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情绪研究对服刑人员矫正的借鉴意义

2013-08-15 00:45王振宏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6期
关键词:服刑人员消极情绪积极情绪

时 晶,王振宏

积极情绪研究对服刑人员矫正的借鉴意义

时 晶,王振宏

积极情绪是个体由于体内外刺激、事件满足个体需要而产生的伴有愉悦感受的情绪。积极情绪具有对认知扩展、提高个体心理弹性和抵御消极情绪的功能,对服刑人员行为矫正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积极情绪研究及应用,有利于服刑人员建立良性的人际关系、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以及有效地缓解抑郁。

积极情绪;功能;矫正实践

时晶/陕西警官职业学院警察管理二系讲师,陕西师范大学访问学者,硕士(陕西西安710043);王振宏/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西安 710062)。

情绪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心理和生理现象,积极情绪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情绪事件,探讨情绪对人们身心的影响,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应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积极情绪是人们进行正性的、积极的行为和内心活动时的情绪状态,是一种积极的内心体验。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具有拓展个体认知-行动的能力,可以构建和增强个人资源,这些资源具体包括了人的体力、智力、人际关系、社会协调能力等等。[1]因而通过提高个体的积极情绪水平,可以有效促进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并进行心理治疗。

服刑人员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社会化的失败、面对刑事处罚以及身处监狱这一特殊的环境中,都对他们的生理、心理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服刑人员的人格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相当突出,国外相关研究表明,服刑人员中存在各种精神障碍及心理问题、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为10%~20%,是一般人群的2倍以上。[2]有学者指出,人格障碍患者犯罪率比正常人高出数倍,服刑人员中三分之一左右有不同程度的人格障碍,特别是屡教不改的罪犯中有明显人格障碍患者的比率较高。[3]针对服刑人员这一特殊群体,研究情绪因素对其心理健康和行为矫正的影响将直接涉及到对其心理改造策略的选择,因而具有明显的社会价值。

一、积极情绪的内涵

积极情绪一词首见于情绪维度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所有的情绪由几个基本的维度所构成,通常认可的维度模式是二维模式,即情绪由两个维度组成:一个维度是效价(valence)或愉悦度,分为正负两极;另一个维度是唤起度(arousal),由弱到强。在效价维度上,由正到负,愉悦度依次降低。位于正效价一端,有愉悦感受的情绪称为积极情绪(正情绪);与此相反,位于负效价的一端,有着不愉悦感受的情绪称为消极情绪(负情绪)。

目前,对于积极情绪的界定并未达成一致。Clark等将积极情绪定义为一种简短的或者长期持续的特质性情感,它反映出个体的心理愉悦水平。Watson等描述拥有积极情绪的人更热情、主动、快乐,看待未知的风险更加乐观。孟昭兰认为,积极情绪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由此可看出积极情绪是一种跨时间和跨情境体验到愉快情感的特质倾向,以上所有的看法均有一个共同特征,即认为积极情绪会产生愉悦感受。

二、积极情绪的功能及其对罪犯矫正理念的借鉴意义

(一)积极情绪对认知活动具有扩展效应

根据积极情绪的拓延——构建理论,积极情绪能够有效地拓宽个体认知范围。研究发现积极情绪与注意范围的拓宽相联系。实验表明积极情绪和体验使人们产生更大的注意范围,更倾向采用更灵活、更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服刑人员本来就是社会化失败的结果,这类特殊群体认知水平往往较常人更为狭窄和具有偏差,其中情绪调节能力较差者居多。而积极情绪体验不仅可以使服刑人员在接受教育改造中获得更好的成绩,更具有意义的是,能够致力于转变其原有的认知方式,从根本上达到对自我的接纳和对社会的理解。

(二)积极情绪能够扩建个人心理资源并提高个体心理弹性

有实验表明,积极情绪可以引起心理弹性的个体差异,而心理弹性是一个持久的个人资源。积极情绪的拓延——建构理论认为,积极情绪的体验可以不断地建构个体心理弹性。这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积极情绪可以增加个体持久的应对资源,这些资源从体力和智力资源到社会和心理资源,从而可以更为有效地建立正确的应激和防御系统。这一功能对服刑人员来说尤为重要,每位服刑人员都必须面对重大的应激事件——接受刑罚,除此之外矫治本身对他们来说就意味着一系列的挫折、困难和挑战。反复积极情绪体验无疑对服刑人员掌握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应激事件的应对能力具有正向的促进效能。

(三)积极情绪对消极情绪具有撤消效应

撤销假设理论(undoing hypothesis)认为在安全的环境中个体才能诱发积极情绪,因而积极情绪不会像消极情绪那样产生行为唤醒现象(比如恐惧情绪引发逃跑行为,愤怒情绪引发攻击行为),所以通过诱发积极情绪可以有效地撤消消极情绪体验和由此产生的行为唤醒。也就是说更多积极情绪的体验将有效地消解消极情绪,压抑将要或正在发生的消极情绪表达行为。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可以有效地降低个体的攻击行为,而暴力行为是攻击行为的最极端形式。暴力犯的改造、狱内暴力事件的时有发生一直都是困扰矫治工作者的顽疾,积极情绪这一功能给我们提供了新思路。

三、积极情绪理论对服刑人员行为矫正实践的推动

(一)通过认知重评构建积极的人际关系

认知重评是指人们对引发情绪的事件进行重新认识和理解,以期以一种更加积极的视角来理解使人产生消极情绪的事件,或者对这一事件进行合理化思维。Gross将认知重评以及压抑情绪表达作为情绪调节的两种重要方式。通过认知重评,服刑人员可以重新看待和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进而构建友好、信任等积极的人际关系。

对于服刑人员来说,人际关系分为与其他服刑人员的关系;与狱警的关系;与家人的关系和与被害人的关系四种。其一,监狱的特殊环境、因押犯数不断增多而日益紧迫的各项资源,使得服刑人员与其他在押犯的关系紧张,狱内暴力事件屡屡发生。在笔者做的一次问卷调查中,使服刑人员感到压力最大的就是与其他犯人的关系,远远超过了监规纪律、家人不谅解和社会有色眼光等选项。可见能否处理好与其它服刑人员的关系是决定其能否顺利渡过狱内生活并重返社会的重要一环。引导服刑人员换位思考、以积极的态度看待与他犯的人际互动、将其他服刑人员的行为重新进行合理化思维,是我们矫治工作者需要做的重要工作。其二,服刑人员与监狱人民警察的关系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但这决不是全部。狱警可以是管理者,可以是帮助者,也可以是教育者。如果换种眼光、换个角度,服刑人员就可能产生新的认识。其三,服刑人员与家人的关系是漫长刑期中不多的与外界接触的窗口,家人的期盼和支持也是绝大多数服刑人员改造的动力源泉。但是许多服刑人员因为伤透了家人的心或者各种原因与家人失去联系,这对他们的服刑和将来的重返社会都极为不利。认识自身对家人的伤害、理解家人的选择并请求他们的宽恕与谅解,是改善这一人际关系的必经之路。其四,随着监狱领域倡导“修复性矫正方案”,服刑人员与被害人的关系也进入研究者的视野。犯罪行为本身是对社会关系的破坏,而被害人对加害人的宽恕与谅解是对业已造成伤害的社会关系最好修复,也是服刑人员真正悔罪的最好证明。要想达到这一效果,没有服刑人员的积极配合和对给他人造成痛苦的深刻理解是不可能的。

(二)通过诱发积极情绪进行积极干预

不健全的人格特征,对心理事件的应对失措,偏执、焦虑、绝望、敌对等不良心理的大量存在都使得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水平远远低于普通人。Tracy D·Gunter采用Mini-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Plus(MINI-Plus)对320名服刑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超过 90%的服刑人员当前或曾经有心理问题。 Seena Fazel从12个国家的62个调查中研究发现22790名服刑人员中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为10%左右,男女犯人患精神病的比例不同,其中女性患病率略高于男性。可见对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治工作刻不容缓。

使人们实现快乐、投入和有意义的技能,和与抑郁、焦虑和愤怒进行斗争的技能并列,共同称之为“积极干预”。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工作的目标在于帮助服刑人员消除不良心理及其他心理障碍,维护或恢复心理平衡,促进心理健康,增进生活适应性,顺利实现改造目标。对服刑人员的心理干预,离不开积极情绪的介入。其一,在服刑人员需要进行情绪控制,压抑将要或正在发生的消极情绪表达行为时诱发积极情绪,提高服刑人员的自控能力。其二,对日常生活中的消极情绪事件进行重新理解,积极评价普通生活事件,鼓励服刑人员为自己确定较为现实的目标,并在达成时给以良性刺激。通过赋予生活事件更多的积极意义,服刑人员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有益身心的事情,继而体验到成就感、自豪感和自尊。其三,在服刑人员中尝试以下的方法:“你的最美好时光”,写一则自己在最佳状态时的故事;“三件好事”,记录每天发生的三件好事;“让你感激的事”,写一封对身边人的感谢信;“你拿手的事”,分析自己最有把握或者获得他人好评的事。作为心理的积极干预,注重情绪的认知和体验,对缓解压力和抑郁、促进人际交往、消除焦虑和紧张有良好的作用。

(三)重视“满意”“宽恕”等积极情绪对服刑人员的影响

积极情绪治疗功能的应用研究主要是通过传统的放松疗法来缓解焦虑,放松疗法能够成功诱发“满意”(contentment)这一积极情绪。当个体处于“满意”的情绪状态时,不仅享受当下,而且会把此刻的经验整合到个人更广泛的生存空间中去。“满意”情绪的产生和体验可以加速个体恐惧、焦虑等消极情绪的恢复过程。在实践操作上,可以通过想象练习(imagery exercises)来指导服刑人员掌握放松训练的技巧,针对个体特征和症状设计想象主题,帮助他们进入类似生动而真实的想象空间,如安静的海滩、绿茸茸的草场、童年的快乐时光、最近的成功体验等。每当需要控制情绪或者出现焦虑情绪时都可以进行这样的练习,到“满意”情绪被成功诱发为止。还可以通过冥想练习(meditation exercises)来指导服刑人员全神贯注地沉浸于自己的思维世界中,进入无需他人评价的状态中。不去想过去的失败与挫折、现实中的改造任务和未来的重回社会。全神贯注的冥想有利于服刑人员接受现实,信任他人并接纳新的经验。

宽恕是避免关系破裂的最重要的方式。Harris、Thoresen和Lopez研究发现,不能宽恕 (unforgiveness)会导致诸如愤怒、压抑、敌意、抑郁、无望、害羞和憎恨等消极情绪的出现,形成消极的社会关系和身心状态。而作为宽恕的积极情绪则会进一步诱发满意、乐观等积极情绪,有利于自我接纳和自尊自信的形成,有利于良好的社会关系的建立。服刑人员普遍的心理特征就是将自身的失败进行错误归因,他们往往不能正确看待社会现实的不尽如人意,往往对家人或他人怀有怨恨心理。宽恕可以导致服刑人员对他人否定性看法的减少,进而可以形成沟通与合作所需要的空间,使得服刑人员的人际关系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不仅如此,宽恕这一积极情绪还通过帮助服刑人员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进而从孤独中摆脱出来。实践操作中可以让服刑人员认识不能宽恕带来的消极影响;告诉服刑人员宽恕所带来的积极效果;并帮助服刑人员掌握表达宽恕的方式。

[1]Fredrickson.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在积极心理学研究中的角色:拓延—构建理论[J].美国心理学家,2001,56(3)

[2]MedlesonEF.A survey of praotive at requitalforensic service:What doforensic psychiatrists do?Part 1:charaeteri stits ofcases and di stribution of work[J].Br J Psychiatry,1992,160(5):769-772

[3]翟书涛,杨德森.人格形成与人格障碍[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0-21

文章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积极情绪对心理健康促进效应的内部机制及其神经生理基础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30970912

D84

A

1671-6531(2013)16-0012-02

责任编辑:何 岩

猜你喜欢
服刑人员消极情绪积极情绪
静心
幼儿消极情绪的表现及家长的应对策略
——以三门峡市H区幼儿为例
测试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试论积极情绪对中学生的创新力的影响
监狱管理局厅官充当服刑人员“保护伞”
服刑人员生育权论要
大选登记
我国服刑人员抑郁水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