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神感召下的高校师德建设

2013-08-15 00:43王蔚清
关键词:师德大学精神

王蔚清

(浙江师范大学人事处,浙江金华321004)

自从教师成为一种职业,就有了师德的要求。高校教师因其承担着培养人才、传承文明、研究创新、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社会对他们的师德期望更高。大学本身也将师德建设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来谱写办学育人篇章。但现实生活中,高校种种师德失范、滑坡的现象仍大量存在。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大学采取了切实可行的举措来提高师德建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然而,如何才能防止“风生水起”过后的“涛声依旧”?如何才能形成高校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笔者以为,高校师德建设必须在大学精神的感召下,才能保持其不竭的动力、坚定的方向和持久的效应。

一、大学精神的内涵与高校师德要求

(一)大学精神的定义

所谓“精神”,是指“人的内心世界现象,包括思维、意志、情感等有意识的方面,也包括其他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方面”。[1]在哲学意义上,“精神”与“物质”相对。对于“大学精神”这一概念的定义,可谓众说纷纭,限于篇幅,本文不作列举评述。在解读“精神”概念的基础上,综合众位学者方家之言,可以这样认为,“大学精神”是一个哲学文化范畴,是大学内生的、具有普适性的一种非物质性存在,它是大学整体价值观念、思想作风、情感氛围综合而成的气质、神韵与品位。

(二)大学精神的内容

什么是大学精神?同样有专家学者们见仁见智的概括和提炼。例如,有学者提出,“大学精神的基本内容包括自由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批判精神、独立精神和创新精神等几个相互联系的方面”;[2]有研究者则认为,“治学精神、自由精神、德育精神”是大学精神的主要内容;[3]还有专家认为,大学精神的内容包括:“独立、自由精神,科学、批判精神,开拓、创新精神,人文、社会关怀精神”。[4]虽然说法不同、描述各异,但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不同概括当中的共同要旨:“大学精神的核心内容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5]笔者认为这是对大学精神较为凝练而全面的概括。科学精神包含独立、创新、批判等精神品质——只有以科学求证的态度办学,大学才能做到排除其他干扰和影响,保持自身的独立,才敢于怀疑和批判,才勇于变革与创新;人文精神涵盖包容、自由、尚德等精神要素——只有以人文关注的情怀培养学生,大学才能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推动自身进步、引领社会文明。

(三)高校师德要求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们的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其中师德为先。2006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给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大学孟二冬教授之女孟菲作了回信。孟二冬教授作为教书育人的杰出楷模,他身上所闪耀的师德光辉照亮了当前高校师德建设的方向和目标。总书记的回信情真意切,思想深刻,寓意深远,不仅深情表达了对盛年早逝的具有高尚师德的师者的切切哀思,而且高度评价了孟二冬教授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深刻阐释了孟二冬教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时隔一年,2007年8月31日,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社会尊师重教,广大教师更应该自尊自励,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以人民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全社会的尊重。”[6]并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殷切期望:“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6]2010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广大教师要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自觉加强师德建设,大力弘扬优良教风,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积极探索和实践教育教学规律,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全心全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无论是深情殷切的书信文字、语重心长的对面交谈,还是高瞻远瞩的引领号召,字里行间、言辞之间都道出了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对高校教师的师德期望和要求——铸就自己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

可以看到,大学精神与高校师德之间是内生和外化的关系,大学精神是高校师德建设的主旨和向标,高校师德是大学精神的外在体现,师德建设是守护和发扬大学精神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二、当前大学精神的失落与高校师德建设的弱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大学逐渐“社会化”、“公众化”,圣洁的“象牙塔”逐渐被染上世俗与功利的色彩,大学精神渐渐失落,直接的表现就是高校师德的失范及其建设的弱化。于是,有学者叹言:大学还能否承载起社会的精神家园使命,已决不是什么杞人忧天的追问了。[7]

(一)大学精神的失落及师德失范现状

1.科学精神的远离。主要表现为:首先,行政泛化与强化。大学原本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学术的声音在这里有着不可替代的权威。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前“中国的大学更像是政府机关”,“用行政模式管理大学,用行政思维决策学术问题的状况已经较为普遍”。[8]这种状况导致大学内部各种业务活动的价值评价不是取决于其科学客观的内在性,“而是取决于其与行政权力的适切程度”,[9]这就打击了部分高校教师从事学术活动的热情,甚至改弦更张地变倾心于学术为热衷于行政,还谈何学术追求?其次,学术功利化。大学里像孟二冬教授那样“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字空”的学术信念坚守者应该不在少数,但是勿庸讳言,也有少数高校老师做学问、搞研究、写文章不是出于内心对学术真知的渴求,而是成为博取名利的手段,因此,各种学术腐败随之滋生,有的老师急功近利,为取得“成果”,不惜抄袭、剽窃、作假;有的老师在教学上随便应付,疏于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有的甚至几年不更新教学内容,尽管“岁岁年年人不同”,依然是“年年岁岁‘案’相似”。最后,求学实用化。历经十二年寒窗苦读跨进高等学府的学子们,把上大学的目标只定位在谋取一份理想的工作上,只考虑专业的需求度、只求一纸文聘的结果,而忽略来之不易的求学深造过程;于是“教学相长”蜕变成“教学相弱”——教师无心教学研究、无心关注学术动态,无心再去准备那一桶新鲜的活水了。大学自身也在被动地适应社会需求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

2.人文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为:首先是教师角色的程式化。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具体的手段,“育人”才是最终目的。现在有很多教师只是简单地实施了“手段”,把自己从事的与心灵密切相关的育人工作视作一种“为稻粮谋”的技术工作,导致了思维的程式化。其次是高等教育目标的职业化。现时的高等教育过于强化职业导向,对人的综合素质、人格的健全等培养目标却没有足够的重视。最后是人际关系的世俗化。常常有学生抱怨在大学里除了课堂上能见到老师,其余时间很难“谋面”,专业指导和心灵关怀远远不够;老师感慨现在的学生不懂尊师,学生抱怨如今的老师没有真爱;同事之间团队协作意识淡薄,学术分歧、师承关系、利益分配等都可能成为“文人相轻”的导火索;行政人员则置身于“官场化”的高校校园,思忖着如何摆平各种关系——物化的交往渐渐取代了心灵的沟通,人文关怀渐行渐远。

(二)高校师德建设的弱化

1.思想上不够重视。尽管师德建设是学校永恒的主题,但这种“永恒性”在当前有的高校已经逐渐转变成老生常谈甚至麻木的话题了——只要没有出现影响校园平安稳定的人和事,师德建设几乎被束之高阁。的确,师德建设的过程与结果不可能像科研教学那样显性和刚性,但是我们应该真正意识到,整体高尚的师德、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所生发出来的力量是学校发展和强大必不可少的因素。

2.行为上缺少主动。客观地说,在高校师德建设问题上,常常会遇到诸多的困惑,如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价值多元化的冲击等等,又如高校自身学科建设、层次提升重任在肩、中心紧握而无暇他顾等等。所以,师德建设成了一件弹性很大的工作,缺少自主的常态计划。有些老师认为高校师德建设苦于没有抓手,难出实效,因而失去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评价上缺乏导向。无论是大学排名,还是教师个人评价、晋升,少有将师德建设或师德情况纳入评价体系的。师德建设以及个体师德情况的确很难量化,但可以从制度建设层面、师德规范遵守方面设置指标或做相关要求。

三、大学精神与高校师德建设的互生共长

如前文所述,大学精神和高校师德两者之间内生外化、密不可分,维护大学本质、履行大学职能是重塑大学精神、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不二旨归。当前人们对大学精神失落的感叹,源自于对高校师德滑坡种种表象的观察与思考。从大学精神重塑的意义上,唤醒高校教师的师德意识,或许更能切合高校知识分子的特定心理需求,而师德建设的加强又能使大学精神得到更好的凝聚,进而实现大学精神和高校师德的互生共长。

(一)强化主体意识,坚定教育信仰

中国知识分子大都有一种独特的气节和风骨——儒雅脱俗,甚至自尊清高,这是文人学士“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精神气质表现,它与当代大学精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正因如此,大学被谓之以“象牙塔”的美誉。当前要强化大学教师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文人雅士”形象,强调处身于“象牙塔”中的大学教师是大学精神主体的意识,在现今复杂多元价值观的纷纷扰扰中,更应坚定对教育与学术的信仰,彰显大学教师特有的学术尊严与人文情怀。

(二)弘扬理性探究,引领师德风尚

坚守对高深知识的理性探究是强化大学教师科学精神的基础。雅斯贝尔斯说过,“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良的教师。只有这样的研究者才能带领人们接触真正的求知过程,乃至于科学的精神。……通过他的循循善诱,在学生心中引发出同样的动机。只有自己从事研究的人才有东西教别人,而一般教书匠只能传授僵硬的东西”。[10]“最好的研究者”之所以能成为“最优良的教师”,是因为他的科学精神——真正的求知、对学生循循善诱、激发学生的求学动机、保持自身的鲜活知识,等等。而这些品质和要素,正是高校教师师德风尚的主要体现,只有坚守和弘扬这样的精神,才能消除学术行政化、功利化倾向。

(三)凸显人文关怀,强化“育人”功能

人文关怀是人文精神的核心要求。哲学家费希特指出:“教育首先是培养人,……不是首先去传授知识与技术,而是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归纳力、理解力,以便他们在无法预料的未来局势中做出有意义的自我选择。”[9]大学教育更是如此,其立足点和归宿点是“人”——关心人的解放、人的完善、人的发展。高校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既教书又育人的“天职”,在增强学识的同时丰厚自身人文修养,关爱学生、做学生的朋友,在完善学生人格的过程中,映照自己的真诚、善良和美丽。与此同时,高校教师还应有包容之心:包容同事,做同事的伙伴;包容不同的学术观点,以作参照和借鉴,在与同仁们协作共进的过程中,开阔自己的胸襟、视野和思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6]

(四)完善制度建设,促进师德规范

首先是法制层面。教师是培养人的工作,对他们固然应该有更高的道德要求,但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其行为首先必须依法、守法、合法,如《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等。因此,师德建设要落到实处,首先应该落实到法制层面,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违法现象的发生。

同时,应该改变只从正面要求他们加强师德建设而无反面底线规定的状况,需要制定诸如师德“禁令”等规则,以更加贴近实际地规定教师的言行、态度等师德的具体要求以及违背之后的惩处,即在强调师德理想与师德原则的同时,注重师德规则方面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师德建设还应该有更高的规范和要求,良好的教师形象应该使学校的服务对象——学生有如沐春风的感觉,从而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因此,师德建设的另一个抓手在于制定教师礼仪,促使教师自觉遵守、接受监督;要求教师加强自我反省、自我规范,把爱心献给学生、诚心献给同事、忠心献给事业,做一名严以律己、身正为范的人民教师。学校还可以建立师德模范或师德标兵的评选制度,在学习孟二冬教授那样的杰出代表的同时,树立起本校的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师德建设氛围。

令人欣喜的是,2011年12月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发文颁布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是规范中的核心内容。文件要求各地各高校加强对该《规范》的学习,将其作为自觉实践的行为准则。《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出台,给颇显无奈的高校师德教育提振了士气、指明了方向。

大学精神是个厚重的话题,师德建设是个永恒的主题。让我们以厚重中的精髓去滋养发展中的大学,以永恒中的精彩去焕发大学的盎然生机。

[1]辞海:下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5478.

[2]刘宝存.何谓大学精神[J].高教探索,2001(3):13-15.

[3]范铭.中国古代书院所体现的现代大学精神启示录[J].民办教育研究,2008(4):98-102.

[4]刘尧.大学精神与大学科学发展[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2):103-110.

[5]王跃平.按“逻辑自洽”法则解构大学精神[J].现代教育科学,2003(4):28-32.

[6]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07-08-31].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8/31/content_6638950.htm.

[7]王全林.精神式微与复归——知识分子视角下的大学教师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0.

[8]谢欧.现代大学精神的失落与重建[J].教育评论,2008(5):29-31.

[9]栾兆云.大学教师自我批判精神的弱化与重塑:文化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8(17):45-49.

[10]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上海:三联书店,1991:152.

猜你喜欢
师德大学精神
“留白”是个大学问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大学》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大学求学的遗憾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