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杨木屑培养基不同培养条件对鲍鱼菇子实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13-08-02 00:52汪国莲谢忠谊汪翠芳郭小山
江苏农业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鲍鱼培养料出菇

汪国莲, 谢忠谊, 汪翠芳, 陈 明, 郭小山

(1.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 淮安 223001;2.江苏省环洪泽湖生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 淮安223001;3.淮安市科技局,江苏 淮安 223001)

鲍鱼菇(Pleurotus abalones),又名台湾平菇,是一种夏季高温季节生长的菇类,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1]。中国台湾地区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栽培鲍鱼菇,现已实现商业化生产,其产量仅次于欧美国家普遍食用的蠔菇。产品除以鲜品供应市场外,还制成罐头出口东南亚和香港市场。

鲍鱼菇肉质肥厚,菌柄粗壮,脆嫩可口。特别是在干燥炎热的夏季,大部分食用菌无法生长,而它却一枝独秀,成了人们极好的美味佳肴[2]。鲍鱼菇营养十分丰富,风味独特,颇受人们的欢迎。但由于其常规种植产量较低、商品性状较差,为使这一优良品种在苏北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我们以意杨加工下脚料木屑为主要原料进行鲍鱼菇栽培生产试验,探讨不同培养条件下培养料对鲍鱼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利用意杨加工下脚料木屑为主要原料栽培鲍鱼菇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

鲍鱼菇菌种由山东省金乡县真菌研究所提供。

1.2 培养基

1.2.1 菌种 PDA培养基 马铃薯200.0 g,蔗糖9.0 g,硫酸镁1.5 g,磷酸二氢钾3.0 g,蛋白栋2.0 g,琼脂 9.0 g。

1.2.2 栽培培养基 设 A、B、C 3个配方。培养基A:主料为意杨木屑(75%)、麸皮(20%)和玉米粉(5%);培养基B:主料为意杨木屑(55%)、棉籽壳(20%)、麸皮(20%)和玉米粉(5%);培养基C:主料为意杨木屑(20%)、棉籽壳(55%)、麸皮(20%)和玉米粉(5%)。三种培养基均按每100 kg 主料加白糖 1.0 kg、碳酸钙 1.0 kg、磷酸二氢钾0.2 kg、硫酸镁0.1 kg。培养基含水量65%左右。

1.3 试验方案

1.3.1 不同培养温度试验 将PDA培养基用常规方法灭菌,制平皿。冷却后在无菌条件下,用灭菌的打孔器接种一块5 mm2的活化菌丝,分别放入5℃、10 ℃、15℃、20℃、25℃、28℃、30℃、35℃的恒温培养箱中。每个处理3次重复,黑暗条件下培养。

1.3.2 培养基不同 pH值试验 用 0.1 mol/L NaOH或0.1 mol/L HCl调PDA培养基pH值,采用pH 值测试仪测定,pH 值分别为 4.0、5.0、6.0、7.0、8.0、9.0,共 6 个处理。灭菌、接种方法同方法1.3.1。28℃恒温培养箱中黑暗条件下培养,每个处理3次重复。

1.3.3 培养基不同含水量试验 选择栽培培养基B,原料为自然干料。将培养料配成含水量分别为40%、50%、60%、70%、80%5 个处理,装袋,高压灭菌,接种。每个处理3次重复,接种后放置在28℃恒温箱中黑暗条件下培养。

1.3.4 不同栽培培养基菌丝生长试验 按栽培培养基A、B、C 3个配方配制培养基。取干原料100 kg,其中意杨木屑、棉籽壳等提前暴晒,然后按不同配方混合拌匀干料,料水比1∶1.5,栽培料湿度最终控制在65%左右。装料,高压灭菌,冷却后在接种箱内接种,然后移入25℃左右培养室培养,观测菌丝生长情况。

1.3.5 不同栽培培养基出菇试验 栽培培养基A、B、C配制、装料、灭菌、接种和培养方法同方法1.3.4。待菌丝满袋后,将菌袋移至出菇房,进行出菇管理[3]。同时记载出菇期,并于采收时观测子实体特征及产量。每个配方处理3次重复。

1.3.6 不同出菇方式出菇试验 按B配方制作栽培袋100袋(每袋干料重2 kg),接种,待菌丝满袋后,将菌袋移至出菇房。取其中30袋,按常规方法堆垛出菇;另取30袋菌袋脱袋后平铺于地面,排放于建好的畦床上,袋与袋间隔2~3 cm左右,然后覆盖处理后的土壤(鲍鱼菇覆土材料一般采用腐殖质较多、透气性、持水力强的土壤,其 pH值为6.0~7.5较适合,含水量为65% ~70%,使用前拌入2%石灰和5%甲醛溶液进行喷雾消毒处理,拌匀后用塑料薄膜覆盖24~48 h待用),覆土厚3~4 cm,适当压实整平,同常规方法出菇管理。子实体成熟后及时采收记录。

1.4 测定方法

1.4.1 菌丝生长速度 在不同培养温度试验和培养基不同pH值试验中,接种培养10 d,测量1次菌落直径,菌丝生长速度=[(菌落直径-5)/2]/10,单位为mm/d;在培养基不同含水量试验中,于接种后第10 d、20 d、30 d测量菌落直径,计算菌丝生长速度。

1.4.2 菌丝颜色、密度和生长期 菌丝颜色分为雪白、白、灰白;菌丝密度分为浓密、较浓密、稀疏;菌丝生长期为菌丝开始萌发至满袋所需的时间。

1.4.3 生物学效率 生物学效率也称为转化率,为鲍鱼菇鲜质量与所用的培养料干质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1)表明,鲍鱼菇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28℃,在最适温度下菌丝生长浓密,颜色雪白,生长速度快。低于5℃或高于35℃条件下培养的接种块没有萌发。把在5℃低温下不能萌发和10℃下生长极慢的菌丝放在28℃的恒温箱中,菌丝很快恢复正常生长。

表1 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Table 1 Effects of temperatures on mycelium growth

2.2 培养基pH值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培养基不同pH值试验结果(表2)表明,菌丝能生长的pH值范围为4.0~9.0,最适 pH 值5.0~6.0。鲍鱼菇菌丝生长的pH值范围较宽,但微偏酸性条件下生长得较好。

表2 培养基pH值对菌丝生长的影响Table 2 Effects of medium pH values on mycelium growth

2.3 培养基含水量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培养基含水量试验结果(表3)表明,适宜鲍鱼菇生长的培养基含水量范围为60%~80%,最适值为70%。培养基含水量为70%时,菌丝颜色雪白,密度浓密。

表3 培养基含水量对菌丝生长的影响Table 3 Effects of water content in medium on mycelium growth

2.4 不同培养料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不同培养料配方对鲍鱼菇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4)表明,鲍鱼菇菌丝在栽培培养基B、C上发育较好,菌丝浓白、粗壮、先端生长整齐。培养基B、C上原基出现较早,分别为31 d和30 d;培养基A上原基出现较迟,需39 d。

表4 不同培养料对鲍鱼菇菌丝生长的影响Table 4 Effects of media on mycelium growth

2.5 不同培养料对鲍鱼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

从表5可以看出,不同培养料对鲍鱼菇的产量影响较大。C培养基平均100 kg干料产量为98.8 kg,C培养基与A培养基相比,增产57%。B培养基平均100 kg干料产量为97.5 kg,与A培养基相比,增产55%。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B培养基与C培养基差异不显著;A培养基与B培养基差异显著,与C培养基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生物学效率以C培养基最高,其次是B培养基,A培养基最差。根据原料价格及产出效益分析,B培养基中以意杨木屑为主料加入少量棉籽壳,原料价格便宜,且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及生物学效率,栽培经济效益高。

表5 不同培养料对鲍鱼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Table 5 Effects of different media on yield and biological efficiency of Pleurotus abalonus

2.6 不同种植模式对鲍鱼菇子实体商品性状及生物学转化率的影响

从表6可以看出,采用常规袋栽鲍鱼菇,子实体单生、菌肉较薄,生物学转化率为95%。而采用相同培养料脱袋覆土栽培,子实体以群生或丛生为主,菌盖肥厚,形状正常,具良好的商品性状,生物学转化率为105%。另外,采用常规袋栽鲍鱼菇,出菇潮次不明显,而脱袋覆土栽培,出菇更集中,潮次分明。

表6 不同种植模式对鲍鱼菇生物学产量及转化率的影响Table 6 Effects of culture patterns on biological yield and conversion rate of Pleurotus abalonus

3 讨论

培养试验结果表明:鲍鱼菇是一种中高温品种,鲍鱼菇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菌丝生长的pH值范围为4.0~9.0,最适pH值为5.5~6.0,鲍鱼菇菌丝生长的pH值范围较宽,但微偏酸性条件下生长较好;鲍鱼菇生长比较适宜的培养基含水量为60% ~80%,最适值为70%左右。以上试验结果与其他鲍鱼菇栽培研究资料结果[4]基本一致。不同配方意杨木屑培养料对鲍鱼菇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鲍鱼菇菌丝在栽培培养基B和C上发育较好,表现为菌丝浓白、粗壮、先端生长整齐,原基出现也较早。生物学效率以配方C培养基最高,其次是配方B培养基,配方A培养基最差。配方B培养基与配方C培养基差异不明显,配方A培养基与配方B培养基、C培养基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根据原料价格及产出效益分析,江苏省苏北地区意杨木屑资源丰富,价格低廉,采用配方B培养基(意杨木屑为主料加入少量棉籽壳的培养料),可获得较高产量及生物学转化效率,相对于配方C培养基栽培经济效益较高一些。

从不同种植模式对鲍鱼菇生物学产量及转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看,利用以意杨木屑为主要原料添加少量棉子壳的培养基栽培鲍鱼菇,进行脱袋覆土栽培,其子实体生物产量高、商品性状好,生物学转化率达105%,是一种较好的鲍鱼菇栽培模式。

[1]马庆芳,张丕奇.不同培养料栽培杏鲍菇的研究[J].中国食用菌,2002,21(4):19-21.

[2]黄年来.18种珍稀美昧食用菌栽培[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3]李 勇,田力嘉.鲍鱼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2001(5):39-40.

[4]韩丽荣,何莉莉.不同培养料配方栽培鲍鱼菇试验[J].食用菌,2005(2):19.

猜你喜欢
鲍鱼培养料出菇
人生的鲍鱼
鲍鱼红烧肉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草菇出菇为何怪
鲍鱼有什么营养价值
不同含水量培养料栽培银耳期间料理化性状分析及对银耳质量影响初探
香菇白棒出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新西兰地震震出上万只超级大鲍鱼
长江流域蘑菇栽培系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