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瑚,曹 奕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2 医院麻醉科,福建 南平 353000)
小儿理想的麻醉是易于接受、起效迅速、镇静充分、镇痛完善、肌松满意、苏醒时间短及不良反应少等,但是目前尚无一种理想的麻醉药物能够满足这些要求。 因此,不同的麻醉药物和(或)麻醉方法联合应用于小儿手术的研究时见报道[1-3]。 2012 年1—12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2 医院对116 例行小儿下腹部以下手术的患儿,均采用骶管阻滞辅以丙泊酚静脉泵注维持麻醉,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选择在本院择期行下腹部以下手术患儿116例,男88 例,女28 例,年龄1~5 岁,体质量8~20 kg,ASA1 级。 均为鞘膜积液、隐睾、腹股沟斜疝、尿道下裂及下肢手术,手术时间1~2 h。
术前嘱患儿禁水4 h、禁食6 h,术前30 min 给予阿托品0.02 mg·kg-1肌内注射。
入手术室后在七氟醚吸入麻醉下开放外周静脉,术中给予5%葡萄糖溶液8~10 mL·kg-1·h-1静脉滴注,继之以丙泊酚1.5~2.5 mg·kg-1、芬太尼2.0 μg·kg-1行首次剂量静脉推注,丙泊酚4 mg·kg-1·h-1泵注维持;鼻导管给氧,监测患儿的呼吸及血氧饱和度(SpO2)。患儿呈左侧卧位,行骶管阻滞。穿刺成功后,注入0.8%利多卡因和0.25%罗派卡因复合液0.6~1.0 mL·kg-1,遂改平卧位。 手术结束前5 min 停用丙泊酚。
分别在入室时(T0)、静脉诱导时(T1)、骶管阻滞后5 min(T2)、手术切皮时(T3)、手术结束时(T4)及术后5 min(T5)监测患儿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SpO2、呼吸(RR)及苏醒时间,同时密切观察术中发生屏气、呛咳、喉痉挛及术后躁动、苏醒延迟等的情况。
116 例患儿在T1—T5时间点的MAP、HR 及RR均低于T0,SpO2高于T0(均P<0.05),T1-5时点的MAP、HR、RR、SpO2无明显改变(P>0.05)。 见表1。
术中无一例发生屏气、呛咳、喉痉挛及体动,均在停药(8±3)min 内苏醒,苏醒时安静、无哭闹。在生命体征稳定、SpO2≥96%时送回病房。
表1 116 例患儿各时间点MAP、HR、RR 及SpO2 的变化
有研究表明,麻醉方法是影响小儿麻醉后呼吸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之一[4]。 小儿下腹部手术都是手术时间相对较短的小手术,由于小儿的年龄和不合作性,一般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 但静脉麻醉药物的个体差异较大,各种药物的协同作用使药物的剂量不易控制,如麻醉偏浅,则术中血压、心率上升幅度大,术中不平稳,尤其对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和畸形的患儿甚为危险;如麻醉偏深,则呼吸抑制明显[5],不仅给麻醉管理带来麻烦,也增加了围术期的麻醉风险。
丙泊酚是一种快速短效的全身麻醉药,诱导迅速、平稳,作用时间短暂,单次给药麻醉可维持5~10 min。小儿骶裂孔表浅易于扪清,不如成人易发生骨质增生而封闭,且骶尾韧带弹性好,骶管阻滞操作简便,穿刺时突破感强,易于扩散,麻醉效果确切,尤其适用于小儿下腹部、下肢及会阴部手术。 但由于患儿不合作,单纯骶管阻滞不能完成此类手术[6]。 罗哌卡因的半衰期较长,可减轻术后疼痛,从而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 骶管阻滞为一次性注药,故不宜用于2 h 以上手术, 且因小儿硬脊膜低于成人,骶管内血管丰富[7],故操作时亦应谨慎,试验量注入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同时固定好针头,再次注药时反复回抽,以防全脊髓麻醉及局部麻醉药中毒的发生。
因此,骶管阻滞辅以静脉复合麻醉对小儿下腹部以下短小手术有很好的镇痛、镇静效果,其具有诱导苏醒快、静脉麻醉药用量少、不良反应少,对BP、HR、RR 影响小等优点。 相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或全凭静脉麻醉,骶管阻滞辅以静脉复合麻醉对小儿生理、心理功能影响小,出室安静无哭闹,减轻了患儿家属的忧虑。
[1]贺芙云,马保新,郑辉利,等.喉罩吸入七氟醚联合骶麻在小儿尿道下裂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4):369-370.
[2]李龙梅,程金銮,孙新远,等.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6):610-611.
[3]方才,胡云国,马俊.小儿静脉麻醉研究进展[J].安徽医学,2011,32(4):543-546.
[4]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3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13-1440.
[5]Bouchut J C,Dubois R,Foussat C,et al.Evaluation of caudal anaesthesia performed in conscious ex-premature infants for inguinal herniotomies[J].Paediatr Anaesth,2001,11(1):55-58.
[6]孙杰,王忠云,丁正年.七氟醚麻醉诱导在患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24(6):468-470.
[7]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