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东阳
[摘 要]枯燥性、低效率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弊病,教师应该以构建高效语文课堂为出发点,选取教师可作为的角度,提出教师素养与能力的可塑性建议,这样能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所助益。
[关键词]教师作为;高效课堂;激励反馈;教学磁场
几十年来,一波又一波的教学改革不断给人鞭策,促人反思,目的都在于提升教学质量。大浪之中,高中语文的教学改革举步维艰。高效语文课堂的关键,源自语文教师本人身上散发出来特质与能力。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无力去完全改变另一个人,包括自己的学生。教师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他自己怎么做,才能最大程度上影响他的学生,从而让课堂的高效性水到渠成。
一、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对课堂内容烂熟于心
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基础,是双方的沟通前提。正是知识的内在魅力与教师本人的独特气质合为一体,才能对学生形成一股强大的磁场吸力。教师不但要对本课堂内容十分娴熟,而且要具备坚实过硬的专业知识,能够做到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彰显专业的强大与自信。让大部分学生在美丽的知识磁场中如痴如醉,兴味盎然,手舞之,足蹈之,亲自实践,主动参与,激发他们的思维与活力。
二、教师要具有丰富的课外知识,有开阔的知性视野与灵敏思维
长期以来,高中语文课堂的枯燥性与低效率,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知识面狭窄,思维不活络有关。近几十年的教改实践,已经让语文教育界认识到“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区别。教材是死的,用什么教材来教并不对整个语文教学起决定性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把握教材的人,这个人的知识修养与见识深度决定了这是一堂概念艰涩的灌输课堂,还是一堂丰富广博的大语文课堂。
要改变过去枯燥的高中语文课堂,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兴趣提起来,语文教师的意识里必须树立大语文课堂的概念,广泛涉猎各门学科的知识,打通其内在联系,还要有关注现实反思现实的精神。把语文课堂放到大现实中来呈现,找到学生内心的识点,才能做到课堂的务实高效。
三、教师要具有健全的情感力
教学实际上是一门沟通的艺术,师生之间通不通是个基础,这个基础都达不到,教学将无从谈起。而沟通,最重要是要找到可以共通的桥梁。师生之间共通的成分就在于一个大前提,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有精神支柱,有情感维系。一个具有健全情感力的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敏锐、随机地捕捉到学生的情感变化,情感需求,从而将其恰到好处地导入自己的教学情境,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教学内容上,首先要把握本堂授课课文的情感基调。一篇文章即一个窗口,通过它可以洞察世态万象。精准把握一篇文章的思想感情,把这种感情融入教学言语中,感染学生。在教学方法上,也可以运用教师独特的情感影响力。特别是研讨型的课题,要有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不可因为不同的见解而固执己见,语气生硬。应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觉得有亲切感,敢于发言。教师授课的语气不能是平铺直叙的,要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以情感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情感力发达的教师善于在课堂上随机地捕捉学生的情感信息,从而即时地引导甚而至于激发其走向一个教学对话的小高潮,以曲求直,让整堂课事半功倍,生气盎然。
四、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与恰切的激励与反馈机制
在听课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些语文教师的课表面上极其活跃,实际上收效甚微。锻造高效课堂,要求一堂课必须有极其明晰的教学目标,且要让学生在授课之前就明了这个目标,做到双方心中有数,共同朝着这样一个目标进发。目标的达成与否,要有一套相应的反馈机制来引导,这是高效课堂的内核。在授课过程中,由于实际情况的变化与情境的移离可能会出现许多的主线偏移倾向,教师要适时通过自己设定的反馈机制来控制、引导、帮助学生去达成这一贯彻始终的主线目标,从而高效完成自己的课堂使命。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时通过自己的灵动反馈机制对学生循循善诱,把握好课堂的节奏,引导学生朝着本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进发。最终一堂课下来,学生觉得自己学有臻进,备受鼓舞,这样的课堂才是教师追求的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的锻造关键在于教师其人的素养与作为,通过教师的教学艺术来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巨大磁场,引导着学生自愿学、乐于学,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那么语文课堂的高效性冀乎可期。
责任编辑 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