体的“涵化”理论(cuhiyation Tkory),又称培养理论、教养理论,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由伯格纳系统地提出。“涵化效果”,即潜移默化的效果。它的基本观点有:第一,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第二,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第三,大众传媒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通过“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等形式传达给受众,从而潜移默化地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第四,主流化与共鸣——当大量看电视导致不同社会群体的意见趋同化时,就会发生主流化的后果,当教养效果在人口的某一特定群体中非常突出时,就会发生共鸣;第五,电视媒介在形成当代现实观和社会意识的“主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六,“教养”是一个“双向吸引”过程,“主流化”作用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影响,而且其效果也是因为传播的内容而异(伯格纳,1967)。

以“媒介涵化”理念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以全面、系统的观点组织大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从知识、技能、思想道德、社会交往、媒介素养等方面全面进行“涵化”,利用媒介技术有意识地营造媒介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和造就学生。“媒介涵化”的主要手段:首先,通过全面开展基于媒介的素养教育,建立一个媒介“强效果”的基本共识,使大学生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形成对媒介所传递信息能理解其意义以及独立判断其价值的认知结构,具备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其次,构建全方位立体的“大思政”传播体系,通过课堂内外的教学、校园媒体的包围、社会媒体的引导等方式,构建主流文化体系,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要建立一个媒介“强效果”的基本共识。在现代大学,大众媒体、校园媒体、传统语言书本等载体和新媒体立体地构成校园的媒介环境,它所提示或重构的“象征性现实”对大学生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他们的现实观。这个基本共识可以通过大学的媒介素养通识课程来建立——不仅是针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同时也为高校教师提供一种媒介认识。新时代的媒体发展是如此迅速,媒介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是如此强大,由此而带来的高校意识形态和舆情监测与引导等方面的挑战是如此严峻,只有在校园大环境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对这个环境因子和互动关系有一种“共识”,才能有效促进校园这—个统一的整体的发展。这个共识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校园媒介环境的形态和互动的方式;第二,校园媒介环境的影响力;第三,社会媒体的影响方式;第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在这个共识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媒介的运作方式、传播意图,从而有针对性地推动大学生的洞察力、思考力和批判力培养,培养学生在媒介环境下的自我分析教育、自我认知管理和自我学习管理。

2.在“媒介涵化”理念这个基本共识的基础上,建立“大思政”传播体系。基于媒介环境的体系性影响,把“大思政”传播符号输入整体环境的每一个可控环节,让大学生处于立体的“大思政”媒介环境中。“大思政”的概念是强调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而不仅仅是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交给思政工作队伍,施予主体应包括学校系统内的所有部门和所有教工。以“媒介涵化”理念构建“大思政”传播环境,要重视以下五个效果。

(1)重视“包围”效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理想信念、感恩、励志、自信、勤奋,可以说,但凡只要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元素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校园媒介环境本身是一个立体的环绕环境。媒介“包围”的效果就是把丰富的思政内容融入校园的每一个信息载体,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校园宣传环境的建设,包括校园传播媒体如校报、校刊、广播、电视台的建设,宣传平台如横幅、海报、宣传栏等,学生社区的文化建设如寝室评比、黑板报大赛等。二是学生的日常管理,如辅导员与学生谈心制度、网络社区的互动交流等。三是课堂教育教学,不仅是思政类课程,为人师者站在讲台上本身就要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批判性思维。四是各类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如学术节、艺术节等文化活动。重视“包围”效果就是有意识地让学生在校园生活学习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健康向上的信息符号,时时刻刻让他有积极的感受,才能主动地思考和行动。

(2)重视“主流”效果。“主流”效果是指,丰富的思政元素始终要围绕—个主流文化或观点展开,让身处其中的大学生对于符号环境的感受能最终产生一种趋同的观点或态度。比如,围绕“上海2010世博会”这一主题展开的媒体宣传,处处都能见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口号,这就是极强的“主流”效果。校园媒介环境的“涵化”理念也是一样,重视营造媒介环境的主流符号,最终使大学生们收获“主流”效果。比如,根据时代的主题和焦点事件,如“建党九十周年”、“喜迎党的十八大召开”等专题,开辟专题的“红色”网站或思政类网站,展示党的辉煌成就、中国的飞速发展等相关内容,以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在学生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交流工具,在网络的公共空间构建新的校内社交环境,进行相关“议题设置”,引导大学生关注的舆论重点等。

(3)重视“共鸣”效果。大学生面对媒介文本会根据自己不同的信念、态度以及框架来理解、接受甚至进行“协商”和“批判”,“主流”的符号环境有时未必能被顺利地接受和吸收。这时,“共鸣”作用就显得很关键。“涵化研究者提出了补充性的‘共鸣(resonance)理论,它指出受众在电视上所看到的情况和自己的日常生活一致时,‘实质上得到的涵化是双剂量效应的,因为他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的现实和自己的真实生活发生了共鸣。”“共鸣”一个显著的要素是“一致性”,是指媒介环境所传递的信息如果与大学生的认知状况、态度表达等“一致”或者说“接近”,那么,就比较容易获得他们的心理认可,从而接受或强化自己的原有立场。如果教师在形象性和生动性的基础上,语言、释义方式能与伴随着新媒体发展所产生的语言、视觉文化等方式的变化密切对接,能与现实热点(尤其是网络热点事件)对接并进行探讨,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大学生的共鸣,教学效果就事半功倍。在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日常交流和学生日常管理也一样,如果引导的话题、活动设置的主题、传播符号和方式等与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相接近,就会产生共鸣。

(4)重视“视觉”效果。现代大学一个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传播工具的变革,它同时改变着大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和程度。在课堂上,多媒体教学方式使枯燥的理论形象化,并提高了课堂效率。在校园环境中,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在主题活动中,多媒体视频的展示能使活动的表述更加生动感人。视觉的形象物质对于受众解读符号的能力要求降低,能使他们超越某种异质属性,在更大的范围内相对更容易地获得某种认同,培养他们对于某种事物的共同观点。意识形态最终要通过一定的文本形式表达出来,视觉艺术无疑是最佳的载体——包括视频和平面的视觉艺术。大众传媒的视觉“涵化”能力已经被广泛验证:文化复制工业正在使越来越多的大众形成趋同的态度和审美。在校园媒介环境中批判地运用视觉传播载体,抢占校内户外媒体的视觉阵地,对于构建主流校园文化,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5)重视“互动”效果。“互动”是网络时代出现的最有价值的传播方式变革。网络的出现并不完全只为大学生思政工作带来难题,有时它也提供许多有利的、便捷的方式:第一,网络的即时通信工具,使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和交往更便捷洧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心理健康疏导;第二,微博即时播报个人的足迹碎片,构成个人历史的碎片化即时记录,有助于思政工作者掌握和监测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第三,网络社区的迅猛发展催生了大学生管理的新社区模式——以行政班级为单位进行管理的“易班”模式;第四,公共话题的设置和表达,可以更便捷地引导和控制舆论焦点。可以说,互动不仅使人与人的交流更便捷,而且使人与人的内心更接近,更加有助于思政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信任关系的建立。

媒介是工具,更是一种环境。以整体的校园媒介环境的观点来重组和整合校内资源,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则无处不是思政、无时不是思政。思政工作关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思维模式、意识形态,其根本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高校的德育工作和专业教学、其他辅助工作从来就不应分割得泾渭分明,而应是相辅相成、相融相依的。以媒介“涵化”理念来推进大学生思政工作,就是要求学校的全体教学、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全面联动,共同构筑一个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媒介环境。媒介有质,润物无声,让大学生在有形和无形的校园媒介环境中得以全面健康的发展。

猜你喜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以“中国梦”引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研究
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开展高校共青团校外思想政治教育大课堂的几点思考
微博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沟通问题探析
团体动力学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课堂教学初探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
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间的“双辐射”机制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