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曙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首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性,把未成年人的培养方向和素质教育的内涵搞清楚,真正从重智轻德的误区中走出来”。扎实推进和改善德育工作,是认真贯彻十八大精神的重要内容。回顾和反思我们的工作,学校德育工作尽管付出了一定的精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和困难,怎样走出这些误区,解决这些困难,是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
一、学校德育的误区和困难
1.德育地位不高,应试教育背景难以形成有效的德育评价机制
德育工作理应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但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一切工作围绕升学率转的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改变,在许多人眼里,好学校就是升学率高的学校,好学生就是学习好的学生,这种认识就使德育工作的权威性受到削弱。另一方面,德育效果难以评价,德育的进行完全建立在个人的德育意识和主观意愿上,这也使得学校德育工作难以经常性地开展,常常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评价起来不要的尴尬地位。
2.德育目标空泛,过大过虚的目标难以激起可操作的德育动力
“概念多,口号多,强调政治,忽视德行”,是学校德育工作中在较长时间存在的特点,使学生对德育目标缺少具体的理解和触动。现实的德育状况,违背了人的心理成长规律,使德育工作难以循序渐进。从实际工作看,大而空的目标使学校德育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以操作,显得内容多落实少,要求多见效少。另一方面,多年来,学校德育的指向几乎一致强调了“利他”性质,而忽视了“利己”性,这种教育常常使学生产生自然的抵触情绪,不能触发学生积极践行德育规范。
3.德育方法陈旧,重认知轻养成的德育过程难以形成教育实效
德育过程既是教育者不断地将德育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不断地把教育要求内化为品德心理结构的过程。换言之,它既是一种外塑过程,也是一种内化过程。德育的外塑过程只有遵循德育内化规律,并与之密切配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但是,学校德育工作常习惯于口头教育,重硬性灌输,轻亲历体验,德育与生活脱节。这样的德育只能使学生产生德育认知,只能应付书本上的问题,只善于应答考卷上的题目,而难以产生自己真正的人格变化。
4.德育课程孤立,德智体系割裂的教学难以形成整体的德育合力
从目前中学德育的课程设置和进行方式来看:德育局限于单一政治课、班团队会教育,“道德教育”与“智力体育教育”分离,非德育专任教师“理所当然”地只注重智育分数和体育过程,而淡忘了德育渗透,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学校德育资源,使政治教育的结果缺少强化和应用。
5.德育指引混乱,学校家庭背离的现状难以形成重视德育的共识
在价值多元的社会背景下,学校进行的是社会化的理想教育,而家庭则倾向于实实在在的实惠教育,这种价值分歧使学校的引导作用大受削弱。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多年的成长习惯,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协作精神,主角意识强,配角意识弱,这也是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困难。另外,家长素质、家庭氛围对学校德育的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家庭以其特殊的环境对孩子产生着特殊的影响。学校教师一月教育,家长一句抵消,有些素质不高的家长把自己的错误观点、牢骚怨气,甚至不文明的举止尽现学生面前,不良的家庭环境、不良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产生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和不良思想意识,使孩子从小就产生了对悦纳他人的“抗体”。
6.德育环境复杂,商品经济社会环境难以产生统一正面的德育影响
商品经济的社会环境,很多人“穷得只剩下了钱”,他们心里只想着钱,行为只为了赚钱,很少顾忌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如颓废文化的侵袭、网吧对学生的吞噬、唯利是图行为方式的误导等,都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改善学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1.重视育人性,形成德育为首的评价机制
德育是学校工作之首,学校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平台。就一个人的素质而言,它包括许多方面,而这些素质中,德是最根本的素质,它首先决定一个人的政治立场和信念,决定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还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等全部精神风貌。在当前形势下,充分发挥教育的“育人”功能,把青少年一代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
当然,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光靠停留在意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形成富有生命力的运行机制。在目前的实际情况下,德育工作的机制应体现层次性,国家评价应成为学校工作的方向和动力,具体工作要落实到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措施中。要探索科学的考核办法,尤其要强化思想道德素质的考核办法,考核中既要考虑实施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创造性,又要考虑评价教育的效果。例如,评价德育工作,可以设置随机情景,看学校和教师实施教育的基本素质,从而判定德育工作是实做还是虚做;可以到学生中去听其言、察其色、观其行,看学生基本素质究竟如何,从而判断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要把一个学校的德育效果当作它的重要工作成绩,甚至作为评选先进时一票否决的内容,这样才能使学校真正重视德育,真正把德育工作作为常规工作的重点内容。
2.强调实效性,形成可教可行的德育目标
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是党和国家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中的一贯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把德育的实效性问题提高到了德育工作生命力的高度,这可以说是抓住了德育的关键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思考、探究德育的实效性问题,要把握好两个关系。一是长期目标与近期目标的关系,既要“成于心”,也要“形于外”;二是德育总目标与分层次要求的关系,做到在总目标指导下,分层次落实,逐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长期目标和总目标应定位于培育具有较高社会主义政治觉悟的“四有”新人,而具体目标应分阶段、可操作、有针对性。反思我们的德育过程,正是在后一点上显得薄弱。只有把宏观要求和具体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才可以保证德育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全面性,从而保证学校工作的实效性。
3.体现实践性,形成自觉内化的德育过程
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关键是要在实践中形成。学校德育必须密切联系生活,在生活中培养思想品德,在生活中体现思想品德。
学校道德教育的突破口就是从生活的中具体小事抓起,重在养成性行为规范的训练。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学校德育工作首先要从学生进校的礼仪、校服、广播操,到课堂纪律、课间休息、学习规范,都要下决心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一次次地重复、强化,逐渐让学生养成文明的习惯。学校德育还要从爱护公物、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讲诚信、增强责任感等方面加强教育,引导实践,把学生塑造为负责任、有爱心的人。
学校德育的实践性,还体现在校风建设和团队观念的培养上。良好的校风是最好的德育资源,能够在各个方面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团队观念培养也使学生生活在互帮互学的氛围中。学校德育的实践性,还应该体现在校内外的平时生活中,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榜样,学习先进,践行先进思想,在行动中培育一个优秀人物的高尚德行。
4.注重整体性,形成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有必要建立家庭、学校、社会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使各种力量形成时空交叉的优势力量。三者中,社会应是主导力量,不仅应积极为青少年提供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还应该倡导学校和家庭坚持正确的德育方向;学校是德育的主体力量,要在一系列教学和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除此,学校还应该开设好家长学校,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形成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
5.追求发展性,形成与时俱进的德育思路
社会在发展和进步,德育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在德育内容和形式上有新的突破。
传统意义上的德育内容主要是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主体是“三观”、“三主义”教育。我们要在保持传统德育内涵精华的基础上,适应社会发展形势,使德育内涵更能反映时代的要求,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人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把培养跨世纪的现代人作为德育最重要的内容,充实与思想、政治、道德有关的新要素,如人文知识、心理素质、科学精神、品德能力、情绪智力等内容,从而体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新要求。
在德育形式上,要坚持以学校为主阵地,借助新课程改革的契机,在不同课程中体现德育。在学科课程中,要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重视科学精神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层次、欣赏品位和人格修养,引导学生进行人生目的、意义、价值的思考,进行理想人格和自我完善的追求。在活动课程中,要体现德育的导向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生活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在环境课程中,要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整体渗透和陶冶作用,让软环境体现人文美,硬环境体现自然美,软硬环境相互衬托,彼此融合,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此外,要学习信息技术,掌握现代化教育手段,善于借助图书馆、信息网、校园电视台等阵地和途径,学会学习、学会迁移、学会应用、学会多种科学实验方法,使学生能够终身学习,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在不同环境中生活,能与不同的人协作,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