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19世纪英语文学儿童形象的衍化

2013-04-29 18:32李清华
作家·下半月 2013年5期
关键词:英语文学塑造形象

摘要 18世纪末,英语文学中的儿童主人公形象开始被塑造出来,并在文学殿堂里变得鲜活、真实。尤其是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儿童天真、可爱的形象与成年人形成极为鲜明的对比。浪漫主义诗人将儿童比喻为圣婴,到维多利亚时代,很多作家将他们塑造成苦儿的形象,如查尔斯·狄更斯的儿童小说。而到了19世纪后,很多作家又将儿童的形象塑造成顽童,如马克·吐温的儿童冒险小说中的顽童被人们认为是真正的儿童。这些形象在各自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发展过程,可以帮助读者清晰地认识这一系列形象衍化的不同特征。

关键词:英语文学 儿童形象 塑造 形象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最早英语文学中塑造的主人公形象与英雄人物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到了19世纪,儿童的身影逐渐在英语文学中被人们所注意,而最早将儿童形象放到文学中来的是以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为代表的天真纯洁的圣婴形象,而后狄更斯则通过儿童的视角来反映现实坎坷生活,到19世纪末,马克·吐温则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创造儿童小说。由此,英语文学中的儿童形象完成了从出现、发展到成熟过程。

一 回到大自然的圣婴形象

从17世纪的农耕社会到18世纪这一百年间,英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国成为标准的工业国家。而这期间所发生的社会变革对英国的诗歌具有巨大的影响。由于社会的动荡不安,英国社会走进了一种平静而又死气沉沉的社会环境中,这一时期的伟大作家的作品大都逃向内心世界,他们关注人类精神在与大自然交流中得到的升华,把自然当作神圣的主题来歌颂,以儿童为题材来表达自然之和谐状态的永恒,这一时间的典型代表是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

1 威廉·华兹华斯诗中的美好儿童形象

华兹华斯塑造的儿童形象天真纯洁、充满了幸福,但是这幸福总是短暂地让人遗憾,因为他们总是在幼年夭折,令人在极为爱慕的同时,徒增悲伤,这其实表达了诗人对回归大自然纯净社会的愿望。例如,华兹华斯在《致蝴蝶》诗中所描写的孩子们过着快乐的日子:“In those good fun, good fun days, our children at home all day,…Two people together, the butterfly catching! I in the woods, run around here and there among the trees”,大意是:“在那些好开心,好开心的日子呀,我们孩子家整天玩乐,……两个人一起,把蝴蝶追赶!我在树林里,小树间东奔西跑。”华兹华斯用连续的“好开心,好开心”营造了开心愉快的气氛。而读者通过阅读这首欢快的诗句,脑海里马上生成了两个活泼可爱的儿童形象,让人心情欢快。又如,华兹华斯在《远见》中叙述了在春暧花开的日子里,儿童们在田间采花玩耍的场景。在诗中,他通过对樱草、雏菊、水仙花等美丽的花朵描写,不但在读者面前展示出一个阳光明媚,五颜六色的春天,还突出了孩子们天真纯洁的心态:“为了那一天吃个痛快,草莓的花儿啊你可不能采”,大孩子告诉小一点的孩子,因为草莓能结出好吃的果子,所以不能随便摘草莓花。诗歌中充满了童真童趣,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读者在读这些诗时会发现,诗人所描写的孩子大都生长在乡村,在美丽的大自然教育陪伴下生长,其实它表达了诗人的一种观点:即孩子最好的伴侣就是自然。诗人全心全意称颂儿童的纯真可爱,将儿童看作上帝赋予人间的珍贵礼物。如在《无题:好一个美丽的傍晚,安恬,自在》中,诗人表达了对孩子的由衷喜爱:“亲爱的女孩!……天性的圣洁却没有稍减……上帝和你在一起,我们却茫然。”诗人愿意以任何身份和她呆在一起,并希望与她们长久相伴。

在作家看来,儿童本质上就是神圣的,而非成人世界那样你争我夺,尔虞我诈,他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与生活各方面紧密相连的更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诗人认为儿童纯洁天真可爱,天性美好圣洁,是上帝给予人的安慰和希望。

2 威廉·华兹华斯诗中儿童形象的失落

威廉·华兹华斯在诗中虽然描写了儿童们圣婴般的形象,但结局都是一个个离开了自己,当这些孩子离去的时候,诗人感到异常的孤独。“Lucy, she is alive without anyone noticing, has died and who knows it? Now, she's lying in the tomb, to me it is as if a generation had passed!”大意是:“露茜,她活着时无人留意,死去有又谁知?如今,她已经躺在墓里,与我则恍如隔世!”这首诗描写的是天使般美丽的小女孩露茜·格瑞在一个暴风雨之夜失踪了,诗人用儿童的死表现了大自然的纯净正被民众的骚乱和政府的残暴所埋葬,诗人用诗歌表达了强烈的失落感。

另外,诗人在名为《鲁思》的诗中描写了历尽苦难的鲁思最终也死去,在《没有孩子的父亲》中描写了农夫的儿子艾伦早早死去,诗人是那么怀念这些孩子,由于他十分眷恋这些孩子,他时常会来到他们的坟墓边久久的凝望。华兹华斯通过对死去的孩子的意象描写,表明了一种对儿童之死的态度:孩子们的死亡象征了美好大自然的消失,他将死亡视为保护孩子不受尘世污染的一种另类的方式,将儿童主人公置于最接近于神的圣婴般崇高位置,诗人将死忘描绘得凄美神圣,通过这种拒绝成长的方式保有自然的纯真和神圣,实际上也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逃避。

二 维多利亚社会苦儿形象的生动再现

在维多利亚时期,济贫法案表明了政府对穷人福利漠不关心,英国经济取得了巨大进步,但经济危机达到了顶峰。父母和儿女被故意分开,孩子们因饥饿死去,大量的妇女和儿童被卷入了劳动力市场,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这个时间出现了很多揭露和批判残酷剥削童工的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可以说,他的每一部作品,他成功塑造的每一个儿童形象,都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批判,也因此,他所塑造的每一个人物都被烙上维多利亚时代的印记。

狄更斯小说中的儿童形象非常天真可爱,但却都很不幸。他塑造的儿童主人公个性鲜明,形象生动,却因为生活的苦难,成了社会的牺牲品。他们来自不同的阶层,有着不同的经历,在小小年纪便饱尝了生活的辛酸。

如在小说《奥利弗·退斯特》中,作家描写了济贫院条件恶劣得令人发指的情景:“教区当局很慷慨地决定,将奥立弗送去‘寄养,……老太婆把这帮小犯人接受下来,……每当孩子们用低劣的食物中少得不能再少的一部分活下去……奥利弗·退斯特眼见得还是一个苍白瘦弱的孩……”济贫院里的孩子因饥饿随时会丢掉性命,小奥利弗因饥饿表示想多要一点粥却被看成无礼,被关了禁闭。

狄更斯作品中塑造的儿童形象多天真善良却是那么的弱小无助,他们面对庞大、残忍无情社会无能为力,只能成为受害者和牺牲品。小说《大卫·科波菲尔》是一部具有半自传性质的小说,主人公的经历如作者自己的童年遭遇。小说的小主人公大卫是一个遗腹子,他善良正直,虽然备受折磨,却对生活有着美好的设想。而作者对小主人的不幸遭遇表达了自己深切的同情。在《大卫·科波菲尔》中,作者真实再现了苦不堪言的童工经历,也表达了自己儿童时的绝望和痛苦,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灵魂中秘密的痛苦是没有欲望的感觉,……我那年轻的心灵所受到的苦痛是无法写出的。”

在狄更斯作品中,作家尝试在小说中为这些孩子寻找一条解救之路,也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个社会的愤怒与批判,并寄希望于人的善良本性和伟大的同情心。在他的小说中一直流露出这种倾向,如他安排受难的小主人公最后赢得庇护,找到他们幸福的生活,给善良读者一个美好结局的希望,表达了作家一个美好的愿望。

三 成熟的、具有真正儿童特点的顽童形象

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儿童形象由于处于启蒙阶段,圣婴形象多是18世纪末艺术界拒斥转瞬即逝的事物,所以当时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最大的特征就是天真单纯,而真正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孩子绝不是这样完美,他们虽然可爱,但也有着这样和那样的缺点。随着维多利亚时期的到来,历史和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加上受18世纪伤感主义的影响,小说中的儿童形象不再只是天堂中的圣婴,以狄更斯为代表的小说中的儿童形象开始以独特的形象出现,不同的性格、出身、经历和结局,在苦难的社会环境下生活,其实是作家们对导致他们不幸遭遇的社会罪恶的控诉。

而真正使19世纪英语文学中的儿童形象能够完全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则在美国内战之后,很多人都对未来充满希望,加上社会处于新与旧碰撞、理想和现实交织的环境中,人们期待一个民主自由公正的新社会的出现。这时很多作家就把目光投向了孩子,他们开始运用现实主义写作方法,反映真正的社会生活,试图从他们身上找到一种不受污染的文明,来同工业社会污浊抗衡。因此,在当时的很多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关于童年和孩子的描写,并以儿童的语言写作,将儿童作为主要读者,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在儿童小说里所描绘的童年经历以及那些他们所处的小镇生活是作者本身对其童年生活的再现。马克·吐温的情感始终是复杂的,他思念童年的纯真,但又想在这个时代大展身手,而他这种焦虑在其儿童作品的顽童形象中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如在他所创作的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小主人公汤姆·索亚被称为一个真正的孩子,他心地善良却又天性顽皮,正如小说中的小主人公的姨妈所评说的:“我从没见比这孩子更淘气的……从来没按什么坏心眼,从来没见过这么好心肠的一个孩子”。汤姆身上最大的特点就是顽皮贪玩,但却为人正直,富有同情心。他富于想象、喜欢寻求新奇刺激,越是不让他做的事他就越是想做,这是他作为一个孩子最为真实的地方。小说中描写了他利用聪明和想象力在生活中寻找乐趣,他喜爱冒险刺激,梦想成为了不起的人物,最终汤姆的寻宝行动有了收获,给了读者一个完美的结局。

又如,马克·吐温将《哈克贝里·芬历险记》的时间设置在内战之前,反映了作家期待用自己的想象力和激情投入到他的产业中去。全部的故事都围绕着一个乡下顽童展开,小说描写的小主人公哈克从小没人管束,他讨厌当时社会所谓的文明和礼仪,被当时的人们称为“野孩子”,他渴望生活得自由,并且被作家描写成聪明、机智、见义勇为,对朋友忠心,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反英雄人物。在这部小说中,作家让主人公哈克顺着大河漂流,见证了人间百态。作家在作品中安排哈克在他的视线中始终以一个局外旁观者的姿态来观察人生,观察社会。例如,在小说中,他虽然对吉姆深表同情,却没有意识到奴隶制度对人的不公正以及残害,他不想理会社会问题,试图远离社会成为孤独的流浪者,面对于当时社会问题的种种不安和焦虑,哈克采取了逃遁的方式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而《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主人公汤姆则不同,他是一个积极的行动者,并用自己的行动投入到不同的冒险行动中。

美国内战后,很多作家在不同文学样式的创作中尝试使用儿童题材来表现当时的社会,马克·吐温小说中所塑的儿童形象都非常顽皮好动,但却真实善良,他们偶尔会做一些只有孩子们才能做的傻事,但却展示出孩子所独有的聪明。我们看了马克·吐温小说中这些孩子们的形象,总会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仿佛我们每个人身边都会有一两个这样的孩子。因为他们反映出了孩子们的真实特点,所以我们可以叫他们为真正的儿童。

四 小结

综上所述,作家的童年经历对于小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时代的不同,经历不同的他们所塑造的儿童形象经历了从具有圣经印记的圣婴、类型化的苦儿、到最后具有真正儿童特点的顽童发展过程。但无论如何,作家们都在这些儿童形象上表现了自己所喜欢的内容,代表了作家美好的理想和愿望,以此表现了一个个鲜活的儿童形象。

参考文献:

[1] 威廉·华兹华斯,杨德豫译:《华兹华斯诗歌精选》,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2] 查尔斯·狄更斯,荣如德译:《奥利佛·退斯特》,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3] 查尔斯·狄更斯,董秋斯译:《大卫·科波菲尔》,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4] 马克·吐温,张友松译:《汤姆·索亚历险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5] 马克·吐温,张万里译:《哈克贝里·芬历险记》,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作者简介:李清华,女,1967—,河南荥阳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比较、外语教学,工作单位: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英语文学塑造形象
英语文学作品人名背后的语言文化分析
英语文学教学中学生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策略
论导演创作的指挥棒
论如何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水浒传》宋江形象探析
浅析《天堂电影院》中次要人物的成功塑造
简述中国戏剧语言
中日十二生肖之亥猪形象比较
经济新常态下中小房产企业竞争优势的塑造
高职生英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路径