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敏
对于教材中的古诗文,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状。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古”“今”之间的“断代”。
首先,我们应正视初中语文教材中存在的那些相当数量的古诗文。它们可称得上国之瑰宝,是我国古代文化精英们对“茫茫大块宇宙”,以其独特的视角,永恒的发问。是他们情感生活的丰富体验,是他们对历史人生深刻的感悟。更是他们遗留给我们一笔厚重的财富,从不因教授而失去,也不因学习而夺取。
其次,我们也应正视古诗文环境的缺失。上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西风东渐”。国民大众的书面语快速口头化,语言表达形式逐渐西化。而今,古诗文已逐渐成为专业学者的研究对象,或戏曲诗文爱好者自娱自乐的工具。作为一种“活”的语言,已失去赖以生存的实用生存环境。在加上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剧,理工科的迅猛发展,外语在教育资源上对国语的侵蚀,更勿论古诗文的教学了。那么如何有效的利用语文课堂,为初中生补好古诗文这重要的一环呢?
一、朗读热身
不论语言如何演变,总是一脉相承,有其内在的紧密联系。
焦晃在中秋晚会上朗诵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深深的感染了我。在其后针对这课的教学中,又在课堂上播放了这一影音,效果却不尽人意。一次在校园广播中听到有教师朗诵诸葛亮的《出师表》,虽然普通话带有很浓的方言色彩, 却让大家很受感染。恍然大悟,专家的范读虽然能给学生以美的感受,拉升学生的审美境界,但是专家的范读总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隔阂感,从而影响课堂效果。相比之下,教师的课堂范读可能会因普通话水平不高等因素影响范读质量,但教师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诵读极具个性特点,能让学生直面古诗文的气息和味道,从而分享诵读古诗文的乐趣,这就拉近了学生与古诗文的距离,同时赋予了古诗文以新的生命活力。再者,学生齐诵如万人集会一样有助于激荡情绪,沁人入心脾。但,朗读只是教学过程中的热身,不应把课堂时间大量浪费于此。在一些公开课视频上, 有教师把有限的课堂时间仅诵读安排去多半,各种形式的读法更是层出不穷。
二、真情代入
串讲法是在古诗文教学普遍存在的方法,划定诗文中心思想,字、词、句到分段落的讲说。具体到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古汉语言知识都要讲到,遇到什么讲什么,细细碎碎。这样的课堂,只是教师展示教法的舞台。而在初中阶段,学生不再只以知识摄取为目的。初中生自我意识的觉醒,要求初语课堂应注入这些古诗文以相应的魂魄。
“真情”之“真”在于能准确的解释作者的文中真意。例如:《木兰诗》“对镜贴花黄”句中的“帖”字通“贴”,“粘”的意思,“出门看火伴”中的“火”通“伙”,是“同伴”的意思。又如《愚公移山》文中“河曲智叟亡以应”一句有通假字“亡”通“无”意有“没有”等。可以让学生先结合白话文进行练习对比,再进行通假字系列练习。最终达到字意的古今通变,不再产生歧义。
“真情”之“情”在于能感同身受作者予于文中的真意。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篇,为我们展现出了这样一个隐于市而旷于野的立体影像。他所皈依的,所能达到的只是精神上的隐居,他不得不为了基本的生存 “种豆南山下”,他为了既有的生活也不得不在人群聚集之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世人又知陶渊明旷达之外多少无奈吧!
三、再次运用
把课堂上内所掌握的古诗文知识与情感再次运用到课堂外的生活中,这是一项很重要的目标能力。这不仅仅看他能否背诵、默写已学过的文章,更是看他能否运用已学过的古诗文知识,体验到的古人情感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在古诗文教学中,“运用”的练习也是有所必要的。学生会用,才能说明是否具有了古诗文的能力,才能检验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效果。也就是说,检验学生古诗文学习效果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让学生学以致用看看。因此,在课堂上教完一篇古诗文后,教师最好能要找出内容或意境相近,难易相当的古诗文,让学生得以随堂练习。能与同学进行交流,说出自己学习古诗文的心得更好。
我们在学习古诗文的同时,应尽可能地把所学运用到现代汉语的学习中。一方面能相互对比字词文意,再则能用现代文写古代的故事,也能用古诗文描写现代的人和事。尽可能的创造条件,搜集相关影像或是自己写作演绎小品、小戏剧等,做为互通古今的桥梁。
总之,古诗文代表着我国五千年特有的文化,更是东方文明的标志所在。只有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的创新相关教法,并落实到实处,才谈得上贯通“古”为“今”,从而有效的不断提高古诗文的教学水平。大文豪都德曾在他的小说《最后一课》中深情的写道:“母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正如一位同行说得那样:“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引导学生认识传统语言的魅力,引导学生热爱母语、热爱古诗文,在传统文化的浸染下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人格修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