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商学院教学模式培养高级石油地质类人才

2013-06-03 10:05尹太举
中国地质教育 2013年2期
关键词:示例石油案例

尹太举,侯 玮

长江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100

石油地质类专业“理论+实习(实践)”教学模式在我国推行近50 多年,培养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地石油企业走向国际。国际人才,特别是复合型高级石油专业类人才成为竞争的核心[1],如何培养此类人才成为石油高校面临的新课题。然而教学实践中发现目前的石油类专业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兴趣不高,专业综合能力不强等现象,最终导致难以培养出优秀复合型石油地质类人才。笔者认为这些问题根本源头出在教学模式上,需要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适应地学教育发展,这一教学模式应能够弥补现有教学方式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带动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促进毕业生就业。案例教学以其独有特点能承担此任。

案例教学是一种参与式教学模式,以教师预备案例为线索,学生通过个人自学、小组讨论、班级讨论,分析和研究案例及问题,从而发展自身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的教学模式[2]。即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案例为主线,把学生带入真实的案例情景,通过案例分析、互动讨论、案例评价,不断找出案例问题和可改进因素,提出问题解决方法并以此迭代,最终优化解决方案。案例教学最早起源于1870 年美国哈佛医学院,后成为欧美知名大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类课程教学的重要形式[2-4]。20 世纪80 年代初引入我国,由于其独特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它与MBA 教育的成功结合,使得案例教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世界500 强企业内20% 高管来自哈佛商学院[4],每年MBA 学员平均年薪10 万美金以上,这些优秀的商业精英创造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神话,而这一切又归功哈佛商学院独特的2 年分析800 个案例[5],归功于事半功倍的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在经济、管理、军事、医学、法律等不同教育领域快速运用与发展,但是在地学教育领域国内高等院校却没有引起重视,案例教学需要与地学教学结合。因此,笔者针对案例教学与石油地学教育等一系列问题做粗略梳理,目的在于将案例教学的思路引入石油地质类等地学教学。

一、案例教学与示例教学

案例教学不同于传统示例教学。很多教师将示例教学与案例教学混为一谈,认为案例教学就是示例教学,容易陷入教学误区,并没有真正理解案例教学本质。

案例教学核心是侧重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充分理解问题的复杂性、多样性,带动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在参与案例过程中,不离校就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能有效地弥补实践不足和开阔解决问题思路。石油勘探开发作为地质学一个重要分支,由于需要使用多学科、多工种进行综合研究,是一项错综复杂和专业综合能力很强的学科,因此需要“厚基础、宽知识”复合型人才[6]。传统石油地学类学科常使用示例教学模式,笔者结合教学经验总结了案例教学与示例教学的主要区别(表1)。

表1 示例教学与案例教学的比较

(1)教学目标不同。案例教学目标侧重培养学生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再现真实场景,突出发展学生个性、情感、表达、独立思考等综合能力的提高。示例教学侧重对知识的示范,讲解一般的流程和规范。

(2)内容编制不同。案例教学的案例来源真实企业,需要教师认真的研究和付出大量汗水。其构成要素包括来源、资料收集整理、案例中心主题、课堂测试设计、案例评价、案例时效性等6个要素,是一项系统的工作。示例教学则强调基础性,要求学生对基本知识结构和规律的理解。

(3)在教学环节地位不同。传统示例教学在教学中常居次要地位,示例作为抽象理论的补充,起到支撑说明理论的作用,实际教学中有的老师甚至不重视示例讲解,将主要精力放在讲解理论上,这样就导致示例展示严重不足,学生效果受影响。相反,案例在案例教学中占据中心地位,借助案例展开运用知识,培养能力。

图1 示例教学与案例教学沟通方式对比图

(4)实施方式不同。案例教学模式一种双向或多向的沟通方式,而示例教学为单向沟通[7],即老师讲、学生听(图1),因而考核方式也不同。传统教学多为一种灌输式教育,“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学生只能被动的听课,是一种单向沟通方式。考核方式较单一,通常为出勤情况和期末笔试的综合,笔试测试内容侧重强调学生对知识再现程度高低。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在于案例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对案例中关键性问题、难点问题展开双向讨论。讨论的形式具有多样性,可以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小组讨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讨论、班级内的大讨论。鼓励每一位学生参与讨论,主动分享式学习是最高效的学习方法[8]。案例教学侧重评价学生综合能力,比如认识问题能力、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运用科技工具解决能力、说服沟通能力、写作能力等。

(5)教学组织方式不同。传统示例教学中,学生被动吸收教师所讲理论示例,不提前预习也不用为自己行为承担责任,久而久之学生养成学习惰性。案例教学前期准备中,学生需要预习、思考主题并与其他人分享,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学习效果承担责任。老师在教学中也要负责组织学生小组、班级讨论,并总结案例分析效果。

运用案例教学较传统教学优势明显,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同时又能反作用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石油地质类专业教学运用该方法可以:(1)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包括认识问题能力、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专业工具运用能力、写作能力、项目汇报能力等。(2)激发学生实际角色的扮演,变被动为主动学习。迫使学生进行角色和心态的置换,学生在课堂已经不再是过去的“观众”,而是实际参与其中的“演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发现、分析、解决问题。(3)更好理解石油地质专业,激发创新能力。通过对置身复杂的油田地下地质实际问题,有效的利用现有资源,在讨论和分享中启发式学习,发现并优化已有问题、激发创新能力。(4)辅助企业通过实际案例反馈提高经济效益。案例“源于石油企业,回馈石油企业”,能很好将“产学研”相结合[9]。

二、石油地质类人才培养应用此方法的可行性

案例教学在经济学和管理学等MBA 教学课程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医学、法学、军事等领域得到良好效果,同样我们认为案例教学在石油地质类专业教学中也能应用。从案例适用性、行业人才需求、现阶段具备的条件三个方面具有可行性。

1.适用性

案例教学不是万能的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首先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常用信息获取、处理工具的掌握,学生需以积极的心态“主导”案例,没有相关的专业背景基础,案例的阅读、调研分析、讨论、解决环节难以开展。其次,案例教学最适合专业性、综合性强、实践能力要求高的学科,这是案例教学特点所决定的。

石油地质类专业从学科特点和人才储备方面具有适用性。首先石油地质类是一门需要综合多专业、跨学科研究的学科。在实际生产和科研中,又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方案多解性、高风险等特点,案例教学正好与这门学科本身特点吻合。在学生方面,近些年高等教育普及加上石油能源行业在国家经济影响力等原因,吸引了大量优秀学子进入该行业,人才基数有了质的提高,选拔高级石油地学类人才具有良好的基础。

2.现实需求性

(1)石油行业人才需求。目前国内石油企业高级管理或高级技术等复合型人才缺口依然很大,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与技术的发展,企业之间合作加强,更多国内石油企业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石油企业竞争之中,复合人才成为石油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2)现代石油教育发展的必然。现代教育以素质和能力为核心,石油教育发展由单一走向多元,需要培养宽基础、能灵活运用知识的高素质人才。譬如,在过去经典的圈闭找油理论和盆地找油理论教学中,大多数高校只要求学生掌握一般构造图等相关图件的做法即可,而对于这些图件的分析及后续与其他资料结合的实践环节重视较少,这样就造成学生获取了大量碎片化知识,却没有形成整体宏观运用知识的能力。再如,过去石油院校教材的实例背景大多以陆源碎屑储层油气为例,但在现代石油工业发展中,碳酸盐储层、火山岩储层、非常规储层中均发现油气。由于这些储层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因此需要将其区别对待与学习,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只能片面地学习某一类储层,缺乏有效地针对性。

(3)学生个人发展的需求。毕业生就业是学生个人最关心的大事,更多学生被非专业岗位“消化”,而非专业岗位需要多种技能,单一专业方向学生难以满足其需求。近年来社会就业环境已对石油地学专业传统教学模式带来新挑战,现有教学培养模式已经带来了许多弊端,如理论脱离生产实践,毕业生就业困难,学生更高的自我价值需求无法满足等问题。从学生角度出发,他们希望得到更多平等与老师交换意见的机会、高效运用信息科技获取知识的平台,最好是毕业后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但是残酷的就业形势不会朝理想方向发展,石油专业人才市场供需矛盾逐年加大,将会有更多毕业生面临待业与失业等现实问题。针对这些矛盾,未来的学生需要具备快速学习能力,建立“以不变应万变”的意识,只有能真正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在将来工作立于不败之地。

石油地质案例教学模式的引入能很巧妙地解决这些问题,帮助企业员工成长,提高院校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综合能力来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变化。

3.已具备开展案例教学的条件

案例教学模式要与地质、石油等相对冷门专业课程结合,关键先要建立适合石油、开发地质等相关课程的案例库。案例库是案例教学的“纲”,没有一个高质量的案例,案例教学只能流于形式,不能达到其最核心的目的。在这个方面,我国石油类科研院校老师经过几十年的项目科研历练,从原始资料收集、资料解释、技术应用与开发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大量的一线科研人员和教师可作为建案例库的主力军。

除人员以外,已有项目资料的二次利用能保证案例库源头高品质。石油勘探实践本身是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反复探索修订的过程,对油气田形成和分布规律的认识,需随着新资料的不断获得加以修正,才能更加符合地质实际,从而推动油气勘探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目前高校科研探索油气规律中,有许多有价值“一手资料”往往只针对某一项研究展开,大多时候没有最大化利用其价值,不妨将其作为石油地学类案例,不断地进行项目资料“二次或多次开发”。这样既保证了资料的最大化利用,又能作为新理论和新技术“试验田”,锻炼学生创新能力。这些能力在未来职业道路上都是常用且实用的基本素质,通过整套案例分析学习,学生有完整的机会锻炼自己,早发现自己薄弱点,利用在学校学习时间改掉自身不足。

三、目前在石油地质类人才培养中开展案例教学的几个急迫问题

国外商学院案例教学经过近百年长时间发展后,从各个方面都得到成熟的发展运用,国内商学院20 多年MBA 教育也借鉴国外经验,逐渐加强了案例教学的运用。我国石油地学类专业推行案例教学模式基本处于未起步阶段,需要从零开始,这将是一个漫长发展过程。可能有些教师知道并了解案例教学,也知道案例教学优势和重要性,但通过调研国内经管专业的教学发现,真正采用案例教学的学校和老师少之又少。因此笔者总结了案例教学在石油地质类专业推广需解决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1.案例库建设

目前还没有一份完整的石油地质学类案例可以借鉴。在案例的编写规范、方法、基本结构要素,包括资料收集、整理、中心主题确定、课堂测试设计、案例评价等方面没有形成完整的编写方法,只能依靠教师自己探索。在案例来源和时效性方面,企业的配合十分关键,因为案例教学成功的很大原因在于案例真实性,没有企业的支持很难获取一手资料。石油勘探与开发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它涉及国家战略安全、企业之间的竞争等因素,很多石油企业不愿意将自己生产数据作为案例分析,更不用谈分享案例了。因此,多于石油企业管理层沟通,让他们意识到案例分析对企业经济效益有帮助是关键。

2.观念的转变

案例分析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它需要教师具有更高的案例编写能力、课堂讨论精细设计能力、更强的课堂掌控能力、更高水平的案例讲评能力、更智慧与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同样,对于学生也需要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一定搜集处理资料科技工具的能力。在具体实施案例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两者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并消化。老师不再是过去扮演“演员”角色,真正的“演员”由学生扮演,老师在案例教学前期、中期、末期分别扮演“编剧”、“导演”、“评委”角色。笔者建议,在起初推行石油地质类教学应该将其定位在面向石油企业的精英教育,即未来有可能成长为技术管理人员群体。主要包括为三类:(1)已具有石油企业经验的高级管理或技术人员;(2)石油地质等专业研究生;(3)大三以上的优秀本科生。

3.激励方式的改进

案例教学需要进行案例搜集、筛选、准备等过程,其工作量很大。没有一项可行的盈利措施来激励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将不能有效地推广案例教学在石油开发地质类专业的应用。良好的盈利模式可以激发更多老师参与进来的积极性,大家共同为一个目标而努力。笔者认为,这个方面可以充分借鉴哈佛商学院对案例教学模式的管理方式,如案例申请专利、更新、发行等。成熟的案例是教师的科研结晶,具有很高的含金量,应可作为商品销售,让参与教师直接获利。哈佛商学院一套完整的案例库曾卖出了700 万美金[10],由此可见高质量案例库同时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高校教研考核方式也需要转变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通过案例库的建设、观念的转变、激励方式的改进,为案例教学在石油地学类专业推广奠定了基础。

四、结论

石油地质类专业推行案例教学相比于传统教学方法有很大的优势,案例教学在石油地质类专业教学中应用从案例适用性、行业人才需求、现阶段具备的条件三个方面具有可行性。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许多优秀教师人才的参与。开展石油地学类案例教学的几个前提:(1)案例库的建设;(2)观念的转变;(3)激励方式的改进。相信富有生命力的案例教学模式未来一定能推动地学教学与实践的长远发展,在培养石油地学人才方面发光发热。

[1]张锦高.地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8,(4):8-12.

[2]陆俊元.案例教学法的本质特征及其适用性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8):22-24.

[3]费明胜.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法及其成功缘由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6):127-128.

[4]MCNAIR,MALCOLM P.The case method at the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apers by present and past members of the faculty and staff[J].New York: McGraw-Hill,1954:139.

[5]于宪英,丛长福.哈佛商学院培养创新人才的新举措[J].世界教育信息,2003,(Z1):9-11.

[6]张一伟.石油地质教育应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J].石油教育,1995,(Z1):9-10.

[7]经柏龙,罗岩.论案例教学及其运用[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38-41.

[8]谢康,吴清津,肖静华.企业知识分享、学习曲线与国家知识优势[J].管理科学学报,2002,(2):14-21.

[9]李国彪.关于地质类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9,(4):128-131.

[10]ELLET,WILLIAM.Case study handbook[Z].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7:11.

猜你喜欢
示例石油案例
石油石化展会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奇妙的石油
2019年高考上海卷作文示例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全等三角形”错解示例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飞吧,云宝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