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文山
摘 要:新课标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课堂教学实践,动手操作的体验课堂随处可见,然而,怎样的体验课堂才能创造出一个个惊喜呢?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更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方式,一种超越现象认识隐藏于背后的本质的追求.尝试:“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在感悟中创新”的数学课堂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实践;体验;思考;创新
一、“操作”中体验
陶行知先生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勇于探索,放手让学生去“做”,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如何“做”,为什么这么“做”,是否“做”得更好等诸多问题却仍然困扰着我们.我尝试让学生尽量在真实的活动中获得体验,由表及里地审视数学知识,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案例Ⅰ“椭圆概念”的认识
师:“嫦娥奔月”,国人振奋.展示“嫦娥二号”探月的图片,并提问:“嫦娥二号”运行的轨道是什么形状?
生:椭圆!
师:同学们借助身边可供操作的素材,尝试着画一个椭圆,边思考椭圆是怎样画成的?
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有的用圆规、有的用校卡,有的用小型胶带(学生用品),有的徒手画,有的借助画图板……10秒后,不少同学成功地画出了椭圆,极少数同学仍在尝试.
师:有哪位同学能在黑板上展示一下画椭圆的过程吗?
生1:用一条绳子(无弹性)对折,一端用左手按住,另一端系一支粉笔,把绳子拉直,将粉笔旋转一圈,松手一望,哟,怎么还是圆呢?
生2:将对折后绳子的两个端点稍分开,分别用两个指头按住,中间再用粉笔画.
师:按照这位同学的思路在黑板上画图,故意将绳子变松,画出图:学生们笑了.
生3:您画的是“怪蛋”,圆不圆,扁不扁.
生4:绳子没拉紧.
师:机智地捕捉到这一关键思路.问:绳子没拉紧就画成“怪蛋?”学生陷入思考……
生5:(急于表现)绳子拉紧了就是椭圆,就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椭圆.
生6:我知道了,拉紧了就能使叉开的距离之和等于绳子的长度,保持不变,刚才老师画的时候绳子松了一下,叉开的距离之和就变了,所以画出的图形就不是椭圆.
师:太棒了!谁能给出椭圆的定义?
生7:到两点的距离之和为常数的点的轨迹是椭圆.
师: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一定是椭圆
吗?同时将两定点的距离拉开,再画一个椭圆.
生8:扁了.
师:绳子的长度一定,两定点距离越来越大,椭圆越来越扁,照这样“扁”下去,后果会怎样?
生9:压扁成一条线段,叉不开了.
生10:到两定点距离之和等于定长(大于两定点间距离)的点的轨迹是椭圆.
师:再次演示,将粉笔一端拉紧绳子,但离开黑板画,学生会意.
生11:应加上“在平面内”,要不然就成鸡蛋了.(掌声响起……)
评注:通过操作,使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学生获得了大量的感性材料,从而加深了对椭圆概念的深层次领悟.
二、“体验”中思考
真正的思维起源于某种疑惑、迷乱或怀疑.思维的发生不是依据普遍的原则,而是由某种事物作为诱因发生的.以动手操作诱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可以巧妙地把以数学思维为核心的脑部活动和动手操作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一个个数学活动中积累经验,提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概括等能力.
案例Ⅱ“等差数列前n项和”
课前准备:将班上同学分成9组,每组5~6人,每个小组分发大小相同的硬纸片,上面都写着1.这足以引起同学们疑惑……
师:同学们,还记得前面了解过的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浪漫沙滩之旅吗?今天我们重温当时的场景,请同学们借助硬纸片将它完成.
生:(释惑)哦!原来要我们玩.
学生很快就摆出图形,如图1、如图2.
师:如图3,第100个图案中摆了几块硬纸片?
生:图3中前几个图案中还可以数,越往后的图案所需片数越多,摆到第100个图案,纸片是肯定不够的.
评注:纸片数不够,这一矛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在做中体验,要体验中不约而同地遇到了困惑,有困惑就有思考,有思考就会有感悟,运用数学学习“再创造”理论,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真正“做”数学.
精彩还在继续……
生1:不如将其他组的硬纸片都拿过来(急中生智).
生2:恐怕不行,要是摆到第1000个图案呢?太麻烦了吧.
师:就是嘛,要请你摆到第2013个图案,也这样一个一个地摆吗?
评注:疑问再次激起同学们探究的欲望,刚刚建立起来的认知平衡,被无情的事实击倒了,迫使他们在熟悉而又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到底该怎么办?
通过实验、操作、讨论、交流,从用硬纸片去摆,n比较大时,摆第n个图案的纸片不够,使学生对三角形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生3:有了!(激动)第n个图案的纸片数为1+2+3+…+n,即将每一行的片数加在一起.
师:很好.那么数列1,2,3,…,n是什么数列?
生:等差数列.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等差数列前n项和.”
(出示课题)1+2+3+…+n=?
生4:在旁边再摆一个一样的倒着放的图案,这样每一行的纸片块数相同,如图3,这样就可求1+2+3+…+n=.
师:太妙了!将一个三角形图案顺时针旋转180°后的图案与原图案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状,再求和,这种数列求和的方法叫做“例序相加法”.
生5:那正方形数也可以这样求,先将它分割为如图4,再由图5可得:1+3+5+…+(2n-1)==n2.
师:太棒了!
下面就一般等差数列an求前n项和.
评注:由“经历”到“经验”非常重要的是思维和情感的真正参与,把操作活动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同时将知识和思想方法进行内化,由此诞生真正的数学思想.
三、“思考”中创新
所谓“多思必有所得”,教师创设一个个极具思考价值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时而沉默思考,时而大胆探索,在有限的时间内,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完全陶醉在“好玩”的魅力课堂之中,枯燥的数学就变得妙趣横生.
案例Ⅲ 数列求和
师:今天我们继续玩纸片.
在图3中,现将第1个图案堆在第2个图案上,再堆到第3个图案上,然后堆到第4个图案上,…,如此堆下去,堆成一个“塔”状,如图6是一个三层塔.请问堆一个这样的n层塔共需多少个纸片?
学生动手……
生1:在上节课中,求第n个图案中所需纸片数时,按行计算,即1+2+3+…+n,现在就应该按层计算,第n层所需纸片数为1+2+3+…+n,因此n层塔所需纸片数为1+(1+2)+(1+2+3)+…+(1+2+3+…+n)=1+3+6+…+.
师:这是等差数列求和吗?
生:不是.
生2:但我们发现从第2项起,后一项减前一项得到的数列:2,3,4,…,是一个等差数列.
师:这一发现太重要了,能用一个关系式表示吗?
生2:我们试试……
生3:我行!a1=1
an-an-1=n(n>1)
师:精彩!根据第n层所堆纸片数=,其他各层的片数是不是也可以写成这个形式?
生:Sn=1+3+6+…+=+++…+.
师:很好!前面我们已经会求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这类和怎么求呢?
根据加法的交换律,有:Sn=+++…+=
(1+2+2+…+n)+(12+22+32+…+n2).
我们称这种数列求和的方法为“分组法”,这里:12+22+32+…+n2=
于是Sn=·+·=.
老师还没说完,学生就有话说.
生:12+22+32+…+n2=怎么来的?讲一下吧.
评注:当操作与思维情感联系起来时,操作便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分组法”容易理解,为什么突然“冒出”12+22+32
+…+n2=呢?如果老师只告诉学生,课本第58页给出了这个公式,学生课后自己上网去了解它的推导,这样未尝不可,但却没能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
师:这个问题还真令老师措手不及,不过,我想到了前面了解过的正方形数,我们是不是将图4中各个图案中的纸片也像刚才那样操作,垒成一个“塔”……
生:垒一个n层塔所需纸片数为12+22+32+…+n2.(太神了!)
师:求1+2+3+…+n时,用的是“倒序相加”法,即将1,2,3,…, 摆成一个三角形,然后顺时针旋转180°得到一个倒放的三角形,两者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再求和,这种思维对于求12+22+32+…+n2的和是否会有启发呢?
生:尝试、讨论、合作、交流……
师:要摆成三角形状,要将所有数都摆完.
生:可是纸片中只有1,哪能得到n?
师:那我们就在纸片背面分别标上数字:1,2,3,4,…,怎么样?
评注:数学家波利亚说:“一个涌上脑际的念头,倘若毫无困难地通过一些明显的行动就达到了所求的目标,那就不会产生问题.然而,倘若我想不出这样明显的行动来,那就产生了问题.那就意味着要去找出适当的行动,去达到一个可见而不即时可及的目的.”“纸片只标有1,那就在背面再标数字!”新知识在学生的体验中自然而然产生.
实践证明,在体验中思考的数学课堂实践是受学生欢迎的,在体验中探究的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动”起来了、使数学课“活”起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参考文献:
[1]潘建国.在体验中“做”数学.数学通报,2006(5):35.
[2]沈金兴.数学文化,课堂有你更精彩.数学通报,2009(4):32.
(作者单位 广东省中山市东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