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实训教师的培养研究

2013-08-15 00:47
河北职业教育 2013年4期
关键词:双师职称教师队伍

汤 丽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逐渐成为我国师资队伍建设的追求和需要。职业院校的扩招,学生数量增加,使得国家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大大加强,而实践教学的展开离不开实训教师。实训教师质量的优劣是实践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探究促进实训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培养方式方法或途径是十分必要的。

一、实训教师的定义

职业院校的实训教师在具备“双师型”教师的前提下,同普通教师相比,具有鲜明的“专业性”和“职业性”,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集于一体的教师。实训教师是在职业院校从事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的职业实践教学教师,也称之为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实践指导教师或实践教师,按学生所学课程类别又常称作职业实践课教师[1]。这类教师既要具备作为教师所必需的素质和要求,又要是本专业或本领域的行家、专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精湛的实践操作技能。一名优秀的实训教师,既要有扎实牢固的理论知识,注重经验的积累,又要及时把握专业发展前沿,与企业行业保持密切联系,这样才能完成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职业操作技能的学生。

二、职业院校实训教师的现状及问题

(一)实训教师的来源

由于实训教师的工作侧重点是实际操作,对所教专业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因此,不能让没有实践经验的人担任,而应该从与本专业对口的一线技术人员中寻找,他们到学校授课,还要学习掌握本专业的理论课内容,成为“双师型”教师。整体而言,我国职业院校的实训教师来源有以下几种:

1.普通高校或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职教师范专业学生,毕业后直接到校工作。顾名思义,这类教师对于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掌握较多,而在实践方面有所欠缺,或是掌握皮毛,学得并不精深和扎实,甚至有些没有经受过实训教师的训练,未曾接触到该专业的一线技术部门,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缺乏。

2.由企业单位调入或聘任的教师。这类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有实践经验和能力,但由于一直在工作岗位,缺乏教学能力,组织教育教学能力方面有所欠缺,且理论基础知识不够系统和完善。

3.校外挂牌的实习基地指导教师。实习基地的建立通常是校企合作间相对稳定的合作教育模式,在基地中往往分配了部分指导教师,他们根据自己企业的利益要求参与到教学团队中,这类教师存在或多或少的为追求利益而非教书育人或有实践缺理论的状态。

4.校外聘请的客座教授。这类教师通常集中于社会名流、专业行业精英,由于他们的知名度高而融入教学团队,有些甚至主动申请加入,积极性高、职业认可度高、合作意识强,能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相应的素质和能力。

(二)实训教师存在的问题

1.整体数量不足。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技术型、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所培养的人才既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要有精深的技术技能,这种目标的完成既离不开实训课程,更离不开教师。在我国,实训课教师的数量不容乐观。如,北京市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抽样调查报告显示:“双师型”教师专门从事实习实训课教学的比例只有5.26%[2]。再如,2005年我国高职院校总数1047所,高职院校教师总数达到29.8万人。2006年高职院校总数达到1100所,高职教师人数突破30万人,其中实训教师还不到高职教师的1/3[3]。这些数据都反映了实训课教师数量偏少,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

2.学历偏低。由于职业院校自身发展的历史性因素导致对实训教师的工作内容停留在传统定位,导致目前职业院校的大多数实训教师只有大中专学历,而本科学历所占比例不高,研究生学历更是凤毛麟角。此外,有些教师自身所修专业与所教专业不对口,存在知识结构的差异,以至于影响实训指导工作的完成质量。

3.能力有待加强。实训教师的能力薄弱之处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实训实践能力。职业院校实训教师强调的是高技术能力,主要的工作除了承担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外,还要承担实训室建设、管理等工作。目前而言,实训教师与社会的实际工作联系偏少,不能及时适应日新月异的技术更新与知识更替,实践能力有待提高。许多院校还没有形成完善合理的职教体系和产学研结合的职教模式,加之存在实训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教师难以深入到企业中去参加和体验实践锻炼,也就影响了实训教师技能的提高。另外,对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而言,实际工作经验很少,动手能力比较差。另一方面是执教能力。执教能力的薄弱主要针对职业院校引进的企业高精端人才或高校名师作为实训教师而言,他们有自己的优势,但从企业引进的人才,在教育教学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而从高校引进的教师,又缺乏一线的实际经验。这就造成了实训教师普遍存在执教能力不足的现象。

4.待遇不优厚。实训教师的付出与待遇不相称,既有师资队伍自身学历偏低的原因,也有因制度不健全、职称结构不合理、职称评聘制度不完善等原因。(1)职称结构不合理。有关调研结果显示,现任的实训教师一般都是中低级职称,拥有高级职称的实训教师凤毛麟角。职业院校的实训教师职称结构表面看来趋于合理,但实际若从实训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上看却很不合理,高级职称的实训教师很少,缺乏实训工作领头人,缺乏既熟悉理论知识教学又能胜任实训教学的年轻骨干教师,这也使得实训教师队伍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其一,无法吸引新生力量加入实训教师队伍;其二,没有职称评价,实训教师无法享受到应有的待遇,失去继续发展的可能和机会。(2)职称评聘制度不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中没有为实训教师单列职称,也没有实训教师职称评聘的标准,实训教师只能在理论课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二者中选其一发展,这显然不利于激发实训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他们没有评定资格和水平的标准,职称便无法科学评定,亦不能享受应有待遇。

5.体系的规范性有待完善。教师实训是一个复杂的工作流程,必须有相匹配的科学、系统和规范的教师实训机构和有关制度,否则就会产生随意性,以至教师处于无序状态。目前,有不少职业院校意识到这一点,有一些相应的要求与规范。例如安排教师利用假期下企业锻炼、鼓励教师到企业挂岗、参与企业项目开发等方式,但参与对象、规模和介入职业程度等多方面都受到了一定制约,效果不如预期,因而流于形式。

6.国家及企业对实训教师的支撑不够强。教师实训是关系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人才、企业生产前线员工根本素质的事情。所以,教师实训是与社会和企业发展密不可分的。现代社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参与培训实训教师,提供平台,是互利共赢的,实训教师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企业的支持。

三、创新培养实训教师的建议

(一)实训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要求

为实现“十二五”我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目标,推动职业教育学科发展,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对于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教学发展有重要意义。

1.引进制度。面对职业院校实训教师严重缺乏以及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应该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汲取实训教师新生力量,优化师资结构。2011年12月24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到2015年,专任教师生师比降到20∶1以下,专业教师中兼职教师的比例达到30%以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兼职教师总量达到135万人左右;专任教师中,学力达标率超过95%,研究生层次教师比例逐步提高,“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达到50%[4]。这表明,职业院校应从生产前线的专业相应部门引进具有一定学历、特定职称、丰富实际操作经验的人担任实训教师,这样的教师才能因其具备感性知识和实践工作能力,而便于熟练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训。

2.培养制度。引进企业人才增加职业院校师资力量的做法是权宜之计,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根本途径是对教师的培养。目前,实训教师的需求大于供给,多于使用,少见培养,可用的人才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为了更多教师发挥作用,职业院校应为培训实训教师给予制度保障,鼓励中青年教师深入到企业中顶岗实践或挂职锻炼,积累实际工作经历,加强动手能力,更新实践教学观念,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加快培养一批高水平、强能力、新技术和新时代的实训教师队伍。

3.激励制度。实训教师不仅有生活条件和生活保障的需要,也有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和获得尊重的需要,因此为了把知识与实践结合,提高综合素质水平,应改革分配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坚持择优上岗、优劳优酬、重奖突出的原则,将实训教师的薪酬、奖励与工作业绩挂钩,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实训教师的评估体系,突出实训教师的优势地位,以便调动和激发实训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二)实训教师队伍建设的素质要求

1.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优化学历层次。虽然学历高并不一定能力强,但高学历者在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时代,成就了自我学习能力,即以知识为本,拥有更新知识的能力。这种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无论是在终身学习的时代,还是在我国职业院校教育中都是难能可贵的。因此,实训课教师应持久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投入学习,提高学历层次,力争使自己具有本科及以上的学历。

2.“双师型”实训教师的培养。实训教师和专业教师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双师型”教师素质对于实训教师而言,可以从两个方面引导、培养和确定:一方面是“双证书”,即具有工程师、工艺师等技术证书的人员,取得教师资格从业证书并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可以认为是“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是“双能力”,既能胜任课内理论教学,又能结合课外实际操作给予学生一定的实践指导,可以认为是“双师型”教师[5]。

(三)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四种对接途径

1.引进教师与自己培养对接。根据职业院校需求,引进具有企业背景的技能人才,指导其他教师,起到引领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作用。同时,学校要加大投资,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展开多种多样的培训。将教师送到对口专业院校和企业学习进修,提高专业水平与操作技能;也可以请专家到学校做讲座,拓展教师视野,更新理念。

2.理论教师与实训教师对接。职业院校可以采取一个实训教师与一个理论教师相结合的方式,理论课时,理论教师主导,实训教师旁听;实践课时,实训教师指导,理论教师旁听。用这种理、实结合的方式让理论课教师与实训课教师相互学习,共同向“双师型”教师发展。

3.学校与企业对接。“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固然离不开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为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提供保证,把企业实践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校企合作,为建立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提供保证。从相关企业中聘用的兼职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能够及时地向学生传授实用的技能和知识,更有效地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

4.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对接。一支科学的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不仅要有利于学校实训教学稳定的专职教师,还要有适当数量和有高质量的兼职实训教师,这样才能更好地将社会进步的新成果、企业的新经验和新需求引进教学。这类教师通过教育教学培训后,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联系,让学生得到有用的实训知识。

构建一支有现代教育教学观念、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具有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实训教师队伍,是职业院校更好发展的立足点,也是提高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保障。坚持以培养应用型、综合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坚持与企业合作、与市场联系,坚持服务于社会,职业院校才可以持续健康地发展。

[1]陈萍,张桂春.职业学校实训教师专业素质研究综述[J].职教通讯,2007,(4).

[2]段金妮.高职院校实训教师培养初探[J].职业,2009,(21).

[3]王玉国.谈高职院校实训教师队伍建设[J].职教论坛,2010,(21):53-55.

[4]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职成[2011]17号)[Z].

[5]张琼.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新探[J].湘潮,2010,(10):13.

猜你喜欢
双师职称教师队伍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