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第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2013-04-29 00:44:03徐艳霞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自由表达生活体验

徐艳霞

【摘 要】当前,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他们失去了写作的兴趣。所以,要提高学生作文的质量,就要先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淡化写作的功利色彩,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关键词】激发欲望 淡化功利 生活体验 自由表达

很多身在一线的教师都不愿意拿出大量的时间训练学生写作文,而是把时间用在基础知识训练和阅读训练上。因为后两者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以强化训练。而作文教学花费的时间不少,却很难找到一个“操作规范”,即使找到了,也容易使文章变得套路化。

那么,是否因为作文教学“低效”,就要把它晾在一边呢?不是的。笔者认为,当前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他们不愿写作文。所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是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面临的首要任务。

一、激发写作欲望,功利写作不可行

中国传统的教育框架里是没有“语文”这门独立学科的。科举考试考的是“策论”,与考试相关的“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都是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服务的。儒家的这个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可如今已不是封建社会,我们生活在一个中西文化交融、思想荟萃的多元时代里,如果还是秉持传统的功利观念看待语文,那就太狭隘和落后了。

语文具有工具性,作文当然必须承担“工具”的职能;但是语文也具有人文性,是为“人”服务的,因此作文也应该超越功利,否则就会走入死路。但现实却是,作文教学围着考试的指挥棒转,功利色彩太过强烈。

例如有一道作文题:“色彩是丰富而内涵深厚的。庄重的黑,单纯的白,盎然的绿,宽厚的蓝,热烈的红,娇嫩的黄……生活中,我们往往会把情感和象征倾注于五颜六色之中;定有一抹色彩,会让你驻足,让你回味,让你沉思。请以‘那一抹色彩为题,围绕自己的生活,写一篇作文。”

乍一看,题目似乎和学生的生活联系得很紧密,学生应该有话可说,可仔细分析后,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这个色彩必须是“一抹”,面积大了不行,颜色杂了也不行;必须“与情感关联”;必须“有象征意味”……这些都是评分标准中给出的要求,对学生的写作进行了限定。平时,我们不鼓励学生在写作时漫无边际地跟着感觉走,写到哪算哪,而是要在审清题目的基础上,组织文字,形成文章,而考题中的种种限制和要求,也导致了不少教师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强化训练,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能得高分。结果,越是训练,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越是刻板。学生把写作文当成了一种机械化的工作,久而久之,自然会丧失写作的兴趣。

二、激发写作欲望,生活源头不能阻塞

写作源于生活。一个人所写的文章,视野有多宽,境界有多高,内涵有多丰富,首先取决于他经历了怎样的生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我手写我心”,如果“我心”里没东西,“我手”又能写出什么呢?

1.写作必须亲近自然,而我们的学生恰恰远离了自然。

英国诗人兰德说:“我热爱大自然,其次是艺术。”大自然与艺术是最亲密的伴侣,不热爱大自然的人是不可能写出好作品的。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悟出了“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人生哲理;李白亲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感受到了“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的壮美;即便积极入世的杜甫,也曾写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优美诗句,表现了春雨降下时内心的欢喜。

生活在大自然里,是很容易贴近艺术的。《林中小溪》的作者普里什文在深山老林里生活了12年,所以他写下的文字处处散发着自然的气息。他曾自豪地说:“原本是大地上最后一名的我,却最先进入了百花争艳的世界。”

但是现在,我们很多学生的生活却是局限在“学校—家庭”两点一线之间的,非常狭隘,基本远离了自然。他们只有在人潮拥挤的假日,才可能和父母一道出去走走。至于那些全寄宿学生,生活的空间就更狭小了,只有“头顶上四角的天空”。

2.写作必须关注社会,而我们的学生恰恰远离了社会。

关注社会生活,才能知晓人间冷暖,才能有博大的胸襟。杜甫如果不是在战乱中流离失所,也不会写出“三吏三别”,更不会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疾呼;柳宗元若不是被贬谪,也不会写出《捕蛇者说》,认识到“苛政猛于虎”;白居易若不是走到了田畴陇上,也不会写出《观刈麦》,洞悉民生疾苦。关注社会,才会写出有悲悯情怀的作品,才会让文字更加厚重。

现在的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主要来自互联网,这属于间接经验,而且,互联网上的内容又非常复杂,对于那些无聊、低俗的信息,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很难分辨、取舍。可是若要让他们真正走进社会、关注社会,面临巨大学业压力的他们又确实分身乏术。所以,我们看到学生的作文中,总是那些熟悉的选材,总是那些老套的叙述,这是教师的无奈,其实也是学生的无奈。

3.写作必须广泛阅读,而我们的学生恰恰冷淡了阅读。

如果不能直接去体验生活,那么读书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美国诗人狄金森说:“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读书,一样可以放飞心灵,激发创作的灵感。

但是看看今天的学生,阅读量实在少得可怜。他们有那么多的作业要做,有那么多的课要补,每到假期,“提优补差”的大军更是浩浩荡荡。每个学生都怕别人趁着假期把自己超过了,于是出现了几乎人人补课的“怪象”;不补课的学生常常在开学时捶胸顿足,懊悔不已,因为新课已经成了好多人的复习课,自己已经“落后”了。在这样的现实下,学生拿什么时间读书?在很多学校里,教师把向理科、向英语要分数当成金科玉律,甚至出现了没收名著这样的荒唐事,我们不能不为此感到悲哀。

三、激发写作欲望,自由表达不可抑止

写作需要指导,但不需要“过度指导”。笔者也曾担任过一些作文比赛的评委,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学生在现场作文中表现出来的水平和在非现场作文中表现出来的水平常常会有很大的差距。深入探究原因后才明白:这个差距是指导教师造成的。只要一给指导教师机会,他们就很容易成为“第二作者”,那作文实际上就是师生“合作”的作品了。而学生往往又只是提供了一些基本材料,就好比《红楼梦》里那个“茄鲞”中的茄子,经过教师的一番精心加工后,才成为了味道绝妙的“茄鲞”。

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这些语言都是充满意趣、不可替代的。比如一位5岁女孩的小诗:“果子都熟啦,沉甸甸的好重啊。树叶要抱不动啦,大树妈妈好辛苦呀。”这样充满童真和童趣的作品,我们成人是写不出来的。孩童阶段的灵性,是一种浑然天成的稚拙简朴,如浑金璞玉一样弥足珍贵。学生不会有中年人的老成深邃,可是他们的青春活力却是无可替代的。教师不能用自己的审美眼光霸道地垄断学生的表达世界,如果对他们的写作进行了过度的指导,则很有可能“拔苗助长”,导致他们写出来的文章成为自己文章的翻版。早熟的果子不好吃,教育最大的智慧就是耐心等待。

所以,笔者一直认为,学生写作文,教师的指导其实不是最关键的,一定要先让学生自由表达。如果他们能对写作表现出强烈的欲望,就是最可贵的。写得多了,学生自己也会摸索出门道来,教师还愁他们的写作水平上不去吗?一些教师或许担心这样做会承担“不作为”的“罪名”,可是“作为”了那么久,结果真的很理想吗?倒不如先“无为而治”,再“因势利导”,或许会对摆脱写作的困境更有帮助。

总之,在写作教学中,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他们不想写,那么其他所有的尝试都是在做无用功。只有先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才可能将作文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成尚荣.生态:蔡明语文教育“心的指南针”[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2011(5).

[2]于漪,刘远编.蔡明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

[3]祝荣泉.在抒写自己的故事中学会作文[J].语文学习,2012(9).

注:本文为江苏省张家港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中学作文课堂生态教学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自由表达生活体验
激发阅读兴趣,夯实写作基础
基于生活体验的幼儿美术教学探析
如何为学生打开习作之门
浅谈如何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中实行有效教学
小学思品教学要与儿童身心体悟相融合
生活体验:小学语文课堂活力的源泉
初中作文教学探究
考试周刊(2016年64期)2016-09-22 14:44:05
故事作文:打开儿童的习作之门
技法指导与自由表达
小学低年级数学童话教学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