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丽娟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际离不开语言交际。在交际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交际双方因某个话题有不同意见的现象。这个时候,有些人会同意对方观点,采取一些礼貌的策略,以避免或者化解冲突,这是积极的礼貌行为[1]。而有些人会坚持自己的看法,引发言语上的冲突。言谈中这种争议的过程在语用学中被称为冲突性话语。
冲突性话语也称为冲突话语、争论话语、争执话语。赵英玲(2004)将冲突性话语定义为:“一方话语与另一方话语发生冲突,这种冲突表现为交际的一方反对另一方的言行举止,或就某人某事双方持有不同意见,继而产生话语冲突”[2]。本文以冲突性话语中的语用缓和为研究对象,回顾中外学者做过的相关研究,以期引起更多的人对这方面的关注。
针对说话人的话语,听话人的回应主要有两种类型——表示否认、反对、反驳的冲突性回应和表示接受、认可、妥协的缓和性回应。冲突性回应是由冲突性话语向冲突性话语的转化,缓和性回应是由冲突性话语向缓和性话语的转化,并通过缓和语的手段,起到弱化双方言辞对抗、缓解对立情绪的作用[3]。通常情况下,冲突性话语产生于异议、辩论、争吵、批评、责备、质问等言语行为,源于交际双方在认识、态度、情感等方面的趋异,甚至对立[4][5][6];而缓和则是其实现“趋同/求同”的过程或结果的表现[6]。
面对交际对方的反对、批评、不同意,说话者必须寻找适当的方式,才可能合理地应对交际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和不愉快。所以,产生冲突性话语是人们社会生活中极其平常的一种现象,关系到我们的社会交往;但如何缓和言语交际、避免言语冲突对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却有着积极深远的影响。
国外学者对“语用缓和(mitigation)”现象的研究较为丰富。“语用缓和”这个概念最初是由Labov在1976年提出的,它与语言的间接使用有关,是礼貌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语用学领域里,不同的学者分别对“语用缓和”下了不同的定义。例如,Huo(2004)对“语用缓和”的定义是:语用缓和是这样一种语用策略,通过选择语言来减少语用参数,减少或者弱化社会、身体上的、心理上的冲突,以便控制、维持、处理社交活动,用于获得并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7]。所有这些国外学者提出的定义密切相关,但又各不相同,有的以手段为导向,有的以目的为导向,各有利弊[7]。
对于用来表达反对、批评、不同意的语用缓和策略中,国外的学者也进行了系统的分类。例如表示象征性同意的词语(agreement tokens)或过渡词(transition)(Brown &Levinson,1987;Pomerantz,1984;Sacks,1987;Goodwin,1983),模糊限制语(hedges)[8](House & Kasper,1981;Lakoff Robin,1975;Brown & Levinson,1987;Hirshman,1973),反问句等,转换语码(code-switching)(Verschueren,1999),转换话题(topic-shifting),幽默(humor),沉默(silence)(Deborah Tannen,1990)等等[9][10]。象征性同意即说话者在听话者开始应对不同意见之前,先表达简短的同意或者部分同意,再转而反对听话者的部分观点。典型的过渡词包括“但是”、“不过”等等。学者们认为,象征性同意是说话者表达不同意见的前奏。模糊限制语是这样一种词语,它传达的意思中说话者对自己所说的话不确定,或者不能保证话语的准确性,如“我认为”、“我觉得”、“有点儿”、“可能”等等。说话者使用模糊限制语时,可用于缓和说话者的立场,减少冲突性话语中双方的对立,而不用直截了当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伤及对方的面子。另外,使用反问句能够缓和双方交际中的反对或者不同意。转换语码是说话者和听话者互动时产生社会地位这样一种意义的语言方式,可用于表达对对方的友好和团结,或者用于标记并维持双方权力上的关系。转换话题能使交际双方都不失面子,不用做出让步妥协。幽默是另一种有效缓和并终止矛盾的策略,它不但能维护说话者的立场,而且能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使交际双方淡忘不愉快的冲突。
除此之外,还有学者专门就冲突性话语中语用缓和策略的性别差异进行了研究。Coates(1993)把女性在一起时如何讨论问题进行了录音,他发现在交谈中女性之间更倾向于互相协作,互相补充对方说的话,肯定对方的观点,以表达共同的意思[11]。Maria Stubbe(1994)把十一岁和十二岁的儿童分别进行男女配对、男男配对和女女配对,统计他们表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次数时,发现男孩比女孩更多地使用直接反对,尤其是在与其他男孩讨论问题的时候;女孩则倾向于在表达反对时使用一些较为婉转的词语,以免使话语听起来过于挑衅[11]。Sheldon(1992)发现学龄前女孩比学龄前男孩会更好地在言语上使用调解冲突的技巧,使用语用缓和策略而不引发正面的对抗[11]。Maltz & Borker(1982)认为这一模式同样适用于成年人,即女性在应对反对或不同意见时,更易采取的消极礼貌行为,以避免、减缓或缓和不同意,而男性则更可能直接表达反对意见,虽然没有冒犯对方的意图,但也会挑战对方的不同意见[11]。总之,男性更加重视言语上的竞争,直接表达反对意见,而女性则倾向于用婉转、不太敌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比男性更多地考虑到对方的面子。
国内学者对冲突性话语的研究相对较晚,在国内主要涉及 Verschueren(2000)的语言顺应论,也有的研究专门针对网络聊天中的冲突性话语[3]。对于用来表达反对、批评、不同意的语用缓和策略中,王爱华(2001)认为缓解语可以细分为面子标记(face marker),如“please,could”,程度降低标记(understater),如“a little”,模糊标记(hedge),如“some,or something”,主观标记(subjectivizer),如“I’m afraid,I guess”,语气降低标记(downtoner),如“probably,maybe”,诱骗标记(cajoler),如“you know/see”,注意力吸引标记(appealer),如“Right? / What do you think?”,踌躇标记(hesitation marker),如“well,uh,um”,限制标记(limiter),如“this weekend,by five o’clock”等等[12]。
于国栋(2001)认为转换语码能够成功地减少话语力度,避免可能的负面影响,从而使交际双方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13]。杨永林(2004)认为男性趋向于使用“大多数人”、“许多女性”来加强自己的语气,而女性则倾向于使用“我觉得”、“我认为”、“我猜”等模糊限制语[14]。王敏玲(2006)指出,幽默可以防止把冲突演变为给双方都带来损失的相互对抗[10]。此外,李海辉(2008)受Austin(1962)言语行为三分法的启发,将语用缓和分为命题型缓和(propositional mitigation)、施为用意型缓和(illocutionary mitigation)及成事效果型缓和(perlocutionary mitigation)。这些发现有助于克服以往研究偏重命题型缓和策略的局限,加深对语用缓和现象的认识与理解[7]。
在所有相关的研究中,对冲突性话语的特性、冲突性话语的冲突性回应、使用语用缓和策略来表达说话者反对意见或者不同意见的研究较多,而言谈中直接反对、不同意、批评的缓和性回应类型的研究比较少,存在一定研究空间,这也就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其实,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很巧妙地应对言谈中的直接反对、批评、不同意,避免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冲突,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善于通过语言现象,在语用学上找到合理的解释,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来。笔者希望这些语用缓和的研究概述能够引起更多的人对这方面的关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与和谐。
[1]Brown, P & S. Levinson.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2]赵英玲. 冲突话语分析[J]. 外语学刊,2004,(5).
[3]冉永平. 冲突性话语的语用学研究概述[J]. 外语教学,2010,(31).
[4]Farris, C. S. P. Cross-sex peer conflict and the discoursive production of gender in a Chinese preschool in Taiwan[J].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0, (32).
[5]Norrick, N. R. & A. Spitz. Humor as a resource for mitigating conflict in interaction[J].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8, (40).
[6]冉永平. 冲突性话语趋异取向的语用分析[J]. 现代外语,2010,(33).
[7]李海辉. 电视访谈中话语缓和的语用研究[D].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
[8]Lakoff, Robin. Language and Women's Place[M]. New York:Harper and Row, 1975.
[9]赵英玲. 汉语冲突话语语用修辞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08.
[10]王敏玲. 汉语语境下夫妻间冲突话语的语用学研究[D]. 山西大学,2006.
[11]王冰营. 电视谈话节目中冲突话语管理策略的性别差异:个案研究[D]. 吉林大学,2005.
[12]王爱华. 英汉拒绝言语行为表达模式调查[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
[13]于国栋. The Chinese/English Code-switching as Realization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D].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1.
[14]杨永林. 社会语言学研究:功能·称谓·性别篇[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