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材处理问题

2013-04-29 18:24黄淑云
家教世界·下半月 2013年5期
关键词:教学价值

黄淑云

摘 要: 于漪老师说过:“教师独立处理教材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而对教材处理能力的基础,一是对教材的把握,二是对学生的了解。”那么要如何把握教材呢?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要认真读书,精心钻研教科书”“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关键词: 教学价值;教材的目标性;创造性地开拓教材

步入教师行业已经第6个年头了,原来对于教学一切都是模糊的,对于“教什么”和“怎么教”并没有做过多的思考,而是忙于抄写参考资料或教案集子里已经设计好的教学环节或是听其他老师的讲课的过程,然后成为“传声筒”,但由于学生是灵活的个体,他们不可能是木偶任我们摆布,他们也不是接受知识的一种容器,他们是正在发展中的人,他们有对语文的个性解读,所以我在教学中摔了个大跟头,这也逼得我不得不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如何教学。

把问题直指“教学”,似乎扩大了问题,我们先从教学的第一步——处理教材开始说起。

于漪老师说过:“教师独立处理教材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而对教材处理能力的基础,一是对教材的把握,二是对学生的了解。”那么要如何把握教材呢?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要认真读书,精心钻研教科书”“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就此我的理解是:

首先,明确教材的教学价值。

语言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所以语文教材具有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这双重价值。“文选型语文教材是由相互之间在内容上没有必然联系的若干篇文章组成的。这些文章,原本并不是作为教材来编写的,而是作为一种社会阅读客体存在。它们原本作为社会阅读客体存在的价值,可称之为‘原生价值”。比如《旅鼠之谜》属于生物学领域,《苏州园林》属于地理学领域,《桥之美》属于物理美学领域,它们各自领域的价值就是原生价值。但这些文章被选入课本以后,它们的价值就发生了变化。“它们原本所有的传播信息的价值仍然得以保留,但它们又增加了一种新的价值,即‘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这种‘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即我们所谓的‘教学价值”。而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把握住教材的教学价值,不要混淆了二者,应把二者区分开来,把语文教学着眼于教材的教学价值,不然语文课就会变成生物课、地理课或是物理课了。以《苏州园林》为例,我们不能把其当作地理知识来作重点介绍,应更注重文章作为语言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如何介绍园林建筑。作者站在游览者的角度来介绍苏州园林,他没有一一介绍各个园林的特点,反而在文章一开始就对苏州园林作出了总体评价“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苏州园林究竟好在哪,能成为标本呢?于是我们可以从文中找到答案:“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原来是“如在图画中”的美感,作者抓住这一点先从大局出发,分别从苏州园林的布局、配合、映衬和层次来展现设计师的独具匠心。而这几部分又不是割裂开来介绍,它们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自然之趣。除了大局,作者也不忘细节:角落景物,门窗的图案和雕镂,还有建筑室内外的色彩。作者情文并茂,趣味盎然地介绍了园林建筑的布局,分析了园林建筑的原理,更重要的是进行一次美的洗礼。我们在让学生接受课文的原有信息的同时,也要让他们学会整体到细节的介绍方法。

其次,把握教材的目标性。

“语文教材是落实课程目标、提高学生语文能力、陶冶学生思想情操、增加学生文化积累的基本材料,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是教学中师生交流、同学之间交流的凭借、依据、媒介”。要合理使用教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把握教材的目标。

对于初中生而言,基础积累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在处理教材时,要收集容易出现问题的词语做重点强调,并与容易混淆的词语进行对比,用典型事例做讲解,增强区分度,让学生印象深刻。对于一般的生字词,要让学生养成自己查字典的习惯,让他们有意识地积累,丰富自己的词汇量。积累字词是不够的,还要积累教材中的名句或文学性强的句子。

语文教学还承担着学生人文精神地培养,语文教材已经把人性中最美好的爱和生命意识、生命价值等放置其中。我们要做的是把教材中的人文精神放在学生面前,让他们独立的灵魂来思考,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把他们所学的知识投入到生活中去。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让我们看见一位表面严厉,内心却对女儿充满爱的父亲形象。病重的父亲仍不忘教育孩子不要畏惧生活的困难,严格的父亲绝不纵容孩子的懒惰,理智的父亲为孩子创造闯练的机会,父亲的一切行为都是爱孩子的表现。我们把这份父爱摆出来,让学生们自己体会家长对他们的爱,让他们自己去思考他们与家长之间的冲突与默契,让他们从字里行间理解亲情的可贵。

最后,创造性地开拓教材。

“熟读教材,钻研文本,是教师教学的必由之路,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所以创造性地开拓教材,并不是在教法上搞得花团锦簇,却对教材不甚了解,也不是远离文本,海阔天空,随性发挥,而是明确地知道要解决的问题:这篇课文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安排在这样的单元里有什么目的?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从某本参考书上去找答案,而首先应通读教材,弄清这册教材在初中阶段的价位。要传授什么语文知识点,培养学生什么能力,熏陶怎样的情感;教材的重点难点是什么;教学内容是怎样组合,课时怎样合理配合;哪些课文重点教授,哪些放手学生自主实践,自由发挥。让整体框架清晰,重难点了然于胸。

然后由教材走向文本,与文本对话,形成自己对于课文内容、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感悟。在教授《丑小鸭》时就考虑到这篇课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童话,学生们已通过动画片、连环画、口述故事等不同形式接触过,对这篇童话的意义早已耳熟能详。可就这样一篇课文安排在初一(下)的第一单元,我们要教些什么呢?初一下学期是学生成长的开始,而这单元也是围绕成长这个话题展开的,那么我们就要关注丑小鸭的心路历程。几遍课文下来,我们会发现这个心路历程有三个阶段:为了生活——为了自由——为了理想。在这三个阶段丑小鸭的经历与内心的升华就是要学生来分析的。可能很多时候上到这就结束了,可这样就忽略了安徒生对丑小鸭的深层理解。当丑小鸭变成美丽的天鹅时,它并没因自己的改变而骄傲起来而是“把头藏到翅膀里面,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其实安徒生是告诉我们:一个经历那么多磨难的人接受无上荣誉时,反观自己历程时仍保持谦卑之态,而他正因有一颗谦逊的心,记得自己承受的一切,才能激励他继续成前进,取得更高的成就。

我们只要认真钻研教材,就可以有自己对文本的解读,也就可以有自己个性化的方式方法。

猜你喜欢
教学价值
谈游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例谈默读在阅读课堂中的教学价值
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
善用story time板块,提高英语有效教学
关于中职语文教学价值定位及其实现的思考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工体课教学价值对比研究
科研反哺教学在EDA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语文教师眼中的文本解读
语文教师眼中的文本解读
语文课堂中儿童诗歌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