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垂体腺瘤患者PTTG表达和MVD计数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

2013-08-15 00:42孙慧莉崔玉兰邢绍芝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部山东滨州256603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垂体微血管阳性细胞

孙慧莉 崔玉兰 邢绍芝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部,山东 滨州 256603)

垂体腺瘤是由于垂体前叶腺细胞单克隆增生而形成的腺瘤,是较常见的颅内肿瘤,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10% ~15%。根据垂体腺瘤的生物学行为,可将其分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与恶性腺瘤之间,可破坏并侵袭患者鞍区骨质和海绵窦等鞍区结构,具有治愈率低、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高、内分泌学缓解率低等特点,是临床治疗的难点〔1,2〕。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发生机制与细胞周期调节、细胞增生活性、血管生成、细胞外基质调控、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等相关,但目前尚无有效的指标来评判垂体腺瘤的生物学性质〔3〕。本文观察老年垂体腺瘤患者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计数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为垂体腺瘤的临床治疗与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老年垂体腺瘤患者52例,均有完备的临床资料,无严重的基础性疾病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排除了伴发中枢神经系统其他肿瘤或恶性肿瘤脑转移。根据临床相关诊断标准分为侵袭性组和非侵袭性组,侵袭性组29例,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龄61~71岁,平均(66.2±3.6)岁;非侵袭性组23例,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60~72岁,平均(64.7±3.3)岁。两组入选患者年龄、性别、患者基础状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侵袭性垂体腺瘤评判标准 (1)根据Wilson-Hardy分类法〔4〕,选择Ⅲ ~ Ⅳ级或者 C、D、E 分期的患者;(2)根据 MRI的Knosp分级标准〔5〕,选择3级以上的患者;(3)术中观察肿瘤组织侵犯到鞍区骨质、海绵窦、血管神经和脑组织等周边结构;(4)术后经病理诊断证实患者伴硬脑膜的肿瘤侵犯。综合以上评判标准,诊断垂体腺瘤是否具有侵袭性。

1.3 检查方法 术后将肿瘤组织10%甲醛固定,组织包埋后连续切片,切片厚度3 μm。根据免疫组化试剂说明书,微波抗原修复后分别按序滴加一抗和二抗。PTTG检测采用兔抗人多克隆抗体试剂盒,CD34检测采用鼠抗人单克隆抗体试剂盒。

1.4 检测评判标准 (1)PTTG评判标准:染色后染色部位位于瘤细胞的胞核及胞质,根据染色阳性肿瘤细胞数,半定量评判检测结果:阴性或阳性细胞数<5%为(-);阳性细胞数5% ~25%为(+);阳性细胞数25% ~50%为(⧺);阳性细胞数50% ~75%为(⧻);阳性细胞数>75%为();阳性细胞为(+)及以上即计为阳性患者;(2)肿瘤组织内MVD评定方法〔6〕:CD34染色部位位于细胞核膜,在低倍镜(×40)下选择阳性染色最为明显的5个区域,接着在高倍镜(×200)下进行计数,将与肿瘤细胞、毗邻微血管和周围结缔组织不相连的内皮细胞簇作为一条独立的微血管,将有平滑肌围绕的大血管、管腔内红细胞超过8个的血管除外,肿瘤坏死区域、硬化区域和肿瘤细胞稀少区域的微血管不计入,取5个高倍镜下微血管数的平均值计为微血管密度(MVD)。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使用SPSS16.5统计学软件分别行χ2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PTTG表达和MVD计数比较 侵袭性组和非侵袭性组患者PTTG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9.7%(26例)和17.4%(4例),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MVD计数均值分别为39.26±7.38和20.17±5.3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

2.2 侵袭性组患者PTTG阳性程度与MVD计数相关性分析将PTTG(+)~()分别计为1~4级,PTTG(+)MVD计数(33.52±6.17)个,PTTG(⧺)MVD 计数(36.38±6.63)个,PTTG(⧻)MVD计数(40.76±7.28)个,PTTG()MVD计数(44.64±7.71)个。分析不同级别与其相应MVD计数均值的相关性,r=0.806,P<0.01,说明侵袭性老年垂体腺瘤患者PTTG阳性程度与MVD计数呈正相关。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细胞遗传学与现代分子生物学在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对垂体腺瘤的认识已经从细胞水平逐渐达到分子水平。目前临床研究证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发生与发展,是由多种细胞因子及多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7〕。

正常人垂体中PTTG处于低水平表达,但在垂体腺瘤患者中其处于过度表达。PTTG诱发垂体腺瘤机制为:(1)PTTG通过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间形成正反馈环路,可以刺激肿瘤的血管生成;(2)PTTG通过激活c-Myc基因及其他脯氨酸增殖基因,诱导肿瘤细胞的增殖;(3)当机体内PTTG过度表达时,可造成机体出现非整倍性的细胞分裂,造成遗传的不稳定性。临床研究证实,PTTG与垂体腺瘤、乳腺癌及肺癌等肿瘤的浸润性相关,其可能的机制为:(1)PTTG通过促进机体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从而促进了细胞基质的产生;(2)PTTG通过促进bF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而形成了三者间的正反馈作用,bFGF和VEGF可显著促进肿瘤内血管的生成,到患者垂体腺瘤出现侵袭性〔8~10〕。

微血管生成是指在原微血管的基础上,通过出芽的方式形成微血管(小静脉及毛细血管)的过程。Folrman等〔11〕通过临床试验证实,机体内肿瘤组织的生长以及转移,均依赖于局部微血管的生成。这一观点已得到临床的证实与广泛的认同,同时通过临床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微血管生成在肿瘤组织的生长、转移和侵袭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若没有局部新生微血管的支持,肿瘤组织无法达到3 mm以上,新生的微血管为肿瘤组织提供了必要的营养并带走生长过程中的废物,同时为肿瘤组织的侵袭或转移提供了必要的途径。因此,侵袭性垂体腺瘤内MVD计数与其侵袭性密切相关,临床研究同时也提示,MVD计数与肿瘤的病理分级、转移与复发密切相关,MVD计数可作为判断肿瘤预后的独立性指标,MVD计数较高往往提示肿瘤的预后不良〔12〕。

本文研究证实,老年患者中PTTG表达和MVD计数与垂体腺瘤侵袭性密切相关。两项指标可提示老年垂体腺瘤患者的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1 王任直.神经外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62.

2 王 峰,张文德,刘永良,等.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PTTG、bFGF蛋白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5;10(5):345-51.

3 Kontogeorgos G.Predictive markers of pituitary adenoma behavior〔J〕.Neuroendocrinology,2006;83(4):179-88.

4 Wilson CB.A decade of pituitary microsurgery:The Herbert Olivercrona Lecture〔J〕.J Neurosurg,1984;61(5):814-33.

5 Knosp E,Steiner E,Kitz K,et al.Pituitary adenomas with invasion of the cavernous sinus space: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lassification compared with surgical findings〔J〕.Neurosurgery,1993;33(4):610-8.

6 Weidner G,Folkinan J,Pozza F,et al.Tumor angiogenesis:a new significant and independent prognostic indicator in early-stage breast carcinoma〔J〕.J Natl Cancer Inst,1992;84(24):1875-87.

7 雷 霆,刘 勤,李 杰,等.多种细胞内第二信使在人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生长激素分泌的调控作用〔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1;18(5):456.

8 Jacob T,Deepthi K,Naibedya C.The emerging role of pituitary tumor transforming gene in tumorigenesis〔J〕.Clin Med Res,2006;4(2):130-7.

9 Salehi F,Kovacs K,Scheithauer BW,et al.Pituitary tumor-transforming gene in endocrine and other neoplasms:a review and update〔J〕.Endocrine Relat Cancer,2008;15(3):721-43.

10 Malik MT,Kakar SS.Regulation of angiogenesis and invasion by human pituitary tumor transforming gene(PTTG)through increased expression and secret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J〕.Mole Cancer,2006;5(61):611-3.

11 Folrman J.Role of angiogenesis in tumor growth and metastasis〔J〕.Semin Oncol,2002;29(6):15-8.

12 Nusser N,Gosmanova E,Zheng Y,et al.Nerve growth factor signals through TrkA,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and Rac1 to inactivate RhoA during the initiation of neuronal differentiation of PC12 cells〔J〕.J Biol Chem,2002;277(39):35840-6.

猜你喜欢
垂体微血管阳性细胞
原发性肉芽肿性垂体炎误诊为垂体腺瘤1例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侵袭性垂体腺瘤中lncRNA-mRNA的共表达网络
CD14、IL-4和TNF-α在健康人和慢性根尖周病患者组织中的免疫荧光定位*
Ghrelin阳性细胞在食蟹猴消化系统中的分布定位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MR检查方法及其表现
急性高原低压缺氧对成年大鼠海马齿状回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1型糖尿病小鼠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受损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iR-126、EGFL7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