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红,张 璞,黄志英
1.石家庄经济学院 土地资源与城乡规划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1;
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作为以输出复合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新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资源开发知识、环境保护意识与规划管理能力的本科毕业生,其目的是解决我国因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而产生的资源、环境之间日益严重的矛盾与问题[1]。自1998 年教育部批准设置该专业以来,拥有此专业的高等院校数量急剧上升,据不完全统计1999 年全国有32 所院校设立了此专业,2006 年全国设立此专业的高校增加到125 个,至2009 年,已达到162 所。
由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与要求,此专业在全国范围内众多类型的院校竞相开设,其中包括综合性院校、师范类院校、农林类院校、地质矿产类院校、财经类院校等。目前针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尺度上的问题与对策探讨[2-4],而针对地质矿产类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建设中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的研究鲜见。本文基于国内7 所典型地质矿产类院校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专业定位、课程设置比较,探讨了地矿产类院校该专业建设上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地质学系在各类院校中主要分布在三种类型的院校中,其中包括原所属地质矿产部的五大地质院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成都理工大学、长安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具有石油、煤炭、冶金等行业特征的地质院校(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桂林工学院等);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的综合性院校(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本文研究中选取了前两类院校中的七所作为比较研究样本。
目前全国开设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地质矿产类本科院校,虽然学科背景同为地质学但该专业具体所属院系、设置时间、招生数量、专业发展方向与依托专业均不尽相同,而在综合性院校中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往往依托于非地质类院系(表1)。
与其他类型院校相同,大部分地质矿产类院校也在2000 年前后争相开设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多数院校实施专业招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2007 级本科生中改为实行大类招生与大类培养方案,本专业与地质学、地理学、地球化学同属于地学大类,后期再进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从招生数量来看由于受新专业与就业形势的影响,大部分院校在招生计划和报考数量之间存在较大出入,需要依靠专业调剂来完成招生任务。对于行业特征明显的前两类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大多依托于隶属理学的地质学系或地学部,而在综合性院校中本专业更多地依托于地理系、城建学院或旅游学院,这也是本研究选取前两类院校为研究样本的主要原因。
表1 各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基本情况
从各院校所设立的专业特色方向来看主要集中定位于资源环境评价、数字城市规划、房地产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等,而与所依托的原有优势专业联系并不非常紧密。表中,东华理工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却是城乡规划。另一方面各院校在专业设立后,针对在教学与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多个方面还在不断地进行着方向调整和培养计划的修正。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2007 年实施了大类培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2007 年专业调整时停止了此专业的招生。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规划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资源合理开发的认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是基础,城乡的规划管理能力是应用。相比较以往的规划管理人才,其优势是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理念和宏观多学科知识储备,其不足之处是具体规划操作能力的欠缺。因此作为以地质学为学科背景的各地质矿产类院校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一定依托本学院的地学优势,以培养地质领域资源开发与环境规划管理人才为目标。而且就业调查也表明相比其他类型院校地矿类各院校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毕业生更多的选择了地质相关行业与领域。
1.课程设置比较
因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宽泛性,学校办学定位各不相同,通过主干学科的构成和所设主要课程的比较能更好地分析各院校的发展方向。由于各院校课程模块的构成存在很大区别,因此在课程设置比较中选择了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中的必修课部分以及选修课中必选课程,至于通识教育部分的课程不在比较范围之内。计算机和3S 技术原理与应用是各院校的共有课程组成,在不以数字规划为主要方向的院校的课程组成中未曾列出(表2)。
表2 各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主要课程
因为属于理学地理科学类专业,各院校的主干学科构成中均包括地理学,开设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城市地理、区域分析与规划等大量地理学课程。而作为地矿类院校优势特色的地质学科仅有地质学基础、地貌学等1~2 门课程,做不到与本院系优势专业有机结合在一起就谈不上特色发展与准确定位,导致各学校专业定位模糊,在发展方向与所依托优势专业两者之间也很难发现两者的密切相关性。表中的东华理工大学其前身为原华东地质学院,曾隶属于第二机械矿业部、核工业部,地球科学学院强势专业为核资源勘查与核地球化学,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发展方向为城乡规划,其开设课程和实践安排中相关课程几乎没有,而规划学课程却非常之多。
虽然各院校选择了2~3 个主干学科,但是基于“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要求,在具体课程设置上仍很庞杂,地理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城乡规划、计算机技术、管理类面面俱到。并且囿于师资力量与教材选择等因素,主干学科的教学任务不能完全得到实现。而各院校对于方向课程的教学则主要是采取以选修课为主构成的课程模块来完成的[5-7],表面看来似乎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但在实际操作中仅依靠不成体系、课时量少、学分值低的几门选修课很难实现。
实践教学是地矿类院校都非常重视的重要课程模块,同时具备室内实验室和野外教学实践基地,这有利于优秀毕业生的培养。但在实习基地的建设上过度依赖原有地质类专业的即有经验,在教学实习内容的选择上以地理学和地质学内容为主,在新的实习基地建设以及教学安排上存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要求上相脱离的问题。
2.课程结构比较
要科学客观地分析某一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仅从主要课程构成上还不够,要进一步从定量上来反映课程体系的特点,需要调查各课程模块之间的学分比例分配。在表3 中把所有课程按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课等五个课程模块进行了学分以及占总学分比例的比对,其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总学分中自主学习的6 学分未计算在内,东华理工大学的综合教育17.5 分,石家庄经济学院的第二课堂教育6 学分同样也未包含在总学分内,因为其他院校在总学分中不包含此部分,这样研究结果更客观。此外,为了更清楚地体现矿类院校教学模块构成特点,除地矿类院校外又选择了两所开设此专业的综合性院校作为对比样本。
公共必修课在各院校课程体系构成中比例均较高,在本文所选取的几个地矿类院校研究样本中都占最大比重,这与当前大学教育通识教育的要求相一致,各院校类别和专业特色对其影响不大,公共选修课比例都较小,表2 中所研究的各院校主要专业课程也大多不包括在以上两类课程模块中。从实践实习课程看,地矿类院校此模块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综合类院校,前者大都接近40%,而后者仅占10% 左右,这是因为地矿类学校对此模块教学工作一贯重视,在室内教学实习和野外教学实践投入较多,学生获得实践动手操作和分析实际问题的机会较多。
各院校课程结构上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比例分配上大小差异悬殊。综合性院校选修课比例最高,南京大学选修课达到30.9%,居各课程模块首位。地矿类院校中吉林大学专业选修课较高,为22.7%。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由于实行前期按学科大类招生,后期进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其学科基础课在各模块中占比例最大。而东华理工大学未设置学科基础课模块,把此部分课程划归于专业教育中的专业必修课部分,因此其专业必修课无论学分还是比例在各院校中最高。上述各院校的课程模块比例分配多样化也体现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教师对教学模式和培养方案不断改革探讨的结果。
表3 各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结构
1.寻求准确的市场定位,以特色求生存
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在于明确专业定位,而专业教育模块化是有效途径之一[8]。面对众多院校纷纷开设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并大量招生的现状,怎样使地矿类院校毕业生在就业的竞争大潮中因一技之长而胜出,这就需要立足于本院校的办学特色,认真分析和细化社会需求,准确完成市场定位,依托学科背景和专业优势,最终确立本校该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以此为出发点建立课程体系且不断完善修正具体课程设置。此外在确立专业发展特色时避免简单考虑就业市场,目前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区域规划和乡村规划会有更广泛的需求,如果以此为专业发展导向,那结果必然是与以地理学、城市规划、管理学为学科背景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毕业生竞争,最终并不处于优势地位。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规划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资源合理开发的认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是基础,城乡的规划管理能力是应用,相比较以往的规划管理人才,其优势是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理念和宏观多学科知识储备,其不足之处是具体规划操作能力有所欠缺。因此作为以地质学为学科背景的各地质矿产类院校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一定依托本学院的地学优势,以培养地质领域资源开发与环境规划管理人才为目标。而且就业调查也表明相比其他类型院校地矿类各院校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毕业生更多地选择了地质相关行业与领域。
2.建立科学的课程设置体系,以质量求发展
优势方向确立后,进而开展模块化教育,解决该专业所学博而不精的现状[8]。作为一个以“宽口径,厚基础”为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的专业,其课程设置“面面俱到,科科不专”,其学生“泛而不精”,使其在就业时面临“懂而不会,会而不深”的尴尬处境。这一点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形形色色的简称上也可窥其一斑,有“资环”、“城规”、“环规”、“资城”等多种说法。学习内容的庞杂与就业形势的严峻又必然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整合课程体系使之有序化和高效化是专业发展面临的迫切问题。
地矿类院校依托本校优势平台确立专业发展的特色方向后,必须设立相应的核心课程作为保障,而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发现大部分学校的核心课程不明确,主要课程并不能完美体现本校此专业培养特色。除此以外,受就业难的影响,各院校此专业学生的考研比例大都在30% 以上,而且只能报考相近的土地资源、环境科学、地质学等专业。那么作为学科基础课模块如何满足考研学生的多样化需要也是课程设置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在课程体系设置和主要课程的取舍上如何平衡不同特色方向之间、就业学生与考研学生的需求之间、教学改革的理论创新模式与现实中的社会和学校办学客观条件限制之间的关系,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3.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以能力求岗位
本科层次的毕业生并不能满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对于教学科研人才的条件要求,因此大部分学生要面临就业的竞争,各院校应根据自己的专业课程特点和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实现高起点、开放式办学,构成全方位,多角度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践教学评估体系,推动实验室和实践性教学基地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实践性教学环境,切实提高实践课程模块各个环节的教学质量[9]。通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速个体社会化过程,增强学生在就业大潮中的竞争力。
4.优化教师结构,以变化求质量
由于设立时间尚短,在教育部的专业目录中,没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这一硕士专业和博士专业。因此,目前各院校主要师资来源多为地理学相关专业毕业生,今后应依据自己的专业特色方向引进优秀人才,尤其作为行业特征明显的地矿类院校发展的综合性专业,部分专门教师不足的问题必然更为突出,针对此问题可聘请来自城市规划管理、设计单位的专家和高级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促进产学研合作,强化学术交流。
5.提升教材质量,以细节求保证
作为新创建的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学科体系和课程内容都在不断的探讨改革中,当前使用教材大多是借鉴其主干学科的原有教材。常常出现一门课程却涵盖两本教材,比如有的学校开设的经济与人文地理、环境生态学、资源环境科学概论、城乡规划原理等。这样无论从课时分配、教学内容整合以及教材购买成本上都给老师和学生带来不便。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身综合性强,涉及学科广,而课时和学生精力都是有限的。因此,组织教师编写优秀教材是专业教学改革实现的重要途径。
地矿类院校在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设立之初,其目的是培养具有行业特色的本专业人才,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囿于理论认识、实践经验、教师与教材限制等因素,人才培养目标并没有很好的实现,突出问题是办学方向行业特色不显著,与所依托院系优势专业相脱离;课程设置拼凑组合痕迹明显,科学系统性缺乏;教学模块结构与比例分配差异悬殊;部分课程教学内涵不足,不能完整实现教学目标。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创办时间短、综合性强的新专业,存在问题是必然的。在挑战、竞争与机遇并存的就业前景下,地矿类院校要依托自己的专业优势,确立特色发展方向,建设科学课程体系,围绕此方向不断改革创新,深化细化教学研究,处理好“博与专”的矛盾,培养具有时代特色和专业特长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推动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
[1]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71-72.
[2]赵小风,黄贤金,李光录.国内外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4):73-79.
[3]毕华兴,朱清科.关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8,(4):14-17.
[4]何东进,刘爱琴,吴承祯,等.农林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13(2):81-85.
[5]张利华,董玉森,彭红霞,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J].高等理科教育,2008,(3):54-57.
[6]尹忠东,朱清科,张岩,等.浅析教育模式对课程体系设置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s):93-94.
[7]吴云清,张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立体化模式的思考[J].地理教育,2006,(6):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