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2013-07-29 06:51孙森
新课程学习·中 2013年5期
关键词:教育契机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

孙森

摘 要:小学生正处在少年时期,他们想法简单,活泼好动,自律能力较差,极易被社会不良环境、不良现象影响,加之他们很多是独生子女,大多受到双亲家庭的溺爱,在幼年时期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对以后的成长相当不利,心理素质脆弱,必须对他们进行心里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契机;心理品质

一、挖掘教材中的积极因素,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学科是语言教育和情感体验的结合,小学语文教材涵盖的内容广泛,既有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也有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还包含着许多心理因素信息。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内容中的心理因素,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体验并内化为自身品质,同时,利用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特点,来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和语文学科紧密结合起来。

二、直接与文本对话,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有的教材心理教育因素比较明显,可以直接利用文本,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从而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教《艾滋病小斗士》这篇课文,我让学生先带着问题去读课文:“为什么恩科西的去世会引起全世界的轰动?”再通过“恩科西做了什么,同学们和恩科西差不多大,又做了什么?”进行对比。学生体会了一个人究竟如何面对天灾,同时也感悟到面对困难要坚持不懈。这样,通过学生的自我感悟促使他们自觉地树立自立意识,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三、寻找切入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去探索、发现、发掘,从而在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升华。

如:在教学《最大的麦穗》一文时,在和学生通读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苏格拉底教育弟子的这件事,阐述了怎样一个道理?有的学生说:“人的一生就是在追究利益的最大化。”有的学生说:“无论利益大小,拿到手里的才是实实在在的。”针对学生截然不同的观点,我适时通过讲《小猫钓鱼》的故事,告诉学生机遇是不会从天而降的,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善于抓住机会,所以,我们不可能一步登天,要努力学习知识,而不是坐等机遇。在生活、学习中都尽力去做,而不是左顾右盼,坐等最大的“麦穗”光顾。

通过教师巧妙的设计和引导,以教材为载体,把心理健康教育寓于语文教学过程中。

四、抓住课堂中的教育契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課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在师生的双向活动中,占用最长时间的就是课堂教学。那如何把这个重要时段充分利用起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一般情况下,教材中出现心理健康渗透因素的时候,自然是最好的机会,但有时候又不能分割课堂教学的整体,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抓住恰当的教学契机。课堂上的教育契机,往往会在四种情况下发现:其一是兴趣激发的时候。有了兴趣,才会使思考更主动,产生的教育效果就好。其二是在情感勃发的时候。当情感处于饱满状态的时候,激昂、敬佩、震撼等都有助于学生去选择健康有益的心理品质。其三是在思维萌发的时候。其四是学习的主动性产生的时候。总之,教学中契机的出现有时是偶然的、不确定的,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去用心寻找,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像古诗所言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像春雨润物那样,悄无声息地去滋润学生的心田,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而是协助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接纳自我,尽量发挥他们的潜力,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秋英.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探索,1996(5).

[2]林崇德.中学生心理学[M].北京出版社,1983.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南闸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教育契机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班主任工作的细节之美
抓住“小事”强化对学生的教育引导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抓住教育契机 培养良好习惯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