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燕云 尚兴华
作为培养职业劳动者的摇篮,技工学校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养成教育,既是当前职业教育的重要一环,也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难点,应主动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要,把学生的职业素养的提高作为技工学校教学的重中之重。
技校生德育工作职业素养技校生是未来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其职业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制造”的质量优劣,也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笔者认为,作为培养职业劳动者的摇篮,应主动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要,把學生的职业素养的提高作为技工学校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充分认识提高职业素养和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社会生产和发展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其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中国制造”的品质和竞争力。从企业用人角度来看,员工的良好职业素养是企业核心的竞争力之一。很多成功企业对员工的要求第一就是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其次才是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近年来,从企业反馈的信息中发现,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首先是职业道德,其次是工作态度、服务意识和沟通合作能力,很多企业把人品、敬业、责任感作为聘用员工的先决条件。从个人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职业素养是实现自身价值,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砝码。
二、分析学生现状,增强改进德育工作的紧迫性
一是信仰和追求的缺失。技校学生一般都是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中的落选者,他们在学校中基本上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他们经常受到批评,没有明确人生规划和目标,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上课开小差,下课手机上网,对职业和未来一片茫然。
二是纪律和道德的失范。现在的技校生大都是“90”后,很多来自农村留守孩子,从小缺少行为规范的教育,个别学生入校前就养成了说脏话、打架斗殴、抽烟的不良习性。作风比较散漫,纪律性差,缺乏自我约束能力,部分学生对学校、老师的教育和管理有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
三是集体和团队观念的淡薄。现在技校生独生子女的比例逐年上升,无论家境好坏,都是父母的宝贝,这些孩子突然来到学校,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缺乏理解、包容的合作意识,有的甚至为一点小事拳脚相加,参加集体活动不积极,遇到困难或挫折时,相互埋怨,相互指责。
四是是非善恶观念模糊。技校学生大都处于半成人状态,学生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养成不好的生活习惯和习性,迷恋网络。
三、改进德育工作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几点建议
1.成就一个“梦”,树立职业目标和理想,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
首先,要引导学生建立职业意识,通过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有目的、有步骤、全方位的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其次,组织学生到各自专业对口的企业参观学习,帮助学生明确职业方向,认识所选专业的职业特点和工作内容,达到强化学生职业意识的效果。其三,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实习活动,特别是打工与做义工,在丰富多彩的职业生活中了解优秀企业文化的内涵,体验人生,了解自己的能力,为自己将来的职业勤奋学习,成就职业理想。此外,还可以邀请一些就业、创业明星到学校现场说法,让学生分享他们就业创业的成功经验和感受,让学生重拾信心,增强学习动力,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职场的挑战。
2.突出一个“严”,从养成教育着手,促进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
技工学校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养成教育,既是当前职业教育的重要一环,也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难点,必须创新教育模式和方法,才能取得成效。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新生入校开始,学校就要通过军训等活动,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按条令、条例要求去做,让学生感受严格的纪律性,使学生养成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好习惯,做到事事排队,就餐节约,着装整洁,说话文明;保持整洁划一的内务卫生,从豆腐块式的被褥到床底整齐排放的鞋子,从帽子腰带摆放的位置到洗漱用具的陈列,从衣柜物品的放置到室内的卫生都严格按照学校的管理的标准来要求。在管理中突出一个“严”字,加快学生角色的转变速度,自觉检验自己言行举止,并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持之以恒,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开设礼仪课堂和讲座,组织学生讨论,开展礼仪示范和训练,让学生不断在学习生活中修正个人的语言和行为习惯。
3.体现一个“和”字,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创造丰富、活跃的校园文化,来培育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学生这方面的品质和能力,学校应积极拓宽途径,为学生创设更多更好的平台,促进其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一是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参与性强的科技、文化、体育等活动,如拓展训练、演讲比赛、体育比赛、职业技能大赛等等,给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既让学生充分展示才能和风貌,又让学生增强集体荣誉感,促进个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同时还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完成一个项目、一个任务没有团队精神,没有合作意识,就不可能度过难关,取得成功。二是完善校园文化设施,培植校园文化,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做文明学生”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创建各类自我管理组织和团队,引导学生从一言一行做起,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学生的侵蚀和影响,建设平安、健康、文明、和谐校园。三是突出职业特色,主动与企业文化对接,汲取企业文化中的丰富营养,探索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
4.强化一个“训”,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实践活动
这方面德国职业教育特色值得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是以“实践为导向”,因此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都带有极强的实践性特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学习理论知识和行为方式,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合作能力、质量意识、纪律意识等职业能力和素养。在德国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就是这种职业教育的一个回报。
5.奉献一片“爱”,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不仅应具有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管理能力,更需要具有敬业精神、奉献精神、良好的师德等人格魅力,都将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俗话说:“学高为人师,德高为人范”,更重要的是要把爱作为教育的桥梁和纽带,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犯的过错,用不同的口吻和语气教育学生,在达到批评效果的同时尽量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实践证明:理解、尊重和热爱学生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师生之间的关系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更是高尚的人际关系,教师只有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人看待,主动地尊重学生,用真挚的爱心来沟通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用细致的教育来感化他们的思想,用真诚的行动来开启学生的心扉,才能换来学生真挚的敬意,使学生“乐其师而信其道”,进而启迪他们自尊、自信、自强,引导他们升华情感、信念及健康的心理素质,确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和人生追求,沿着正确的轨道不断地完善自己,在未来职场中赢得竞争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