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生产》课程结构与そ萄Х椒ǜ母锾教钟胧导

2013-04-29 04:32:18吕骅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3年5期
关键词:课程结构探讨教学方法

吕骅

摘 要:《家禽生产》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高职院校《家禽生产》课程存在着构建方法、内容和体现能力培养特色方面存在着不足。在分析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对改革专业核心课程《家禽生产》的原则与思路进行探讨,构建“以就业岗位为依据,以生产工作流程为导向”的课程能力结构与教学方法。

关键词:家禽生产 课程结构 教学方法 探讨

《家禽生产》是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家禽生产所必备的基本原理和先进方法,着重解决家禽生产过程中环境控制、禽场综合防制等技术,能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和设备来策养禽业,掌握组织生产的方法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使学生适应职业岗位能力和市场人才需求,培养理论知识够用、实践技能过硬、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在分析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对专业核心课程《家禽生产》课程结构与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探索。

一、《家禽生产》课程结构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高职《家禽生产》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1]

现阶段《家禽生产》课程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课程结构构建方法不当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上沿袭了本科教育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的逻辑设计思路,其中的《家禽生产学》课程内容也按照学科体系编排,以学科知识体系的基本结构组成教学的基本内容,侧重于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没有形成清晰、完整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不利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而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及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同时,高等职业教育还肩负着不断更新、提升一线劳动者素质的任务。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应掌握相关职业的新知识、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并以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分析、处理、指导、解决一线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如在家禽生产过程中,不同禽类,或同类禽中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环境条件的“温度”问题,在学科知识体系中只说明温度的要求,而在职业教育中除说明其温度条件外,还必须说明温度控制的方法,即应用新工艺、新设备的操作能力。

2.课程内容陈旧与重复交叉

畜牧兽医专业每门课程自成一体,具有自身完整的科学体系,注重知识的理论性与系统性,课程间的内容重复交叉严重。如《家禽生产》中的“家禽的饲养”与《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部分[JP+1]内容重复,“家禽孵化”中的胚胎发育与《动物繁殖》的部分内容又是重复交叉。而新技术、新技能往往没有及时引入课程,导致课程内容陈旧。而家禽生产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按需施教;着眼于职业知识和能力的提升而组织理论和实践教学;着眼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补充、更新,以形成更新、更高的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

3.课程名称没有体现能力培养特色

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名称也大多沿袭本科教育的课程名称,具有鲜明的学科体系烙印,如《家禽生产学》、《动物繁殖学》、《动物药理学》等,又如将本科的《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加以压缩就成了高职教育的《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内容也如同本科课程的“压缩饼干”,不能体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教育特色。

家禽生产是对学生进行家禽生产技能培训和管理的教育。它以家禽生产岗位的需要为依据制定教学计划;这种课程结构应是打破学科型的教学模式,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才能培养具有实践技能、创业能力、创新精神的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二)畜牧兽医行业的结构调整对《家禽生产》课程结构提出新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与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畜牧业生产正由“零星散养、畜禽混养、人畜混处”的传统方式向高度专业化、规模化的现代生产方式迈进。为了生产“绿色、环保、优质、安全”的畜产品,特别是禽产品,生产方式由圈养方式转化为生态放养。这就要求未来的畜牧兽医行业从业人员分工更精细,职业能力更高超,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也应加以改变。而传统的课程只注重家禽生产与家禽疾病防治等方面知识的培养,忽视了生产经验、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职业能力的培养,已不能适应现代畜牧业生产的要求。

(三)高職人才培养目标的认同为构建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结构奠定了基础

高职教育要培养高技能人才这一目标已被普遍认同。学生的高技能仅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是培养不出来的,必须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生产实践,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加以培养。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比如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并践行“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这为《家禽生产》课程结构的重构奠定了基础。

二、《家禽生产》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家禽生产》课程体系应体现“以就业岗位为依据,以生产工作流程为导向”的理念

高职教育重在培养生产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课程设置应该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将培养职业技能放在第一位,同时应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根据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以家禽生产主要岗位的生产流程为主线,以实践性教学为主体,将理论教学融入实践教学中,将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责任意识教育等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2]。

(二)《家禽生产》应打破传统的、约定俗成的、固定的编写格式

农业专业教科书不像基础课诸如数学那样,无论到什么时候总要生学会加、减、乘、除,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学习,所以基础课的章节次序和内容先后只能由浅及深、由易及难。而农业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深浅难易区别并不十分明显,因此,内容安排的前后顺序只要根据认知规律、教育对象、培养目标、学生兴趣、教学需要,以及职业教育的特点,可以甚至很有必要改变章节顺序,重组教学内容。以便更加注重“实用性”,做到学以致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内在动力。真正达到“以就业岗位为依据,以生产工作流程为导向”为理念的课程结构。

(三)《家禽生产》课程的同步教学法的实践

所谓“同步教学”,即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同步教学法[3]。其方法是打破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融于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基地,来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训(验)后理论或先理论后实训(验),而是理论中有实训(验),实训(验)中有理论,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1.教学内容构建应突出理实一体化的要求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任务的具体化。家禽生产的教学目标任务是熟悉各种禽类的生产特点,掌握禽类生产基本原理和先进方法,学会禽场卫生管理及疾病综合防治,能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和设备来策划养禽业,着重掌握组织生产的方法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同时考虑职业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对综合知识和技能的熟练应用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将课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相关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合,适当削减理论教学,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重点培养学生对基本技能的熟练应用为主线,以确保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

现以《家禽生产》中的一个项目“雏鸡培育环境条件控制”为例,说明同步教学法。

雏鸡培育环境条件主要是温度、湿度和通风,理论上要求温度33~35℃,湿度55%~65%,通风以保持空气新鲜为标准。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要保证33~35℃温度,其密封性能都比较好,在如此高的温度条件下,保温舍内水分蒸发明显增多,如饮水器中的水、粪便和尿液中的水都被蒸发,同时还有雏鸡大量呼吸产生的水,充满着整个空间,造成湿度大大超过其理论的55%~65%,甚至高达85%以上。形成养殖业中最恶劣的环境高温高湿——闷热,同时使粪便、尿液与溅出饲料混合发酵,产生大量的氨气、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等气体,最终造成雏鸡易发生呼吸道疾病及球虫病,增加死亡率,成活率降低。为了降低湿度,必须采取通风措施,而通风又会使保温舍内的温度下降,达不到保温的目的。因此为了解决实际生产中温度、湿度和通风的矛盾,做到协调统一,使雏鸡健康生长发育,能够使学生掌握其“雏鸡培育环境条件控制”,则必须进行生产实训,在培养雏鸡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锻炼对雏鸡的常规免疫方法、断喙等技能操作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在饲养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熟练应用。

2.教学场所的选择应满足教学、实验(训)于一体

由于畜牧兽医专业的特殊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场所分设对教学质量、教学管理都将会产生较大影响。而校外的教学基地也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带着一个班级的学生到某养殖场去参观或进行半天的实训,因为要考虑到疾病的防疫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时间和场所受到限制,或者对动物产生应激而发生疫病,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家禽生产》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在校内教学环境设计为工厂(场)化模式,实行理论与实践同步教学,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管理应体现灵活的弹性教学

由于养殖业中的动物发生异常情况具有不确定性,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可能会影响到其理论授课计划,因此应及时调整上课的时间和地点,充分利用校内校外的一切资源,使学生多接触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因此校内实訓基地应配置动物门诊室,接受校外养殖场发病动物的就诊。应随时安排学生到动物门诊室进行实训,使学生接触直观的真实病例,并能通过摄像投影的方式或现场解剖病理变化等实例直观讲解,增加感性认识,巩固理论知识。

总之,《家禽生产》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以就业岗位为依据,以生产工作流程为导向”,培养能综合运用知识和熟练应用基本技能为目的。成为具有强应变能力和高素质的综合人才。

参考文献:

[1]范先超,等.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高职专论,2008,(7):35-36.

[2]邢军,等.畜牧兽医专业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的探索[J].职教研究,2008,(12):7-8.

[3]邹洪波,等.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同步教学法的研究[J].职业技术培训,2008,(5):159-160.

猜你喜欢
课程结构探讨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中美两国教师教育培养目标与课程结构的比较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104期)2017-01-19 12:43:47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优化的三种导向
艺术评鉴(2016年17期)2016-12-19 19:04:27
试析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与类型改革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湖北民间舞蹈课程体系的建构
戏剧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7:32:19
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探讨与实践分析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16:17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