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过程的高职公共艺术课教学改革探析

2013-08-15 00:51邓全明
职教论坛 2013年11期
关键词:艺术课受众高职

□邓全明

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属于通识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由于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不同,与专业课程教学相比,它具有自身的特点。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职业性是其不同于其它高等教育的突出特征。二者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课教学与普通的高等院校公共艺术课、与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具有不同的特征,其教学改革也有自己的路径。本文从职业教育和艺术教育的特点探讨凸显过程的高职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合理性和具体方法,以期对当前开展的公共艺术课教学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凸显过程的高职公共艺术课教学改革的合理性

1.职业教育的规律决定了改革的合理性。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这不仅是由职业教育内容所决定,同时也与职业教育的对象有关,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更是如此。有研究表明中国职业院校的学生在传统的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与同类学校的学生(高职院校学生相对于本科学校学生)存在差异[1],姜大源进一步将这种差异概括为“职业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2]。正是由于这样的差异存在,任务引领的项目化教学成为当前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主流方向。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的内容与专业课的内容差别很大,知识结构迥然不同。前者属于人文素养课程,旨在陶冶学生情操,并不直接与职业生涯挂钩;后者属于专业课程,旨在培养职业能力,直接指向职业活动。专业课和公共艺术课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方法也理应有所区别,不过由于它们面对的是同样的对象,教学方法势必存在某些相同或相通之处。笔者以为,正是高职院校教育对象的智力特点,决定了无论是专业课还是公共艺术课,都必须坚持“做、学、教”结合的教学原则:对专业课来说,以任务引领的项目化教学是“做、学、教”结合的突出体现;对公共艺术课来说,凸显接受过程、将艺术鉴赏活动化,也是体现“做、学、教”结合的有效形式。

2.艺术教育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改革的合理性。艺术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从本质上说它属于美育教育,属于价值教育,在这一领域,并没有对与错、是与非的客观标准和绝对标准。艺术教育的目的也在于通过对被我们的文化认同的经典作品的接受、欣赏、感悟,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高雅的情操,并形成一种情感化的价值取向,从而培养一个高素养、有技能、负责任的职业人、社会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指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3],这是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育目的的集中概括。阐释学大师伽达默尔认为:“精神科学的推断方法却是一种无意识的推断,因而精神科学上归纳的进行就与独特的心理条件联系到一起了。他要求有一种合适感,并且又需要它的精神能力,如丰富的体验和对势的承认”[4],这里的精神科学,指的是艺术,伽达默尔的这段话也可以是看作对艺术教育性质的一种说明:艺术教育不能只通过分析的方式进行,更重要的是受教育者(或受众)的情感受到触动,在一种几乎是无意识的情况受到作者预设在作品中的“真理”的影响,从而达到情感、价值观的某种变化。正是艺术教育价值理性的性质决定了凸显过程的公共艺术课教学的必要性。

3.艺术接受、欣赏的规律决定了改革的合理性。许多艺术作品不能唤起受众的想象,受众不能与艺术家产生共鸣,不能理解蕴含在艺术作品中的韵味,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受众无法穿透作品的形式,“披文以入情”,把握作品的意蕴。俄国文艺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认为诗歌运用的是“受阻碍的、扭曲的语言”,其目的在于使接受过程“达到尽可能的紧张程度和持续很长的时间”,从而实现“恢复对生活的感觉”[5]。不仅诗歌语言如此,许多艺术家为了获得“陌生化”的、“颤惊”的效果,也采用了受阻碍的语言——将社会、生活扭曲、变形,这自然也增加了受众理解作品的难度。二是现实读者(受众)与隐含作者预设的读者(受众)期待视野存在巨大的差异。伊瑟儿认为:“在小说的写作过程中,作者头脑中始终有一个隐含的读者,而写作的过程便是向这个隐含读者叙述故事并进行对话的过程”[6],实际上不仅是小说创作如此,几乎所有的艺术创作都存在一个预设的隐含受众。对于艺术家预设的隐含受众来说,由于他的期待视野在艺术家创作时就考虑到,因而能比较顺利地接受“陌生化”的形式,而低于这样期待视野的受众,接受就会感到更加困难。那些经典艺术作品,往往穿越历史、国界,是世界性的,因此现实受众的期待视野与艺术家预设的受众的距离就可能更大,因而也更难理解。三是有些作品反其道而行之,采用十分平实的形式,把习以为常的生活以仿真的手法呈现在受众眼前,读者因司空见惯而忽略了作品的意蕴。如契可夫喜欢 “按照生活原来的样子去描写生活”[7],他的戏剧作品乍一看平淡无奇,读者也可能习以为常,不会深入思考其意义。我们必须遵循职业教育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在艺术接受过程上下工夫,采用各种方法,让学生自己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去感受作品、理解作品。

二、凸显过程的高职公共艺术教学的方法

1.通过表演、朗读等手段,延长学生感受过程。《戏剧鉴赏》、《影视鉴赏》、《戏曲鉴赏》属于表演类艺术形式的鉴赏,而对其剧本的理解是把握整个作品的基础。台词是剧本的核心,因此反复阅读、朗读台词是调动学生的情感、更好地进入作品的一种方式。但是采用一般的方式,很难让学生自觉地反复朗读台词,但如果我们采用灵活的方式,效果就可能大不一样。利用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使用不同的方言来朗读台词,就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例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是一部优秀的、具有丰厚的思想内容和人生底蕴的作品,但由于时代和民族文化的隔阂,以及莎士比亚诗一样的语言,使得高职院校学生的期待视野与莎士比亚预设的受众期待视野相差甚大,因而很难调动学生的情感、想象、生活经验去理解作品。为激发学生的情感,可用不同方言多次朗读台词,尽量延长学生接受过程,加深其对作品的理解。本人所在学校的学生主要来自江苏的各个地区,语音差别很大、但也略能听懂一二。在上戏剧鉴赏《哈姆雷特》一节时,理解《哈姆雷特》剧本中“是生存还是毁灭”这一段独白对整个作品意蕴的把握十分重要。问题是学生对莎士比亚诗歌般的语言一时并不感兴趣,不能顺畅地“披文入情”,进入作品,理解其意义。于是笔者让来自淮安、盐城、苏州三个地方的同学朗读了这一段独白。因为是方言朗读台词,学生觉得很新奇,同样的台词,由于是用不同的方言朗读的,故也不觉得乏味。通过多次的听、读之后,学生对台词的意义有了比较深刻地理解。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表演,可以再次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因为,将剧本变为戏剧表演时,要经过一次再创作—作品中的很多“空白”需要演员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填补,如人物说话的语言、情态,剧本的交代是有限的,表演到何种程度是需要演员自己把握的。因此对那些表现人物性格、暗示、揭示主题的经典片段,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台词的基础上,再在课堂上或课后进行表演。这样虽然有些费时,但它符合高职院校学生和职业教育的特点。多次的循序渐进的朗读、表演,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和生活经验去感受作品,建构起自身的知识,这比记忆很多机械的知识对学生的成长要有用得多。

2.将抽象的鉴赏过程活动化,延长学生接受过程。亚里士多德说:“人就具有模仿的本性……人对于模仿的作品总是感到快感”[8],德国美学家谷鲁斯也认为,“艺术属于模仿性的游戏”[9],二人的观点表明无论着眼于艺术创作还是着眼于艺术接受,艺术都与模仿有着紧密的关系—模仿是艺术创作重要动力、艺术接受乐趣的重要来源。艺术的这些规律对提高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教学效果不无启发,我们也可以将模仿引入课堂教学中。可以说,将模仿引入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课堂教学中,既是艺术欣赏规律的体现,同时也与高职学生的智力特点吻合。高职院校学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纯粹的理论学习不感兴趣,而模仿把本来凝心静思的艺术欣赏过程外化成活动过程,与高职学生“做中学”思维方式一致。当然,公共艺术课的“做”与专业课的“做”的目的和具体做法是不一样的,公共艺术课的“做”侧重于通过模仿激发学生的兴趣—即孔子所说的“兴观群怨”的兴,使学生调动自己的情感和想象,进入作品,体会到艺术家创作时的情感,加深对艺术作品的认识。《书法鉴赏》课程的教学相对于其它艺术样式的鉴赏的教学,要难一些,因为缺乏情节性,它“一览无余”:一幅字,一眼可以从头看到底。正是因为一览无余,很难调动学生的情感,真正进入书法家的艺术世界,只能在外面走马观花。老师的讲解、分析,只能是一种未经“建构”的知识存在于学生的大脑之中,很快就被忘记。在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活动的方式,将本来属于个人的独自玩味变成一种活动,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世界和想象,进入作品,以产生共鸣。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进行笔迹模仿比赛,让学生用毛笔模仿某些书法大家的作品。开始学生肯定只能从外部形式入手,做到尽量相像。自然,简单外部模仿,与真正情感交流、艺术鉴赏存在很大的距离,但通过模仿学生可以对书法家书写的用笔、用力、藏锋、露锋及其内心情感有更多的体会,而这种体会正是艺术鉴赏的基础。有了这种体会,学生才能体会不同的书法风格的内在意蕴和书法家的精神世界。教师在《戏曲鉴赏》教学中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式。中国戏剧具有很大的虚拟性和程式化,某些动作成为特定的某种内部情感的固定的符号,如手指的颤抖表示内心的激动。不过通过教师简单的语言传授建立的这种情感与外部动作的联系,学生很容易忘记。为了加深认识,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某一动作,并且逐渐把单个动作的时间拉长、幅度加大,学生自然会感到呼吸加快,情绪提高,从而真正体验到这一动作的内涵。再如,中国戏剧以唱为主,一个对戏曲了解不深的人,对没完没了“依依呀呀”的唱很难提起兴趣,学生更是如此。如果教师让学生反复模仿一句唱腔,学生就能体会到声音的高低起伏、语音延长造成的肌体变化和内心情感的联系,也就能体会到唱腔下真正的情感。由此可见,不同形式的模仿,可以将教学中抽象的鉴赏过程活动化,实现了延长接受过程、加深理解的目的。

3.将接受、鉴赏过程游戏化,凸显接受过程。审美性是艺术不同于哲学、道德等其它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特点,正是由于这一特点,人们往往认为受众能从艺术接受活动中获得愉悦、快感和精神的享受,因此不需要意志的作用而乐于从事艺术接受活动。但事实有时并非如此,由于受众的期待视野与艺术家对受众的期待视野并不会完全吻合—由于受众本身巨大的差异性也不可能吻合,使得接受受阻,审美愉悦无法产生,接受活动也因此半途而废。大学艺术鉴赏课程的艺术作品多数是人类千百年来的艺术精品,由于学生与艺术家之间的时代差异和艺术境界的差异,无论在接受其形式还是理解其内容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不但需学生反复地玩味、体验作品,教师还要在适当的时候加以点拨。游戏是人的天性,是人类乐此不疲的活动,如果在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时能将游戏引入作品的欣赏中,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戏剧鉴赏》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截取鉴赏戏剧作品的精彩部分或重点部分的视频,打乱原有的顺序,播放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按照时间顺序去组合,哪一小组先组合好就获得胜利。在学生对剧情、人物有了基本的认识后,我们还可以播放没有声音的视频,让学生配音。为了能配好音,学生自然要反复阅读(朗读)台词,无形中也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例如《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人物,为了避免学生将这一人物简单化,我们可以选取夏洛克在诉讼失败后被严厉惩罚时的一段视频,关掉声音,然后让学生看着他的动作为其配音。在配音过程中,学生才有可能对夏洛克产生阴暗心理的历史原因以及他思想的复杂性有更深刻地理解。《美术鉴赏》教学也可采用同样的方式。美术属于空间艺术,受众接受美术作品的时间往往是很短的,而高职学生由于缺乏对经典艺术作品的了解,往往几眼就将作品看完,对其中的重要因素经常是视而不见。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鉴赏过程中加入游戏成分。例如教师可以用绘画软件,将原作的某些局部做一些改动—色彩变得更浓或更淡、对比度加大等,然后让学生观察什么地方有改变,再谈这种改变带来的感受变化,分析这种变化在表现创作者的情感和表达作品主题的作用。这样就把玩味过程变成了游戏过程,学生的兴趣自然大大提高。当然,对哪些地方进行改动,教师要精心选择,改动的地方应该是对作品的风格、主题有着重要影响的地方。最后落笔要点题。

4.突出过程性考核,加强评价的导向作用。评价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着明显的导向作用—教师如何考核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因此,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将欣赏、鉴赏过程活动化外,在考核评价上也要突出过程的重要性。凸显过程在考核中的地位,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采用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是与终结性考核相对的一种考核方式,它与终结性考核的不同在于将考核分散在平常的教学中,以累积的方式评定最终成绩。与公共艺术教学凸显过程相一致,公共艺术课程的考核也可以采用形成性考核。例如《戏剧鉴赏》课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表演所学作品中的二、三个片段,并对自己如何理解、表演所扮演的人物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进行说明,并把表演和文章作为重要依据来评定最终成绩。二是将相关社团活动纳入到考核之中。学生社团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艺术性社团,如文学社、舞蹈社、小品社、漫画社、流行音乐社等。这些社团都要开展活动,也会产生一些比较好的作品,许多学校为激发学生参加社团的热情,会举办社团成果展。教师在考核的时候,可以将这些作品以适当的形式纳入到公共艺术课的考核中。例如在《艺术导论》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自己创作或表演的作品写一篇《什么是艺术—结合我的作品XXX进行分析》的文章,要求文章涉及到艺术的本质、艺术的类型及特征、创作意图等,如果学生能创作出作品,并能进行一定的理性分析,也就达到了艺术导论课程的目的。另外像迎新晚会、校园文化节上的节目也可以作如此处理。三是教师要多参与学生的艺术活动,多与学生交流,以便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考察,综合确定学生的学科成绩。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感教育,同时也包含着价值观教育,这些方面的教育效果不是简单地做几道题目就可以看出的,而要通过丰富、具体的生活表现出来。因此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学生的各类艺术活动,目的在于通过艺术活动评价学生。

[1]陈丹辉.职业教育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姜大源.职业教育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教育部办公厅.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EB/OL].http://gaokao.chsi.com.cn/gkxx/ss/200604/20060414/450228.htm l,2006.04.

[4][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5][俄]什克洛夫斯基,转引自蒋孔阳、朱立元.西方美学通史第6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6]伊瑟儿,转引自林一民.西方现代文论[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0.

[7]别林斯基,转引自蒋孔阳、朱立元.西方美学通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8]亚里士多德,转引蒋孔阳、朱立元.西方美学通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9]谷鲁斯,转引自林一民.西方现代文论[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0.

猜你喜欢
艺术课受众高职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开发艺术课校本课程助核心素养在中职学校落地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高中艺术课堂培养学生创造力教学初探
中学艺术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体验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