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凌华
(滁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滁州239000)
20世纪中叶美国人强调写作,侧重作文研究,促使了对比修辞研究的产生(穆从军,2007)。对比修辞首先由美国应用语言学家罗伯特·开普伦(Kaplan)于1966年在《跨文化教育中的文化思维模式》中提出。为探讨母语对二语写作的影响及提高二语写作,开普伦(1966)在借鉴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式的思维模式的基础上经过对近六百篇不同文化的学生写的英语说明文进行对比研究,他发现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使用不同话语模式:英语是直线发展语篇结构,闪族语平行型语篇模式,东方语言螺旋型语篇结构,俄语偏离式模式和罗曼语语篇曲折型模式。因将二语写作研究从词句层面提升到篇章段落层面,并且将文化概念引入修辞,他的理论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本文将从对比修辞的初步发展、应用研究来介绍并分析对比修辞的纵深历史发展。
对比修辞理论提出后,学者们纷纷讨论、检验和论证该理论。一些学者发现不同文化下的语篇确实使用不同修辞模式。Coe&胡曙中(1989)发现以英语为母语的作者用英语写的语篇和中国作者用汉语写的语篇在修辞结构上存在明显的模式差异,而中国学者用英语写的语篇既不完全像英语族人写的英语语篇,也不完全象中国作者写的汉语语篇。Ostler(1987)发现阿拉伯学生在英语作文中比较多地使用平行式结构。这些研究印证了开普伦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文化中存在不同篇章模式,文化对篇章有一定的影响。
与此同时,开普伦的理论也受到猛烈批评,一些学者认为他的修辞模式过于简单,局限于二语学生写的说明文对比,忽略了学生的年龄、英语水平以及英文写作学习的过程及影响二语写作的其他因素,如母语的积极作用、教育方式及环境以及二语学习者的心理认知过程等。Leki(1991:12)批评开普伦的概括仅是个人的直觉判断。他认为直线性思维模式是60年代美国写作教科书的理想化规定,与实际英语文章不完全符合。Mohan等(1985:517)在比较了加拿大学生和香港学生的英语作文后,认为学习者的二语作文之所以背离英语作文规范,并非仅仅由于思维习惯的负迁移,还与教育环境以及学生的总体写作水平有关,因此学生作文的段落发展结构未必反映他们的思维模式。总之,反对者们主要批评开普伦的理论仅基于一小部分不成熟的学习者在某一学习阶段的作文,因此缺少数据支撑,过于简单。另外开普伦也没有考虑学习者本身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发展过程、母语的作用以及教育环境对学习者的影响。
开普伦本人也意识到该理论的问题。他认为(2000)1966年的研究将英美人士的专业文章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学生文章进行比较,既没有考虑研究对象的差异也没有控制作文题目、体裁和长度。他还承认该研究存在民族优越感和排外性,因为它单从英语的角度分析其他语言的写作,没有从其他语言的角度去看英语和其他语言。因此开普伦后来说明修辞差异不一定是由于思维模式差异,但强调语言之间在修辞结构上存在不同。
从20世纪80年代起,对比修辞研究开始转向,在传统的语言分析框架以外,出现了包括认知和社会文化因素在内的新研究框架,涉及各种认知和社会语言变量。20世纪90年代这种转向成为主流。(马广慧,2003)对比修辞的新发展体现在以下领域:不同文化思维传统和理念教育的对比修辞研究(即不同语篇修辞规范与二语写作教学的关系)、对比篇章语言学(对比分析各种语言篇章结构);不同体裁的对比修辞研究(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等)。 (Connor,1996;Kaplan,2000;马广惠,2003)
开普伦的对比修辞模式理论提出后对写作教学有很大影响,其模式经常为写作教材所引用,而且至今仍是美国英语写作教学的一种传统方法(林大津,1994)。但因一些学者批评开普伦没有考虑学习者本身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发展过程、母语的积极作用以及教育环境对学习者的影响,因此后续学者在这些领域做了进一步探索。在母语的作用方面,一些学者探讨了二语学习者的母语读写对二语写作的影响,如卡森、傅尔曼和萨里格等(Connor,1996)。 王立非,文秋芳(2004)探讨了中国大学生的母语能力对二语写作的影响。他们发现汉语水平变量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对学习者的英语写作能力产生影响,其中汉语写作能力、汉语词汇能力和汉语语篇能力对英语写作影响显著。孙鑫,项兰(2007)在对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汉语写作及英语水平比较研究后,也得出相似结论。因此对中国学生来讲,“中文学习对外语专业本科生来说既能补益外语学习,又能增强就业竞争力”(梁端俊,2010)。关于教育环境对学习者的影响,学者们从宏观和微观方面都进行了相关研究。宏观方面,主要探讨二语写作教学的理念,比如教师要向学生灌输二语的语篇规范,引导学生关注不同文化下语篇的不同特征等。微观方面,一些学者研究了母语文化下的写作课堂活动对写作的影响,涉及的课堂活动包括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等。关于学习者的心理发展过程或认知因素,相关研究较少。索玉柱(1996)曾尝试从功能、认知与推理三者的关系出发,探讨中国大学生在理解英汉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搭配时能否生成连接性推理。
随着篇章语言学的兴起,各种语篇分析方法纷纷被引入对比修辞分析。国外学者运用各种方法来分析语篇,如Halliday等(1976)提出粘连分析方法,他们将衔接手段分为指称、替代、省略、连接词语和词汇衔接并提出粘连分析方法;Hoey(1983)运用问题-方案分析模式,Lautamatti(1987)提出主题结构分析等。研究人员运用上述语篇分析方法对各种语言的各种篇章结构进行跨文化对比研究,关注不同语言(对比的语言包括英语、汉语、日语、朝鲜语、老挝语、德语、越南语、芬兰语和阿拉伯语)在连贯、衔接、逻辑等方面的不同(马广慧,2003)。国内学者也逐步把语篇分析方法应用到篇章分析。许余龙(2005)从篇章粘连性和连贯性对比分析了中英文的差别与联系。胡曙中(1993,2005)从汉英语段结构、衔接手段、开头和结尾以及议论文论点、论证等方面分析对照汉英的谋篇布局。夏莉(2007)从说理策略、论辩有效性及诉求手段对比了英汉议论文语篇的差异。总之,对比修辞研究向多元化发展,逐步与语篇分析理论、二语写作在广度和深度上相结合,从而减少了对比修辞研究的主观性,使研究结果更加科学可信。
国外基于对比修辞的文类分析研究繁盛于20世纪90年代,国内的此类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本世纪。关于不同文类对比修辞研究,学者们在早期注重运用对比修辞理论来分析不同文类,从最初的说明文分析扩展到记叙文、议论文分析等。另外在运用对比修辞理论分析文类时,研究者也考虑到写作者自身的差异,从研究二语学习者扩展到较为成熟的二语学习者或母语写作者。具体文类分析方面,80年代国外学者们关注的是二语学生写作的说明文。到了90年代,他们转向研究记叙文和议论文以及专业写作。目前文类分析多集中在硕博士论文写作分析以及社会因素对作者的影响(穆从军,2007)。
在汉英语篇不同体裁修辞对比研究中,对比分析的有学术文章,说明文和议论文等。Taylor等(1991)运用Swales的文类分析理论分析了有关理工类论文31篇,其中英语族人写的论文11篇,汉语族人用英语和汉语写的论文各10篇。他们发现汉语族科学家不注重研究领域的文献综述并阐释了原因。胡曙中(1993)比较了汉英学术性哲学杂志的修辞结构,发现汉英语篇修辞模式存在明显区别。王墨希,李津(1993)通过分析180篇二语说明文,发现学生语篇修辞模式有四种类型,即一般特殊型,隐伏型,混合型和匹配比较型。关于议论文篇章对比研究方面,Coe和胡曙中(1989)对英语和汉语报刊社论进行对比,发现汉语社论中有较多的次主题和重新陈述。许力生,李广才(2002)选取了千字左右的汉英论说文各八篇分析对比了汉英议论文的主位推进程序、语义衔接、语段发展方式,发现汉语修辞模式的状况比开普伦所认为的更复杂。柳淑芬(2008)利用三段式结构理论分析了取自《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22篇社论样本篇章的结构方式以发掘英汉篇章潜在的篇章模式及其制约因素。由此可见,汉英篇章对比修辞研究文类较为分散,对各文类做系统分析对比比较少;研究视角虽然逐步与语篇分析相结合,但大多关注微观视角,对语篇宏观视角关注不够。
国内外对比修辞研究当然远不止上文所提。根据以上对国内外对比修辞研究的简要综述,我们可以发现对比修辞研究主要有以下特点:虽然对该理论有批评的声音,但总体来说肯定了该理论的价值,并注意运用语言学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探讨社会文化、教育环境以及学习者本身因素来修正该理论,使研究成果更科学。但是作为语言学一门年轻的分支,该领域有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纵观上述研究,对学习者的心理认知过程研究较少,该领域有待于进一步与认知语言学相结合。另外应用对比修辞理论来分析各种文类的研究较为分散,所选文类例文数量不够大,较为缺少统计学上的意义。因此对比修辞的相关研究空间仍然较大。
(注:该论文属滁州学院校级社科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sk010B)
[1]Coe.R.M.,胡曙中.英汉对比修辞研究初探[J].外国语,1989,(2):40-46.
[2]Connor,U.Contrastive Rhetoric:Cross-Cultural Aspects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M].Cambridge:CUP,1996.
[3]Kaplan,R.B.Contrastive rhetoric and discourse analysis:Who writes what to whom?When?In what circumstances?[A].Discourse and Social Life[C].New York:Longman,2000.82-101.
[4]Leki,Ilona.Twenty-five years of contrastive rhetoric:text analysis and writing pedagogies[J].TESOL Quarterly,1991,25(1):123-413.
[5]Mohan,B.A.,W.A.Lo.Academic writing and Chinese students:transfer and development factors[J].TESOL Quarterly,1985,19(3):515-534.
[6]Ostler,S.E.English in parallels:A comparison of English and Arabic prose[A].In Writing across Languages:Analysis of L2 Text[C].edited by U.Connor and.Kaplan,1987.169-185.
[7]Taylor,G.,T.Chen,Linguistic,cultural and subcultural issues in contrastive discourse analysis[J].Applied Linguistics,1991,12(3):319-336.
[8]胡曙中.英汉修辞比较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9]胡曙中.英汉语篇语言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10]梁端俊.提高外语专业本科生中文水平的意义与方法[J].滁州学院学报,2010,(12):91-93.
[11]林大津.国外英汉对比修辞研究及其启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3):14-19.
[12]柳淑芬.汉英社论篇章的修辞模式比较[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8,(9):49-53.
[13]马广惠.国外对比修辞研究36年述评[J].山东外语教学,2003,(3):3-6.
[14]穆从军.对比修辞研究发展四十年综述[J].修辞学习,2007,(5):21-25.
[15]王墨希,李津.中国学生英语语篇思维模式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59-64.
[16]夏莉.英汉论辩语篇说理策略、论辩有效性及诉求手段对比修辞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3):75-78.
[17]许力生,李广才.汉英论说文语篇的修辞模式对比[J].浙江大学学报,2002,(5):56-64.
[18]许余龙.对比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19]王立非,文秋芳.母语水平对二语写作的迁移:跨语言的理据与路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6):205-212.
[20]孙鑫,项兰.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汉语写作及英语水平比较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20-23.
[21]索玉柱.连接推理与世界知识——英汉语篇的词汇衔接实验研究[J].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2):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