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
【摘 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是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大事,它要求我们转变办学理念,实现从强调科学基础到注重工程实践能力、从单一的校内培养到校内、校外共同培养的转变,本文基于我校卓越工程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从工程实践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提出建议,望对提高我校卓越工程师培养有所裨益。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工程实践能力 产学研结合
为培养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型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国家于2010年6月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我校为了更好、更有效地推动“卓越计划”的实施,对于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素养和培养质量等方面正做着各种研究和实践,我校的“卓越计划”才起步、经验还较少,且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教资等系列问题还未解决,因而,将会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现阶段,必须先找准问题的关键,明确卓越人才的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学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服务。
一、 卓越工程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和问题
(一) 育人观念与“卓越计划”不相适应
企业需要的是集“知识—能力—经验”于一身的工程师,需要的是具备相当工程素养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可造之才。不同类型的企业,甚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对同一专业学生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目前我校还是简单地按照统一标准来实施人才培养的观念,培养出的工程技术人才能力趋同,还没有充分结合自身行业特点,把工程实践融入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 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有偏差
目前,我校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仍然沿用“学科本位”的课程思想来进行建设,在设计课程体系时往往从学科要求出发,把学科需要蕴涵的知识、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作为主要考虑因素。虽然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重,但仅仅是简单地压缩理论教学课时,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并没有从根本上对课程体系的结构进行改革。这样的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卓越工程培育培养的要求。
(三) 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欠缺
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先天不足,重视传授理论知识,缺乏提高自身工程实践能力的意识和动力。由于高校大规模扩招,我校的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建设相对滞后,限制了实践教学开展,使得教师仅有的工程实践能力未能得到有效利用与提高,进一步导致了教师工程实践能力落后于工程实际。另外,我校在教师考核和职称评审时,重视科研成果,而非教学质量和工程实践,即使教师一开始有意识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在没有激励机制的情况下,也很快调整自己的发展定位,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上。
(四) 人才培养与企业和社会需求脱节
我国工科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和社会需求脱节,已是不争的事实。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与生产实际脱节;实验设备投入主要靠行政拨款,难与技术进步同步;教师生产实际经验极度缺乏。由此,必然会带来理论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重理论、轻实践,实践课程不能严格考核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在我校也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是我们推行“卓越计划”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 提高卓越工程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几点建议
(一) 能力导向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建立
我校应当采用“能力本位”课程观,以实践能力为中心,注重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结合,其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应该为培养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和较强的实践技能的卓越工程师服务,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在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目标应通过对社会及就业市场的综合分析,对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查分析而确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和目标。依据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断地更新相应的课程体系,以达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二) 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措施
青年教师参加工作时间不长,工程实践能力欠缺。青年教师健康成长需要有效引导,我校应建立并贯彻青年教师的“双导师”指导制度。校内指导教师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来担任,校外指导教师聘请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任,主要负责青年教师工程实践方面的指导和训练。
在教师考核上,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成果并重的评价体系,同时建立教师参与工程实践的激励机制。在教师职称评审上,把工程实践技能作为晋升职称的评审条件之一,以促进教师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我校应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第一线挂职参与工程实践,丰富实践经验,增长实践技能。另外,鼓励教师参加执业资格考试,通过学习过程,提高教师专业知识系统架构,教师取得执业资格证书,也为其参与工程实践提供机会。
(三) 通过产学研合作建立工程实践平台
推进“卓越计划”,提出企业要全方位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创立了产学研合作的新机制,这对高校推进产学研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高校推进产学研合作,不仅要紧密关注“产”“学”“研”的各方主体,而且还要考虑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将工程教育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学校、企业、政府、研究机构有机“捆绑”起来,以此来调动全民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同时,在推进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拓展,更要重视校内工程中心和实验室的建设,要充分利用引领行业潮流的跨国企业愿意在国家重点高校投资宣传的契机,与其共同建设工程中心和实验室,这既弥补了学校对设备投入的不足,也方便了师生使用。
【参考文献】
[1]陈彬,潘艺林.实施全面工程教育改革工科教师非工化趋向[J]. 化工高等教学,2008(1):1-4.
[2]马涛,何仁龙.高等工程教育:迎接学科交叉融合的挑战[J]. 理工高教研究,2007(2).
[3]林建.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 中国高等教育,2010(17).
[4]岳爱菊.对高职教育“能力本位”的重新思考[J].职业时空,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