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 提高中医教育质量

2013-08-15 00:51王雪梅
关键词:专业教师教学

何 丹 王雪梅 林 丽 杨 梅

(云南中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0)

2012年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凸现当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那么,如何提高中医教育的质量呢?笔者在《中医诊断学》的教学实践中,深切感受到,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是提高中医教育质量的关键。

一、学习兴趣的重要地位

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地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1]。是推动人们去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就能引起追求,而追求、研究和探索才能对事物有深刻认识和理解[2]。

因此,学习兴趣和专业兴趣在人才培养、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原动力作用。例如,前段时间,网上热议的中南大学22岁大三学生刘路,他凭借对数学专业的兴趣和热爱,主动地、坚持不懈地钻研数学理论,最终攻克国际数学难题,因此被学校聘为教授级研究员。刘路说:“我认为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兴趣,只要有兴趣,就能迎难而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可见兴趣是影响学习动机的重要的情绪状态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导致爱好,爱好引起迷恋,迷恋促发创造”[3]。只有学生对专业学习充满兴趣,才能驱动内在的好奇心、求知欲;才能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主动扩展学习领域、深化学习层次。积极、主动、持久地想学、爱学,从而真正体悟到获得学问的满足、喜悦。中医学由于受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独特的思维方式,精炼而又深奥的语言,给年轻的、深受现代知识影响的学子们带来了不小的困难,此时,培养专业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尤显重要。兴趣往往能决定一个人毕生的志向。浓厚的兴趣会促使学生更自觉、更主动地学习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有关知识的积累又会不断地强化他们的认识兴趣,形成良性循环。

二、当前大学生专业学习的现状

据大学生学情调查显示,当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专业学习缺乏兴趣,从而带来专业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大不如前。特别是内源性动力缺失,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消极情况普遍存在,厌学现象等一系列问题逐年增多。笔者从所授《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情况来看,对此感受颇深。

《中医诊断学》作为中医学主干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联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重要的桥梁性课程。学习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到将来临床实践水平的高低。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由于缺乏专业学习的主动性,经常听到学生抱怨本门课程学习难度大:知识零散、感觉学习凌乱;内容较抽象难以理解记忆;不知道该如何综合应用课堂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等等。进而产生畏难情绪,课程结束后难以建立起牢固的中医辨证思维方式,本课程学不好影响到后期临床课程的学习,又进一步导致专业学习兴趣降低。

针对这种现状,我们一直探索在教学方法及手段上不断改进,如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优化教学内容的组织等,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始终存在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难以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

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除了最近几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生源素质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外,其中既有应试教育问题,也有家庭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还有高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中,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不高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三、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思考

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涉及到学校决策、管理、环境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及能力等方方面面。

对一般高校学生来说,专业学习兴趣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进大学后受学校校风、学风、环境、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及能力等影响而产生的。作为班主任和专业课教师,对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发展负有引领之责。

1.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综合素质

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该门课程学习的态度。因此,从自身做起,加强教师个人修养,提高综合素质,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

(1)加强人格魅力修炼。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人格魅力,包括专业学习兴趣在内,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最深刻和最恒久的。谈及教育的智慧,教师的人格魅力就是最大的教育智慧。教师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踏实、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对该学科的热爱、自信,在学生的学习态度、价值取向等方面都能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学生积极效仿学习的榜样。如果教师人格魅力欠缺,势必不受学生欢迎,再讲什么都难有说服力。

(2)厚实专业技能功底。中医学生在入学前,对专业的选择有很大的盲目性。在入学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许多学生存在着专业学习兴趣不浓厚的现象。很多学生的学科兴趣是随着专业学习的逐渐深入,才培养起来的。中医学具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双重属性,蕴含丰富的人文底蕴,作为中医专业课教师,不仅要具有精深、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一定的人文和自然科学等知识储备。扎实的中医功底,渊博的知识,课堂上旁征博引,挥洒自如,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引导学生,加深对中医知识的热爱与追求;同时在师生交流中教师展现出的宽广的胸怀和修养,救死扶伤的高尚医德品格,学生也会被强烈地吸引,产生敬佩之情。这些对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2.让学生感受到专业的魅力

对一般高校学生来说,这是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最直接的途径,自然需要专业课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教学与育人一样,都要讲智慧与艺术。尤其医学教育是一项集科学性、逻辑性、趣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高深艺术[4]。笔者通过多年的摸索,对此有如下几点体会。

(1)优化组织,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内容,而且要钻透钻深,整合教材内容。针对学生知识储备薄弱的现状,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及认知水平,深入浅出,用他们能理解的常识和生活经验来链接,讲解,学生自然乐于接受。例如笔者在讲授《中医诊断学》中的腐苔和腻苔时,从“油腻”粘而难去,“腐烂”松腐易去,让学生从生活现象里记住二者苔质特征的差别。笔者还用生活中蒸面食的火力大小导致食物的松软程度不同的现象,帮助理解腻苔和腐苔形成机理及临床意义的差异,掌握二者的不同,源于机体阳气盛衰与湿浊阴邪之间的消长斗争。当学生觉得中医理论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高深、晦涩,也是有趣易懂的时候,学习的兴趣也就随之增强了。

再如讲四诊部分时,随着讲述内容的增多,随时前后联系,把独立、单一的症状逐渐汇集。例如学习口渴饮水时,讲到“口渴多饮”,就可以把与“热邪炽盛”病机有关的望神、异常面色、望形态、望舌、闻声音语言、壮热、汗出等已学习过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归纳,这样将零散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让学生加深记忆的同时,领会内在病机联系,逐渐培养了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例如,学习红舌主病时,需要学生掌握舌质红,苔黄厚干燥,多提示里热炽盛;舌质红而少苔或无苔,多说明体内阴虚火旺。红舌主病为热证,但如何区别热证的虚实,其中舌苔的多少有无是重要指标。对于没有临床经验的学生来说,不容易理解记忆,我们可以让学生先记住区别虚实的关键是舌苔的有无多少,至于理由是什么,设置一个悬念,告诉他们等讲到舌苔时,答案自然见分晓。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好奇之心,充满兴趣的继续学习下面的内容。等到学习舌苔时,老师再回顾先前的知识,提出问题“请结合舌苔的形成机理思考,为什么红舌主病热证的虚实,有舌苔多少有无的不同?”通过前后的应对联系,知识自然地融会贯通,学生也能深刻理解和掌握。

(2)热情投入,形象生动,增强感染力。老师好比演员,学生就是观众。只有演员投入、出色的表演,观众才能引起共鸣,投入其中。所以教师应当有自己鲜明的教学风格,谈吐风趣幽默,说理旁征博引,节奏掌控张弛有度,氛围活跃又不失严谨,师生互动融洽和谐,必定能以较高的授课个性魅力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以热爱、期待、积极的心态来听课,自然会使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3)介绍前沿知识,培养主动探索精神。注重知识更新,在教材内容讲授中适当地穿插介绍学科发展动态,前沿知识,既增加课堂新鲜感,又通过新旧知识的融合,以现代研究成果的验证,深化了学生对传统中医理论的理解、认可。对于一些存在争议,尚无定论的问题,可以布置为课堂讨论,调动他们发现问题、自主学习,常常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效果。例如,八纲辨证中表证和里证是辨别病位的一对纲领,如何理解相对的空间概念表、里,和表证、里证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客观地理解“有一份恶寒便有一分表证”的涵义,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及重点。老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现代研究资料,然后以“请思考‘问诊中恶寒发热并见是外感表证的主要症状之一’的说法是否完全正确?结合表证、里证的概念,谈谈自己的看法”为主题,进行课堂讨论,在资料的查阅、学习和激烈的课堂讨论过程中,既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又拓展了教材相关内容的现代临床应用及研究情况,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领略探索知识的乐趣,而教学效果及质量也得到了很大地增强、提高。

(4)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感染力。笔者结合《中医诊断学》的学科特点,将启发式、提问式、案例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综合应用,收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提问可随堂随机进行,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调动学生思维节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思考。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讨论,可以及时反馈信息,让老师发现学生的不足,更好地引导、启发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通过学习获得成效,学生的自信等到鼓励和肯定,就会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专业课教师要真正从教育理念上转变,在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中结合临床,正确、恰当地以问题导入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从不同层面积极调动学生全身心参与教学,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能享受到求知的乐趣,那么中医专业课的高水平教学质量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实现。

[1] 李丽新.培养大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本科教学质量[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6(l):97.

[2] 康洪君.大学生学习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1(6):62.

[3] 刘智运.大学学习理论与方法[M].第3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155.

[4] 王素萍,等.医学教育与教师素质培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3,5(1):16.

猜你喜欢
专业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