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丝合缝的哥特惊悚

2013-04-29 18:16储艳
作家·下半月 2013年5期
关键词:语篇分析连贯衔接

摘要 本文从语篇分析角度出发,结合衔接连贯理论和主位推进模式对爱伦·坡的经典哥特惊悚短篇小说《泄密的心》的写作手法及其精华部分进行了赏析,旨在对文学爱好者多角度多层面审视文学文本提供可能的建议性思路。

关键词:《泄密的心》 主位推进模式 衔接 连贯 语篇分析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衔接连贯理论和主位推进模式,作为语篇分析的重要手段,已经深入我国英语语言研究领域,目前主要的研究角度是通过对各种英语篇章的衔接手段和主位推进模式分析,从而发现其在布局谋篇上的特点及其用意。将衔接连贯理论和主位推进模式运用于文学语篇的分析,得出其结构与情节的发展模式,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细化作品与作者的风格,也从另外一个角度,为我们赏析优秀文学作品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方法,同时打开了新的视角与维度。

二 爱伦·坡与《泄密的心》

爱伦·坡(1809-1849),美国著名小说家和诗人,美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先驱之一,文风沉郁迷离,缜密激情。尤以悬疑、推理和惊悚小说以及大胆超群的谋篇布局特色而闻名,在阴霾与神怪的气息中,坡的小说作品掌握了拿捏读者心跳的本领,也开创了哥特文学在美国现代发展的新阶段。

《泄密的心》(The Tale-Tell Heart),与他先后发表的其他两部作品《一桶白葡萄酒》(The Cask of Amontillado)和《黑猫》(The Black Cat)都为悬疑惊悚小说,气氛恐怖而紧张,也都含有典型的哥特式氛围与环境描写,如乌云密布的天气、鸦群满天、颓败的城堡和府邸、尸骨累累的地下室或家族墓穴,以及墓室般的新房等。故事的讲述者或目击者多是家世显赫的贵族子弟,优雅且博学,富庶而空虚,仿佛一个个被笼罩在阴影之中的心灵囚徒一般,不得自由和完满。为了营造特定的效果,小说结构十分紧凑,语言精悍,句式短促,句与句紧密咬合,力道十足。细节的描画也非常精细圆满,巧妙表达了爱伦·坡式的永恒主题——爱的游移,真的削减,美的幻灭。

三 衔接连贯理论与主位推进模式

语篇分析的两大支撑理论便是衔接与连贯。衔接是指语言内各语法成分之间的浅层次关系,包括语法和词汇以及篇章手段实现的语篇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显性黏连关系;而连贯则指语言之外的深层次关系,它更多地依赖非语言语境而存在。需要说话人与听话人,或者写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某种共识体系的支撑。我们评判语篇是否能够成立的标准,便是看在某一篇章内部与外部,是否同时存在这种衔接和连贯的关系,如果存在,这便是一个符合语篇特征的篇章。传统语篇分析法只着眼于对语篇字句的分析,对段落关系和文章结构及大意的分析涉及不多,因此语篇分析曾一度停留在肤浅的语言形式层面,对段落关系和文章结构的宏观把握不够,以至于对篇章的理解经常会出现一叶障目或流于表面的情况。尤其是面向文学作品的赏析,更需要挖掘结构与谋篇布局背后的深意,实现对语篇的宏观及微观把握,从而深入理解并最终接收到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努力向读者传递的讯息。

语篇的衔接共有五种基本手段,即:照应、替代、省略、词汇衔接和连接词等。所谓照应,是指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等与被其指代的对象之间构成的关系,两者往往在表意所指上是一致的;代替与省略可被看成是同一类,因为它们是同样的过程;省略可被看作是“零代替”;词汇衔接指的是通过对词汇的选择而达到的衔接效果;词汇衔接包括词汇重现和词汇搭配两种情形;连接词的范畴会更广一些,它包括起到连接作用的词语,也包括短语等其他语言单位,笼统来说,也可理解为我们通常意义下的各种连词。

在衔接理论日渐完善的同时,一组句子能否构成篇章,除了依赖于这些句子内及句子间的衔接之外,还同时需要句子与语言之外的连贯。连贯会在把文章连接在一起的同时,也将作者与读者连接在一起,也就是说,连贯的产生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自己的独立经验、个性理解,抑或形成自己的解读或阐释。文章连贯与否在于读者的理解,而文章可以通过诸如衔接等手段增强读者的理解,以此来达到文章的连贯。对于读者而言,能够辨识语篇内部的衔接关系,也便意味着能够更好更有效率地读懂文本,并同时加深对文本的了解;而对各种衔接手段的认识能使读者对文章内容有更为迅速的把握。因此,我们能够说,通过对衔接和连贯的双重把握,对于写作者而言,能够更好地达意。对于阅读者而言,能够更好的会意,从而达成读写双方的深入共识,可以更好地表达文本想要传达的意思。

主位和述位研究,是打破传统的句子成分分析法的新型的语言研究方式。它将重点更多地落在语言表达的核心与对象上,这种动态的关注非常贴合语言这个本身就具有动态流动性的事物。布拉格学派的基本观点在于,任何句子,都可以按照阐述对象与阐述内容的规则划分为主位和述位。主位是句子起飞的平台,而述位是意义表达的广阔天空。从语篇分析的视角来看,尤其是对书面文本甚至文学作品的赏读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将重点更多地放在每个句子的主位之上,因为正是主位的推进与发展,才引领了情节与叙事的发展。

对于任何两个相邻的句子来说,是一定存在意义和表意关系上的行进与变化的,这种变化就是我们所说的主位推进。从主位推进中,我们完成可以掌握作品的情节发展与情感脉络,进而更有效地理解作品,更合理地欣赏作品。

主位推进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六种:1、平行型,即在语篇中每一分句的主位一致或出于并列的状态;2、延伸型,即前句述位充当了后句主位,这种形式在日常中是比较常见的;3、集中型,即在语篇中各分句述位为同一分句,但由不同的主位来引导;4、交叉型,即在语篇中各分句中主位和述位出现交叉,前句主位成为后句述位;5、并列型,即在语篇中前后连句的主位和述位可能是并不相关的两句,并各自和后句成平行式;6、派生型,即第一句的述位充当了之后几句的主位。

四 《泄密的心》的语篇分析

《泄密的心》是爱伦·坡创作的心理小说的代表。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口吻,让读者产生一种奇特甚至诡异的身历其境的感觉,一个栩栩如生的谋杀犯形象跃然眼前,他自私而无知,自满而狡诈,可以说,他的变态心理与叙述间的纠结心态正是吸引阅读者继续阅读下去的原因。与大多数侦探小说不同的是,故事中的警察只扮演了道具的角色,他们象征性地出现,只有静态的描写,并没有卓越的侦探手法和办案技巧,也没有和罪犯的周旋、斗智以及最后那一场紧张激烈的搏斗。我们看到和体味到的所有的紧张和激烈、所有的搏斗与厮杀,都只来自于主人公的内心。这对作者在语言和结构处理上的要求无疑是更高的。也正是这一特点,使这篇小说让人读来兴趣盎然,耳目一新,欲罢不能。

从小说的一开篇,我们就能直接感受到一种现场感。好像每个端坐阅读的人,对面都坐着一个穷凶极恶却在侃侃而谈的暴徒,他在津津有味地对你讲述整个计划和行凶的过程。为了突出凶手的精神高度亢奋以及濒临崩溃的状态,在文章的推进与发展过程中,作者使用的手段是值得我们玩味的。

在小说的开篇,爱伦·坡就十分清晰地描绘了一个丧心病狂但又执迷不悟的暴徒形象。文章以凶手自己的讲述开始,利用重复、反问等句型充分展现了凶手内心的急躁亢奋以及他那种急于向人倾诉他自认完美的谋杀过程的心情。从主位推进角度来审视,我们会发现,开篇的主位推进过程并不是非常清晰的,句与句之间的多变性与主位述位关系的不确定性都让我们几乎陷入语篇欣赏的无策境地,但转而一想,正是这种模糊行进方式,才能将读者带入一种近乎癫狂的呓语世界。这是作者为了展现凶手所处状态而特殊使用的手法,从第一段开始我们就被凶手一起带入了他策划、实施的谋杀,一起来体验一场心灵风暴。但是作者并没有让凶手陷入完全的疯狂,他用十分清晰缜密的步骤来展现了凶手的冷静和冷血,带给读者们最大的心灵震撼。

小说第二段最让人叹服的语篇风格,就是由“眼睛”这一意象而延伸出的若干词汇衔接手段,有重复、搭配与词汇链等多种手法。被杀者是一个有着秃鹫般眼睛的老人,正是这双眼睛,使杀人者也就是小说中的自述者感到恐惧,进而难以接受,最终决定将其杀害。这个决定的过程也是一个漫长的心灵纠葛的过程。小说中提到,杀人者犹豫了七天,流连了七天,并最终决定在第八天的晚上实施他的杀人行为,并毁尸灭迹,在警方面前颇为镇定地遮掩。作者反复提到“眼睛”,仿佛在那双秃鹫般的瞳孔里,正在放大着杀人者渐渐饱满并最终喷发而出的变态杀人欲望。也是在这双“眼睛”里,杀人者愈发看清一个避无可避的真实自我的心灵世界,并最终有了倾诉的愿望,将杀人之事告诉给旁人,也最终完成了“泄密”。心细的读者会发现,在整篇小说中,对“眼睛”的描写频率竟然高达十一次。在第二段当中,有四次提到“眼睛”。这种词汇衔接手段以及前两句以及三四句的延伸型主位推进模式的使用绝不是偶然为之,这绝对有作者精心的意图凸显。首先,眼睛与视觉有直接的关系,“眼睛”的反复出现,在文本的致密衔接之外,也在不断地提示读者做观看,从而自行构成文学叙事的视觉画面,帮助读者跟进情节把握故事的进展。此外,眼睛也具有某种记忆场景的功能,眼睛里可以存储自我的影像,也可以存储整个事件的始末。这是这种记忆与存储,让我们能够在掌握故事脉络的同时,更多地探看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之所以“泄密”的最终情感根由。

接下来,在故事发展的高潮阶段,也就是谋杀者自述谋杀实施过程的段落里,作者使用到了匠心独具的主位推进模式。虽然没有故意在句型以及句式方面有较多的变化,而且还不惜在近一半的句子中以“我”为主位作为叙述的开端,看似平淡却耐人寻味。原本这样缺乏变化的纯平行型推进模式会使读者感到无趣和乏味,但在本文中,正是这种高度一致的句式让读者感受到强烈的临场感,这是一种优雅而精致的反作用,似乎可以看到凶手就在自己的面前将这一系列的谋杀过程一气呵成,让人喘不过气来,也正是这种单一的推进过程让读者感受到凶手的丧心病狂。

从全作品来看,并不是没有任何变化的,在段落推进中,作者曾多次跳出正在进行的谋杀过程,由凶手之口大喊“我没有疯!”,这种叙事结构中嵌入的评议话语,这种突然跳脱甚至有悖连贯的做法,让正深陷故事之中的读者为之一震,使整个故事张弛有度,使读者难以释卷。如此紧凑的推进方式完美地展现了作者的目的,使短短的文章具有了强大的冲击力,让人印象深刻。

最后,笔者想谈谈作品中出现的由表时间状语形成的与时间相关的词汇链,我们都知道,利用时钟、钟摆、时针、分针、秒针、滴答音声的报时,钟点、日、月、季节、年份等等的推移来营造神秘紧张气氛,是哥特小说的常用手法。在本作品中,“之前的那一周”,“午夜时分”、“七个长夜”、“第八天夜里”、“一个钟头的时间”以及最后的“每一秒”等有序组合并巧妙呼应的时间连接点,随着时间单位的越来越紧缩,从周,到夜里,到钟头,再到最后的秒,让读者的心跳持续加快,在有效实现了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同时,也营造了恐怖、惊悚的效果。

五 结语

对于惊悚和恐怖小说而言,由于故事主题不够深刻,意义内涵不够深远,就更需要靠故事本身的精彩尤其是叙述的流畅程度与结构的致密来吸引读者。爱伦·坡在他的这篇代表作中,运用十分有特点的衔接手段和主位推进模式,把原本十分平淡甚至荒诞的谋杀案写得高潮迭起,被很多人奉为经典。

参考文献:

[1] Thompson,G.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2000.

[2] 爱伦·坡,陈良廷、徐汝椿译:《泄密的心》,《爱伦·坡短篇小说集》,外国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3] 黄衍:《试论英语主位和述位》,《外国语》,1985年第5期。

[4] 李国庆:《主位推进模式与语篇体裁〈老人与海〉分析》,《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第7期。

作者简介:储艳,女,1978—,安徽淮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英语教育,工作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语篇分析连贯衔接
语意巧连贯,旧“貌”换新“颜”——从“八省联考”卷探析高考语意连贯题
衔接连贯题的复习备考注意点
论广告语篇的体裁互文性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情景语境理论观下的文学翻译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中美领导人演讲语篇对比分析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主述位理论对英语写作连贯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