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状
摘要:“教学细节”是教师对教学做出的细致安排,是在解读文本、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教学智慧。它看似细微,却能折射出教者的思想、智慧与灵感。在处理细节时,教师要善于创设兴奋点,处理教学的预设点与生成点,挖掘教学的隐蔽点,化解教学的重难点。
关键词:教学细节;课堂关键;文本解读
课堂教学是由一个个细节点组成的,其点虽小,却能透射出一位教师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所以,智慧的课堂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点。而在这众多的细节中,常有几个关键点,直接影响教学的达成度。所以,关注细节,优化关键点,及时地发现与捕捉,并有意识地创造与重构,让这些关键点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亮点,使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一、善于创设学生学习的兴奋点
很多时候,我们的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是因为我们教师根本不了解学生的学情,其教学内容始终以教师为中心,我们老是在问学生一看就明白的问题。而对于学生想了解的问题,我们恰恰很少涉及。因此,时间一长,学生就失去言说和思考的兴趣。其实,这是我们在文本细读过程中做得不到位,没有读出文本的意旨。所以,我们应该于平淡处读出深意,于平静处读出波澜,于无疑处生出问题。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激活学生的兴奋点。
案例一:苏霍姆林斯基《致女儿的信》教学片段:
师:上帝三次来到人间都看到了什么?文章是用哪几个相同的字眼来表述的?
生:美和力量!
师:很好。(继续引导)三次同样的“美和力量”在他的眼里有没有区别?大天使加夫里拉又是怎么理解的呢?
生:第一次是“不可理解的美和从未见过的力量”,大天使理解为“爱情”;第二次是“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大天使理解为“忠诚”;第三次仍是“不可理解的美和同过去一样的力量”,大天使理解为“心灵的追念”。
师:第一次的“不可理解”与第三次的“不可理解”意思是一样的吗?
生:不一样。因为上帝第一次看见男女相爱,是从来没见过,所以他不理解;可到第三次时,只有一个人了,那老女人已经死掉,而那老头却在坟前守侯、祭奠,这种爱情让他更不可理解。
师:是啊!五十年不变的爱情。上帝最初认为,只有人活着的时候才有爱情,哪曾想到,人死了,爱情还在,而且更美,是一种忧郁的美!那么,请同学们再仔细看书,上帝三次看到“爱情”后的表情是怎样的?
生:第一次是“勃然大怒”;第二次是“怒不可遏”;第三次是“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思索着离去了”。
师:我请一位同学把第三次看到之后的情景读一读。
生:(读)“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师: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遍。然后前后讨论:“怎样理解上帝的这种思考?”、“为什么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呢?”
生:(交流)“上帝认为自己是万能的,可他却只能繁衍子孙,不能创造爱情,他很恼火!”
生:“50年都过去了,爱情不但没有褪色,而且更美好,上帝很无可奈何!”
生:“人都死了,爱情还在,上帝觉得他没办法阻止人间的真爱!”
师:同学们概括得太好了。但我觉得,此时的上帝除了“无可奈何的离去”外,我还读出了点别的东西,你们再仔细读读,看还有没有其他的情感?
生:(小声读后)好像还有点儿感动。
师:对,我也读出来了,上帝想啊,这样的爱情,我不能主宰,还是让人类自己主宰去吧,于是,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爱情,才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
本案例中,如果仅仅着眼于“上帝三次来到人间,都看了什么?他的表情又是怎么?”那么,学生肯定泛泛而谈,他们就不能深入理解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智慧。课堂上,笔者引导学生说说第一次的“不可理解”与第三次的“不可理解”的不同意思,课堂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兴奋点被激活,接着让学生讨论:“怎样理解上帝的这种思考?”、“为什么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呢?”学生也水到渠成地明白了爱情的真谛,顺理成章地领悟了文本的意旨。
二、善于处理教学的预设点与生成点
所谓“预设”即课前的教学设计,就是针对教学进行的精心策划,它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筛选与组织、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与运用等一系列课前教学准备活动。但我们的教学主体是活泼的、有思想、有创造力的人,更何况阅读亦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是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过程,我们决不能完全按照我们预定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否则把学生困死在“方框”中,扼杀了他们的个性与创造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化”。因此,时刻关注课堂中发生的情况,充分利用与预设发生偏离的教学资源,使我们的课堂成为一个动态的课堂,这也是智慧课堂尤为重要的一点。
案例二:《绿色蝈蝈》课堂教学的片段:
师:“法布尔曾经把自己称为“虫人”,即把自己当成昆虫,用虫的眼睛,虫的耳朵,虫的鼻子,尤其是虫的心灵和思维去感受、去理解昆虫的行为和情感。你能从文中找到一些印记吗?”
笔者话音一落,学生探究的热情再一次高涨,回答更是精彩丰呈。到这里为止,学生不但感受到了精彩的昆虫世界,更透过文字,感受到了一位科学家的精神境界。笔者不禁为自己巧妙的预设高兴不已。
但就在笔者得意之时,班长小卢有些迟疑地举起了手:“老师,法布尔既然把自己当成虫人,为什么还要把蝈蝈吃蝉写得那么残忍呢?”笔者有些慌乱,课前根本未想到这个问题,此时已近课末,是把问题留到课外,还是放手一搏?
这时,一个同学举手了:“也许是法布尔特别喜欢蝈蝈吧。”笔者看到了班长小卢依然一脸的茫然。于是,笔者决定不让遗憾留到课外。
又一位男生举手了:“因为蝈蝈习性如此,所以法布尔也如实地写,这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师:“这位同学说得有些道理。那实事求是的写法与法布尔自称的“虫人”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课堂上再次陷入沉寂,同学们都一脸的严肃!笔者突然发现有个男孩眼睛亮亮的,似乎欲言又止。笔者对他微笑着,用肯定的眼神鼓励他发言。在笔者的鼓励下,他坚定地举起了手。
“老师,我认为法布尔这样写正是体现了他的虫人精神!”他刚说了一句,教室里一片哗然,孩子们都现出了惊疑的口气。笔者示意他继续往下讲。“正因为法布尔把自己当成了虫人,所以他在观察蝈蝈时,就把自己当成了蝈蝈,用蝈蝈的视角去观察他们的生活,所以他才会如此生动真实地再现蝈蝈的生活习性。当他写蝉时,又会把自己当成蝉,因此这样写不是残忍,反而更能说明法布尔他把自己真正当成了虫人!”男孩的话音一落,全班掌声四起。笔者知道孩子们的心更加贴近了这位科学家的心灵!
由此可见,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超越,两者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但课堂上的生成点并非都有价值,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回归“正道”。比如在教学《台阶》时,有学生说文中“父亲”的行为愚不可及;谈到“藤野先生”时,认为他对鲁迅的关心是缘于看到鲁迅美好的未来等等。很明显,学生解读过分宣扬了自己离奇的观点,已经偏离了作者的创作意图,甚至破坏了文章的审美效果。面对这样的生成点时,教师就要及时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找到阅读中所产生的偏差,从而收获应有的精彩。因此,善于处理教学上的预设点和生成点,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具动态美,从而收获更多意外的精彩。
三、善于挖掘教学的隐蔽点
文本解读应该注意从明显的意义里解读出隐蔽的意义,注重展开在文字意义中可能具有的意义。理解一段文本不是去发现包含在文本中的呆滞意义,而是去揭露由该文本所指示的存在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理解的目的不是领悟一看就明白的意义,而是要领悟文本中所蕴含的可能性。不能满足对文本所呈现的人物形象的直接理解,否则就成了误解。因此,在文本解读时则要化隐为显,读出文章潜藏在深处的意蕴。
案例三:《出师表》教学片段
师:“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是一个重点句子,谁能翻译一下?
生不假思索:“在乱世中保全性命,不希望在诸侯那里显扬自己。”
师:“从中能看出诸葛亮原本是怎样的一个人?”
生: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个默默无闻、不愿表露自己的人。
生:诸葛亮是一个不满现状,退隐田园的人,有点像陶渊明。
生:诸葛亮不喜欢卖弄自己的才华
学生众说纷纭,也有学生眼露疑惑,不作回答。
师追问:也就是说,诸葛亮像古代隐士那样,归隐田园,不愿出来做官喽?
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更多的学生仍在思索。
师:看来这个问题有点难,我们不妨对诸葛亮的“退隐”、“不求闻达”进行辩析,尽可能多角度、多方位地看,我们可以从《隆中对》中寻找一些答案。学生翻书、思考。
生:诸葛亮不是消极避世、不求闻达的隐士,而是一位有雄才大略、远大志向的政治家、军事家。因为他好为《梁父吟》。《梁父吟》是一首抒写怀才不遇的悲歌。他经常唱,说明他渴望别人的重用。
师:有独特的见解,还有谁来说说。
生:诸葛亮应该是一个志向远大的人,他常常把自己跟管仲、乐毅相提并论。
生:诸葛亮有意与刘备捉迷藏,让刘备三顾茅庐,就是借机“闻达于诸侯”。说不求闻达是假话。
生:诸葛自称“卧龙”,说明他也不是消极避世,而是深藏不露,只是在等待时机。易中天《品三国》中就是这样讲的。
师:你的视野真开阔。那么诸葛亮为何要这样给后主刘禅写呢?请同学们联系《杨修之死》中的“曹操梦中杀人”情节来考虑。
学生交流后得出结论:伴君如伴虎,雄才大略,积极进取就是“异志”的同意语,往往会招来杀身之祸。诸葛亮这样写是避免刘禅的不信任,他是在效仿刘备当初的韬晦之计,实属用心良苦。
文字是情感的载体,是立体的、多维的,“一滴水可以折射整个太阳”,有时一个简单的词、一个不经意的细节,都可能承载无穷的内蕴。本案例中,教师抓住文本的隐蔽点,深入挖掘人物性格。在思辩中,作为智者化身的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在学生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
四、善于化解教学的重难点
在一堂课中,总有一两个需要解决的重点或难点,要想突破这个重难点,不但需要教师准确深入地文本解读,更需要教师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和灵活机动的教学实施。这样,才能把“钢”用在刀刃上,从而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比如,在教学《喂——出来》时,把教学重难点定在小说所反映的深刻主题上。在教学时,笔者设计了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
1.“风吹庙倒,漏洞出现”,这有什么象征意义?
师:故事中,洞的产生是因为什么?
生:台风吹走了一座庙。
师:同学们也去过庙吧?一般人们去庙里干什么?
生:祈福,希望菩萨保佑。
师:是,不管是外国的庙还是中国的庙,它们都是什么的象征?
生:真善美的象征,安宁幸福的象征。
师:“风吹庙倒,漏洞出现”,这有什么象征意义?
生:庙被台风吹走了,真善美被台风刮走了。
师:【投影展示】中国著名作家沈从文,在他的作品《萧萧》的“前言”中说:我只建造一座小庙,在这座小庙里,我供奉的是人性。
生:洞出现了。这个洞,哪里是自然的洞,那分明是人性的漏洞,是社会的漏洞啊!在故事中,受到污染的岂只是环境,更是我们人类的心啊!
师:庙被吹走了:现代社会人性的丢失,文化的丢失,人们精神家园的贫瘠,内心“漏洞”的产生……
2.小说以“喂——出来”做标题有什么用意?
师:“喂——出来”这句话是谁说的?为什么会从洞里飘出来?
生:“喂——出来”原是一个年轻人的喊叫,他想根据回声判断洞的深浅,却不闻回声,但是回声终究传来了,原先扔下去的东西,也开始出来了。
师:作者用这句话作标题,有什么用意?
生:作者用这个题目,希望引起人们的重视、警觉,地球已不堪重负了,不能随意破坏地球了。
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破坏大自然,必遭大自然的报复,报应终究是要来的。
生: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师:是啊,地球已经不堪重负,人类的家园一片狼藉。我们希望善良的人们能正视环境污染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否则,出来的不仅是声音,更是灾难。
这样,就化解了本课重难点的教学。当然,要化解教学的重难点,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几个有前瞻性的主问题,让大部分的学生能“拨云见日”,获得成功的喜悦。正如叶澜教授指出的:“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杨再隋先生说过:“忽视细节的教育实践是抽象的、粗疏的、迷茫的实践。”而无法把握细节中的几个关键点的教育实践,更是低效的、浅薄的、空洞的实践。因此,关注课堂教学细节、优化关键点,既是教育教学智慧的体现,也是实现智慧课堂的重要因素。要实现智慧课堂下教学关键点的优化,我们教师不但要内外兼修,更需要对课堂中的“人”充满生命的关怀,在细节处见精神,于关键点上显功夫,深入文本,细读文本,从而成就精彩的智慧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少斌等.课堂因细节而精彩[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2]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3]安杨华.努力揭示文本的“隐蔽意义”[J].中学语文教学,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