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翠华,丁 枫,董树义,程文斌
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针对当今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重理论轻实践,工程教育中工程性缺失和实践薄弱的问题,2010 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实施卓越工程师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内容之一。高等教育今后的战略目标是:“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教育部率先启动了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其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1]。2010 年6 月,在全国开设工科专业的1003 所本科高校中,教育部批准61 所高校为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为我国培养各类型工程师提供了大背景、大舞台。
成都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是我校创办最早的工科专业之一,具有丰厚的底蕴。本专业经过50 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我校最有实力的学科专业之一,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2008 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1 年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据中国教育发展网2012 年全国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排名第三,等级为A;其一级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在2012 年的一级学科全国评估中成绩列第三名。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长期重视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创建了立体化、多层次校内外相结合的工程实训支持平台,在实践教学中形成了特色,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立足西部、立足行业、面向全国、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以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应用型优秀地质工程师为己任,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与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相吻合。为达到我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既定的培养目标,探索适合国情和校情的人才培养和管理模式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为此,学校和院系从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积极开展了许多工作。
1.组织管理
为了保证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学校组织保障体系的基础上,我校地球科学学院根据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建立了相应的组织保障体系。
(1)建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领导小组。为保证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地球科学学院成立了“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教学副院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学院其他领导及教务科长、系主任组成。具体负责组织专业培养实施方案的制定,负责协调、组织、调配卓越地质工程师所需的师资、实验条件、经费等资源,组织相关的专业、课程及实验平台建设。
(2)建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专家组。学院根据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要求,聘请8 名在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特别是工程技术实践教学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专家,组成“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专家组”。其主要任务向领导小组就“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提出科学合理和具体可操作的咨询意见,负责审查“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
(3)建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教学团队。根据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要求,结合学院师资队伍建发展规划,学院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确实加强优秀教师的引进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在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主要专业核心课程建立优秀的课程教学团队,以保证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学质量。
2.政策措施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学校设立了专项资金用于卓越计划专业建设,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规定项目组每半年开展一次建设经验交流会,每年提供年度建设报告。项目完成后组织结题验收,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下一批项目的申报。
地球科学学院资源勘查工程系按照卓越计划培养目标要求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2012 年4~5 月,资源勘查工程系组织相关老师和专家制定了成都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管理方案(包括实验班管理办法、双师制制度、企业培养方案)。
主要指导思想:(1)优质资源向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倾斜;(2)不断提高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学生教学质量;(3)大力改善实验实习条件,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4)积极改革学生管理制度,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5)改进现有学籍管理制度,建立适合卓越地质工程师培养学籍制度。
1.深入调研学习
资源勘查工程系一直积极致力于围绕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项目实施的相关工作,委派专业负责人、专业核心课程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去兄弟院校调研学习以及培训进修。
据调查统计,截至2012 年底,全国开设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高校共有56 所(表1),其中仅有9 所高校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表1 全国资源勘查工程专业高校统计表
针对上述9 所院校,资源勘查工程系选择其中5 所兄弟院校(包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桂林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东华理工大学、福州大学)就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科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以及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进行调研和学习;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参加“地质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中外地学院长论坛会”,通过此次论坛交流,增进了相互了解,加深了中外高校地学相关学院之间人才培养的交流与合作。并且亲赴用人单位(如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等)调研,与相关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深入了解用人单位对我校地学类人才培养质量和需求的反馈信息,实现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组织系骨干教师参加“第二期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和学习,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骨干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2.完善培养方案
在广泛调研学习等工作基础上,认真总结获得的认识和成果,通过对比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与不足。各高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学分结构对比如表2 所示。
表2 各高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学分结构对比表
在学校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根据国情、校情和院情,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注重培养目标的前瞻性,修订完善我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构建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最后经专家审议,并按专家提出的意见修改定稿,构建我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生毕业要求学分结构表(表3)。
表3 我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生毕业要求学分结构表
1.人才培养
在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理念框架下,按照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等要求,在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大一本科生中选拔25~30 人,组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验班1 个,单独执行教学计划。
在人才培养方面,教学与科研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既重视地球科学知识的传承,更注重地球科学理论的创新和固体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方式、方法的探索,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并且,始终坚持人才培养与国家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衔接,及时调整和改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主要措施如下。
(1)重视以科研促进教学,尤其重视实践教学,鼓励教师及时将最新研究成果充实到课堂教学之中,通过让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以达到创新培养的目的。此外,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经费和导师项目经费支持下,学生开展科技立项,所立项目均与教师科研项目研究内容相关,既增强学生的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也为教师的科研项目增加新思路。
(2)以赛促进、以赛促改,着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如将两年1 次的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作为我系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生常规化的竞赛,从进校学生的入学专业教育中并已提及,而且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发掘和培养优秀的学生作为日后竞赛的预备人选。另外,提前指定竞赛负责人,尽早选拔竞赛队员,及时配备教练,有计划安排集训内容,针对各竞赛内容配备最强的教师集中有序训练,特别加强野外训练,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在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方面实行相应的改革举措,针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验班学生严格实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毕业生开题考核制度。资源勘查工程系根据《成都理工大学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细则》要求,结合地球科学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培养实际情况,制定了《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考核规定》制度,从开题要求、开题时间、开题管理、成绩评定四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安排。
(4)加大力度推进多校联合野外实习举措。2012 年暑期,在学校学院的安排下,我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与地质学专业10 名学生参加了西北大学组织的“秦岭- 鄂尔多斯”多校联合野外地质实习。该项举措加强了与兄弟院校的人才培养交流与合作,对提高我系学生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后针对实验班学生全面推行该项举措,并且争取在联合实习学校数量方面适当提高。
2.专业和实验室建设
在前期调研学习等工作基础上,继续进行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计划到兄弟高校(吉林大学、长安大学等)交流与学习,奔赴全国典型的我系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或企业调研,积极参加全国召开的形式多样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研讨会,博采众长,加强专业建设。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专业学科为基础,以重点实验室、专业实验室为平台,以部省共建为契机,依托教师科研课题,着力培养卓越地质工程师;以国家紧缺型、战略性矿种为主攻对象,以西部复杂构造-成矿域为研究基地和研究特色,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为指导,制定并实施以培养卓越地质工程师为目标的人才培养质量工程计划,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经费投入下,学校学院的支持下,加大力度进行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充分发挥经费作用,按经费预算和使用要求重点用于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开放与管理所需,希望以此为契机逐步缩小与兄弟学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建设的差距。包括逐步实现矿相实验室的显微互动教学系统建设,矿床实验室标本、挂图、地质资料等方面的数字化建设,勘探实验室建设等。逐步建立健全我系实验室的开放与管理制度,制定实验室各相关规定、规范或守则,最终实现实验室的有效开放与合理利用。
3.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要求,结合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加强优秀教师的引进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认真建设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继续推行专业核心课程负责人制,将核心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等落实到人,提高责权利意识,核心课程负责人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积极开展教研活动,至少每半月1 次,请经验丰富的教师(包括退休教师)听课,针对年轻教师的讲课提出意见和建议。组织系骨干教师参加“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和学习。组织骨干教师到兄弟院校调研和学习,针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培训和学习。鼓励教师积极参与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等工作。针对教学成果突出的教师给予适当奖励,优先推荐评优和职称评定。
抓住关键,落实师资,构建“双师制”人才培养的人力资源条件。目前,成都理工大学已经与重庆地勘局205 地质队、海南地调院、四川拉拉铜矿、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四川地勘局化探队、四川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四川会理大铜有限责任公司等行业企业签订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基地。此外,2011 年我校成功申报了“四川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重庆城口巴山锰钡矿”2 个国土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上述行业企业以及国土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能够提供实验平台和实践场所,拥有众多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制”企业教师,为满足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需要奠定了良好的师资条件。
4.校企合作
(1)完善和落实学校—企业联合人才培养机制。根据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要求,使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在企业培养阶段的时间和质量得到切实保证。学院将进一步扩大与联合培养企业的实质性合作,以保障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特别是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质量。具体措施:在领导层面、专家层面和组织实施层面建立相应的联合培养的制度机制;根据企业对地质工程师知识、能力、素质等需求,与企业联合制定培养计划;根据能力培养需求,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和实习基地建设;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教师;结合科研和生产实际,聘请并真正落实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学生在企业培养期间和毕业设计环节的指导教师。使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在企业培养一年要求得到切实落实。
(2)稳步推进国土资源部野外科学研究观测基地建设,构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充分利用四川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重庆城口巴山锰钡矿2 个国土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它们是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在区域内开展野外教学实践、科学研究和地矿类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将承担野外教学实践、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多重工作任务。在国土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将始终坚持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将基地建设成为具有实验场所、演示场所和培训场所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地学科技人才培养基地。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依托上述基地积极探索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新机制,建设地矿类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的基地,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立体化培养模式。
5.国际化
我校地球科学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国际化培养计划拟开展本科、研究生层次的规范化的联合办学。进一步加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国际化进程,实质性落实国家关于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重点人才工程和计划等方面的规划,应对国家对资源“走出去”的战略要求,在地学领域开展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等学科、专业的国际合作办学,通过多种途径的学习与交流、国际工程训练,培养学生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工程理念。先期拟在欧美、亚洲、非洲选择1~2 所地球科学学科专业实力强的高水平大学与其进行合作,联合培养。
目前,地球科学学院正在与英国爱丁堡大学协商,拟在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领域开展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联合办学;与南非金山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南非罗得斯大学,拟在资源勘查工程领域开展本科、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联合办学。近期与上述三所高校达成意向协议,进一步就办学层次和规模、教育部申请、专业培养方案联合制定以及其他方面进行磋商。
[1]陈希.着力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N].人民日报,2010-07-09(A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